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除夕還是春節新年哪天開始 臨沂除夕有什麼講究

2021-01-11 今日臨沂

  除夕和大年初一是中國人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兩天,除夕夜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正月初一人們走出家門拜訪親朋好友。關於除夕和正月初一哪一天才算真正過年,各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說法。小編來為您介紹。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

 

  而十二月小月時為廿九日,有些地區又會改稱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

 

  舊時女人結婚後除夕是不能在娘家過的,按對傳統的中國家庭組成理解,當女性嫁人後,該女性隨即成為男方家庭的正式成員。以前的娘家反而淪為「親戚」關係。

 

  比如,以前姓李的女子嫁給張家,就叫「張李氏」就是這個意思。原來的「李」姓卻成了副的。當女人正式成為男方家庭成員後,去「親戚」家就不可能太隨便。更何況大年三十一家團圓的日子。

 

  現在時代不同了,社會風氣也變了。一些舊的不合理的習俗人們早就不太在乎了。人們只要能養活自己,誰也用不著看誰的臉色眼色生活。特別是城市裡生活的人,公婆家、娘家都不住。不過關鍵的是人們的思想徹底改變了。這是最重要的。

 

  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

 

  過春節貼對聯的年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興起於五代十國時,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據史書記載,後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一副春聯。時至今日,每當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貼上春聯。

 

  除夕貼對聯還是正月初一貼對聯,各地有各地的風俗,一般都是除夕那天貼對聯,有辭舊迎新的寓意。

 

  就時間來講,過年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歲尾。而初一是一年的開始,過」年「之後就是新的一年,所以不管是除夕還是正月初一,都是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的好日子。

 

