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 大快朵頤,年年有魚

2021-02-27 水產熱點

轉眼間,又到了年末。

每年這個時候部分餐廳都會推出自己的年菜,而我們也會開始期待那一夜的除夕家宴,一大桌豐盛的菜品,其中總是少不了一道魚。


魚,有年年有餘之意,在我們國家無論南北年菜中好像都少不了它。

 一年一捕的冬捕:垮燉胖頭魚

——


在我國東北地區,除夕之夜甚至能做出一桌的全魚宴。想吃全魚宴,走,我們得先去捕魚!

在東北冰天雪地的環境裡,該去哪兒捕魚呢?難不成要鑿冰去捕魚?是的,這就是東北高寒地區著名的冬捕——一項延續千年的古老捕魚方式。

這時不禁有人提問:為什麼非要在零下10多度的冰面上鑿冰捕魚呢?因為冬季簡直就是天然的保鮮櫃,捕魚易於保存運輸!

當然還有一更重要的原因。冬季的水面結冰後,冰下面的仍舊可維持在4攝氏度左右,魚兒們會聚集在這相對溫暖的區域內冬眠。若捕魚地點判斷得當,運氣較佳,一次冬捕能賺得一年的錢。沒看錯,就是多穿幾條棉褲,換的一年的瀟灑,想想還挺划算的。

當然一年的錢,賺得也不容易。冬捕者大概在凌晨4、5點便需要動身前往捕魚點。

一般會選好入網口後就開始「鑿冰下網」。鑿穿一米厚的冰面可不是嘴上說說的那麼輕鬆。敲破厚厚的冰層,靠的就是「冰鑹子」這種鋒利的工具。並且這樣的冰洞,一鑿就是200多個。


然後就到了冰下走網,冬捕著把網展開確保它能順利進入水中。漁網可長達兩千米長啊,如果有哪裡卡住了網就無法在冰下完全展開,因此布網時要格外小心,這都關係都一年的收成。若冬捕當日的天氣較好,則冰下的含氧量提高,魚群的密度會很大,收穫將會頗高。

馬兒上場的時候到了,部分冬捕著仍舊要幫著一圈一圈得繞動絞盤拉網收魚。撒一張網到冰下,得花一天的時間才會收網。 但隨網而出的就是當年的收成——白胖胖的大魚。

冬捕中最讓人期待的魚莫過於胖頭魚了。

胖頭魚,學名鱅魚,主要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池塘裡。胖頭魚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大頭娃,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一隻大的胖魚頭有時甚至比一些整魚還難得以及昂貴。

剛捕撈上來的魚,變成了迎接除夕最好的禮物,做成一桌全魚宴完全不再話下。其中胖頭魚的一大特色做法就是垮燉胖頭魚,這道料理幾乎可以是全魚宴的一大主菜。

垮燉胖頭魚烹飪的重點是一定要用上東北的大醬調味。先用刀在魚背上斜著打花刀,再燉透胖頭魚,期間可以依次放進幾種雜魚。一開鍋,整個屋子都香起來了,魚肉鮮嫩入味,熱氣騰騰~

消失的臺灣古早除夕菜:五柳枝

——

過年時,臺灣地區的人民會將魚炸過之後用於祭拜,但是拜完之後卻不知道該如何料理,因為,魚一炸再炸,會失去原本的營養成分和香味。

聰明的人們不可能就將這些魚扔掉,從而想出來用各種蔬菜燴煮勾芡,讓湯汁浸潤炸過的魚肉,讓魚變得有一番風味。這就是臺灣年菜中一道重要的早古味料理——五柳枝。

五柳枝魚,跟我們孰知的紅燒魚乍看有點像,但配料大不同。早期廚師不懂五柳枝做法,因此以訛傳訛將紅燒魚當成五柳枝。五柳枝魚重點就是一定要搭配「五柳」,即將紅蘿蔔、黑木耳、筍子、金針等共5種蔬菜,品項各家略有出入,但就是都要切絲。

