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古尋幽——蜀道自駕遊線路:穿過歷史雲煙 追尋綿陽蜀道的「三國...

2020-12-12 西南商報

近日,四川省旅遊宣傳促進中心發布了特色文化旅遊線路,囊括自駕、非遺、石刻、生態健康、觀鳥賞花、高鐵等六個主題。其中「訪古尋幽——蜀道自駕遊線路」推薦了成都—羅江—綿陽—梓潼—廣元—閬中,沿著蜀道探訪三國故事。近日,記者駕車走上古蜀道,穿過歷史雲煙,去追尋那些傳承千年的三國故事。

二劉「涪城會」 三國故事多

綿陽城在漢代為涪縣,素有「蜀道咽喉」之譽,是三國時劉備取川的據點,也是蜀漢後期的戰略指揮中心。富樂山腳下的廣場上,佇立著「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塑像。走進富樂山上,可以看到「君不見乎富樂山,漢皇曾住此山間」的漢皇園;有皇叔劉備居住過的富樂堂;有溪水清澈、流水淙淙的玄德湖以及為紀念劉備劉璋「涪城會」的富樂閣;富樂閣下綿州碑林中的巨型浮雕上漢代的宮闕、行進的車馬和以劉備、劉璋為中心的上百人物,則把三國的歷史風雲一一再現……

富樂山地處古金牛古道南段,富樂之名來源於1800多年前的「二劉涪城會」。公元211年,劉備率精兵兩萬,沿水路入川,劉璋引兵從成都來迎接。劉備、劉璋相會於涪縣,二人登上東山之頂暢飲時,劉備見山下良田沃野富庶豐饒的景象,不禁讚嘆「富哉,今日之樂乎」。

劉備死後,諸葛亮北伐,把涪縣作為他的戰略後方,曾扎過兵營。諸葛亮病死於軍營前,推薦蔣琬為繼承人。蔣琬受命主持朝政時,涪縣成了劉蜀北伐的指揮中心。蔣琬安葬在涪縣之西山,蔣琬墓至今仍在綿陽西山公園之內。

古柏參天合 人行古蜀道

走進位於梓潼縣文昌鎮七曲村1社的劍泉內,七彎八繞,下石梯爬山坡,終於看到了那段陡峭的古蜀道遺址,長約30米。劍泉俗稱「水觀音」,相傳是開闢金牛古道的五名蜀國壯士留下的寶劍所化的泉水,泉水清澈見底終年不斷,自古為梓潼八景之一。

據史載,古蜀道是古代由秦都鹹陽至蜀國成都的古道。古棧道以漢中為界,向南經過梓潼往成都的這一段為古金牛道。七曲村裡的這段古道遺址為吉陽鋪,古時一般十裡一鋪,四十裡一驛,供官差途中換馬暫住。記者看到,這段古道上還有「趟腳石」,據說是往來路人在此擦拭腳底泥土形成的。

離開劍泉,沿著古道旁近年來新建的公路,駕車爬坡前行,不一會兒,就見到了「翠雲廊」的高大牌坊。綿陽市三國文化研究專家李德書說:「從閬中到梓潼一帶山勢險峻,道路難以辨認,張飛便令軍士『植柏表道』,就形成了如今長達300餘裡古柏參天的『翠雲廊』。

長廊古廟旁 三國遺址在

梓潼本地的三國文化研究人員周朝海說,諸葛亮6次北伐,梓潼縣的演武鄉是諸葛亮北伐的必經之地,至今還保留有當年蜀軍演武廳遺址。

走進掛有「帝鄉」牌匾的七曲山大廟,拾級而上,關帝廟正中為關羽坐像,通體鎏金,高5米,金面長鬚,身穿繡龍袍,神情威嚴。其中,關聖殿高14.76米,仍保留明代的建築特色,其皋門、拜殿為清代乾隆時所建。關聖殿前有高大木門六道,門上有四幅文昌帝君門畫,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

在翠雲廊南端,梓潼城北五婦嶺上,有一道巍峨壯觀、踞險壁立的三國遺址瓦口關。如今的瓦口關青磚筒瓦,巍峨壯觀。從牆腳到箭樓高十五米,關上建有桓侯廟,彩塑張飛像,再現了當年「猛張飛」的威武神態。關樓下的右側內殿,塑有劉備、關羽、張飛坐像,左側內殿,塑有蜀漢丞相諸葛亮、梓潼郡太守霍峻、梓潼縣令王連的塑像,恰如梓潼三國歷史的「群英會」。

梓潼縣的臥龍山也叫諸葛山,這裡山形橢圓,四面陡峭,現在諸葛寨寨門尚存。諸葛亮第四次率軍北伐時,蜀軍就駐屯於臥龍山諸葛寨,蜀國大將魏延率本部兵馬,駐在背靠臥龍山的梓潼縣長卿鎮白雀村,與諸葛寨成犄角之勢,以作策應。

