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級景區代表了中國世界級精品的旅遊風景區等級,是旅遊景區的「金字招牌」。青州古城景區入圍對青州旅遊工作極大鼓勵和認可,近年來,青州市旅遊局對青州古城景區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使景區服務質量提升,接待人數逐年增加。公示無異議後,我省5A景區將達到11家,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山東省再次有景區入選5A級旅遊景區。
為進一步提升青州旅遊品牌和城市整體旅遊品質,青州市整合古城景區、雲駝風景區、博物館景區資源,以「青州古城旅遊區」名稱創建城景合一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自創建工作啟動以來,青州市上下堅持全民參與、全社會創建,聘請專家對青州古城旅遊區進行了科學規劃,從8個方面、216個評分點著手,對景區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同時,多次邀請國家旅遊局領導和業內專家來青進行創建指導和人員培訓,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推進景區重點項目建設,提高旅遊服務水平,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宣傳,青州古城旅遊區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紮實有序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新晉20家5A級景區名單1.河北省邯鄲市廣府古城景區
2.河北省保定市白石山景區
3.山西省忻州市雁門關景區
4.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柴河旅遊景區
5.遼寧省鞍山市千山景區
6.吉林省長春市世界雕塑公園旅遊景區
7.江蘇省常州市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
8.浙江省嘉興市西塘古鎮旅遊景區
9.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廿八都景區
10.江西省撫州市大覺山景區
11.江西省上饒市龜峰景區
12.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古城旅遊區
13.山東省威海市華夏城旅遊景區
14.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旅遊景區
15.廣西自治區桂林市兩江四湖·象山景區
16.重慶市雲陽龍缸景區
17.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溝景區
18.貴州省貴陽市花溪青巖古鎮景區
19.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20.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白沙湖景區
細心的網友會問了標題是:青州古城旅遊區,而不是青州古城景區。有啥區別呢?
青州論壇小編來給大家普及下:
青州古城旅遊區包括青州古城、雲門山、博物館三個景區!這就意味著青州古城,雲門山,博物館都是5A景區了.
青州為古九州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有著12年國都、1065年省級政治文化中心、1608年郡府治、2220年縣治的歷史。自西晉永嘉五年(311年)至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青州一直都是山東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在青州歷史上,先後建有廣縣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東關圩子城、滿族旗城六座古城。依託古城數千年興廢而誕生的文化,豐富多彩,蔚為大觀。
青州古城保護修復始於2011年,包括三部分:東陽城的北關古街區,南陽城偶園歷史文化街區、南門街區以及東關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區,總面積約計10平方公裡,核心區5平方公裡。目前開放區域面積約2平方公裡,區域內有北門大街、東門大街、偶園街等120多條古舊街巷,國保單位2個,省級文保單位5個。有魁星樓、阜財門、海晏門、偶園、衡王府牌坊、貢院、清真寺、基督教堂、馮府、衡王府邸、偕園、府文廟等上百處歷史建築,大量的府衙建築、傳統民居、古典園林、過街牌坊等遍布古城街巷。這裡是王曾、範仲淹、歐陽修、李清照、馮溥、邢玠、石茂華、趙秉忠等大量古代名宦重臣文人墨客居住生活為宦客居之地,也是近代宋棐卿(抵羊毛線)、趙太牟(山大校長)等著名人物的故居所在,沿街遍布800多家店鋪,業態多樣,彰顯海岱都會的繁華,其中有上百處名吃、老字號,匯集了古青州深厚的商業文化。青州古城是青州回族的聚集區,有2.3萬原住民生活在古城,傳承延續著青州古老的民風民俗。7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古城街區經常性展演,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古青州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自2014年9月古城開城納客以來,共接待遊客1150萬人次,接待省內外考察團隊1800多批次,是一處城市肌理保存基本完好,明清建築特色鮮明,具有濃鬱地方建築特色的文化旅遊勝地。