其實講到至於魚,因臺南為了取材方便,多是蝨目魚。不過現在的人覺得上餐館不應該只點蝨目魚,所以也會改用石斑料理,但是道地的家鄉味,還是用蝨目魚最對味。

貼心的家人在烹飪過程中,會不厭其煩的去掉魚骨與魚刺,沾點粉後入鍋油炸,先炸熟,再換高溫油炸到外表變酥,外酥內嫩且不含油,這魚才合格。

五柳枝主要是靠醋來提味,首先先做澆在魚身的芡汁。將各式蔬菜炒香,加入烏醋、五印醋、糖等等調成的醬汁,略為勾芡後,就可均勻地淋在魚上頭。

烹煮要訣在於調味,需有甘的感覺但不可以太甜,有辣的感覺但不可以太辣,酸味也要有層次感。總之,一道有酸有辣有甜的年菜,是臺南人年節回鄉必吃的年菜。

 地道的本幫味:燻魚

——

若要問上海的小小囡,小時候問起過年最常吃的魚是什麼? 我想燻魚得票率一定不低。燻魚可以說把本幫菜的濃油赤醬、鮮甜相宜體現得格外充分。

上海燻魚要想做好並不容易,尤其是汁水的製作方法,關係到菜餚的口味。先將魚肉醃製入味,要重複油炸兩次使之至酥脆。接著進行調味,常見的調味料大概有白砂糖、雞粉、生抽、老抽和五香粉等,最後倒入剛剛炸好的魚肉。若在上面還撒有芝麻來點綴,實在是美味不可抵擋啊!

燻魚裡面的味道濃不濃,是靠炸的程度和收汁的程度,在製作的過程中要多加注意。最後嘗一口,魚肉外酥裡嫩,吃起來有一種清香的味道,一點也不膩~

——

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過年食魚美饌紛呈。例如四川綿陽人過年,喜吃名菜「活吃熟鯉」。重慶每年春節,大家愛吃既辣又酸的「來鳳魚」。

黑龍江的少數民族人,大年初一到親友家拜年,主人要擺魚宴熱情待客。而南方的一些地方,還有「止酒魚」的習俗,最後一道菜要是魚,客人見魚到了,紛紛舉杯喝乾酒,邊吃魚邊吃飯,皆大歡喜。  

 

本文轉自橄欖畫報,圖片來源於網絡,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涉及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有誤,請及時與公眾號後臺聯繫。

