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了一口號稱是新風口的人造肉,就這?

2020-12-26 騰訊網

最近,人造肉的感念有點兒火。

人造肉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7年前,有荷蘭團隊在實驗室搞出了第一個人造漢堡,花了25萬歐元。

傳說中花了25萬歐元的漢堡,看上去不咋好吃 圖源:BBC

然後,從16年開始就有各種各樣人造肉騙過美食家測評的小道消息,人造肉還在19年被評選到「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但基本停留在科技媒體的新聞稿層面,感覺跟我們日常生活沒啥關係。

直到前陣子棒約翰、肯德基、星巴克、喜茶紛紛推出植物肉新品,才算火出圈了。

我們橫發垂直社群的一位預言大師,真服了(趕快加群沾仙氣)

那人造肉到底吃起來咋樣?接下來橫發首席美食記者(自封)為您帶來前線測評。

測評對象1:人造肉披薩——棒約翰

攝影師:小淑女

整體的感覺比較普通。

披薩這東西反正沒什麼技術難度,一張麵餅隨便鼓搗什麼上去,撒點芝士一烤,都不會難吃到哪裡去。

植物肉丸+披薩的感覺就是,很想問你們為什麼要在一起?植物肉丸跟披薩別的部分口感融合度很低……強迫症還努力給每一片都分到肉丸,體驗比較一般……

單說肉丸本身的話,口感還行,能吃出不是真肉,但有彈性和肉香氣,會更接近加工肉,比如火腿腸之類的感覺。

結論:口感比想像中好,絕對跟素雞有質的差別。

測評對象2:未來肉漢堡——喜茶

攝影師:小淑女

其實味道有點驚豔到(也可能是我對喜茶跨界去做漢堡,本身期望值非常低的關係)。我平時是對漢堡比較無感的人,這個漢堡可以打4.5/5星。

漢堡餅有肉香有肉汁,吃起來有纖維感,芝士用足,麵包胚有麥香,整體比例搭配得比較均衡,偏紮實。屬實有內味兒了!

同時,由於選擇放了幾片黃瓜解膩,比較克制地去豐富口感,整體口味不輸幾家連鎖美式漢堡。

最大的缺點就是:小&貴。看圖就知道了,還沒我手大。25元的定價,兩三口就吃完了,即使是女生作為正餐也肯定不夠,有這個錢去買真的漢堡不香嗎?

結論:味道還不錯,缺點就是性價比不高。

測評對象3:家庭煎肉排

廚師&攝影師:反之

價格上,比真牛肉貴了一倍,偶爾嘗試一次可以,應該不會回購。

吃起來沒什麼驚喜,就差不多是煎午餐肉的味道。

可能是因為沒有動物脂肪,容易糊,建議小火或者烤(堅決不承認是燒菜技術原因)。

結論:除了特別貴沒什麼其他特別的。

人造肉不只是借快餐和商超渠道,在大眾視野正式出道。相關概念在二級市場同樣春風得意,逼樣(beyond meat)股價兩個月漲了兩倍多。令人聯想到這陣子同樣火熱的新能源概念。

你別說,人造肉跟新能源汽車還真有點關係,本質上都是環保概念。

可能有人想問,素雞跟環保有個毛的關係?看我科普下。

人造肉≠植物肉

先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是「人造肉」。很多人以為人造肉=素肉,其實不是。人造肉分兩種,植物肉和培植肉。

圖源:beyond meat官網

植物肉(plant-based alternative meat)就是用大豆蛋白、小麥蛋白等植物蛋白為主要原料,加上椰子油、馬鈴薯澱粉等輔料,經過各種調味調色去製作以假亂真的肉。

可以理解為口感升級版素雞。

市面上看到的「人造肉」大多都是這種,現在風頭正盛的兩家 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主推的也都是植物肉。

