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留下來最古老,最大炮臺省級文物,福建省福州市長門炮臺

2021-01-16 小蘇蘇帶你說旅遊

一直覺得人應該去旅行,在年輕的時候,趁著有脾氣裝瀟灑,有本錢耍個性,離開睜眼閉眼看見的城市,逃離身邊的紛紛擾擾,找一個讓心裡安靜和乾淨的地方,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後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老年的自己,中國保留下來最古老,最大炮臺省級文物,福建省福州市長門炮臺。

長門炮臺通稱電光山炮臺,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官頭鎮境內,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由民族英雄林則徐自行選址設計建造,長門炮臺被指定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機構、福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

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中,有擊破排水量4585噸的法國艦隊LaGalissonniere號裝甲巡洋艦,在長門炮臺的主要炮擊中法國的中國遠東艦隊司令官孤立拔出的旗艦,使孤立受傷,最後死於臺灣,之後,中國軍民又在這裡浴血奮戰,頑強抵抗日軍的侵略,在抗日戰爭中,參加了對日作戰,多次被日軍轟炸,最後被日軍擊潰。

長門炮臺佔地面積7084平方米,設有兩座旋轉式戰俘大炮,周圍圍上城堡,附近有禮臺、射馬、鰍等炮臺,隔著金牌炮臺和江面對峙,形成了國內外知名的閩江口第一要塞,在中法馬江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城中設有炮位和多孔性射出口,裡面有戰壕、坑道、池塘,裡面緩衝區有學校、閱兵臺等設施。

防護牆高約6米,厚度從0.6米到1米,用花崗石構築基礎,用糯米灰構築牆壁,現在的炮臺遺蹟還很完整,長門炮臺是圓形的城式建築,直徑95米,由圍牆、營房、運動場、彈藥庫、炮位構成,外牆底和上層內部建築在花崗巖大條石壘,內有約300平方米的操場,炮臺堅如磐石,氣勢磅礴,與附近的禮臺炮臺、射馬炮臺、鰍炮臺、以及隔江的琅岐島的金牌炮臺、煙臺等形成角勢,保護閩江口的第一要害。

據史料記載,長門炮臺的建設年限比廈門的胡裡山炮臺早,作為福建江口的第一道防線,曾經在馬江海戰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給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站在炮臺旁邊,附近請看閩江口的勝景「雙龜鎖口」,遠處可以看到川石、壺江、太蘆三島。

