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歡樂的麵館?銷魂爽口的味道,挑戰你的感官和味蕾

2020-12-16 浣熊泡泡水Lime

魔都的麵館形形色色,遍地開花,街頭巷尾的老牌蒼蠅館確實藏龍臥虎,長腳面,大腸面,辣肉麵,麻醬拌麵……各自擁躉無數,自成派別,擁有美味的麵館也是數不勝數。但是吃了這麼多麵館麵攤,有一家味道絕美、精緻高端的麵館,深深把我吸引住了。

在揭曉之前,先了解一下上海面有什麼奧秘呢?

上海面分細面和寬面。細面又叫龍鬚麵,在沸水中煮七秒鐘即可撈取,加上沸湯與澆頭即可。上海面是機軋面,不筋道,不耐久煮,其實也不可煮透。

吃上海面還要快,幾分鐘搞定,否則面和麵湯就糊了。因此,大多數喜歡上海面的人都練就一副熱湯吃快面的本事。

上海湯麵的湯頭分白湯、紅湯。白湯又分清湯、混湯。清湯老法用雞鴨骨架、大骨、鱔魚骨,有時加螺螄熬製而成。混湯色白,原因是骨架煸炒過,煨面多用混湯。

紅湯是白清湯基礎上加鮮醬油和糖熬製成,事實上如此講究的麵湯現在多以不見。童年的記憶中,上海多為白湯麵,現在隨著蘇幫面再度進入上海,紅湯又成為了主流。

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今天來到的是我心心念念的心樂麵館,這是一家三十多年的老店,之前開在七浦路附近,由於拆遷搬到了進賢路這邊。進賢路是上海小而美的道路之一,不論街外如何喧囂,都能在這裡感受到一份寧靜,再後來心樂麵館就在上海蔓延開來。

心樂麵館是一家經營特色麵食,以及輔以各類小吃的品牌店,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食為己任,並融合了現下時尚元素的特點,全新的為食客打造出更美味的產品。

這家老麵店搬新址,設計別有洞天,白帘布耷拉下來,上面寫了一個「樂」字,很有日式小館的感覺。裝修風格洋氣小資,一改「蒼蠅館子」的刻板印象,乾淨衛生。

小麵館看似不大,負一樓其實別有洞天,滿足了飯點高峰的高需求量。店內有兩塊大黑板,寫著當天供應的菜式,部分也會限量供應。

這家面最大的精華就在那湯中,到如今還保持著「吊湯」這一傳統,使得味道噴香撲鼻。總覺得本幫面的靈魂在於上面的澆頭,一種湯底可以搭配數十種不同的澆頭。純粹,又不懼怕改變,讓一碗尋常的面充滿生命力。

主打的麵食,每一個品嘗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真正意義上的銷魂爽口,而且味道無比鮮美。熬製的高湯,剛剛做好的鮮麵條,秘制調料熬煮的油辣子,多達十八種的佐料,挑一夾面入口,香味直逼喉嚨,挑戰你的感官和味蕾。

剛進店就赫然發現一塊大牌扁上寫著「海上第一腸」,雖然我對內臟提不起什麼興趣,更不怎麼吃大腸,但大腸面作為店內的經典招牌,來都來了,還是要嘗試一下這個被食客讚不絕口的神仙味道。

面是細面,湯是白湯,小雞毛菜很是碧綠,大腸處理得很乾淨,配著濃油赤醬,鹹甜適中。大腸不屬於脆的那種,但很 Q 彈有嚼勁,也沒有什麼異味,有股較濃的胡椒味,裡面洗得乾乾淨淨。

上海吃大腸面的麵館還真是不少,但要吃還是推薦去心樂麵館,即便現在開了多家分店,並且環境有換新,但味道還是和老樣子相差無幾。況且聽名字就覺得相伴著歡樂,就像心樂麵館說的那樣「給我一碗麵的時間,給你開心與快樂」。

招牌品嘗結束後,接下來上場的就是我每次專程跑過來尋找的小龍蝦拌麵。簡直是真愛,一口下去,滿腦子放煙花。一隻只飽滿彈牙的小龍蝦脫去盔甲,Q彈可口,肉質很緊實,麵條勁道,軟硬適中,重點是麵條裹著小龍蝦肉大快朵頤。

每一根面都裹著滿滿的醬汁,非常入味,吃著超滿足。蝦肉多汁,微辣的醬汁包裹著食材絕對的出彩。這應該屬於面屆的新產物吧,夏日的小龍蝦搭配三十年歷史的本幫面,這種混搭的感覺很特別,不是「內臟愛好者」的小夥伴想來心樂麵館,一定不要放過這個美味呦。

