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規矩的孩子早晚吃大虧:德國10條家庭教育規範,教出自律好孩子

2020-12-23 荔枝育兒日記

文/荔枝育兒日記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都會感到頭疼,由於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也應該有所區別,父母是一份職業性十分強的工作,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的日常生活,還要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但是,我們有很多父母卻並不專業。

看了德國媽媽的教育孩子的總結後,不得不佩服,德國人的嚴謹自律是有目共睹的,一個強大的民族,到底是如何成長的?

答案是「教育」。

各位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家庭情況,進行學習和參考。

對於德國媽媽來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要大於對孩子的寵愛,身教大於言傳。

德國是唯一把教育孩子寫進法律的國家,並且擁有崗位說明書:

德國媽媽的崗位問題與對策

1、孩子丟三落四

德國媽媽的三不曲:不提醒孩子、不幫忙、不管孩子

2、孩子花錢大手大腳

送給孩子「帳本」禮物,花多的錢要扣回來,教會孩子賺錢辛苦,錢是來之不易的。

3、孩子不好好吃飯

德國媽媽教育方式:如果不好好吃飯,那就只能挨餓!

4、孩子們搶玩具

先到先得,不然都別玩了,社會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矩和法律。

5、孩子到了時間不睡覺

定好時間,不能妥協,父母不重視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沒規矩的孩子早晚吃大虧:德國10條家庭教育規範,教出自律好孩子

對於德國人的教育觀念來說,沒有規矩的孩子早晚會吃大虧,只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好孩子的行為規範,才可以讓孩子更加的自律,而往往自律的人才容易獲得成功。

1、不要幫孩子做,多讓孩子自己做:不讓孩子變成溫室裡面的花朵,讓他們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加獨立,更加優秀。

2、尊重孩子大於權威:不貶低孩子,也不要縱容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給與孩子發言權,傾聽孩子的內心。

3、挫折教育:德國人認為,缺少體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適度磨難,是給孩子最好的鍛鍊,可以強大孩子的內心,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4、規則大於寵愛:家長可以寬容,但是不能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要有用,規則既然制定,就要堅持下去,不可以輕易打破。

5、不要讓孩子埋下暴力的種子:教會孩子正確的疏導、發洩情緒,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6、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社會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守規矩和講秩序,規矩是一個人在社會上最起碼的道德規範。

7、不用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的經驗不能代替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8、自由大過限制:給孩子適當的獨立空間,孩子才會有無限大的可能,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維,就要有獨立的空間。

9、自製大於控制: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和自律能力,孩子的人生終究要自己做主。

10、身教大於言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德國人認為,孩子有10條缺點,那麼5條都是家長造成的,家長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就先要做到,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引導孩子。

孩子的自律伴隨著父母的家庭教育深入骨髓,會慢慢變成孩子的自我氣質、與人格魅力,從小教會孩子自我管理、自律,是孩子走向獨立、成功的重要一步。

優秀的孩子都是有見識,眼界開闊的,他們的身後一定有著有遠見的父母,孩子在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父母要抓住這個階段,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孩子會終身受益。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共10冊,中英文雙語,幫助孩子啟蒙英語。孩子3歲前父母可以當作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促進大腦發育。3-6歲以後讓孩子自我閱讀繪本,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培養性格,提高眼界。