相關焦點

  • 4月7日連江長龍天然氧吧雲上茶場+天竹村畲族風光+長門古炮臺一日遊
    15:00驅車前往琯頭長門古炮臺是一座英雄炮臺。由民族英雄林則徐親自選址和設計建造,後經光緒八年擴建而成,清政府曾在這裡設立長門提督16:00結束愉快旅程,回到溫馨的家!長門古炮臺位於連江琯頭龍頭山,是一座英雄炮臺。由民族英雄林則徐親自選址和設計建造,後經光緒八年擴建而成,清政府曾在這裡設立長門提督。
  • 風車長廊油菜花田 福州這裡還有全國最古老最大的炮臺!
    據了解,舉辦此次長門村火鍋花宴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本次活動,讓更多遊客了解長門村,並藉此開發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暢遊金色花海和享受饕餮盛宴之餘 不能忘了拍照留念啊~ 長門村位於閩江入海口 這是個美麗有故事的漁村 這裡有 全國最大最古老的炮臺
  • 大海、古炮臺…連江這處隱世村落驚豔你
    ,因此長門的房屋都有炮臺的影子,也算是個「炮臺小村」。長門炮臺長門炮臺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最古老的炮臺。長門要塞位於連江琯頭鎮長門村電光山上,此處為閩江出口北岸,與南岸金牌山夾峙,扼守閩江口最窄處,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長門炮臺始建於明崇禎年間,清順治十四年重建,並設有提督統領衙門、校場、兵營。
  • 躲避人群悠享假日,就來這處隱世村落 | 夕陽、大海、古炮臺…總有一處驚豔你!
    ,60年代,村民們將炮臺上的碎石和三合土搬下來搭建房屋,因此長門的房屋都有炮臺的影子,也算是個「炮臺小村」。在清朝以前,並沒有關於長門村的記載,乾隆年間,長門村叫做大桃園,而長門炮臺所在的這座山叫做桃源嶺,因此這裡叫做桃源勝境。長門炮臺長門炮臺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最古老的炮臺。
  • 百年炮臺變身硬核文藝景點,憶往昔、品文創,解鎖初春新玩法
    長門村位於福建省連江縣琯頭鎮街往東2公裡的虎頭山東面,舊村東靠建有著名的長門炮臺的電光山。長門村東臨琯頭鎮官岐村,西接門邊村,南靠閩江,是閩江口最窄處,201省道從村域南側穿過,福州東繞城高速緊挨村域東部。
  • 連江這處隱世村落,夕陽、大海、古炮臺…總有一處驚豔你
    ,60年代,村民們將炮臺上的碎石和三合土搬下來搭建房屋,因此長門的房屋都有炮臺的影子,也算是個「炮臺小村」。在清朝以前,並沒有關於長門村的記載,乾隆年間,長門村叫做大桃園,而長門炮臺所在的這座山叫做桃源嶺,因此這裡叫做桃源勝境。
  • 1884年閩江口戰役中的長門炮臺
    此次戰役中清軍唯一的亮點是閩江口的長門炮臺。它不僅傷過一艘法國軍艦,而在法國海軍陸戰隊登岸佔領清軍炮臺並炸毀火炮的行動中,又是僅有長門炮臺成功阻擋住了法軍的進攻 。 本文的主角長門炮臺在普遍火力貧弱的閩江口炮臺中是個異類。它不但獨佔了中法戰爭前閩江口僅有的7門大口徑克虜伯炮中的5門,防禦力也相對出色。
  • 東望洋炮臺及燈塔——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
    東望洋炮臺又稱松山炮臺、東望洋山炮臺,建於十七世紀。位於澳門半島最高的東望洋山上之古老炮臺,為澳門八景之一,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是東望洋山上三大名勝古蹟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 船堅炮利︱慘敗中的亮色:1884年閩江口之戰中的長門炮臺
    不過,當前無論是法國艦隊與福州船政水師或是閩江口炮臺交戰的論述,幾乎都是法軍大勝、清軍慘敗的「一邊倒」敘事,很少有人注意到此次戰役中閩江口的長門炮臺也曾擊傷過一艘法國軍艦;而在法國海軍陸戰隊登岸佔領清軍炮臺並炸毀火炮的行動中,又是僅有長門炮臺成功阻擋住了法軍的進攻,成為戰後閩江口唯一未被徹底破壞的炮臺。
  • 「烏龍山炮臺」被發現 系「南京保衛戰」中的最大炮臺
    抗戰史學者、江蘇省行政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丁進告訴記者,在「南京保衛戰」中,烏龍山炮臺被日軍炮火夷為平地,此後再也沒有恢復。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南京重要新發現》中,「烏龍山炮臺遺址」名列其中,但文物普查時沒找到炮臺遺址。 前幾年,有民間尋訪者在新港大道和堯新大道之間的山脊上找到烏龍山炮臺附近的「甲一臺」炮臺的遺存。
  • 廈門胡裡山炮臺景區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胡裡山炮臺,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島東南海岬突出部,毗鄰廈門大學園區,三面環海,景區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4A級旅遊景區。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風格,有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神韻,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
