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還原事情真相,熊孩子是避免不了的,不過日本在處理熊孩子上,流程相對清晰。這個孩子已經收到了兒童相談所得書面通知。這是個政府機構,類似於婦聯,保護兒童權益,但是他又有一個鑑定這孩子是否有問題的功能,最關鍵的一點,如果鑑定有必要,可以剝奪監護權,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種故事好像屢見不鮮,感覺在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新聞。貌似有幾種觀點:
國內也有大把的這樣的熊孩子,鐵軌上放個石頭,放個釘子的。國內是這樣處理的,因未成年造成的損失,未成年能承擔的,未成年承擔,未成年承擔不了的,應該對其監護人予以責任感,予以處罰或其他擔責方式。讓家長更好地承擔起監護責任,更多的努力做一個合格父母,如果出了問題,家長是要承擔賠償的~ 所以國內的教育就是,你別去 xxx玩 ,別去幹啥……
也有人說,這個小孩是故意為之;火車具有一定的安全機制,有一些足夠大的石塊會被「排障器」和「掃石器」清理出鐵軌,沒有被它們清理掉的較小石塊又會被輕易碾碎,只有中等大小的石塊才會對火車構成一定威脅。是這條新聞裡面的小男孩,又是不同大小的石塊進行控制變量,又是選擇不同火車多次對照實驗,這不衝著弄翻它去的嘛。
還有人說日本孩子具有嘗試思維,而中國孩子沒有;
如果一個孩子問,我能在火車行進的軌道上發一個石子嗎。
「不能放!會翻車的!!」
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思維,就僅僅是因為翻車而拒絕讓一個充滿興趣的少年停止他具有創作性的第一步實踐。在中國,有太多這種的聲音,這樣的邏輯。從而導致扼殺了本就不多的具有動手能力的孩子。
孩子,別問我。你要自己去嘗試。」 火車翻了,在車上的人頭破血流的爬出來。依然笑著看著日本少年,他們並不是不會痛。而是深刻地明白,一個少年的行為需要勇氣,而作為一個成年人,都有責無旁貸維護這股勇氣的義務。而日本這個國家,有著即使翻車也要支持的這樣一種偉大的擁護。聽起來有點不敢相信,而在中國的思維中,這種想法不可思議。當然不能鼓勵孩子去因為嘗試和探索去故意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
無論哪種觀點吧,都有自己的道理。
但是小編覺得三點工作非常重要,教育預警工作,及早幹預,無論你是體驗式證明,還是口頭警告,防患未然。另外此次事故再次論證了,鐵路封閉管理和巡護人員的必要性。
最後,就是花點錢上點中國高鐵裝的人工智慧設備吧,隔著幾公裡就知道鐵軌上有沒有障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