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種竹,子孫享福」,有啥講究?3個地方不宜栽竹,看完明白

2020-12-10 老張侃三農

原創非首發,禁止轉載

竹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基本都能見到。在古代社會,竹子很受文人雅客的歡迎,三國時期有人把當時七位文學大家喻為「竹林七賢」,表現他們有過人的文筆和高潔的品行。愛竹、惜竹、畫竹,有的人為竹子痴狂一生,因竹聲名鵲起,即便離世百年,也不能抹去光輝的事跡。竹子不止擁有深厚文化底蘊,且具有極高實用價值,生活中各處能用到竹子。

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主要是從竹子的作用來談,前人栽竹,後人就能享受竹子帶來的利好。一是竹子柔韌性高,能抵禦風災,鞏固水土,避免水土流失;二是竹子的葉子能泡茶,竹筍能食用,經過烹煮後都是口中極佳的美食;三是竹子能曬乾後能製作筆筒,能製作竹板床,實用價值高。最重要的是:竹子象徵主家有高潔的品行,人們願意和有高潔品行的人交往,對後人是激勵。

竹子的一生是悲壯的一生,活著的時候要提供給人類各種食材,離開的時候會開出美豔的花朵,結束壯美的生命。有句俗語叫「竹子開花,趕緊搬家」其實就是因為竹子的吸水能力強,出現乾旱天氣的時候,它們會察覺到變化。生命快結束的時候,就要開花來結束。雖然竹子優點數不勝數,但種植竹子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不然竹子就有可能不能成活,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三種地方不適合種竹。

一是乾旱地區不宜種竹

竹子的吸水能力強,喜歡在暖溼的氣候下生長。在南方地區能經常見到天然竹林,但北方地區基本就不能看到竹子生長。竹子不同生長周期內對水的要求極高,如果水的供給不夠,竹子的生長就會相對緩慢,初期的成活概率不高。當然,在北方地區能見到竹子生長,但由於氣候原因竹子的長勢偏弱,基本不能形成竹林。

二是竹子不能栽在背陰面

任何植物生長都離不開陽光,充足的陽光能促進竹子生長,提高竹子的生長速度。竹子具有向陽生長的特性,長期生長在背陰面生長速度就會下降,葉面會發黃。在種植竹子的時候儘量種在東邊,照射太陽的時間會相對長,但不要靠近房屋,竹子的韌性強,但颳風的時候容易發出聲響,會帶來生活很多的煩惱。

三是竹子不能栽在低洼處

低洼的生長環境會導致水流聚集,長期積水會出現漚根問題。竹子雖然喜水,但根長期在水中會影響到根部吸收營養物質,根部吸收營養物質下降會影響竹子光合作用。事實上,在低洼積水處種植任何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都會下降,種植業中最講究的就是能獲取充足營養物質。只要條件適宜,竹子的生長速度極快,據說一夜能長十幾二十釐米。

門前種竹最適合不過,吸水性強,實用價值高,寓意生活節節高,表達了人們對高潔品行的期盼。種竹的時候要選擇合適地方,不然竹子的成活率會明顯下降,懂得根據竹子的生長習性選擇種植區域很重要。

