10月7日上次去嶗山,還是89年的夏天,8月份,印象中正好趕上青島第二屆啤酒節。
雖說連續2天趕腳,但今天要去嶗山,還不敢睡懶覺。
但是昨晚的這一覺,睡的是非常舒服,解乏。
嶗山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稱」,來青島一定要去嶗山看看的。
早上7點起來,在酒店用過早餐,步行10幾分鐘來到車站(旅遊觀光車站和火車站隔路相望),青島到嶗山的觀光巴士30分鐘一趟,單程20元/人,通票來回30元/人,買的8:50的票,沿著海濱大道一個小時就到嶗山了。
海濱大道乾淨整潔,看著比市區內舒服多了。
到了嶗山景區客服中心,購買了通票,130元/人(含觀光車及所有景點門票)。
嶗山景區分兩條線進入景區,一條是仰口+太清,一條是巨峰,全部轉下來需2天,一天時間太緊張,我走的是太清線。
我走的線路:乘景區觀光車先到太清宮,然後從太清宮後面登山--瑤池、海天一色--明霞洞--上清宮--龍潭瀑布、八水河,下山到景區乘車站,一個小環線。
如果是自駕,不爬山的話,可以走太清--華嚴--仰口,然後再仰口登山遊玩也可以。
我坐的是青島到嶗山的觀光巴士,末班車16:30,必須返回服務中心,沒走第二條線。
景區觀光車20分鐘就抵達太清宮了
太清宮居嶗山東南端,由寶珠山的七座山峰三面環抱。
老君峰居中,左為桃園峰、望海峰、東華峰依次而東,右為重陽峰、蟠桃峰、王母峰依次而西。
宮在峰下,大海當前。
太清宮佔地3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餘平方米。
以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為主殿,以附屬設施關嶽祠、東西客堂、坤道院等構成的房舍共150餘間。
每個大殿都立有山門,並有便門甬道相通,房舍簡樸、古拙,基本上承襲著宋代的建築規模和特色。
後面的老子像以前沒有
據說孔子曾在此處問道老子
由左側石級處前往老子雕像處
老子像和混元店都是新修建的,以前沒有。
看完老子像,原路返回,出了太清宮,大門對面有一面影壁牆,順著牆往裡有一條小路-老子路,順路走上去,到達半山腰處的盤山公路上,有一條登山小道,可以登山。
嶗山可樂一定要在嶗山喝才有味道
山上,上上下下,走了近一個小時才到瑤池;瑤池泉沒啥看的,但旁邊的海天一色風景不錯。
過了瑤池泉繼續往前走,一段下山路,很輕鬆,走了有10分鐘吧,在一三岔路口看到了路標(不太準確)。
一條路直接下去到上清宮,一條路先上明霞洞,然後再下山上清宮,看時間來得及走線走上山路了。
從岔口路前行登山走到明霞洞,山不高,但途中部分地段有點陡峭,走起來很累,走走停停近一個小時。
此處是連接明霞洞和太清宮的索道處
明霞洞開鑿於金大定年間,洞額「明霞洞」三字為清代書法家王序所題。
據說原洞高大寬敞,明代道人孫紫陽曾靜修於此。
清康熙年間遭雷擊,大半陷入地下。
洞東巨石尚存,題刻有「天半朱霞」。
洞前平崖如臺,由此遙望大海,空濛浩渺;俯視崖下,溝壑縱橫。
嶗山勝景「明霞散綺」即此。
由洞後小徑攀援而上,經玄真洞可達崑崙極頂(俗稱北大頂),上有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