圖源:BBC

而培植肉(cell-culture-based alternative meat)就是從動物身上提取幹細胞,擴增培養成肌肉細胞,再分化成肌肉纖維而成為的肉。理論上弄出來跟真肉是一樣的,但看上去好像有點嚇人。

而目前真正令人頭疼的倫理問題可能大多數人想不到。有宗教信仰的人,能不能吃人造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Impossible Food在18年5月就去申請了全美最大的猶太教組織的潔食認證,12月又去申請了伊斯蘭營養委員會的清真認證。但目前還是有不少宗教組織是非常抗拒人造肉的。

還曾有印度裔在公開場合嚴詞聲明:人造雞鴨魚都沒關係,但最好別搞人造牛肉,就算知道是假的我也堅決不吃!

人造肉=綠色

其實畜牧業是一個極其不環保的產業。

羅列一些數據給大家感受下。畜牧業佔用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資源,地球上有超過30%的土地被用於畜牧業。在導致全球變暖的氣體裡,14.5% 來自畜牧業。一方面原因是家禽家畜數量很多,另一方面是它們呼出來的氣也不大一樣。牛吃完飯胃裡會發酵產生甲烷,甲烷對溫室效應的作用,大概是是二氧化碳的30倍。

14年有個很火的紀錄片《奶牛陰謀:永遠不能說的秘密》(B站上有),講的就是畜牧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圖源:維基百科

如果用人造肉替代傳統畜牧業的話,可以減少35%-40%的能源消耗,少佔用98%的土地,少產生80%-95%的溫室氣體。

也就是說,你要是想環保也別說啥今天不開車了,吃人造肉就是最好的支持。

需求端:剛需是假命題

目前人造肉受眾定位主要是環保主義者、素食主義者與健身愛好者,這三類人在中國都屬於小眾。

而中國的大眾消費群體還不能完全接受植物肉。中餐的烹飪手法更加複雜,對人造肉口味口感的研發要求更高,別說「超越肉」了,想「超越素雞」都挺難。

人造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是「高端小眾品類」,市場份額有限。

還有種說法是,人造肉更健康。據說吧,植物蛋白對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更友好。但這點學術界是有爭議的,我個人也對純植物性飲食持保留意見。而且健不健康我不知道,更貴是真的。

有很多報告說中國消費者因為肉類價格上漲,注重健康,所以轉向植物性飲食習慣,是替代肉的機會balabala,我真是無語了。當中有兩個巨大的邏輯漏洞:

吃不起肉就一定會去買素肉替代?人造肉目前比牛肉還貴,同樣是植物蛋白素雞性價比吊打你人造肉。

供應端:中國還沒有真的「人造肉」

國外,其實植物性食品增長挺快的。植物肉與包括燕麥奶在內的植物奶正在逐步擴大市場份額,甚至已經在擠壓常規肉類奶類的銷售額。

來源:Plant Based Foods Association (PBFA) & The Good Food Institute

疫情之下,由於傳統的肉類供應鏈被打斷,人造肉也迎來機會。因為和真肉的價格差變小了,瞬間降維打擊,一舉打開市場。beyond meat也在今年一季度大賺一筆,營收同比大增141.5%。(友情提示:目前那「逼樣」在美股已經被炒得有點過熱,慎入哈)但等復工復產以後,真肉應該會反彈,人造肉以目前的口味和價格不一定保得住市場份額。

國際快餐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動作最近挺多,除了開頭提到的幾家都在推植物肉產品,5月20日,食品巨頭雀巢還宣布將斥資1億多美金在天津開新廠,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搞人造肉,計劃年底推出相關產品。

而中國呢,供應鏈還沒準備好。

從原料看,豌豆和大豆蛋白是植物肉的主要成分,由於各種原因,中國大豆產量遠不及美國,單價也高。也就是人造肉原料成本更貴。

從技術看,無論是植物肉還是培植肉技術,國內都跑的比較晚,國外頭部企業已經有超過20個相關專利了,我們還在摸索。一些必需的衍生領域,例如人造肉香精企業,在國內也幾乎是0的狀態。可以說是既不會打槍,又沒槍,又沒彈藥的三無狀態,咋上戰場。

