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年人 這樣管教熊孩子

2020-12-13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日本成年人 這樣管教熊孩子

□蔣 豐

最近,中國有一個熱門的話題——熊孩子(形容調皮的孩子,歲數小不懂事,並且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熊孩子所到之處,遍地狼藉。更可怕的是,熊孩子不僅僅是在家裡造反,公共場合也少不了他們的蹤跡。每當有人試圖要幫熊孩子的父母管教他們一番,就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語出現:「他還是個孩子啊!」換言之,就是不要多管閒事。

日本有沒有鬧人的孩子,有,但是比較少見。這跟家長注重家庭教育、禮儀教育以及孩子能耳濡目染地在一個禮儀社會裡長大,有著不可脫離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人認為,兒童的禮儀教育是一個社會裡所有大人的責任,而不僅是孩子家長的責任。

日本某雜誌曾經對422名讀者進行過一項問卷調查:在別人家孩子違反禮儀規矩的時候,其他大人應該批評糾正嗎?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6.5%的人認為「應該批評糾正」;在回答真正批評過別人家孩子的人,比例為72.3%。這兩個數字已經顯示,日本的大人認為其他人可以合理地教訓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在看到不合適的行為時也會提醒或者批評別人家的孩子。

傳達社會規則,教導養育孩子,不僅僅是孩子的親生父母肩上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大人的責任。只要達成了這個「共識」,在管教孩子方面的糾紛就會大大減少。

當然,「教訓」熊孩子並不是指可以任意拳打腳踢、惡言相向。比如,在公園裡見到小孩爬樹,不是直接拽下來,對他大吼「這麼危險,小心摔死你個兔崽子」,謾罵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相反,應當陳述清楚利害關係,對其說「爬樹很危險,快下來」,這種大人固有的威嚴加上能夠讓孩子明白的語言,這是為他著想的言辭,就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是家庭教育的「細緻化」。一個孩子從小到大要學習的禮貌數不勝數,有的也許是言傳,有的是身教。僅僅是拿雨傘這件小事,也會有許多條條框框:不能打橫拿著雨傘走路,拿著雨傘的時候不能一邊甩一邊走路,上電車或者公交車前要把雨傘折好。

在飯桌上的禮貌也有不少:在餐廳吃飯不可以任意到處走,不可以大聲吵鬧,給別桌的客人添麻煩;在朋友家吃飯,必須要用「公用筷子」把菜夾到自己碗裡,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筷子夾;儘量把自己碗裡的食物都吃乾淨,不拿超過自己食量的食物。

上面說的事看起來是非常小的事情,卻是非常基礎卻又重要的禮儀行為,每個人都做到就能避免給他人造成麻煩或傷害。

孩子的禮儀也體現了家長的素質。日本社會有這樣的說法,有禮貌的父母,就會有懂禮貌的孩子,看到孩子也就知道父母是怎樣的人。因此,日本父母都注重禮儀教育,家長也不會以「他還是個孩子」就放鬆在禮儀方面的要求。相反,正因為還是孩子,才要認真地遵守規矩和禮貌,否則長大了自然會在社會上吃更多的虧,也會有人替自己更狠地教訓他們。

曾經不止一次在電車上看到年輕女性帶著尚在襁褓的嬰兒,一旦嬰兒啼哭而哄不住,她就會在下一站帶著孩子下車,等到哄好了再上下一趟車。不論剛出生不久的還是已經四五歲的小朋友,媽媽都是一樣的做法:不哭了再上車。

沒有天生的乖小孩,也沒有天生的熊孩子,父母的慣縱會讓小朋友有恃無恐,在惹是生非的時候不加以制止,就等於認同他們的胡鬧。如果要「撲滅」熊孩子現象,恐怕首先要有社會的「認同」:禮儀教育非常有必要,且禮儀教育的重擔不是僅限於家長,更是社會中所有人的共同責任。

(責編:袁菡苓、羅昱)