御馬崗位於梓潼縣的文昌鎮,相傳劉備曾經在此駐兵紮營,一座御馬古剎牌坊巍然而立,上面楹聯記錄了劉備三分天下的偉業故事:「繼承漢統馳騁疆場運籌帷幄駐蹕御馬,光復基業縱橫寰宇羽翼揚威齊揮金戈。」在這裡,至今仍有「拴馬樁」「飲馬缸」等劉備紮營的三國遺蹟。

特約記者 田明霞 文/圖

相關焦點

  • 首批六條「四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出爐
    六條四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活動現場四川省營地與自駕遊協會推出首批六條四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 記者了解到,本次線路發布旨在以文化歷史遺產為核心、以旅遊線路為依託,以文化為載體,通過線路產品設計、線路策劃,推進文化與旅遊線路融合,與知名景區融合,與旅遊服務融合,與旅遊體驗融合,讓廣大的遊客在旅遊的同時也能感受四川璀璨的歷史文化。
  • 「川人遊川——我的家鄉好安逸」特色文化旅遊線路①
    ● ●●四川——自助自駕遊的天堂。四川省是西南地區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航空、鐵路、公路設施健全。對旅遊行業來說,公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約7500公裡,給人們的自駕出遊帶來了極大地方便。
  • 四川劍門蜀道:三國成謎險關難至,是歷史名勝的必遊之地
    劍門蜀道,三國成謎,古樹成群,是歷史名勝的必遊之地。劍門蜀道,險關難至,危崖難攀,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造。蜀道之難,難於上天。」1000多年前,詩仙李白絕不會想到自己無意中的一句感慨,竟成為了流傳千年的浩嘆,不僅使因此得名的劍門蜀道成為天下勝景,更在若千年後吸引了中外無數遊人,不遠千裡,身臨其境來感受這條路的艱難險阻。歷史上的劍門蜀道以劍門關為核心,北起陝西寧強,南到成都,全長450千米。
  • 10條省內自駕線路,每一條都是公路大片
    針對四川人周末遊、周邊遊、自駕遊以及深受大家喜愛的生態健康遊、遺產遊等,近日,四川省旅遊宣傳促進中心特別梳理了「川人遊川--我的家鄉好安逸」特色文化旅遊線路,囊括自駕、非遺、石刻、生態健康、觀鳥賞花、高鐵等六個主題,共計百餘條線路。
  • 「蜀道明珠」「富樂之鄉」綿陽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綿陽地處綿山之南,自古有「蜀道明珠」、「富樂之鄉」之美譽。   綿陽是享譽世界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故鄉,古名「涪城」、「綿州」,自公元前201年漢高祖設置涪縣以來,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歷來為郡、州治所,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  綿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 首批四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公布,自駕遊走起~
    在今日(13日)的遺產日四川主會場活動現場上,四川省營地與自駕遊協會首次面向公眾推出首批六條四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同時公布了「2019年度十佳遺產守護者」、「2019年度十佳遺產志願者」、「文化和自然遺產活化利用最佳案例」和「遺產衛士」。
  • 蜀道咽喉,綿州古城,四川綿陽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綿陽古稱綿州、涪城,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地處涪江中上遊地帶,建於西漢,距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綿陽市是歷史文化名城,素有「蜀道咽喉」、「劍門鎖鑰」之稱。這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舒適的園林城市環境,以及遍布綿陽境內的奇山秀水、歷史遺蹟、風情民俗。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劍門蜀道值得走一次
    千年之前著名詩人李白曾寫下蜀道難,而後很多詩篇人也均提到蜀道一詞,但詩人筆下的蜀道絕非是虛構的,如今的蜀道中位於四川廣元,李白詩篇中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一直流傳至今,在古代秦與蜀之間被秦嶺首峰所阻擋,僅有一個劍門關在此,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 被人們遺忘的四川最大風景區,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
    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此修築棧道30裡,設關守衛,稱&34;。後面擴大建成了蜀道三國文化線形成了劍門蜀道遺址、翠雲廊古柏群、大劍山丹霞絕壁、劍門關隘、劍閣柏、劍門關樓、鍾會故壘、姜維城、劍門七十二峰、劍溪橋、元陽石。
  • 蜀道在古代中國為何如此重要?它的歷史意義不可估量
    蜀道,顧名思義,即往來蜀地的道路。古蜀道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悠久。狹義上的蜀道,主要是指「秦蜀古道」和「隴蜀古道」。「秦蜀古道」分為南北兩段:一是經過秦嶺到漢中的北段線路,具體包括四條支道: 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二是從漢中翻越大巴山入蜀的南段線路,具體包括三條支道: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隴蜀古道」具體也包含四條分支道:即嘉陵道、祁山道、沓中陰平道、洮岷疊潘道。