雲門山自古為魯中名山,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獨具風貌。主峰海拔421米。《益都縣圖志•山川志》:雲門山,在府城城南五裡,崖壁上銜蚌殼結石,相傳海田所變。主峰大雲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託於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雲門」,或稱「雲門仙境」。 雲門山早在隋、唐、宋時期就深受佛、道兩家的青睞。山上有隋、唐石窟造像五處,石佛二百七十二尊,歷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題刻、碑碣,遍布雲門山摩崖。山上的「三元佔」、「三仙玉女祠」等建築都是歷經歷史風雨的遺存。山巔的天仙玉女祠是典型的明代全石無梁建築,匠工非凡。雲門山不僅有佛窟,還有不可多見的「道洞」。洞雕有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隱士陳摶老人枕書長眠的臥石像一尊。據傳說也是壽的象徵,吉的祥物,是與山上的大壽字一緣而來。在雲門山山陰處有一國內外罕見的明代摩崖石刻巨「壽」,此「壽」字,字體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寬 3.7,僅「壽」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達2.23米。所以當地人經常說:「何須自大,人無寸高」 ,成語「壽比南山」即語出於此,雲門山因此被譽為「中華古壽文化第一山」。 在主峰雲門洞南西側有一天然石罅,口如井狀,深不可測,當夏秋季節氣壓低時,常有雲霧從窟中泛出,故稱「雲窟」。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李道人獨步雲門」一篇,說的就是發生在這個「雲窟」的故事。
《周易》有「陽卦奇,陰卦偶」之說,其中「9」是天數,是陽數之極,為最大,而雲門山正是有999級石階直達山頂,當地人稱為長壽路。
雲門山為佛道兩家並重的名山。留有大量佛教、道教的文化遺產。據考證,雲門山最古石刻為隋開皇間造像。古青州是中國道教重要的發祥地,宋真宗封禪泰山,曾敕旨於青州建立道觀。明就藩青州的衡王在雲門山開鑿摩崖巨「壽」,修建碧霞元君行宮並各殿廟;開造萬春洞,雕有「陳摶老祖」睡臥石像;雕刻馬丹陽線刻像,這些都是雲門山風景區中寶貴的道教文化遺產。
壽文化由道教文化派生而來,登山拜壽,是暢遊雲門山的最高意境。雲門山被稱之壽山。登山石階被當地人稱為長壽路。明朝嘉靖皇上崇信道教,衡王府採取行動積極響應,開鑿摩崖巨壽,此「壽」, 通高7.5米,寬3.7米,號稱天下之最。筆法古樸蒼勁,氣勢磅礴,雖千鑿百斧雕成,卻不露分毫痕跡,無愧是書法石刻藝術結合的瑰寶。近500年來,前來拜壽的清濁名士絡繹不絕,青州雲門山形成了獨特的壽文化。
青州博物館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古青州城西北角,雄踞洋溪湖東岸。西與範公亭公園毗鄰,東接古色古香的範公亭東路,北鄰南陽河,又可遠眺"雲門仙境"、"駝嶺千尋",佔地40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陳列面積達7000平方米。
青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近四萬餘件,三級以上文物近2000餘件,館藏明代趙秉忠的殿試卷、東漢「宜子孫」玉璧、戰國玉人、龍興寺遺址出土的佛教造像,既是我們的鎮館之寶,在全國也絕無僅有。也由此,奠定了青州博物館在全省縣級博物館中首屈一指、在全國博物館系統都享有較高聲譽的地位。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年僅二十五歲的青州鄭母鎮人趙秉忠參加殿試,萬曆皇帝在他的殿試卷的卷首頂天硃批「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至今這幾個字仍鮮豔如新。在這份狀元卷中,趙秉忠一氣呵成寫出的2460個字,不僅字跡工整,而且論證嚴密,精闢地闡述了"如何改善吏治問題,達到興國安邦目的"。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宜子孫」玉璧於1982年出土於青州市馬家冢子東漢墓,玉質名貴,圓形出廓,碾琢精緻,圓潤流暢。出廓部分用了透雕技法,兩條夔龍間篆書「宜子孫」三字。是我國目前所見漢玉中的精品。戰國玉人一組八個,1996年秋出土於青州市高柳鎮。高僅寸許,四男四女皆裸體,男子著冠,女子長發低垂。出土時兩男兩女為一組,被置於一方形帶孔的陶盒內。這組玉人表達了古人祈求子孫繁衍的思想。1996年10月,在青州博物館南鄰的龍興寺遺址出土窖藏佛教造像400餘尊,分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巖、陶、鐵、木、泥塑七種質地,包括佛、菩薩、力士、供養人、羅漢、飛天等幾種類型,以高浮雕的背屏式造像和單體圓雕造像為主,造像上的貼金彩繪保存完好。最早有紀年者為「北魏永安二年(529年)」,最晚為「北宋天聖四年(1024年)」,其間跨越了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唐、北宋幾個朝代,近500年的時間。因其品種之全,雕刻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跨越時間之長,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及中國二十世紀百項重大發現之一,被譽為是新中國建國以來佛教考古史上的奇蹟,引起了國內外的轟動,先後在北京、上海、香港、美國、日本、德國、瑞士、英國舉辦大型專題展和精品展。
青州博物館陳列面積達7000平方米,八展廳,分別為:青州簡史陳列廳、陶瓷陳列廳、龍興寺佛教造像精品廳、古代書畫藝術廳、石刻雕塑陳列廳、石刻碑碣陳列廳、玉器陳列廳、青銅塑像陳列廳。陳列展覽堅持精品化、專題化的原則,突出青州特色,突出我館優勢,突出展覽的科學性、藝術性、觀賞性,將許多先進的布展手段和思想運用到陳列中,努力使各個展覽做到雅俗共賞。
除以上文物外,青州市還有各級野外文物保護單位100餘處,遍布青州市城鄉各區域。
青州博物館每年接待遊客25萬人次。許多國家、省、濰坊市領導多次到我館參觀,並欣然為之題詞。許多社會名流也慕名而來。海內外專家、學者到這裡來考察、研究的更是不計其數。歐盟十四國大使專程到青州博物館參觀。2008年青州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83家入選單位中惟一的一家縣級綜合性博物館,國防教育委員會評為「國防教育基地先進單位」,是省政府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團省委、省旅遊局命名的「青年文明號」單位、濰坊市級文明單位,博物館保衛科被省公安廳授予「集體二等功」。
更多青州旅遊景點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大美青州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