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機票與酒店的高標準化,整合目的地旅遊就顯得是一個「髒活、累活」。獨特的資源非常分散,要把這些資源找到匹配的人群也非常不容易。
本輪領投方,博裕資本董事總經理陳峙屹就坦承:「目的地碎片化玩樂線上化率低,運營難度大」,但他同時表示「產品行中預定比例高,具備新興平臺差異化競爭的空間。KLOOK在多個國家市場實現連續數年的高速增長,展現了極強的跨區域、跨文化的運營和管理能力,構築了自身的競爭壁壘和平臺價值。亞太是全球跨境休閒度假最大的客源區,我們相信KLOOK能依託其在該地區碎片化玩樂產品中領先的品牌地位,持續實現高速增長。」
「KLOOK在目的地做直採和服務了。」資深投資人認為,這個可能會是KLOOK的突破之舉。
KLOOK已在全球設有16個辦公室,覆蓋大中華區、東南亞、日韓、印度、中東及歐洲,計劃2018年底在美國開設辦公室。600多名員工來自20餘個國家。四年內,KLOOK服務80個國家及地區的用戶,支持8種語言和36種貨幣的支付系統。
在快速發展的時候,充足的資金是必須的。
品橙旅遊梳理了多家海外目的地碎片化公司創始人背景,發現「搞技術的搞不過搞金融的」。
海玩網創始人孫潤華,北京洋景科技創始人、CEO,海玩網創始人。此前曾在用友軟體、中國移動12580等工作擔任技術總監。
歡逃遊創始人兼CEO史橫是樂途旅遊網創始成員及VP,之後,擔任澳洲「China Holidays Group」CEO,後又創立了出國去旅行網。2016年,凱撒旅遊戰略投資歡逃遊。
澳樂網創始人何劍宇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畢業,2011年在澳大利亞創業,2012年春節,澳樂網正式上線。
反觀KLOOK的CEO林照圍,曾就職於花旗投資銀行部門,在地產和酒店領域擁有豐富的投融資經驗。而COOEric Gnock Fah(王志豪)創辦KLOOK之前,任職於香港摩根斯坦利投資銀行部門,專注於旅遊及消費零售產業。
雖然並不能說KLOOK此後就一路順利,但就目前情況來看,資本市場對其的青睞也離不開創始人的出身與基因。看來,創業公司能否在海外目的地碎片化市場繼續發展,「拿錢能力」強才是突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