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荔枝育兒日記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都會感到頭疼,由於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也應該有所區別,父母是一份職業性十分強的工作,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的日常生活,還要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但是,我們有很多父母卻並不專業。
看了德國媽媽的教育孩子的總結後,不得不佩服,德國人的嚴謹自律是有目共睹的,一個強大的民族,到底是如何成長的?
答案是「教育」。
各位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家庭情況,進行學習和參考。
對於德國媽媽來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要大於對孩子的寵愛,身教大於言傳。
德國是唯一把教育孩子寫進法律的國家,並且擁有崗位說明書:
德國媽媽的崗位問題與對策
1、孩子丟三落四
德國媽媽的三不曲:不提醒孩子、不幫忙、不管孩子
2、孩子花錢大手大腳
送給孩子「帳本」禮物,花多的錢要扣回來,教會孩子賺錢辛苦,錢是來之不易的。
3、孩子不好好吃飯
德國媽媽教育方式:如果不好好吃飯,那就只能挨餓!
4、孩子們搶玩具
先到先得,不然都別玩了,社會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矩和法律。
5、孩子到了時間不睡覺
定好時間,不能妥協,父母不重視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沒規矩的孩子早晚吃大虧:德國10條家庭教育規範,教出自律好孩子
對於德國人的教育觀念來說,沒有規矩的孩子早晚會吃大虧,只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好孩子的行為規範,才可以讓孩子更加的自律,而往往自律的人才容易獲得成功。
1、不要幫孩子做,多讓孩子自己做:不讓孩子變成溫室裡面的花朵,讓他們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加獨立,更加優秀。
2、尊重孩子大於權威:不貶低孩子,也不要縱容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給與孩子發言權,傾聽孩子的內心。
3、挫折教育:德國人認為,缺少體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適度磨難,是給孩子最好的鍛鍊,可以強大孩子的內心,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4、規則大於寵愛:家長可以寬容,但是不能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要有用,規則既然制定,就要堅持下去,不可以輕易打破。
5、不要讓孩子埋下暴力的種子:教會孩子正確的疏導、發洩情緒,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6、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社會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守規矩和講秩序,規矩是一個人在社會上最起碼的道德規範。
7、不用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的經驗不能代替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8、自由大過限制:給孩子適當的獨立空間,孩子才會有無限大的可能,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維,就要有獨立的空間。
9、自製大於控制: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和自律能力,孩子的人生終究要自己做主。
10、身教大於言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德國人認為,孩子有10條缺點,那麼5條都是家長造成的,家長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就先要做到,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引導孩子。
孩子的自律伴隨著父母的家庭教育深入骨髓,會慢慢變成孩子的自我氣質、與人格魅力,從小教會孩子自我管理、自律,是孩子走向獨立、成功的重要一步。
優秀的孩子都是有見識,眼界開闊的,他們的身後一定有著有遠見的父母,孩子在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要抓住這個階段,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孩子會終身受益。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共10冊,中英文雙語,幫助孩子啟蒙英語。孩子3歲前父母可以當作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促進大腦發育。3-6歲以後讓孩子自我閱讀繪本,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培養性格,提高眼界。
在幫助孩子更好成長的同時陪伴孩子,聊聊閱讀繪本的心得和體會,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讓孩子從繪本中學到道理,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