在幫助孩子更好成長的同時陪伴孩子,聊聊閱讀繪本的心得和體會,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讓孩子從繪本中學到道理,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給孩子立規矩要越早越好!德國5條家庭教育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
    德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給孩子立下這5條家庭教育規則,讓孩子更自律更出色。1 、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當孩子想要吃水果的時候,手一指,我們的很多家長雖然嘴上嘮叨著,但是身體已經行動,幫孩子拿過來了,而德國家長就真的會讓孩子自己去拿。
  • 德國家庭教育的62條規則,讓孩子更加自律和自由!建議家長收藏
    說到自律,德國人的嚴謹、自律是有目共睹的,如此強大的民族性,是從何而來?答案很簡單就是教育!對於各國人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教!」而德國媽媽的62條德式教養規則,輕鬆養出自律孩子!建議家長收藏。
  •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通過日常家庭規則、家風、家庭故事幫助兒童形成一些規則意識,通過認同學校的規則規範來形成規則意識。家長要和學校配合,認同和支持老師、班主任、學校的規則,並督促孩子遵守。避免拒絕、詆毀、忽視、甚至消極評價學校的通知、規定等等。如果家長與學校的要求相衝突,孩子就可能無所適從,或者無視學校規則。這樣可能學校培養的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就形成不起來。
  • 美國德國家庭教育,美國主張規範語言,德國建議為孩子閱讀
    美國:從一開始就教孩子完整規範的語言嬰兒天生就對聲音敏感,所以很早就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是非常容易的。美國一所大學的語言系教授斯特娜夫人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早期語言教育,終於把女兒培養成一位語言天才,她的經驗是美國早期教育的一個典範。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讓孩子優秀
    教書(在校學習)育人(家庭教育)這是一定要做也是最難做到的!學校是學習的地方,但是做人,保護自己還是需要家庭教育。現代父母除了工作生活壓力還要擔負起家庭教育,想想真心累,尤其我現在身為人母更是深有體會。教育孩子除了在校好好學習,還要保護好自己,孩子不懂怎麼保護自己就得需要舉例說明,讀書呀!
  • 「棉花糖實驗」:孩子遲延滿足背後是自律,5個方法養出自律好孩子
    如果孩子面對棉花糖,能夠等待15分鐘而不去吃它,15分鐘後,他們就能吃到兩塊棉花糖。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屈服於誘惑,只有大約30%的孩子成功地推遲了滿足感。那些能夠等待的孩子在日後表現出更好的處理壓力和控制憤怒的能力。是什麼能夠讓那些孩子成功推遲自己滿足感?是自律。
  • 網課是家庭教育的一次大試煉,這三種家庭容易培養優秀的孩子
    孩子在家不愛學習,不是學校開學就能解決;孩子沒有自我管理能力,不是教給老師就可以;孩子以網課之名玩遊戲,也可以找別的藉口玩遊戲。有些家長可能至今沒明白,網課的重點從來不是網,而是課,授課形式變了,學習核心沒變。
  • 別讓孩子輸在家庭教育上
    圖片來源網絡家庭教育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內與管理教育容、其他家庭教育事項。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根據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根據對家庭教育的規律性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家庭教育實踐的基本要求。它是在家庭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對施教過程中各種矛盾關係的認識和處理的基本規則。
  • 買了家庭教育課程,為什麼還是不會教育孩子?如何做家庭教育?
    你身邊有沒有人花錢買了很多家庭教育課程,但是還沒有把孩子教育好,聽了很多專家老師的教育理論,結果孩子教育問題,還沒有做好。 從此認為家庭教育培訓和學習是騙人的,是類似成功學給別人洗腦的,騙錢的。我想肯定會有這種人存在的,前幾天我的家長能力提升群裡,有一位家長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學了好幾年的家庭教育,聽了很多課程,也看了很多書,但是孩子現在仍然沒有很大的起色」。身邊很多人都說家庭教育就像成功學一樣,給人洗腦的,沒什麼用,就是騙錢的,但是他還是認可家庭教育的,為此有些迷茫。問我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 「與孩子一起成長」,2016第二屆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圓滿落幕
    10月29日,2016家庭教育國際論壇在中山成功舉辦,來自全球的50餘名頂級教育專家齊聚,現場2000多名觀眾和通過在線直播關注的萬千家庭,共同接受家庭教育方法論——「與孩子一起成長」。  此次論壇將家庭教育這一話題置於當下,為新時代家庭描繪了教育全景,聚集大家,問道小家,著眼全球視野、覆蓋全方位話題、推動全民關注。