品牌方面,也都剛起步。

有一些已經受到資本關注,正有一些co-branding動作希望開拓市場的,比如「珍肉」去年9月推了「人造肉鮮肉月餅」,沒啥反響(個人覺得一開始碰這種要挑戰甜黨的品類也不是很明智哈)。跟喜茶合作的「星期零」剛被經緯和愉悅投了,據說之後還會跟別的牌子聯名出粽子。

反正總體上都處於初創階段,沒有跑出規模,還需觀望。

其實要我說,目前中國看下來最有希望的人造肉品牌應該是功德林。

功德林已經開了大半個世紀,老早就有素蟹粉、素雞、素鴨、素火腿等百餘種「素肉」,這個產品矩陣比老外的人造肉牛多了。

而且功德林應該是對出海戰略早有布局,已經給自己安排了深藏功與名的英文名——GODLY。

跟著人造肉概念跑,不如跑到國外開個功德林分店來得實在。

設計/視覺:YAN

相關焦點

  • 人造肉月餅、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拉麵……人造肉風口來了?國內多家...
    肯德基「植培黃金雞塊」限量開賣,星巴克「人造肉」午餐菜單所有線下門店開售,比薩品牌棒約翰「未來肉比薩」全國近150家餐廳發售,「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拉麵」相繼開售……今年,多家餐廳上線「人造肉」產品。與此同時,A股公司一碰「人造肉」就漲,多家「人造肉」初創企業獲投。從航天員專供食物到菜單常客,人造肉的風口來了?
  • 人造肉的人造風口
    如果伊森·布朗知道了以上這一切,但他沒有採取行動成立一家科技公司,試圖用商業創新緩解溫室效應應對未來食物危機,他就不可能成為201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地球衛士科學獎的得主,也不會在納斯達克創造出人造肉第一股。
  • 國產素肉漢堡素肉月餅來了,「人造肉」成創業新風口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外多家企業相繼宣稱將上市各類「人造肉」食品,即將端上中國人餐桌的「人造肉」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這也將成為國內市場中利用先進植物蛋白技術製作的新一代「人造肉」食品。國產人造肉即將上線鮮肉月餅是老上海在中秋佳節的傳統美食。
  • 星巴克人造肉產品開賣!比肉貴,有大豆味
    對於人造肉的口感,不少人直言,「這不就是拿豆腐泡糊弄人麼?」「中國人吃了幾千年的豆腐了,吃豆腐花吃雞的錢,不上當。」專家則認為,人造肉含蛋白質且沒有膽固醇,不屬於健康食品,偶爾吃是可以的。其實,消費者將人造肉與豆腐等豆製品劃等號,就是因為許多所謂人造肉產品在目前都無法模擬真肉的質感和口感,而這,正是巨頭的優勢所在。目前,人造肉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又被稱為大豆蛋白肉,也就是星巴克推出的人造肉,這種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少量脂肪。
  • 探訪海口市場:人造肉能否成為新的「風口」?
    許多人還不知道「人造肉」是什麼,資本卻已為它規劃了超百億市場。近幾個月來,國內知名企業紛紛布局,掀起了新一輪的競爭熱潮。4月,肯德基中國推出「人造肉」產品「植培黃金雞塊」,星巴克宣布在中國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5月,喜茶聯手不久前完成數千萬元融資的星期零(STARFIELD)共同推出「未來肉芝士堡」,同月雀巢表示將於今年年底推出「人造肉」產品;6月,百草味推出兩款「人造肉」新品零食;7月,盒馬鮮生與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合作銷售植物肉產品「別樣漢堡」……
  • 必勝客推出「人造肉」披薩,風口正起:顛覆,還是噱頭?