相關焦點

  • 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啥意思?怪不得那麼多人喜歡竹子!
    我們生活中也總是能聽到很多俗語,各種方面都有,天氣、生活、人心等。很多俗語富含哲理,我們越長大越能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梅蘭竹松被人們稱之為「四君子」,是古代文人雅客最愛題寫的植物,它們有著清雅淡泊的品質,為世人所鍾愛,很多人也會在門前種這些植物,不僅美化環境還陶冶情操。
  • 農村俗語「門前栽竹,子孫享福」是啥意思?難怪許多人喜愛栽竹子
    在眾多的農村俗語中,有許多是和植物相關的,有的是忌諱的,比如「前不栽桑,後不插柳」等,還有不少是祈福的,比如「要走發財路,種棵發財樹」等。那麼,農村俗語「門前栽竹,子孫享福」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難道種植竹子真有好處?難怪有許多人喜愛栽竹子哩。
  • 農村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竹子有哪些好處?原來有這講究
    導讀:農村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竹子有哪些好處?原來有這講究竹子是多年速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北方也有種植,竹杆挺拔,聳立,四季長青,傲雪凌霜,倍受國人喜歡,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而在我國南方農村地區,常常會看到院落前邊種著許多竹子,有一種說法:門前種竹,子孫多福。而許多南方人似乎也相信這一點,乍看起來,種竹子怎麼能讓子孫多福呢?
  • 老人說:「門前種竹,子孫享福」,有何寓意?竹子有何講究?
    導讀:老人說:「門前種竹,子孫享福」,有何寓意?竹子有何講究?在中國的國情裡,有許多人小時候都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過的。爺爺奶奶被沒有太高的文化,但是他們常常會說到一些老話或者俗語,聽起來看似十分的有道理。在長期的耳聞目染之下,也就會背的了一些俗語。但是很多的俗語我們都不知道其中有什麼含義,只知道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老人們常說「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這句俗語。聽起來十分的有道理,但是原因是什麼呢?竹子是一種十分特殊的植物。一年四季都有綠色的葉子,是一種常青樹。
  • 老人說「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竹子有哪些好處?
    提要:竹子自古有氣節,老人說「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竹文化是中國人精神世界富有的象徵。門前種竹代表主人富有的精神追求,留給子孫的無盡的精神財富,譬如有詩云「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門前種竹子風水好。中國人講究風水,而竹,常年青翠,是平安的象徵,有竹報平安的說法,竹子充滿生機和活力,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強,有「生旺」的說法,是非常好的風水園林植物,有「住宅四畔竹木清翠,財運好」的風水俗語流傳。
  • 農村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啥意思?蘊含古人智慧
    文/素衣 農村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啥意思? 可以說,竹是最成功的植物之一,因為它在千年的歷史中,如此深刻的影響數不清的人,因此今天小編要帶來的就是一句關於竹的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
  • 「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這俗語什麼意思,種竹子對子孫有無好處
    文章「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這俗語什麼意思,種竹子對子孫有無好處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梅蘭竹菊,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喜愛的植物。歷史上用詩歌和圖畫來歌頌和描繪它們的不少,我們也從這些詩歌和繪畫觀賞到了這些植物的特點,其中竹子應該算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東西,因為相較於其它幾個,竹子的分布更為廣泛,而且也最為常見,俗語就有「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種竹子對子孫有無好處?
  • 「門前種竹,做人狠毒」這句農村俗語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前段時間給大家對比分析了兩句關於家裡栽種竹子的俗語,一句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還有一句是「門前不栽竹」,這兩句充滿矛盾的話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和討論。誰知最近又看到一句俗語「門前種竹,做人狠毒」,讓我再次對竹子產生好奇。
  • 農村老話說門前不栽竹,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又何解?
    但是,農村卻有老話說「門前不栽竹」,意思是很明顯的,就是門前儘量不栽竹子。可同時,我們還會聽到有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就是可以吃飯不吃肉,但是住的地方卻不能沒有竹子。這就會讓我們感覺到莫名其妙,為什麼會有這樣自相矛盾的話?
  • 農村老話,「門前種竹,子孫享福」,是真的嗎?