相關焦點

  • 博物館不該排斥熊孩子
    「每次博物館裡只要來熊孩子,就好不了」「博物館成了遊樂場,孩子進來追跑打鬧,大聲喧譁」……近日,科普大V「@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的一條微博頗受關注。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發生在博物館的不文明現象的某種思考:現在的博物館是否已淪為另類的「兒童遊樂場」?
  • 熊孩子鐵軌上放石頭逼停火車,令家長管教?能管教好還有這事?
    由於這些涉事孩子年紀還小,警方已經勒令家長嚴加管教。社會對未成年孩子及其監護人確實過分容忍,實際上這種容忍也是一种放縱。話說,如果這些家長能管教好他們的熊孩子,還至於有此事發生?難道他們不清楚這種事情的後果嚴重性?在鐵路沿道的家長,不該事先做好足夠的警戒和教育嗎?這種惡作劇,實在應該引起關注,避免製造安全隱患。
  • 「熊孩子」猛推孕婦,只想試試會不會「流產」,父母不教有人管教
    很多人都將第二種孩子稱為「熊孩子」,這也並不是空穴來風,而確實是有一些「熊孩子」他們的做法讓我們接受不了。 「熊孩子」猛推孕婦,只想試試會不會「流產」,父母不教有人管教 之前在網上,曾看到一位網友在網絡上分享的這樣一個經歷,雖然並不是當事人,但是
  • 真該對這些熊孩子嚴加管教,「棺材」怎能隨便鑽,身在福中不知福
    真該對這些熊孩子嚴加管教,「棺材」怎能隨便鑽,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當中總是會出現非常多不順心的瞬間,但是我們在面對這些的時候,仍然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情去度過這美好的每一天,畢竟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要讓自己在有限的生活裡面
  • 又見熊孩子!4名熊孩子在鐵軌上放石頭長達50米,將火車逼停
    雖然大傢伙非常關愛孩子,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卻並不上心,這就導致孩子的是非觀念非常薄弱,所以熊孩子這個群體便出現了。說到熊孩子這個奇葩群體,相信很多人聽到後就會直搖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對於這些熊孩子闖出來的禍,你也只能非常無奈的搖搖頭,既不能打,也不能罵,因為人家「只是個孩子」。但萬事總有例外,並不是所有的熊孩子闖完禍後都可以用這句話來逃避責任。
  • 熊孩子飛機上鬧事家長無視 全家被美國驅逐出境
    原來一家三口上飛機之後,父親帶著孩子和一位日本籍華裔小哥坐在一側,孩子緊挨著小哥,母親則單獨坐在另一側……而自從飛機起飛,孩子對於小哥的騷擾便一刻都沒有停止過~不僅坐立不安,而且嘰嘰喳喳;不僅嘰嘰喳喳,而且上躥下跳;不僅上躥下跳,而且對小哥拳打腳踢……小哥經過幾輪深呼吸的冷靜包容後,禮貌的請求孩子的父親能否管教一下孩子……結果卻被孩子父親無視~
  • 在這部影片中,連「萬磁王」都無法逃脫熊孩子的暴力犯罪行為!
    有女居民拍攝了蔡某的照片,從照片上看,蔡某比較健碩,身高1米7左右,體重160斤左右,基本上具備了成年人的特徵。但是因為蔡某犯案的時候還不滿14周歲,從法律的角度,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追究刑責,所以目前蔡某暫時由公安機關進行收容教養。但蔡某這樣的暴力冷血無人性的行為,讓人刺痛,讓人憤怒無比。
  • 咖啡館裡遇到熊孩子怎麼辦?!日咖啡館主拒帶娃客進店,意外引發小孩管教討論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岡山縣一間咖啡店,最近在推特上發表推文,謝絕帶學齡前兒童的客人入店,引發討論。這家咖啡店位於岡山縣總社市的一條細長坡道上,10年前改裝民宿變成咖啡店。店內氣氛懷舊,包括和式座位及餐桌座位,大約有40個位子,由老闆及其他5位員工一同經營。
  • 熊孩子哪裡都有:日本10歲孩子在鐵軌放置石頭,導致火車脫軌?
    先還原事情真相,熊孩子是避免不了的,不過日本在處理熊孩子上,流程相對清晰。這個孩子已經收到了兒童相談所得書面通知。這是個政府機構,類似於婦聯,保護兒童權益,但是他又有一個鑑定這孩子是否有問題的功能,最關鍵的一點,如果鑑定有必要,可以剝奪監護權,這是非常重要的。
  • 熊孩子又出現了!北京地鐵上熊孩子呵斥奶奶起來讓座:你給我起來
    熊孩子這個詞早在幾年前就出現了,大家對此也非常關注,但到現在熊孩子事跡仍屢見不鮮。最近北京地鐵上熊孩子又出現了!呵斥奶奶起來讓座,朝周圍勸阻的乘客嘶吼,遭到了網友們的指責,而熊孩子奶奶的舉動同樣也引起了大家的爭議。
  • 好書推薦丨《正面管教》系列書籍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與實踐,正面管教已發展出一系列成熟的家長、講師培訓圖書,音像,工具卡等,並細化為針對不同兒童的年齡段和特殊人群書籍,如零到三歲,三到六歲,十幾歲孩子,單親家庭,繼父母家庭,特殊兒童家庭和關於寵物等。在簡尼爾森博士和正面管教協會同仁的努力下,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正在不斷完善和創新中,如網上社區,在線課程,ipad應用等等,幫助家長深入學習和運用正面管教。
