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侯建斌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一度困擾不少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問題有望迎刃而解。
《實施方案》提出,要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共同努力下,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讓老年人等一些相關群體更好地融入智能社會,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在國務院新聞辦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指出,下一步相關部門應以《實施方案》為抓手,推動服務行業的主管部門、監管部門研究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引導各地建立相應的協調推進機制,形成統籌推進、分工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舒心、便捷,安享幸福晚年。
堅持「兩條腿走路」原則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快速增長,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日常的出行、消費等場景中經常會遇到不便,尤其是在日常就醫場景下。
就此,《實施方案》提出,要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包括提供多渠道掛號等就診服務、優化老年人網上辦理就醫服務、完善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醫療衛生機構使用智能技術為患者提供掛號、繳費、列印檢查檢驗結果等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說,這極大便利了廣大患者看病就醫,提高了便捷性、服務效率和質量。不過,也對一些不使用和不會使用智能技術的老年患者帶來困難。
對此,王海東表示,國家衛健委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兩條腿走路」原則,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保留傳統服務方式。
一方面,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籤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另一方面,保留人工服務窗口,提供現場掛號、繳費、列印檢驗檢查結果等服務。同時,配備導醫、志願者、社工等現場為老年人服務。
此外,進一步簡化網上預約掛號、網上問診等,通過網上服務和醫院智能終端的連接,為老年人提供語音諮詢、引導服務等,盡最大努力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
王海東透露,國家衛健委將在全國開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活動,在醫療機構中推動友善管理、友善服務、友善文化、友善環境,便利老年人看病就醫。同時,發揮全國老齡辦職能,開展智慧助老行動,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建立機制、加強培訓和宣傳等,讓老年人能夠用得上、用得好智能技術,在智能社會、智能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王海東強調,絕不能讓任何一位老年人因為智能技術的運用而掛不上號、看不成病、辦不了事,要充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最大限度方便老年人出行
《實施方案》提出,要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狀態下對老年人的服務保障,包括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保障居家老年人基本服務需要、在突發事件處置中做好幫助老年人應對工作。
今年疫情期間,健康碼為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部分地區老年人出行也出現一些障礙。
對此,國家衛健委曾多次發文要求,不能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憑證,要採取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相結合手段,方便群眾出行。
王海東指出,國家衛健委將加強各部門協調,通過技術手段和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方便老年人出行。
一是協調相關部門,通過技術手段把有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讓老年人出行更省事。二是推動一碼通行、互通互認,方便群眾特別是老年人的出行。三是保留其他方式替代查驗。對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憑有效身份證件或者紙質證明等替代查驗。
此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場所,為老年人開設無健康碼通道;通過技術手段把健康碼和各種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等整合,使其他替代方式作為出行憑證。
據了解,疫情期間,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也為保障出行立下汗馬功勞。「通過簡訊的形式為每一個人提供行程證明,幫助很多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使用簡訊查詢自己的行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說。
積極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
《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
《實施方案》提出,要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包括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電信服務等。
隋靜介紹說,為解決「數字鴻溝」問題給老年人群體帶來的不便和困擾,工信部積極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4G網絡,全國行政村通光纖和通4G的比例超過98%。「這為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廣大群眾隨時隨地接入網絡提供了很大便利。」
「與此同時,積極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隋靜透露,目前已為3.2萬個政府網站進行信息無障礙改造,指導發布多項信息無障礙標準。
今年9月,工信部與中國殘聯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著重消除老年人和殘疾人等信息障礙群體在信息消費資費、終端設備、服務與應用三個方面的障礙。
此外,工信部還聯合有關部門編制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包含100多項養老產品和100多項服務,有效提高供給水平。
隋靜說,工信部將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上進一步加大力度,抓實抓細《實施方案》的各項措施落地。
一是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基礎電信服務。持續推進行政村行動網路的深度覆蓋,保留並完善面對老年人傳統線下「面對面」電信營業廳服務模式,引導基礎電信企業為老年人提供更大力度的資費優惠。
二是開展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近期,工信部將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行動,聚焦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的特定需求,重點推動與老年人、殘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站、手機App的適老化改造,同時鼓勵企業在智能設備上提供「老年模式」「長輩模式」等,使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和服務。
三是繼續擴大老年人智能終端產品的供給,從技術創新、產品服務供給、應用試點示範等產業環節著力,積極扶持老年健康輔助器具研製,擴大老年人智能終端產品供給。
此外,重點加強面對老年群體「通信行程卡」推廣工作,同時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個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行為,保障老年人群體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