    而在農村基本上家家門前都會種著竹子,尤其是在南方的農村中,更是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久而久之於是就衍生出了「門前種竹,子孫有福」的諺語。小編覺得這句話應該是說竹子有著特別好的影響,能給子孫後代帶來幸福。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為什麼會這樣說?
  • 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究竟是不是迷信?看完方知有講究
    往往在這個時候,就能夠從農村老人的口中聽到這樣一句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句俗語究竟是不是迷信呢?看完方知有講究!為什麼說「門前不栽竹」呢?在傳統觀念當中「竹」與「梅蘭菊」並稱「四君子」,其中「竹」清雅淡泊,是為謙謙君子。
  • 俗語講門前不栽竹,又有老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該信哪個
    農村流傳著一句叫,門前不栽竹,但也有一句與竹有關的話語,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有人覺得,為何會有這麼矛盾的話在流傳呢?以前文人將竹子,當成了四君子,竹象徵君子的謙遜虛中,高風亮節。當時的文人最講究的就是氣節了,如果一個文人沾上了俗氣,是會惹人恥笑的。所以他們寧可窮的沒有肉吃,也不願意失去了竹子(氣節)。另一種說法是,以竹來比喻一個家庭的為人處事這方面。
  • 「門前種竹,做人狠毒」,為何有這說法?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但是鄉下有一句俗語叫「門前種竹,人為狠毒」,又和竹子格格不入。這個句子的意思是,如果誰在自家門前種了竹子,誰就不走運,誰就是最邪惡的人。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呢?竹與梅、蘭、菊並稱「四君子」,錚錚傲骨,四季不敗,文人墨客以畫竹、寫竹來體現剛毅、高雅、正直、清高的人生態度。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真有道理嗎?為啥?
    如果有在農村生活過的經驗,你會發現農村地區的栽樹是一門很有講究的學問。人們栽樹的時候一般會講究三個原則:一是選擇合適的樹種植,比如松樹只適合種在墓地;二是諧音不好的樹不在家種,比如桑樹、柳樹,桑諧音是喪,柳諧音是流;三是寓意不好的樹不在家中種,比如楊樹。看似簡單的家中種樹,實際上卻蘊藏了很多的講究和規則。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什麼意思?房屋布局很有講究
    富貴人家也是有條件可以建造一所別致大氣的府邸居住,那麼老百姓們沒有那麼多錢財,但是也是比較講究著住所的一些風俗習慣,百姓們在建造自己居住的房屋時流傳一些習俗,關於房屋前後種植什麼樣的植物都有一些說法,真是講究。俗話說的房屋布局講究"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話丨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有矛盾嗎?
    農村俗話,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有矛盾嗎?農村老話雖然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放在不一樣的場合使用,就不矛盾了。表面看起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這兩句話互相矛盾,但透徹的理解它,卻不矛盾。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啥意思?老話說的有道理嗎?
    尤其南方好多地方的人,基本上把房屋的周圍都栽上竹子,這樣顯得這個住處生機勃勃。「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更是做出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詩句,足以看出古人讀竹子的喜愛程度。不過一地一風俗,十裡不同音,有人喜愛竹子,有人就會討厭竹子,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這句俗語一樣。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會發現,那就是農村的樹木數量是比較豐富的,樹木的數量不但很多,而且品類也十分的豐富,很多不常見的樹木品種,在農村反而非常的常見,除了樹木之外,竹子也是很多人的最愛,鄭板橋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成為大家所追捧的一種生活環境,竹子挺拔秀麗,極富觀賞性,清風拂過竹林婆娑,是很美妙的一道農村風景線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為啥?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一方面栽樹能起到裝飾住宅的效果,能美化環境,果樹能讓兒孫後代吃到果子;另一方面住宅種樹老講究影響著人們選擇,傳統文化影響著樹種選擇。住宅附近種樹的確是麻煩事,不能忽視傳統文化,缺乏系統理論的選擇標準。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意思很簡單:家宅門口不種竹子,屋子後面不種樹。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到底啥意思?看完就明白了
    但是對於農村住居周圍栽植樹木的問題,其實是有很多講究的,並不是你想栽啥就栽啥,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的老話,就是根據諧音和一些風俗而總結出來,不能出門就見喪(桑),也不能後門正對「扶喪棒」(柳樹是農村製作發喪時所用的扶喪棒的專用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