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蜀道」

2020-09-24 段海森原創作品

騎行「蜀道

文/ 段海森

蜀道與萬裡長城、大運河等世界奇觀工程齊名,是中國秦嶺古代南北交通主幹道,僅次於京杭大運河的全國第二大交通運輸線。「蜀道」泛指通往蜀地的道路,狹義的概念是指古代由關中通往漢中的褒斜道等,以及由漢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我要說的和我們騎自行車的路線也就是褒斜道,褒斜道是中國古代橫跨秦嶺天險,由關中入蜀,最早、規模最大、修建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條道路。起點是現在的陝西寶雞市眉縣斜峪關,沿石頭河上行至太白縣城,越秦嶺分水嶺,至漢中市留壩縣,又沿著褒河下行經武關驛、馬道驛至褒城達漢中的道路。

「蜀道難,難以上青天」世人皆知。我們單位愛好騎自行車的騎友,一直想感受一下騎自行車上青天的滋味;體味騎行蜀道的艱難;以緩解長期生活、工作在水泥圍城裡的憋屈、壓抑和苦悶;暫時擺脫一下電腦、手機的束縛;洗一洗沾滿灰塵和尾氣的肺;淨化淨化心靈;放鬆一下整天繃得很緊的弦;享受享受大自然本屬於我們的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和藍天白雲。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夏日裡,有個周日早上5點,天還沒有完全亮,我們就騎著自行車從寶雞市出發了。沿西寶南線(寶雞到西安)騎行,第一站,寶雞市陳倉區的姜子牙釣魚臺,在釣魚臺門口只照了幾張照片,就繼續趕路了。7點半到寶雞市岐山縣的高店鎮,不知不覺已經騎行50多公裡,也是吃早飯時候了。吃過早飯,我們繼續向東騎行近10公裡,再向南,就到了安樂鎮,安樂鎮是三國時期劉備的兒子阿鬥樂不思蜀的地方,這裡背靠秦嶺,南鄰渭河,水源豐富,有寶雞的「小江南」之稱。再向南騎行,就到了歷史上著名的重要關口——斜峪關。斜峪關是古蜀道的起點,現在的姜眉公裡就是古時候蜀道的大部分,古時候叫褒斜道,這一路段到處都有歷史典故,和歷史人物故事。「蜀道」近幾年來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建設,沿途道路兩旁,從春季到秋季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大秦嶺青山綠水、美麗妖嬈、群山疊嶂,那就是天然的戶外運動的場所。斜峪關到太白縣城70公裡的路段裡,要經過藥王谷、青蜂峽、衙嶺、穿越內陸最高峰太白山和次高峰鰲山的進出路口等無數著名景點。西安市和寶雞市市民共同的飲水缸——石頭河水庫,也在這條路的路口上,我們一路和石頭河相向而行。花草和飛鳥、河水和蜀道、汽車和自行車在大秦嶺的大背景下,堪稱一幅和諧自然、美妙絕倫的圖畫。

雖然經過近幾年的修建,古時候的蜀道現如今已經沒有了難以上青天的艱難,但要沿「蜀道」騎行70公裡,到秦嶺山頂中國內陸最高的縣城——太白縣(也稱為「內陸的香格裡拉「和」「慢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剛好趕上最熱的季節,也是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段(10點至15點),再加上山路陡峭、彎彎曲曲,機動車多,給自行車騎行增加了不少難度。我們冒著酷暑經過艱難的騎行,到達太白縣城已經15點,70公裡居然騎行了近5個小時,在我們騎行的歷史上是比較慢的,也是比較艱難的,尤其炎熱,汗水溼透了衣褲,晚上才感覺紫外線燒傷了裸露的胳膊和臉部,火辣辣的奇癢難受。上山期間,特別陡峭的山路我們只能下車,推著車步行;特別美麗的景色,我們就留下幾張照片;實在騎不動了,就坐下來休息休息,喝點水,吃點乾糧,補充點能量;太熱、太累就在路邊的樹下擦把汗,在河邊洗把臉。

因為我們只有一天時間,第二天還要上班,到太白縣城後我們抄近道,沿潘太公路(太白縣到潘家灣,也叫S210省道)返回寶雞市。其實「蜀道」我們只騎行了一部分,太白縣到漢中市,再到四川省,我們只有以後時間充裕再感受了。太白到潘家灣這段山路,剛開始有十多公路上山路以外,其餘一路下山,順風順水,也比較省力,到寶雞市已經晚上21點。這一路段也是70餘公裡。