相關焦點

  • 【年年有魚組合】年年有魚,年年有餘,連年有餘
    年年有魚,年年有餘,連年有餘對於人們來說,魚可以說是一道意義獨特的菜餚,宴席最後一道菜是魚,家家戶戶過年時都離不開魚,「魚」與「餘」諧音,寓意生活富裕,錢財有餘。過年吃魚包含年年有餘之意,蘊涵著人們對於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企盼,來年的工作和生活和諧美滿、如魚得水!
  • 鄉味丨高郵湖鮮:年年有魚,年年有餘!
    且不說魚有多麼豐富的營養價值,單單是「年年有餘」的吉祥寓意,就讓國人對它寵愛有加。今天的《鄉味》,新聞女生張曦將帶大家暢遊高郵湖,尋找湖上的魚鮮……    這當中有白鰱、花鰱……每條魚都有七、八斤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為了品嘗到屬於高郵湖的真正美味,張曦決定親自去撈上幾條魚。
  • 年年有魚 多多美味
    中國人過節,喜歡討個好彩頭,比方說這聚會餐桌上的「魚」總是少不了的。作為「年年有餘」的預兆與吉祥物,魚,不僅是除夕晚宴(年夜飯)的首道菜,也是親朋好友之間饋贈的吉祥禮品,增添了傳統節日的喜慶氣氛。畢竟,年年有「魚」(餘),每個人都如此希望。如今吃魚的花樣也越來越多,感受也是各不相同。
  • 年年有「魚」|香濃霸道的熗鍋魚
    貴州人喜辣、離不開辣也不怕辣,這道紅紅火火、麻辣霸道的熗鍋魚,絕對是我家年夜飯上最受歡迎的菜式,年年有魚,年年的首選都是它。
  • 晨讀丨年年有魚
    大約是2005年臘月,父親來電要我回家過年時順便買尾鯉魚,末了還叮囑「千萬不要忘記」。我嗯嗯地應承著,心裡不免嘀咕:老家在橫錦水庫上遊,一年四季不缺魚腥,為何偏要鯉魚呢?疑惑是魚攤老闆幫我解開的。從菜場返回的途中,一篇《過年鯉魚貴》的腹稿匆匆打就,並投寄報刊。
  • 過年必吃的膠原蛋白——年年有「魚」
    中國人不分南北、傳統年夜飯上最不能缺少的菜就是魚,而且通常是全魚。因為魚和餘諧音,有富裕、盈餘的含義,又是吉祥的象徵,象徵著「年年有餘」。過年吃魚寓意年年有餘,為來年討一個好兆頭。在辭舊迎新中,魚除了作為象徵年年有餘的吉祥物之外,還有鎮邪的意義。
  • 番禺這個村又分魚咯!寓意「年年有餘」,已堅持11年
    「年前分魚,代表『年年有餘(魚)』,更寓意『一心一意』『十全十美』,我們村分魚傳統已經堅持11年了!」有村民笑著說。甘棠村村委會門前球場上,一條「甘棠村迎新春年年有魚——分魚活動」告示高高掛起,一個由防水布臨時搭建的大魚池早已築起,生猛的草魚來回遊動,不時濺起水花,甘棠村村民從四面八方有說有笑地湧過來,不一會兒便將球場圍得水洩不通。「大家唔使急,按順序來,戶戶都有,人人有份。」村委會工作人員一邊核對村民資料,一邊指揮村民排隊。
  • 父親的年年有魚(小小說)
    餘年年從小就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她家年夜飯的餐桌上不要再出現糖醋魚的身影了。直到某天,父親給她講了一個故事,忽然發現,其實糖醋魚也挺好吃的。只有那時,爺爺才能去離家稍遠點的巴河當縴夫拉船,每次回家都能帶回一兩條鮮魚,奶奶就把魚放點蔥花和鹽等簡單作料,熬成一大鍋魚湯就著飯吃。    有一次,父親在學校吃自帶的午飯,一個同學給他吃了一塊味道特別好的魚。父親說,也是從那時起,他才知道世上還有一種魚叫糖醋魚,如此酸酸甜甜的味道,讓他無比想念。之後,他給父母說了很多次,他好想再吃一次糖醋魚。
  • 年年有魚,回家團聚
    年,是一家人的團聚,家,是每個人的港灣。
  • 孔雀開屏火腿魚,鮮上加鮮,年年有魚,祝大家過個好年!
    明天就是除夕夜了,今天推味君也要為大家端上最後一盤年夜菜!年年有魚,年年有魚,魚是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
  • 春節不可少的一道菜,8種不同的魚的家常做法,年年有魚年年富裕