  •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家庭教育,左右孩子一生的命運
    其實10年前已經讀過一次它的另一個版本,這本書的另一個譯名叫《教育漫話》。年輕時,對書中的思想不以為然。人到中年,才進一步深入理解了。書中的一些觀點,即使在幾百年後的今天,都是有很高的借鑑價值的。建議為人父母前,要多讀經典。有底蘊,才不慌張!
  • 高曉松背後的女人,她說,家庭教育中父母教給孩子這兩點就夠了
    倒是自己心裡過意不去,於是發奮讀書一年,後來考上了北京一零一中學,一所非常好的高中,後來考上了清華大學建築系。張克群回想說,最受父母影響的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一回家爸媽都趴在桌上奮筆疾書,沒有人理她,所以她也去看書了。第二件事是,聽音樂。
  • 德國家庭教育,到底成功在哪裡?七個方面,值得父母學習
    談論德國時,就不得不把德國的家庭教育列入其中。德國人有多重視家庭的教育呢?可以從德國將父母教養孩子的義務明確地寫入德國憲法這一點看出來,畢竟德國可是唯一一個敢這麼做的國家。德國全民素質高,源自他們成功的家庭教育,從而影響他們的一生。一、教育不看重成績單上的分數,而是看重孩子的個人能力德國教育非常重視給孩子們傳授技能,而非中國式的傳授書本知識。
  • 家庭教育|怎樣評價孩子才是正確的方式?
    中國的家長多是在擔任了「父母」這一角色之後,順理成章「世襲」了「家長」這一特殊身份,沒有家庭教育方面的經驗儲備,大多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會出現失誤。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問題家庭教育」的影子。現代家長應該學會主動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用 不斷更新的知識和先進理念,適應孩子不同時期的成長需要,給孩子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成長環境。
  • 中國家庭教育的痛點是什麼?看看德國家庭是怎麼做的?
    哪怕是在教育水平極其不發達的地方,亦有家庭教育很成功的事例,養育出了優秀的孩子;而相反,在一些世界教育水平頂尖的國家,也不乏有一大堆家庭教育失敗的人士,培養出了失敗的孩子。正因為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所以德國的每一個家庭都十分注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德國也是唯一把父母教養兒童的義務明文寫入憲法的國家。
  • 只要家長教得好,世上根本就沒有熊孩子!「家庭教育」很重要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成長中受到的教育,決定了孩子是一個乖小孩還是一個熊孩子。有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闖禍之後喜歡用「他還只是一個孩子啊」來為自己的孩子開脫,但是卻從未想過,如果自己能把孩子教好的話,孩子根本就不會闖禍,不會讓人不喜。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致力於踐行家庭教育,首倡「三方攜手、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推廣模式,在國內外做過多場家庭教育報告,2017年作客揚州講壇,主講「如何當好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同頻共振,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 12條禮儀規範讓孩子學會什麼叫尊重
    真是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不禮貌」,也難怪孩子有樣學樣了。也許這位媽媽覺得,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禮貌什麼的又不能當飯吃。然而很多時候,不懂禮貌、不尊重別人的行為真的會讓你吃大虧。假設這個男孩長大後進入工作崗位,總是不經允許就亂拿同事的東西,開會時抖腳、插話,還經常遲到早退,那不管他學歷再好、能力再強,也很難被領導重用。從小教孩子懂禮貌,遵守社交規則,尊重他人的感受,其實是我們送給孩子最體面的一份禮物。因為它會伴隨孩子一生,不時地給他帶來好運。
  • 【樹誠家庭教育講座】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家庭教育主講 學會控制脾氣 1.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 2.不要馬上回應。 3.學會跟孩子溝通。 4.及時向孩子道歉。
  • 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關鍵的關鍵!他的這10點教育心得,關乎孩子的未來
    近年來,社會熱點現象反映出有些家長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的問題,讓家庭教育的話題越議越熱。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多年來關注家庭教育話題,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發聲。今天,中教君為你整理了朱永新關於家庭教育的10點心得,老師家長一起來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