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大自然這是兒童的天性,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她這種天性,儘量不用大人的思維去束縛她。
所以女兒一到大自然的環境中便會無拘無束、釋放天性。
01
帶女兒去戶外遊玩,別的孩子在放風箏、做遊戲,唯獨她一會兒趴在樹下看螞蟻,一會兒在河邊看小魚,一會兒爬上樹看毛毛蟲,一會兒追著蝴蝶跑得不見了蹤影…
朋友們開玩笑地說:「這丫頭像個假小子,你一天得給她洗幾次澡、換幾套衣服啊。」
每次看完後,她會興奮地手舞足蹈地向我描述:「有一隻螞蟻,發現了餅乾渣。它搬不動,回去找小朋友幫忙。好多螞蟻,一起。真有趣。」「那個蝴蝶好大,好漂亮。藍色的,就像我的蝴蝶結,不,比我的蝴蝶結還藍。」
看著她紅撲撲興奮得發光發亮的臉和結結巴巴急於表達的模樣,我心裡想就為了她這一刻的美好感覺我每天洗多少件衣服都值得啊。
02
還記得她第一次在自然界遇到螢火蟲時候驚喜模樣:她嘴巴張得大大的,黑黑的眼睛隨著螢火蟲的亮光閃閃爍爍。
晚上睡覺時,她仍處在興奮狀態,小嘴不停地說:「螢火蟲好漂亮。亮亮的。我要是螢火蟲就好了。我就不怕黑了…」。
她突然停下來,小眉毛擰到一起:「媽媽,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啊?吃什麼呀?
「螢火蟲會發光是因為它身上有一種叫螢光素的能發光的東西。」
」什麼是螢光素啊?「
」嗯,你別光問媽媽問題了。我問你一個問題吧。「我故意逗女兒。
」好啊「
」你說螢火蟲和蝸牛打架誰會贏?「
」當然是蝸牛,蝸牛的殼多硬啊!「
」哈,錯了!是螢火蟲贏!而且螢火蟲會把蝸牛吃掉!螢火蟲專門吃蝸牛的。「
「啊?我最喜歡蝸牛了。它為什麼吃蝸牛呀?螢火蟲好壞,我不喜歡它了。」
女兒撅起小嘴,躲一邊生氣去了。
過了一會兒,女兒又依偎過來,認真地看著我的臉說:「媽媽,你在騙我對不對?螢火蟲那麼漂亮,蝸牛殼那麼硬,螢火蟲怎麼能把蝸牛吃掉呢?!」
我說:「媽媽沒有騙你。有一個外國老爺爺叫法布爾。他和你一樣喜歡觀察小動物。他寫了一本書,叫《昆蟲記》。那本書裡說螢火蟲吃蝸牛前會給蝸牛打一針麻醉劑…」
「好神奇啊!」女兒喃喃地說:「以後我也要向法布爾爺爺一樣寫一本書。」
說著,她就進入了夢鄉,夢裡一定會有螢火蟲和蝸牛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