    春節不可少的一道菜,8種不同的魚的家常做法,年年有魚年年富裕   今天大寒,配合大寒節氣的主題,選了8道用不同魚做的家常菜,大寒天氣更要注意防寒保暖,魚肉富含蛋白質和鈣,脂肪少,也容易吸收消化,不能每天燉雞湯吃羊肉的進補,但是魚肉卻是非常親民又能被大眾普遍接受的食補方式。
  • 年年過年年年過,年味都去哪了,這樣過年的家庭有年味還必然興旺
    年年過年年年過,家家回家家家回,杯杯乾杯杯杯乾,歲歲添歲歲歲添。過年除了吃喝玩樂「腐敗」之外,怎樣讓年過得更充實有價值?能給過年這樣加道菜的家庭,擋不住會興旺發達!給過年加道菜作者:那條河 2020年春節現狀年年過年年年過,家家回家家家回。很快過年了,地球上,每年人類最大的遷徙活動在進行著。不管距離有多遠,不管風雪有多大,都擋不住回家過年的步伐。
  • 年年有魚,年畫偶拾
    打兒時有記憶起,家家就貼年畫兒。每年冬天近春節的時候,從買年畫開始,年味兒的序幕就拉開了。那時家家都要買兩樣紙品,一種是糊燈籠貼照片的紅粉黃綠藍顏色的薄薄老彩紙,一樣是兩開的大年畫。這兩樣紙品都不好拿,因其又大又薄弄不好邊緣就碰皺了。有時會用報紙兩頭夾在年畫中一卷,護著畫邊兒。
  • 海島紀元釣魚玩法全揭秘 年年有魚
    每逢過年,都少不了桌上美味的魚和一句吉祥話——年年有「魚」~ 在《海島紀元》,不論是風光秀美的纏風峽灣、澄澈神秘的珊瑚王座、古樸粗獷的阿魯巴島還是魔幻瑰麗的晶木島,都少不了斑斕的神奇魚群,當然,也少不了由它們製作而成的美味大餐。 絢爛海洋 神秘魚群 在氣候、地貌各異的不同島嶼,自然生活著不同品種的魚群。
  • 資江水畔的年味:沒有了鞭炮,只有年關肥肉大快朵頤
    於筆者而言,它是「圓子」與「年關肉」交織的難以讓人忘懷的味道。這種味道,在每年火車回家的時候,就會躍然腦海。一樁樁,一件件,就像印在腦海裡的版畫,在回家的時候,抹上印油,就能把那一張張「年味」印將出來。其中「年關肉」最值得說到,如果過年只留下一道最具代表性的菜,我毫無猶豫留下它。
  • 新年畫魚,年年有餘!
    年已辭舊歲,年始迎新春。有興展宏圖,餘味長精神。——《年年有餘》,這個新年來看看大師畫的魚,或者我們自己也可以來畫畫魚,來祈一個年年有餘吧!首先來看看著名大師齊白石所畫的魚。這幅魚圖,齊白石大師命名得就是《年年有餘》,細看齊白石大師的風格還就是在似與不似之間,看似簡練卻一點也不簡單的魚,寥寥幾筆,神韻娓娓道來,果然是大師之作。
  • 年年有魚,年畫偶拾
    打兒時有記憶起,家家就貼年畫兒。每年冬天近春節的時候,從買年畫開始,年味兒的序幕就拉開了。那時家家都要買兩樣紙品,一種是糊燈籠貼照片的紅粉黃綠藍顏色的薄薄老彩紙,一樣是兩開的大年畫。這兩樣紙品都不好拿,因其又大又薄弄不好邊緣就碰皺了。有時會用報紙兩頭夾在年畫中一卷,護著畫邊兒。
  • 周末吃魚,這家很有味!酸小七果味酸湯魚
    年年有餘,年年有魚!吃了魚才能餘!魚肉口感軟嫩滑鮮美,又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在嘉定吃魚的方式那也是花樣百出鮮活肥美的魚在廚師們的手藝下被創造成各式美味烤魚、酸菜魚、水煮魚、紅燒魚、火鍋魚……關於魚的做法,十個指頭都數不完。但你有沒有吃過檸檬青花椒魚 ?
  • 餐廳裝飾佳品——國畫「年年有魚」
        年年有魚是「年年有餘」的諧音,所以魚象徵著富貴,是中國傳統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語言之一。我國民俗歲末祭祖中講究供魚,取年年有餘之吉利,有蓮有魚則是「蓮連有魚」,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充滿了魚趣,魚給千家萬戶帶來了吉祥美好的祝願。
  • 晨讀丨年年有魚
    大約是2005年臘月,父親來電要我回家過年時順便買尾鯉魚,末了還叮囑「千萬不要忘記」。我嗯嗯地應承著,心裡不免嘀咕:老家在橫錦水庫上遊,一年四季不缺魚腥,為何偏要鯉魚呢?疑惑是魚攤老闆幫我解開的。從菜場返回的途中,一篇《過年鯉魚貴》的腹稿匆匆打就,並投寄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