也是招牌面之一的心樂豬肝面,豬肝片得很薄,處理得很乾淨,脆嫩有充實感,醬香味十足,鮮中略甜,滿足了胃更滿足了味。

松茸蝦仁面,澆頭給得很足,滿得都看不到下面的麵條。湯頭是上海人喜歡的醬油湯,蝦仁處理得很乾淨,口感爽脆有嚼頭。

味澤色香,典型透露出上海本幫菜的風味。面上一層淺淺的豬油配一圈挺脆闊拔的雞毛菜,雞毛菜挑選最嬌嫩一芽,不煮,出鍋時開水滾燙一圈,怎一個嫩字了得。

豬腰異味較重,處理方式複雜,可以窺見廚師的功力不一般。不帶腥只有香,再加一點白胡椒提味,配上爽滑又筋道的麵條。腰花軟嫩爽口,對火候的掌握良好體現,不老不生。湯麵中搭配的青菜更能中和油膩,湯麵滑口,麵湯中有著濃油赤醬的殘留,令人回味。

一端上來僅僅看鱔絲面的賣相就讓我驚豔不已,不是爛糊糊的。這裡的鱔絲清爽分明,看著就覺得新鮮。入口鮮嫩脆爽,醬汁入味並且沒有遮掩鱔魚本身的鮮味。

鱔絲面是怎樣誕生的呢?

自明朝萬曆42年起,江陰開設了江蘇學政衙署,大批學子來江陰赴考。考試時,正值夏天,為防變質,所帶的午餐多為簡單的麵條。當時,學政衙署的對面有一家名叫龍園館的面飯館。老闆頭腦十分靈活,見狀,根據江陰當時的物產情況,將黃鱔入鍋燙,劃成鱔絲,再將鱔絲烹製成燴鱔,作為搭面的澆頭。

在燴麵上加上一些燴鱔和烹製燴鱔留下的汁水、薑絲、胡椒粉,淋上幾滴麻油,使之成為既有菜、又有面,口味、口感俱佳,且不易變味、變質的一道赴考的美餐,一飽了學子們的口福。

炸豬排是本幫麵館必不可少的傳統小吃,每一塊豬排都經過提前醃製,裹上麵漿和麵包糠,出鍋後呈黃金色,油氣滿滿,偏日式風格。豬排切成條狀,搭配上海辣醬油。豬肉帶嚼勁卻不幹,每一口都是外酥裡嫩,驚喜之處是搭配的醬料並不是日式美奶滋而是傳統上海辣醬油。

雖然面真的是再尋常不過的東西,但卻吃的超級滿足,可能這已經漸漸成為一日三餐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的一部分。