  • 2021年1月31日梅洋村、長門袍臺、含光塔溼地公園純玩一日遊
    【長門袍臺】位於連江縣琯頭鎮長門村電光山上,歷經了數次戰火洗禮。長門炮臺,是目前中國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最大的炮臺,它始建於明崇禎五年,清代重建。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中,曾擊傷排水量4585噸的法國艦隊拉加利桑尼亞號(La Galissonniere)裝甲巡洋艦。
  • 中國最古老的西式炮臺之一,如今變為旅遊景點,遊客絡繹不絕
    沿著大三巴牌坊的側面往上走,就來到了澳門大炮臺。大炮臺又名聖保祿炮臺、中央炮臺或大三巴炮臺。就坐落在大三巴牌坊側,是澳門主要名勝古蹟之一。始建於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間,本屬教會所有,為了保護聖保祿教堂內的教士而興建,用以防範海盜,後轉為軍事設施區。大炮臺位於澳門半島中部一海拔52米的小山頭上,建筑西側緊靠聖保祿修院遺址。
  • 走進廈門——上胡裡山炮臺,看克虜伯大炮
    胡裡山炮臺(胡裡山礮臺)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島東南海岬突出部,毗鄰廈門大學園區,三面環海,景區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4A級旅遊景區。海防 要塞遺址,在這裡有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海岸炮「克虜伯大鋼炮」,這座大炮被「 上海 大世界吉 尼斯 總部」列入了《2000大世界吉尼斯 紀錄大全》,成為了我國以文物申報吉 尼斯 世界紀錄獲得 成功 的第一例,在胡裡山炮臺不僅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炮,還有隻有10釐米長的世界最小火炮,小火炮是 葡萄牙 人在13世紀製作的,胡裡山炮臺也是研究我國 海防 軍事史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 廈門胡裡山炮臺
    在村子裡問了幾家,選定一家名為「海悅客棧」的民宿安頓下來。該民宿為一年輕精幹的龍巖籍男士所承包經營。胡裡山炮臺就在曾厝垵區域裡的環島路邊,毗鄰廈門大學校園區,一座瀕海的小山包,三面臨海。與東側兩公裡左右的白石炮臺和南面海峽對岸的漳州龍海市境內的嶼仔尾炮臺,構成相互策應三位一體的犄角之勢,對入侵敵艦構成威脅。
  • 澳門大炮臺
    澳門的大炮臺(Fortaleza do Monte)(又名聖保祿炮臺、中央炮臺或大三巴炮臺),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臺,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之一部分。位於澳門中部高山地區,是澳門初期最重要的軍事重地,與松山炮臺、媽閣炮臺形成一個軍事防護牆,再加上望夏炮臺,形成當時能保護葡國商人利益的優勢軍事地形。相傳大炮臺下更有秘道可通往松山炮臺上,是葡國在澳門當時最後的軍事設施。又名聖保祿炮臺、中央炮臺或三巴炮臺,座落在大叄巴牌坊側,是澳門主要名勝古蹟之一。
  • 雨中觀亭江炮臺
    趁周末我便邀上三五好友,前往福州馬尾亭江炮臺公園遊覽  天公不作美,灰濛濛的,不一會,下起了細雨,細雨籠罩下的亭江炮臺,更顯得冷清而滄桑。  福州馬尾亭江炮臺,始建於清順治年間,與閩江對岸的長樂象嶼炮臺遙相呼應。扼守著閩江口的防衛線,保衛著人民的安全。在風雨飄搖的歷史中,炮臺多次遭受摧毀,在中法馬江海戰、抗日戰爭中被炸後,又多次整修。幾年前,往 頭坐車經過這裡,只見殘垣斷牆,廢墟一處,炮臺壁牆淹沒在萋萋荒草之中。
  • 「國保」亭江炮臺長假迎客
    這裡的炮臺有著近400年歷史,以炮臺為主體,建成了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的亭江炮臺公園,免費開放。遊客行走在綠水青山環繞的公園裡,除了領略美好風景,還能追懷歷史。亭江炮臺是我國現存少有的近代典型海防岸炮陣地,也是目前閩江下遊炮臺遺蹟中保留最完整的一座,成為研究我國近代海防體系及其演變的活教材。
  • 漫遊廈門——胡裡山炮臺
    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和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胡裡山炮臺的克虜伯大炮是「世界上現仍保存在原址上古老的十九世紀海岸炮」,有「世界古炮王」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