  • 四川專家調查蜀道 陰平古道路線與走向得到確認
    青川縣文物管理所供 攝中新網廣元12月5日電 (苟小華 苗志勇)為調查釐清古蜀道「青川段」交通線路,更好發揮古蜀道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意義,近日,由多名專家組成的古蜀道(青川段)田野考古調查隊經過近半個月的考古調查,對比平武、寧強、文縣等周邊館藏文物,首次確認陰平古道的路線與走向、金牛道的入川並經青川白水關的路線走向、發現了大型棧橋立柱孔等。
  • 廣元青川蜀道考古調查結果出爐,陰平古道又有新發現
    水觀音棧閣及扁道遺蹟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陰平古道因三國時鄧艾滅蜀而聞名,是古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調查釐清古蜀道「青川段」交通線路,更好發揮古蜀道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意義,11月17日,由青川縣文化旅遊局發起,縣文物管理所承辦的古蜀道「青川段」調查工作正式啟動。此次調查組由省文物局專家庫專家黃家祥、廣元市皇澤寺博物館專家唐志工,青川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組成。
  • 騎行「蜀道」
    「蜀道難,難以上青天」世人皆知。我們單位愛好騎自行車的騎友,一直想感受一下騎自行車上青天的滋味;體味騎行蜀道的艱難;以緩解長期生活、工作在水泥圍城裡的憋屈、壓抑和苦悶;暫時擺脫一下電腦、手機的束縛;洗一洗沾滿灰塵和尾氣的肺;淨化淨化心靈;放鬆一下整天繃得很緊的弦;享受享受大自然本屬於我們的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和藍天白雲。
  • 蜀道「最美的」景色,不是德陽也不是綿陽,是這座通高鐵小城市
    喜歡旅行,喜歡生活,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詩仙李白雖然沒有走過蜀道,但他以豐富的想像力描繪出了蜀道的秀麗山。不久前,四川人張杰演唱的《蜀道難》,與廣元的文化傳承和普及、音樂藝術密不可分,歌聲貫力很強,愛廣元聽了20遍,可以說一晚上一直在聽!
  • 四川自駕遊最全攻略
    與大熊貓來一場親密接觸,去蜀道三國訪古尋幽,去感受悠悠大佛、巍巍峨眉,來一場禪意之旅?……為了讓遊覽天府之國的朋友更好地享受秋意浪漫,近日四川旅遊局在京開展了「天府四川 最美金秋」大型旅遊營銷活動,誠意分享十大自駕遊路線。每一條都經典浪漫,總於一款能打動你的心。
  • 行走劍門蜀道、研讀三國文化
    9月10日,秋高氣爽、陽光明媚,明月峽景區迎來2020年第一波研學實踐教育的活動團隊,來自廣元營地的102名同學,在教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在明月峽景區研學品讀三國文化自2019年明月峽景區被命名為「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實踐基地」以來,景區認真思考勇於探索,研發出「背背簍」「挑扁擔」「雞公車運糧」等8門符合景區三國歷史文化特色的經典課程
  • 劍門關前話蜀道
    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憑藉這險峻的蜀道,一舉突破巴山,囊取漢中,虎視中原,才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十一次北伐中原,都在這艱險的蜀道上穿行,常常造成糧草不濟而功敗垂成。三國晚期,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10萬精兵進逼劍門關欲取蜀國,蜀軍大將軍姜維曾領3萬兵馬退守劍門關,拒10萬魏軍於關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關隘之險要可見一斑。
  • 三條蜀道過廣元,親,你一不小心就會踩在古人的腳印上!
    此次劃定的申遺區域,包括金牛道、陰平道、米倉道、荔枝道4條古蜀道,涉及廣元、綿陽、德陽、巴中、南充、達州6個市的22個縣區。其中除荔枝道外,其餘3條均經廣元境內,涵蓋當地摩天嶺、明月峽、劍門關以及大巴山南麓部分地區。當小編我,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瞬間傲嬌了
  • 俄羅斯媒體相約女皇故裡 感受蜀道三國文化淵遠流長
    近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日俄羅斯、俄羅斯《龍報》等8家主流媒體走進四川廣元,領略了「劍門蜀道、女皇故裡」之文化魅力。俄羅斯媒體編輯、記者們先後參觀了劍門關、翠雲廊、昭化古城、天曌山、明月峽古棧道、皇澤寺、千佛崖等古蜀道歷史文化景點,感嘆中華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四川廣元的蜀道三國歷史豐富多彩而耐人尋味。俄羅斯媒體朋友被天曌山綠色生態美景所吸引。
  • 景區說之劍門蜀道
    劍門蜀道沿線三國文化深厚,龐統、蔣琬、姜維、鄧艾、馬超、鮑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劍門蜀道沿線古蹟眾多,三星堆遺址、德陽文廟、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廟、皇澤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劍門蜀道沿線美景密布,富樂山四季花似錦,翠雲廊古柏三百裡,明月峽「飛梁架絕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