待春暖花開,疫情結束,盡情奔向鱔絲面、腰花面、大腸面、豬肝面、牛蛙面、黃魚面、小龍蝦拌麵……的懷抱吧~

一縷陽光,一碗麵,盡情享受慵懶的時光。

相關焦點

  • 鼓樓巷深藏地獄麵館 招牌面一湯一拌味道很銷魂
    近日小編在鼓樓巷掃蕩小吃之時,恰巧看到巷子深處有家新開的地獄麵館,純黑色的門頭上面寫著四個紅色大字:「地獄麵館。」如此讓人銷魂的店名讓人一看就很想進去一試。地獄麵館內環境走進店內挺小資的環境,僅十幾平的空間大小,牆壁兩邊用鏡子映照的顯得挺寬闊,其中一面牆上還掛上了帘子,這讓整體環境又多了份優雅。這裡消費多半為逛街的年輕人。走近吧檯,老闆首先會問你能不能吃辣?吃湯麵還是拌麵?
  • 廣州最銷魂的16家麵館
    除了招牌伊面外,若想豐富些,還有雲吞麵、豬手撈麵、炸醬麵等佐有配菜的麵條可選,滿足食客味蕾的多樣需求。五種餛飩的口味分別是:鮮蝦雲吞、鮮蝦蟹籽雲吞、辣味鮑魚仔雲吞、蟹籽雲吞和赤貝雲吞,真的超圓滿!吃麵前先喝湯,湯色清淡晶瑩,最初入口之時並無任何味道,和喝白開水無異。略等1秒,湯底的心思才展現出來:一股鮮美的滋味慢慢在嘴巴裡散開,然後才是較為濃鬱的甘鹹。麵條也很出色,入口之後馬上就能感受到鹼水面那種無比的爽口,完全沒有別種麵條的粘稠粘牙的口感。
  • 感官咖啡風味中的味道和香氣
    味道上當你在參加杯測活動的時候,要記得打開心靈,無拘無束的探索每一個咖啡的香和味它所勾起的回憶和經歷。我在杯測桌上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分類,分類,分類。從咖啡的幹香開始,我就會把嗅覺感受到的,和記憶中的某些事情聯想在一起,把這些香氣一一分類。
  • 這家本幫麵館雖然門面不起眼,靠出色的味道竟獲贊浦東最嗲麵館!
    不經意間,毛哥的上海經典麵館專題已經出了三十多期了,期間和大家一起走進了很多經典地道的本幫麵館,見識到了很多美味,真的很開心。不過最近也有粉絲朋友和毛哥說,「毛哥你講述的麵館都很不錯,不過基本上都在徐匯長寧黃浦這些老城區,浦東這些新城區的麵館能不能也寫一些?「。哈哈,聽到粉絲的需求,毛哥這就滿足大家!
  • 揚州來了一家銷魂的麵館,吃的不僅僅是麵條...
    揚城麵館形形色色,街頭巷尾的老牌蒼蠅館子確實藏龍臥虎,陽春麵,大腸面,辣肉麵,麻醬拌麵…各自擁躉無數,自成派別,但是吃遍這麼多麵館麵攤
  • 愛吃麵條的上海人,這幾家麵館虜獲你的味蕾
    上海人愛吃麵條這一點,必然是毋庸置疑的啦,但是街頭巷尾的麵館,到底哪一家才是最好吃的呢?又或者說,到底哪一家,才能徵服你的味蕾呢?其實,想要找出一家好吃的麵館並不難哦哦,一起看看吧!一面春風這家店算是一家網紅麵館吧。它家的雞湯和菌菇湯的湯底都是非常濃鬱的,不過都是沒有味精的,吃下一碗麵條以後,也不會口感舌燥哦。非常原汁原味的湯底,麵條的口感勁道,味道也很好,澆頭也都是用了超鮮嫩的辣肉。馮爸麵館一家主營傷害本幫面的麵館。
  • 咖啡風味的感官味道、香氣
    能讓你舌頭感覺到明亮清爽和跳躍甜感的,其實都是果酸的功勞.至於咖啡的"醇厚度",我們也稱之為"口感".醇厚度就是你在嘗咖啡的時候,它在你舌頭上的豐厚度和重量.如果還是不太懂,可以理解為,橙汁的味道就是果酸,牛奶的感覺就是醇厚度,口感.另外,"尾韻/餘味" 則是一個捕捉咖啡香氣的概念.常見的尾韻形容詞包括碳烤,巧克力,香料,或松脂等等.
  • 南昌最銷魂的30家麵館,一天一碗,一個月不重樣!
    只是你還沒找到。吃多了南昌的粉,偶爾也來點面吧,擋餓好吃還養胃,還不速度收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扒扒,南昌這30家你不容錯過的銷魂麵館!>,已被列入附近居民的早清單,你確定不來一碗?這個店名如此邪門,難道吃你一口面,魂就被勾了去?據說是東湖區麵館排名第二的川菜小店,嗯~必須得去看看這個勾魂面。
  • 黃浦這家二十年老麵館,老上海師傅主理味道果然嗲!上海麵館42期
    祝大家在新年裡合家歡樂!萬事如意!作為一個敬業的吃貨,在新年假期毛哥還是繼續和大家講述美食故事哈。這次還是繼續待大家一起探索上海的經過點麵館,今天說的這家麵館在黃浦黃陂南路開了二十多年了,每次路過都要排隊,上海老師傅主理的味道是真的很地道。趕緊一起來這家「大時代美食麵館」嘗嘗!
  • 這家北方麵館為了迎合南方人口味,把炸醬麵做出了不一樣味道!
