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家長教得好,世上根本就沒有熊孩子!「家庭教育」很重要

2020-12-20 雅雅媽咪說育兒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成長中受到的教育,決定了孩子是一個乖小孩還是一個熊孩子。

有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闖禍之後喜歡用「他還只是一個孩子啊」來為自己的孩子開脫,但是卻從未想過,如果自己能把孩子教好的話,孩子根本就不會闖禍,不會讓人不喜。

01不少網友就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乖小孩,讚嘆道「只要家長教得好,世上根本就沒有熊孩子」。

·電影院裡的家庭教育

網友A分享了自己在電影院裡見到的一幕。

在看電影的時候,他的旁邊坐著小孩子,一直不停地問媽媽問題。

然後他的媽媽問他:「現在是什麼場合?」小孩:「電影院。」媽媽:「那你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是不是會影響到別人呀?」小孩:「是,在公共場合影響到別人的都垃圾人!」媽媽:「那你是不是垃圾人?」小孩:「我不是,媽媽我不說話了!」

接下來的一整場電影中,小孩都完美地踐行了自己的諾言,一聲不吭。

網友感嘆道,如果所有的家庭都能像這位媽媽一樣教小孩就好了。

·超市裡的家庭教育

網友B分享了自己在超市裡見到的一幕。

一個小孩在試喝牛奶之後把紙杯扔在了地上,然後被父母嚴厲地批評了,要求孩子一定要扔進垃圾桶裡。

小孩哭著說超市裡沒有垃圾桶,他的父母說:「就算沒有垃圾桶也不能夠亂扔在地上,一直拿著,等會出去找到了垃圾桶再扔!」

網友B當時心裡就想著,這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怎麼可能不優秀呢?

·乖弟弟和熊孩子表妹的區別

網友C是一個和弟弟年齡差很大的姐姐,她在網上分享自己在教育弟弟的時候,讓他在拿任何東西之前都必須要問。

比如說這位姐姐買了一糖,弟弟想吃也會先和她報備,說:「姐姐,我吃一口可以嗎?」

而這位姐姐在和弟弟相處的時候,弟弟有吃的也會問一句:「姐姐吃一口可以嗎?」

兩姐弟的相處十分融洽,一看就是好家教養出來的孩子。

而這位網友的一個表妹卻和他們格格不入,經常趁著網友C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拿她的手機去玩。

網友C直言,這就是教導的區別。一個是懂禮貌的孩子,一個是遭人厭的熊孩子,高下立判。

·高鐵上的乖小孩

網友D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高鐵上見到的一個乖孩子。

孩子只有兩歲左右,和媽媽坐在一起。上車後沒多久,孩子就吵著要玩iPad。

然後媽媽說道:「你要玩可以,但是不能在車上這麼吵!你看大家都在休息,你不能夠影響他們知道嗎?」

小孩子滿口答應了下來。

之後小孩不小心把自己的牛奶弄撒了,在媽媽的教育之下,小孩說了對不起,然後自己用紙巾把過道給擦乾淨了。

網友D感嘆道,這個小孩真的好乖,和自己看到的那些熊孩子一點都不一樣!

通過網友們的分享,我們能夠知道,孩子的成長方向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只有父母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擁有良好家教的人,孩子就絕不會成為一個沒有家教的熊孩子。

02對孩子來說,擁有良好的家教有何益處呢?

·孩子懂得遵守規則

如果孩子擁有良好的家教,那麼在生活中,孩子會知道「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會出現不受規則、挑戰底線的行為,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麻煩。

孩子懂得遵守規則,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做出格的事情,是很多父母都夢寐以求的好孩子。

·孩子懂得尊重他人

擁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待人接物的時候,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不會做出令人不悅的冒犯舉動,說出一些刺耳難聽的話。

懂得尊重別人的孩子,他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強,在社交中能夠獲得很多人的肯定和喜歡。

·孩子懂得感恩

擁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給予了自己生命和良好的生活環境;懂得感恩自己的老師,傳授自己知識,為自己答疑解惑;懂得感恩幫助他的陌生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對自己釋放出善意......

心懷感恩之心,孩子會更加善待自己周圍的人,更加願意用愛和世界共處。

03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灌輸良好的家庭教育?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父母想要給孩子灌輸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就是孩子生活中的榜樣,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

所以,以身作則,約束自己的行為,注意自己的言談,做好孩子的好榜樣,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給孩子灌輸良好的家庭教育。

·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尊重孩子個人的意願,凡事都要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

只有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孩子才能夠從中學會尊重別人。

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也是父母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表現,能夠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及時批評指正

想要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要做到不溺愛,不包庇縱容孩子的錯誤。

只有讓孩子自明白是與非,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及時批評指正,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成長,他才不會長成「歪瓜裂棗」,而是更加欣欣向榮地長大。

·不過分包辦孩子的生活

想要給孩子灌輸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就不能夠包辦孩子的生活,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二世祖。

不然孩子就學不會感恩,認為別人對他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這樣更別提孝順父母,感恩老師了.....