    說起披薩那想必是萬千吃貨的必吃之食吧!披薩是西方數一數二的美食,它在中國也非常的流行,大家見了都會「口水直流三千尺」!而這種食物一般通常都出現在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這種地方,家長們總喜歡在某個假期帶上小孩和家人一起前往,一家其樂融融的享用歡度時光。
  • 麥當勞人造肉漢堡是時尚還是風口?或許只是比爾蓋茨的又一桶金
    可是當看到人造肉漢堡的價格後,不少網友坦言:「我還是吃肉吧!」看似又時尚又像風口的人造肉,為什麼會被網友認為只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等大佬們的「又一桶金」呢?人造肉換了一身「馬甲」後似乎成為了多時尚的東西,其實人造肉在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我國來說並不用過多認為它有多麼的「神奇」。
  • 喜茶跨界賣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會是餐飲業的下一個風口嗎?
    5月18日上午11時,喜茶官微宣布,喜茶聯手星期零(STARFIELD)推出的人造漢堡「未來肉芝士堡」正式上線,喜茶全國配備烤箱的門店均有該款產品出售,用戶可通過喜茶GO內喜茶食驗室查看符合的門店。在官微評論區,許多用戶表示開售即賣光:「剛準備衝告訴我售罄了」「一下子就被買完了」。
  • 星巴克、肯德基相繼入局人造肉市場,人造肉成為餐飲行業新風口?
    兩大餐飲巨頭接連高調宣布推出人造肉產品,諸多消費者紛紛猜測,難道這是人造肉即將全面進入到中國市場的節奏?人造肉市場火爆資本相繼入局人造肉市場4月20日,肯德基正式在中國限時開啟植物肉雞塊產品公測,據肯德基介紹,此款新產品的主要成分為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不含膽固醇,但其口感媲美真肉。
  • 植培雞塊、素肉意面……花樣繁多的「人造肉」你吃得慣嗎?
    就在星巴克上新的2天前,肯德基在中國展開公測的人造肉新產品「植培黃金雞塊」啟動限量預售,4月28日開始消費者可在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指定餐廳換購。在廣州一所高校任教的張寧,作為搶購到肯德基新產品的嘗鮮者,在拿到雞塊後先完成拍照留念一系列固定流程之後,卻左看右看遲遲不敢下口:「說實話,到現在我也不清楚這雞塊究竟是用什麼做的?」星巴克人造肉午餐。「人造肉」新稱呼只是噱頭?
  • 沒吃過人造肉做的漢堡,來學習人造肉爆炒的做法,比漢堡好吃
    最近豬肉價格的瘋狂上漲,把豬肉相關的菜品擠下了日常的餐桌,畢竟面對20元左右一斤的豬肉,沒有條件頓頓吃豬肉,不過,雖然豬肉站在了風口浪尖,人造肉也是不輸豬肉的風頭,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或許說道人造肉,大家並不了解,其實人造肉分為兩種品類,一種是大豆蛋白肉、還有一種是動物幹細胞做的人造肉,對於人造肉的味道,大家不能像對於真實地肉類一樣要求它,畢竟不是真真切切的肉,但是,做好的話也非常美味。
  • 「人造肉第一股」神話破滅之際,漢堡王推出了人造肉漢堡
    但他稱,這款「不可能的皇堡」在為漢堡王源源不斷地帶來新的消費者。在銷售方式上,「不可能的皇堡」將會限時供應,菲納佐認為這是新產品的典型特徵。人造肉漢堡的優勢今年 4 月,漢堡王在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門店率先使用了「人造肉」產品。
  • 加拿大星巴克將售人造肉三明治,什麼是人造肉?和天然肉一樣嗎?
    3月3日起,加拿大星巴克門店將銷售Beyond Meat的人造肉早餐三明治。這是世界最大咖啡連鎖店首次提供人造肉製品。一查資料發現「人造肉」成為了諸多明星大佬競相追逐的新風口。在人造肉的賽道上,雲集了諸多明星投資人,其中包括比爾·蓋茨、詹姆斯·卡梅隆、小李子、李嘉誠、麥當勞、可口可樂和Twitter的高管。人造肉走進了萬千大眾的視線,究竟什麼是人造肉?它會取代我們吃了幾十年的天然肉嗎?什麼是人造肉?