    為了迎合南方人口味,新京味將北方傳統炸醬麵做出了不一樣的味道。這是一家隱藏在街頭小巷的手工私房雜醬麵館,老闆是北方人卻做出異於北方傳統的炸醬麵。面是手擀麵,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胡蘿蔔等切好或煮好,然後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以黃豆製作的特製面醬炸炒,製成炸醬,麵條煮好後澆上炸醬和配菜,拌在一起就可以開動了。
  • 小夥第一次嘗試麵館的「銷魂面」,吃完後大汗淋漓,像剛洗完澡似
    小夥第一次嘗試麵館裡的「銷魂面」,吃完以後大汗淋漓,像剛洗完澡似的,夏天就快來臨,不知道你感受出天氣對你的不友好了嗎?小巫這幾天一出門就大汗直流,而且太陽曬的那叫一個黑。已經感受到夏天對小巫的「蹂躪」。
  • 這6家麵館仍堅持著竹升面傳統味道!
    廣州的竹升面以爽口彈牙,蛋香濃鬱,湯頭清鮮為最大的特點。面身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大量的鴨蛋,使得面身的口感非常勁道爽彈,也是大家都愛吃的一個原因。但是呢,由於面身製作成本和工藝的高要求,現如今現如今廣州地道好吃的竹升麵館真的是越來越少了,也經常有朋友問毛哥哪裡還能吃到好吃的竹升面。
  • 茂名這18道歷史悠久的當地美食,挑戰你的味蕾
    來到茂名,這些獨具風味的當地傳統美食,挑戰你的味蕾。化州糖水化州糖水在整個廣東都比較出名,種類繁多,口感豐富,味道清涼甜美。簸箕炊簸箕炊是用米粉蒸熟的,米香味濃鬱,味道清甜。吃的時候沾上香油、芝麻等,味道香鹹,口感潤滑很有彈性。
  • 瞧著貌美,食之銷魂,一碗很帶勁的「川川小面」的故事
    川川麵館館主——裴河川,其父為地道河南人,其母為山城重慶人,「河川」之名由此而來,裴河川早年在川渝長大,記憶中重慶小面的市井味道,伴隨著他從懵懂少年一路成長、成熟。▲豌豆香、辣椒香融入可口的面中豌豆入口發「沙」,不及細品就已化掉了,肉醬鹹香適口,是很好的點綴,最多的還是辣椒的味道。
  • 中國最讓人慾罷不能的5碗面,味道實在是太銷魂了,你吃過幾種?
    中國最讓人慾罷不能的5碗面,味道實在是太銷魂了,你吃過幾種?小編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其實是非常喜歡吃麵的,所以小編在網上找到了中國最好評如潮的5碗面,其實這些都是網友推薦最值得吃的,所以說也是不分排名先後的,完全是憑藉自己的口味!
  • 可樂和咖啡混合是什麼味道?這款咖啡可樂要挑戰你的味蕾
    不僅如此,為了照顧咖啡愛好者,可口可樂還推出了咖啡口味的可樂飲料,再次向我們的味蕾發出挑戰。資料顯示,這款新產品用上巴西咖啡豆製成的咖啡、「可口可樂那種熟悉的、正宗的味道」以及三種不同口味中的一種:香草、焦糖和黑咖啡。加上更標榜是「無糖」。
  • 這家麵館全部用盆裝,各路大胃王紛紛來挑戰!
    在南陽,有一家「神店」吃麵拿盆裝,面盆比臉大麵條顏值高,味道人人誇!哎呦,你咋知道是她?薄薄的肥牛片飽吸了酸爽的金湯汁肉質鮮嫩又有嚼勁~酸辣又不失鮮甜這個味兒,你一定要嘗嘗麵館麵館,面好吃才是王道特色手工雞蛋面
  • 全無錫最銷魂的34家麵館!撐起了錫城麵館界一片天!!
    香榭街附近,無錫一中旁邊,湯分紅湯和白湯,面是江南細面,它家講究的是一碗一炒,就是你需要等大概10分鐘左右,豬肝腰花,腰花新鮮,沒有異味,乾乾淨淨不油膩。來自蘇州的老字號麵館,面價便宜,湯水鮮結不油膩,紅湯沒有醬子氣,店裡的蓋澆飯,每份的主菜都是單份現炒,味道都不錯。
  • 點都德早茶,一記麵館雲吞,銀記腸粉,讓你體驗一把味蕾的盛宴
    這還得多歸功於當年的港劇盛行,讓一大批70後,80後通過電視劇了解到廣粵一帶的飲食習慣和特點。抵達廣州的第一感受就是適宜的氣候,還有滿大街絢麗的花草。街邊各式刨冰小店,腸粉小店比比皆是,各具特色。放下行李,抬腕發現正是吃早茶的時機,於是乎去了廣州久負盛名的連鎖早茶店—點都德。
  • 淮海路這家精緻的本幫小店,靠地道上海味道贏得黃浦最好評麵館!
    但今天毛哥要帶大家來的這家麵館,雖然並不是歷史很久的老店,但是竟靠著純正,地道,精準的本幫味道,獲得黃浦區評價最好的麵館!讓我們一起來淮海路這家「馮爸麵館」嘗嘗!店裡的裝修風格是簡約的工業風,舒適乾淨,和通常的上海麵館風格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