只有讓孩子學會獨立,孩子才能夠懂得生活的苦,才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

04和你說句貼心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要父母教得好,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出現熊孩子!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失職家長」會給熊孩子們帶來哪些惡果
    很多「熊孩子」背後,都有疏於履行職責的「熊家長」。 在中國,家庭教育中的祖輩參與是一個普遍現象,既是優勢,也有誤區。我贊同朱小蔓教授的觀點,「三代人的互動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祖輩的適當參與是必要的,但要防止過度參與,甚至取而代之。
  • 日本成年人 這樣管教熊孩子
    原標題:日本成年人 這樣管教熊孩子 □蔣 豐 最近,中國有一個熱門的話題——熊孩子(形容調皮的孩子,歲數小不懂事,並且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熊孩子所到之處,遍地狼藉。更可怕的是,熊孩子不僅僅是在家裡造反,公共場合也少不了他們的蹤跡。
  • 熊孩子檢討書合集火了,老師看完要氣暈,網友:這必須得請家長
    No.4這位熊孩子的檢討書可謂是正確採用了「先抑後揚」的寫作手法啊!一開頭在不停地誇讚老師,接著開始跟老師保證「再也不打架了」,最後又主動跟承認,老師的教棍是自己扔掉的。看完「熊孩子」檢討書合集,不少網友也紛紛留言:網友一:這必須得請家長!網友二:熊孩子就是典型的「除了學習幹啥都行」。
  • 熊孩子越來越多,該反思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90後已經步入中年,00後成為了當今社會的「麻煩」人,「00後是最差的一代」已經取代「90後是最差的一代」這句話,00後被上一代所謂的成功束縛,這一代只要表現得跟前輩稍有不同,就會被冠上「最差」的名頭。
  • ...聽一場家庭教育講座啦!——「語言的力量」家庭教育講座在大安...
    家長們該好好聽一場家庭教育講座了下面,羌州女子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大安鎮雙白果村一起聆聽於永冰導師給家長們帶來的《語言的力量》——好好說話吧!人的一生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
  • 聽特級教師教家長如何將「熊孩子」變「能孩子」 !
    來自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入選了武漢市黃鶴英才(教育)計劃、被評為武漢市名師的湖北省數學特級教師董豔,不僅用一個個生動的案例,手把手地教家長改造「熊孩子」,更多次強調,教育需要面向未來,「為未來而教,為未知而學」。孩子需要好身體、良好心理素質、正確的價值觀,更需要具備自我驅動的學習能力,能做到終身學習。
  • 抖音「乖寶寶」正襟危坐,都誇家長教得好,忍不住捻一捻小臉
    抖音「乖寶寶」正襟危坐,都誇家長教得好,忍不住捻一捻小臉乘坐地鐵相信是大家都會選擇的出行方式,因為地鐵不僅快速,而且在裡面也非常的涼爽,尤其是現在正式炎炎夏日,好在地鐵中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我們經常會在異性中遇到一些熊孩子他們常常鬧的,但是他們的父母都會一句他們還小
  • 鄂爾多斯新家庭教育大講堂啟動,17萬教師和家長與專家「面對面」
    引入湘教社,開展家庭教育系統培訓據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局長高懷京介紹,此次新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旨在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全國、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大會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化水平為重點
  •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品德教育
    因為這是指導家庭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務是教孩子學科知識嗎?不是。我認為,家庭教育第一位的任務應當是:教子做人。做人教育,主要是人格教育。所謂人格即個體的整個精神世界。    總書記關於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的定位,這一關於家庭教育的新定位、新方向,應該引起教育界的重視和研究。
  • 買了家庭教育課程,為什麼還是不會教育孩子?如何做家庭教育?
    你身邊有沒有人花錢買了很多家庭教育課程,但是還沒有把孩子教育好,聽了很多專家老師的教育理論,結果孩子教育問題,還沒有做好。 從此認為家庭教育培訓和學習是騙人的,是類似成功學給別人洗腦的,騙錢的。 專家說的方法根本沒用,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沒有一點效果,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沒有實際的用處。 很多理論聽著是這麼回事,但是普通人根本做不到。講的內容也虛頭巴腦的,不切實際。歸根接地就是招搖撞騙忽悠人的?