  不管是除夕還是正月初一,都是一年中的好日子,都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除夕和春節哪個是過年 竟然有那麼多臨沂人都不知道
    春節已經臨近了,臨沂人已經走年末開始準備過年,年年都過年,有趣的是很多人不知道過年到底是指哪天,你知道嗎?   廣義的春節包括正月和除夕,過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義的春節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 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及講究禁忌
    又要過年了,過年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年夜飯。北方很多家庭除夕這邊是吃餃子的,那麼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呢?為什麼除夕要吃餃子呢?除夕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嗎?小編整理了除夕吃年夜飯的講究及禁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除夕是什麼意思?除夕是過年嗎?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辭舊迎新的標誌,每年的春節與除夕都是我們最重要的時候,兩者是首尾相連的,對於這兩個節日有的人會弄混淆,那麼2018除夕夜是過年嗎?過年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而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後一天,不能算是過年。
  • 春節和除夕的區別 春節和除夕一樣嗎
    對於外國人來說,往往把除夕和春節混淆在一起,說春節的時候,他們想到了除夕。那麼,除夕和春節到底有哪些區別,以下小編就為大家好好講解。  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
  • 除夕團圓飯吃什麼傳統食物 大年夜除夕什麼菜寓意好
    中國人過節,最講究的就是吃,不管是古代貧苦的人們,還是現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們,對待節日,一定都要好好犒勞自己一場。那麼在吃方面如此講究的中國人眼裡,除夕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在大年夜吃團圓飯的時刻,吃什麼菜寓意好?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除夕夜團圓飯的食物推薦。
  • 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除夕的講究及忌諱禁忌注意事項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慶賀除夕,那麼大家知道除夕的習俗都有哪些呢?除夕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何講究?小編整理了除夕的注意事項,感興趣的一起看看吧。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由於意義重大,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吃年糕和餃子」。傳統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的(即臘八節)開始,家庭主婦們就開始張羅過年需要的各種食物了。
  • 「百家號鼠你紅」2020年除夕有什麼講究 2020年過除夕有哪些風俗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意為舊歲至此而除,過了除夕之後便是新年,也意味著新的開始。通常,在除夕的時候,各地都會有一些特別的習俗。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2020年除夕有什麼講究,順便來說說2020年除夕當天有哪些活動以及2020年過除夕有哪些風俗。一、2020年除夕有什麼講究1、2020年除夕有什麼講究?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
  • 除夕的風俗有什麼寓意 我們臨沂除夕都要做這些事
    馬上就是春節了,作為一年到頭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期間也是全家團圓的時光。春節其實從除夕就開始了,大年三十就是這個意思,除夕有哪些風俗呢?這些風俗又有哪些寓意呢?臨沂人你能說上來幾個?   貼春聯   過年貼春聯、福字,是中華傳統,山東也不例外。
  • 過年到底指哪天 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
    咱們就來聊聊《過年》這件事。過年到底指哪天?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哪一天過年"除夕夜派"理由是網友永遠25歲:我認為是三十夜,過了子時即過了年網友AMy:農曆除夕才是過年,過年是過了這年之意,初一是新年之首,意指新的一年又來了。
  • 臨沂人除夕為什麼要守歲 最早起源於何時有什麼寓意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守歲,是過年的時候重要的風俗之一。守歲的意思就是晚上不睡覺,一家人聚在一起,等待著新的一年來臨。有時候一家人守歲年夜飯會吃到深夜。守歲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
  • 除夕為什麼要貼春聯,除夕有什麼習俗,除夕夜習俗有哪些
    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替換舊挑符。王安石「千門萬戶除舊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這件事。春聯始於五代。公元964年,後蜀主孟昶先是叫學士辛寅遜在桃板上題詞,又嫌他寫得不工穩,便自己動手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從此,題桃符便演變成寫春聯了。後來,由於紙張大量生產,人們逐漸用紙代替桃木板。這便是貼春聯的開始。
  • 「過年」「除夕」 是古代人美好的祝願
    (點擊查看圖片)  「過年」和「除夕」蘊含很多內容   在中國各地,關於過年和除夕的習俗有很多的表達方式,但是可以統一的是: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春節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除夕又叫「大年夜」、「除夕夜」等,是整個新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除夕和正月初一的區別不同點 臨沂人過年都有哪些習俗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這一天人們都要走出家門,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除夕夜是也叫做大年三十,人們要圍坐在一起團團圓圓的吃一頓年夜飯,一起守歲迎接新年。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日子。小編來為您介紹一下。
  • 過年到底指哪天 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答案眾說紛紜
    過年到底指哪天?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哪一天過年"除夕夜派"理由是網友永遠25歲:我認為是三十夜,過了子時即過了年網友AMy:農曆除夕才是過年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到新年第一天的跨越過程,「要過年了」,「回家過年」,「守歲」等就是這個意思。 2.「過年」是一種習俗:正月初一開始,「過年」就是農曆過春節的意思。祝福問候走訪從新年的第一天甚至是「第一秒」開始。「過年好」「新年好」「春節好」等從初一開始說的。
  • 「過年」「除夕」,是古代人民最美的祝願
    但每到新年,這除夕的話題,就像一道簡答題,時時刻刻考驗著放假期間被迫營業的小朋友們。「過年」和「除夕」是多少人兒時的回憶。近期持續熱播的中國首檔詩酒美學文化節目《斷篇》中,文化學者趙普用生動的講述方式為觀眾娓娓道來「年」和「夕」的故事。中國首檔詩酒美學文化節目《斷篇》由趙普策劃打造,第一星傳媒、華茅、西瓜視頻聯合出品,以短視頻的形式在西瓜視頻播出,旨在通過趙普獨特的風格,解讀古今,發現美學真諦。
  • 春節為什麼要穿新衣服?過哪天要穿新衣服?春節穿新衣服的寓意和講究
    相信很多人小時都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可以吃好吃的、收壓歲錢、還能穿新衣服。那麼春節為什麼要穿新衣服?春節什麼時候穿新衣服?過年穿新衣服有哪些寓意和講究?本篇文章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春節穿新衣的習俗。一、春節為什麼都要穿新衣服?
  • 除夕、大年夜,除舊布新迎新年
    一首王安石的詩最能表達中國人過春節、賀新年的喜悅。除夕,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根據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敲鑼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另一民間傳說,古代有"年獸",總在臘月三十齣現傷人,但年獸天生懼怕紅色,所以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上春聯以防止年獸進入家裡,人們都穿著紅色伊芙以防止年獸的攻擊,漸漸地演變中國紅成為民間喜氣的象徵,更是大家所喜愛的顏色。
  • 除夕大還是大年初一大原因 臨沂人過年哪一天最隆重
    正月初一和除夕夜是中國人過年期間最重要的兩天,不過各個地方關於正月初一和除夕有很多爭論,有網友說除夕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有網友說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這一天更重要。究竟哪一天才算是過年呢?小編帶您看一看。   「除夕」的「除」是多餘、殘餘、殘燼的意思,在古詩中守歲詩中能看出端倪。
  • 春節文化解讀,除夕傳說及過年風俗有哪些,讓我們過個喜慶歡樂年
    古代的春節人們也是早就備好年貨,首先準備的就是酒,因為有的要自釀糧食酒,就得提前燒制完。除夕家人圍坐一起守歲,大人孩子都喝點酒慶賀新年,還有闢邪的作用。那時的酒度數很低,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詩詞和文學作品裡寫道,誰誰喝了幾大碗,要是現在度數高的白酒,喝一碗就都醉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