這一天,我們騎行了一個等邊三角形,第一邊平路,基本在西寶南線上;第二邊上山,也就是「蜀道」,第三邊下山,每一邊幾乎都為70公裡。這一天,我們跨越寶雞市的陳倉區、高新區、岐山縣、眉縣、太白縣等五個縣區,全程200多公裡,歷時16個小時,但仍然沒有騎出寶雞轄區。這次騎行是我們到目前為止一天內騎行時間最長,騎行距離最遠,騎行山路最長的一次戶外活動。這次活動既鍛鍊了身體,磨鍊了意志,又了解了歷史、地理知識,更主要的是為我們以後騎行更遠的距離(比如青海、西藏等)在身體儲備方面打下了基礎,同時為我們以後騎行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







相關焦點

  • 蜀道難
    詩人從蠶叢、魚鳧開國的古老傳說落簍,追溯了蜀秦隔絕、不相交通的漫長歷史,指出由於五位壯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才在不見人跡的崇山峻岭中開闢出一條崎嶇險峻的棧道。強調了蜀道的來之不易。  第二部分,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到「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主要寫跋涉攀登之艱難。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前八句為一層,強調山勢的高峻與道路之崎嶇。
  •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蜀道難
    詩人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對於這篇文章的劃分法也有各種觀點,有中學語文的三段劃分法,也有兩段劃分法(第一層分到「難於上青天」,第二層到「蜀道之難」前),我認為可以分為以下三段。  「噫籲」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為一個段落。
  • 李白 蜀道難
    李白 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劍門蜀道值得走一次
    千年之前著名詩人李白曾寫下蜀道難,而後很多詩篇人也均提到蜀道一詞,但詩人筆下的蜀道絕非是虛構的,如今的蜀道中位於四川廣元,李白詩篇中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一直流傳至今,在古代秦與蜀之間被秦嶺首峰所阻擋,僅有一個劍門關在此,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 大唐皇帝與劍門蜀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  史幼波/文陳洋 江南/攝影  劍門蜀道對於大唐帝國來說,冥冥之中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緣份。武則天從出生到成長的整個階段,正值大唐盛世。這位出生於劍門蜀道,並且從蜀道順利走出蜀地,從而踏上中原政治舞臺的千古一帝,給這片靈山異水和這條崎嶇古道增添了無數的傳奇色彩。
  • 蜀道難-李白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 劍門關前話蜀道
    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憑藉這險峻的蜀道,一舉突破巴山,囊取漢中,虎視中原,才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諸葛亮五出祁山,姜維十一次北伐中原,都在這艱險的蜀道上穿行,常常造成糧草不濟而功敗垂成。三國晚期,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10萬精兵進逼劍門關欲取蜀國,蜀軍大將軍姜維曾領3萬兵馬退守劍門關,拒10萬魏軍於關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關隘之險要可見一斑。
  • 蜀道閃
    這條古老的蜀道,也在悄然升級。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災後重建。傳統的川陝公路終於避開舊基,放棄盤旋,穿山而過。2013年,西成高速公路更是另闢蹊徑,全程通車。兩地行程,縮短為8小時,堵塞問題基本緩解。火車,依然緩慢。截至公元2017年歲末,寶成鐵路行程仍為19個小時。
  • 蜀道難-李白(唐)
    蜀道難走比登上青天還要難,古蜀國先王的事跡久遠渺茫。歲月漫漫過去四萬八千年,蜀道還未能與秦地相通人煙。西邊太白山上只有一條鳥道,才能從秦地橫越過峨眉山巔。山崩地裂壓死迎親的五壯士,才能修成棧道與陡峭山路相接,上有高峰神仙也要繞路而行,下有河川衝波倒流漩渦轉動。翱翔高飛的黃鶴尚不能越渡,攀援敏捷的猿猱更一籌莫展。
  • 景區說之劍門蜀道