  • 當熊孩子碰到熊家長,心疼孫子上學不易,奶奶竟然帶他「逃走」
    我們都知道熊孩子是一個讓人非常頭疼的物種,一般家裡有一個熊孩子足以讓家裡人不得安寧,不過當家裡面同時出現熊孩子與熊家長時,會擦碰出怎樣的火花呢?就在最近,杭州的王女士(化名)發現孩子的書本丟在了家裡,想到孩子已經去上學,如果沒有書本的話會非常麻煩,就趕忙拿著書本趕往孩子的學校,誰知到達學校後,老師的一席話讓王女士懵了。
  • 嘉一教育丨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
    發微博的女孩子喜歡追星,平時收集了很多偶像周邊放在家中,有一天親戚帶著孩子來家裡玩,一轉眼的功夫,幾箱子周邊被熊孩子撕得粉碎灑了一地。「哎,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別放在心上,不就是一堆紙嘛,阿姨賠得起!」親戚第一時間把孩子護住。女孩媽媽也附和道:「我早就說讓你別囤這麼多垃圾,多佔地方!」
  • 沒規矩的孩子早晚吃大虧:德國10條家庭教育規範,教出自律好孩子
    各位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家庭情況,進行學習和參考。對於德國媽媽來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要大於對孩子的寵愛,身教大於言傳。4、孩子們搶玩具先到先得,不然都別玩了,社會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矩和法律。5、孩子到了時間不睡覺定好時間,不能妥協,父母不重視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 「爸爸去哪兒」引親子話題大討論 幼兒園裡家長辯論忙
    究竟爸爸帶孩子好,還是媽媽帶更好呢?日前,萬嬰教育機構萬嬰五一幼兒園就圍繞這個話題開展了一場家庭育兒辯論賽。  「古語曰,子不教父之過,請問反方,為何古語裡不是說子不教母之過呢,這充分說明了父親的重要性和父親對孩子教育的重要影響」正方爸爸義正言辭,搬出古訓做論據。
  • 熊出沒請注意,對付別人家熊孩子,學會這幾招就夠用了
    熊孩子一般來講都是在家裡被慣出來的,孩子做了什麼錯誤的事情,家長都是聽之任之,當別人指出孩子不對的時候,家長往往就是一句話:孩子還小,你不要和他一般見識。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意思呢就是說:我孩子沒錯,要錯也是你的錯。所以,這樣的家庭教育教出來的孩子往往是沒有是非感,好壞不分,我行我素,自我中心。
  • 熊孩子考試古詩填詞得0分,氣暈家長,第二個老師不敢打叉!
    熊孩子考試古詩填詞得0分,氣暈家長,第二個老師不敢打叉!班級裡總會有成績好的與成績壞的學生,他們對待考試,有著不一樣的心情,成績好的想要拿滿分,對於成績差的來說,只要能把題目回答出來就行了這位小學生的「驚人之舉」,你怎麼看?古詩句填詞直接得了0分,這奇葩的填詞真的是腦洞大開啊,這熊孩子是不是故意的呢?老師直接給了0分,家長看了氣暈了!
  • 《奇葩說》嶽嶽:對熊孩子的教育,遠不止過肩摔!
    面對熊孩子上天入地,撒潑打滾,我們保持沉默,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讓孩子繼續無法無天;如果你對熊孩子過肩摔,那是教育他多行不義必自斃;如果你批評他父母,那是在告訴孩子一人犯錯,全家倒黴;……只要你身處這個情境中,你的一言一行皆是教育
  • 中國熊孩子美國飛機上惹事引家長群毆:最好的教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
    作者:寶寶知道 tfy近日,《中國日報》報導了一個熊孩子坐飛機搗亂一家三口被FBI遣返回國的新聞。上周五,從中國飛往美國洛杉磯的航班上,一個中國熊孩子不斷在座位上鬧騰,還用腳踢鄰座男乘客。男乘客建議熊父母管管孩子,熊孩子的父母反而回嗆:管好你自己的事兒就行了!男乘客忍耐了三個小時後終於爆發了,激動地罵了這對熊家長。
  • 我不是「熊家長」,你也不是「熊孩子」!這5種高贊的教育方式,值得看看!
    ——卡爾·雅斯貝爾斯當我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長的自我教育。我們通常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講的是父母的教養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強烈影響,導致孩子日後也變成了與大人相似的模樣。
  • 說說你身邊的熊孩子
    說說你身邊的熊孩子這世上,唯有小人與女子難養也,這裡的小人指的是卑鄙無恥的人,但是說是小孩子,其實也不為過。這些熊孩子,往往都是無法無天的,為了滿足自己,什麼事情都能幹的出來。而且最可氣的是,他們犯錯之後,還很囂張,知錯不改的態度實在恨得人牙痒痒。並不是所有小孩子都像小鬼當家裡的小鬼頭一樣,即使頑皮,也知道分寸。過年的時候,大家都來我家拜年,我大嫂帶著我小侄子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