  • 「你們米袋有問題」,熊孩子扎破45袋米寶媽無腦護崽,結局很舒適
    孩子天性比較頑皮,如果此時父母沒有對他們做出正確的引導,孩子就很有可能成為熊孩子。 一有空閒的時間,也只是想著自己好好放鬆一下,沒有那麼多時間管教自己的孩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犯了錯誤,也懶得對孩子管教,任其發展。當孩子的行為不受管束之後,自然就很容易做出一些過分的事。
  • 熊孩子踩400萬豪車又毀手辦,家長稱調皮是正常,引發網友熱議
    熊孩子踩豪車又毀手辦,家長的不同做法,決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俗話說得好:「防火防盜防熊孩子」,可見大家對於熊孩子的懼怕程度,都已經和防火防盜同一級別了。熊孩子之所以討人厭,是因為他們仗著年紀小就可以胡作非為,而他們的背後,往往有著一群「熊家長」,正是長時間的溺愛,使得熊孩子們更加無法無天。熊孩子踩400萬豪車熊孩子經常用來形容調皮的孩子,這些熊孩子們隨意破壞東西,並且還仗著自己年齡小不懂事,態度也很惡劣。
  • 日本再現被棄「熊孩子」
    原標題:日本再現被棄「熊孩子」 繼日本北海道7歲「熊孩子」田野岡大和被父母以管教為由遺棄深山、數日後奇蹟生還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後,日本媒體6日又曝出一起類似事件。 據《朝日新聞》報導,石川縣一名小學2年級學生今年5月份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被母親丟在山中,失蹤3小時,所幸最後被找到。
  • 「熊孩子」和「體罰」用英語怎麼說?
    「國際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於1998年發起。 這個節日通過各種活動,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全世界已有上百個國家及民間組織參與此盛事。
  • 熊孩子再現:捏碎超市18包方便麵,母親的做法詮釋何為「熊家長」
    這一類孩子就是所謂的「熊孩子」。無論是隨意出入他人房間,還是損害別人的財產安全,這幾年熊孩子可謂是「戰果纍纍」。不僅以一己之力創下了無數「輝煌的戰績」,還將這三個字變為了大眾心目中的毒瘤。04父母雙方要保持態度一致在中國式的教育裡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父親要嚴厲管教孩子,母親總會出來阻止
  • 「熊孩子」危害到底有多大?孩子變成這樣到底是誰的錯!
    不知你可曾遇到熊孩子去你家拿走了你心愛的玩具、損壞了你貴重的物品、不斷挑釁你脾氣的底線,最終你言語或者動手去教育他,反被熊孩子惡人先告狀,最後委屈、不忿只能自己往肚子裡咽。 其實熊孩子的這些行為,還只是他們的「小把戲」,下面大家看看熊孩子「熊」出人命的行為,讓人義憤填膺!
  • 小學生因管教太嚴心生怨恨持刀殺母,我們的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六年級小學生因母親管教太嚴心生怨恨持刀殺母。為什麼這些血淋淋的教訓會一次又一次的出現?新聞一出,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比如:這是積累了多久的恨?親生母親也不能經常虐待小孩子。再比如:都以成年人思維判斷六年級小學生!
  • 「熊孩子」不良行為背後,隱藏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嗎?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熊孩子」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因為他還小嘛,長大了就好了。但我們在公共場所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做出一些不良行為的時候,卻總是心生厭惡,討厭「熊孩子」的存在。我們知道自己討厭這樣的小孩,但卻從來沒有想過,「熊孩子」到底是怎麼來的。
  • 日本最新法規:禁止體罰孩子!面對熊孩子怎麼辦?看看網友評論
    就在19日,為了避免家長體罰,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通過了新法,禁止體罰小孩,而且這一提議得到在場議員的全票通過。法規明確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也要求各個地區對於虐待孩子的父母給予醫學上、心理上的指導援助。面對熊孩子,家長必須給予有效的教育措施。@隨天揚風:然而事實就是,熊孩子你不打不行。還記得那個砸人家主播法拉利的熊孩子嗎?得虧是人家主播心寬,沒要他家賠。還有就是現在為什麼熊孩子弄出事的事情越來越多?因為孩子不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