    劍門蜀道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劍門關為核心,北起陝西寧強,南到成都,全長450公裡。劍門蜀道沿線三國文化深厚,龐統、蔣琬、姜維、鄧艾、馬超、鮑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劍門蜀道沿線古蹟眾多,三星堆遺址、德陽文廟、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廟、皇澤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劍門蜀道沿線美景密布,富樂山四季花似錦,翠雲廊古柏三百裡,明月峽「飛梁架絕嶺」。
  • 蜀道明珠——劍閣
    蜀道明珠——劍閣 2012-09-22 14:21:00  來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編輯: 周娜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昭化蜀道,穿越兩千多年的文化大道
    讓我們雲端走蜀道,感受昭化古城深厚的文化魅力!金牛道在昭化區內主要分布在昭化鎮轄區,起於大朝村高廟鋪接劍閣縣劍門關鎮高峰村交界,止於昭化古城桔柏渡,全長34.95公裡,其中保存完好的蜀道長14.62公裡,消失遺址長20.33公裡,金牛道昭化段,是蜀道上重要的節點。
  • 【四川交通】古詩詞中的蜀道魅力
    本文為四川交通廣播FM101.7綜合發布來源: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翻開四川交通歷史,不同歷史時期的四川交通人都在為改變「蜀道難」砥礪奮進,不斷前行。如今,四川交通實現了「蜀道難」變「蜀道通」再到「蜀道暢」,從高速公路「大動脈」到農村公路「毛細血管」,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 騎行「靈官峽」
    騎行「靈官峽」 圖、文/段海森 靈官峽位於秦嶺深處的陝西省寶雞市「七彩」鳳縣,靈官峽是嘉陵江上遊第一道峽谷到達靈官峽時,我們已經騎自行車在秦嶺山上騎行第三天了,從關中平原到秦嶺山頂,翻越秦嶺山脈到陝南,從陝南再到秦嶺中準備去甘肅隴南的兩當縣,而靈官峽就在去隴南兩當縣的路上。
  • 山非山:「蜀道之上」周思源作品展
    丨蜀道計劃·灰色6號 260cm×150cm 2020年 布面油畫事實上,從來就沒有獨立的山水和風景,就藝術創作來說,自然只是一個他者,一個載體,一個通道,藝術家所要面對的是如何在繪畫領域處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
  • 蜀道詠嘆五千年:棧道悠悠,白雲千載
    以天下太平為己任擔當——興於國運每當危亡之時,蜀道總能向前延伸,讓人們穿越千山,讓國力迸發復甦。英雄為往聖繼絕學,蜀道為天下開太平!張騫,一帶一路第一人。他在匈奴危機中,隻身一人打通北絲綢之路。這名出生在蜀道上的男人,出使西域,尋求在中亞建立友好關係。
  • 訪古尋幽——蜀道自駕遊線路:穿過歷史雲煙 追尋綿陽蜀道的「三國...
    其中「訪古尋幽——蜀道自駕遊線路」推薦了成都—羅江—綿陽—梓潼—廣元—閬中,沿著蜀道探訪三國故事。近日,記者駕車走上古蜀道,穿過歷史雲煙,去追尋那些傳承千年的三國故事。二劉「涪城會」 三國故事多綿陽城在漢代為涪縣,素有「蜀道咽喉」之譽,是三國時劉備取川的據點,也是蜀漢後期的戰略指揮中心。富樂山腳下的廣場上,佇立著「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塑像。
  • 【單車西行 13】隧道模式 沿著烏江騎行,感受喀斯特地貌中的無盡隧道!
    最終我堅持了下來,完成了這次騎行。從江西贛州至西藏拉薩全程超4000公裡,單人單車獨自騎行,歷時49天!全程視頻記錄,於是有了這部個人騎行紀錄片——《單車西行》。這一路從中國地理的第三階梯跨越至第一階梯,包含東南丘陵、長江中下遊平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橫斷山脈、青藏高原等地形,還有森林、湖泊、江河、山地、懸崖、峭壁、天塹、高山、草原、雪山、冰川等地貌。
  • 劍閣縣聚焦蜀道建設持續提升旅遊名縣美譽度
    在蜀道沿線設立16個劍門蜀道保護管理站,對蜀道古柏進行全天候巡護監測。投入4000餘萬元資金通過地下土壤改良、樹體支撐加固、病蟲害預防等方式對樹齡1000年以上的古柏進行復壯救護。同時,對18.6公裡核心蜀道開展修繕恢復,通過補植新栽、修剪移植等方式全面提升蜀道整體通透性。
  • 探尋千年蜀道之劍門關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讓蜀道名揚天下 。  古蜀道是歷史上由中原通往四川道路的統稱,四川廣元境內有,歷史最為悠久3條古蜀道:金牛道、米倉道、陰平道。因為這3條古道與劍門關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有學者把它們統稱為劍門蜀道,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只有來到了劍門關才知道蜀道是多麼艱難。  劍門關是中國最險峻的礫巖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