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經臨近了,臨沂人已經走年末開始準備過年,年年都過年,有趣的是很多人不知道過年到底是指哪天,你知道嗎?
廣義的春節包括正月和除夕,過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義的春節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大年夜就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晚上,通常設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為大年三十。這一天在古時候稱為「歲除」,又叫「除夕」。
除夕,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
再說過年,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年字的甲骨文寫法是一個「禾」下面一個「千」,千在這裡是做「遷移」的意思,這個字就是表示農人載谷而歸,作收成的意思。經過詞義引申,秋冬穀物收成叫「年」;秋冬穀物欠收叫「歉」。
「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一。雖然民國規定改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百姓仍以陰曆正月初一為「過年」。
這才是除夕和過年真正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