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發布通報,青州古城旅遊區順利通過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被列入創建5A級旅遊景區預備名單,標誌著青州市5A級旅遊景區創建邁出了關鍵一步。
2015年12月16日,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在北京組織召開「申報5A級旅遊景區資源景觀價值評審會」,青州古城旅遊區作為山東省推薦的唯一景區參加了評審會。
各位專家一致認為,青州古城旅遊區在自然景觀價值、人文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及市場影響力等方面,都具有標誌性和代表性,景區景觀資源豐富,觀賞遊憩度高,達到了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資源價值標準和要求。5A級景區是全國旅遊景區的最高等級,也代表著我國世界級精品旅遊風景區等級。
千年過往,繁華依舊————青州古城風採
青州古城旅遊區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青州市城區內,包括青州古城、雲門山、博物館等,是青州市政府在注重古城保護的基礎上,以「城景合一」的理念,修復建設的彰顯古城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自然風光的精品旅遊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地質公園。
青州古城城建格局完整,歷史脈絡清晰,是國內外罕見,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體的明清古城。早在7000年前,青州古城旅遊區所在地就已出現人類文明的曙光。漢初開始在此置郡縣,為1000多年的省級治所,1600多年的郡府治所,明洪武九年前始終是山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南燕國定鼎青州古城12年,王朝都城,省內唯一。
漫步青州古城青石板古道,大量衙署建築遺存、西洋建築群、遍布古街的牌坊、120多條青磚青瓦的明清古街道及眾多傳統民居,蔚為大觀。有文物保護單位22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古城老照片展、基督教博物館等19個專題展館盡顯古城的豐厚內涵。奎星樓、三官廟、青州府貢院、清真寺等上百處古典建築匯聚古城,凸顯了古城文化的共融共生。博物堂為中國最早的西洋博物館。偶園曾是明代衡王府東花園,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園內假山堆砌巧奪天工,與中南海瀛臺的假山同出一脈,「福、壽、康、寧」、「春、夏、秋、冬」奇石及十三賢石江北僅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被譽為國寶。
漢、回、滿等多個民族、2萬多原住民完整延續著古青州地區的傳統文脈,隆盛糕點、金城藥鋪、魯味居等400多家老字號和特色店鋪,100多種青州府傳統名吃,延續著海岱都會的繁華;世界上最早的拉弦樂器——青州挫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州回族花毽以及滿族八角鼓等70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述說著青州古城獨具魅力的地域文化。開放與包容的文化特徵,不僅鑄就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和諧共處、一城而居的獨特景觀,也賦予了青州文運昌盛的風骨與機緣。這裡,先後走出了800名進士,12名狀元,國內罕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多處涉及青州古城;北宋名臣範仲淹、富弼、歐陽修先後知任青州,惠及青州百姓;李清照客居青州18年,留下大量的千古名篇。
青州博物館館藏文物四萬餘件,國家一級文物142件,是全國唯一的縣級綜合性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東漢「宜子孫」玉璧,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出廓玉璧;唯一存世的明代狀元卷——趙秉忠狀元卷,填補了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數量多達400餘尊,其雕工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震驚世界,被列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是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其特色鮮明的「青州風格」改寫了東方藝術史,先後在日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展出,被譽為「東方神韻」、「中華瑰寶」。
雲門山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上的雲門洞,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蔚為壯觀,謂之「雲門仙境」;山體明代摩崖石刻「壽」字,通高7.5 米,寬3.7 米,僅「寸」部就高2.3米,素有「人無寸高」之說,被譽為「天下第一高壽」。旅遊區內有我國東部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佛教石窟造像群,共計900餘尊,最大者通高約6 米,最小者不足30 釐米,是古代造像藝術的珍品。「青州巨佛」傳神達意,神採飄逸,疊連九座山頭、僅面部就長達2600米,為世界最大的山體造像。龍興古寺始建於北魏時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為當時全國最著名的寺院之一,使青州成為當時中國東部的佛教中心。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1億多元用於青州古城旅遊區的保護和管理,數萬原住民的幸福生活輝映著一座古城的活力和生機。
青州古城,千年過往,繁華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