  • 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生意火爆 人造肉可以長期食用嗎?
    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生意火爆 人造肉可以長期食用嗎?近日,食品企業金字火腿所推出的人造肉餅,線上銷售額僅14.26萬元,市值卻暴增超20億元,成為人們話題討論的焦點。人造植物肉,是未來餐飲行業的新風口嗎?鄭州的素食人造肉市場又是怎樣的?
  • 觀察|「人造肉」走上餐桌成新風口,全球快餐巨頭搶奪千億美元大蛋糕!
    而讓資本為之狂歡的人造肉,也已經走至全球食品行業的風口。2019年,無疑是「純素之年」的開端。隨著技術的發展,雞、鴨、魚、牛肉……在人造肉的清單上將越來越豐富。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將人造肉漢堡評選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
  • 人造肉來勢洶洶,2020我們真的吃不起豬肉了嗎?
    你能分辨出哪一塊才是人造肉嗎?黑科技、未來食品、投資風口……人造肉的話題在一條的同事之間,也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人造肉到底好不好吃?人類未來真的只配吃人造肉嗎?Vince團隊研發的人造肉月餅今年中秋節,Vince團隊推出過3000盒人造肉月餅,幾天內被搶購一空。據Vince介紹,當中有六成消費者表示,沒有吃出來這是人造肉做的月餅。那麼什麼是人造肉?
  • 繼肯德基之後,麥當勞也推出人造肉漢堡,人造肉為何如此風靡?
    前不久肯德基推出人造肉炸雞後,近日麥當勞也宣布試水人造肉市場,加上此前入局的雀巢和漢堡王,食品巨頭們紛紛瞄準了人造肉這個巨大的風口。人造肉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使用植物蛋白製作的人造素肉,這種人造素肉深受素食主義者的喜愛。另一種則是人造培育肉,是提取動物的幹細胞,進而將幹細胞培育成培育肌肉組織的人造培育肉。
  • 肯德基、喜茶、星巴克賣「人造肉」!吃它圖啥?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3日電 (左宇坤)「眼前的雞塊不是雞,你說的肉是什麼肉?」  「Fake meat人造肉」概念來勢洶洶,近段時間,肯德基、星巴克、喜茶、必勝客、雀巢、百草味等多家餐飲食品企業,紛紛展開「豆」爭,入局人造肉。  人造肉到底有啥好,讓人們願意放著「正經肉」不吃,吃「假肉」呢?
  • 食品飲料:星巴克肯德基相繼推新 人造肉風口又至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恆泰證券4月21日,星巴克宣布,將於本周三在中國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星巴克方面稱,「人造肉」午餐菜單將從本周三開始在中國星巴克分店發售,產品主要由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生產,這也是星巴克首次在中國推出人造肉產品。而在4月20日,肯德基宣布在國內公測「植培黃金雞塊」。本次公測的「植培黃金雞塊」原材料為「人造肉」,主要成分為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產品不含膽固醇,且接近肉類口感。
  • 「人造肉」火了!A股瘋了!植物蛋白概念股雞犬升天
    這幾隻個股在這一天,有了一個新名字:「人造肉概念股」。相同的是,它們在大豆蛋白領域都有布局,雙塔食品主營業務包括豆類蛋白,哈高科主營業務包括大豆深加工,維維股份就厲害了,它的主營業務中跟大豆有關係的,是豆奶粉。這一天,A股只要是做大豆產業的,都叫人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