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社會中有一種很神奇的生物,他們體型不大, 卻讓人聞風喪膽;他們年紀不大,卻讓成年人束手無策;他們外表可愛,破壞力卻超乎你的想像;他們有一個很親暱的名字,他麼是「熊孩子」。
他們雖然被稱為「熊孩子」,但是他們卻比熊要恐怖一百倍,他們會用各種的奇思妙想,把你折磨到精神崩潰。比如說:他們會無緣無故把你新買的愛車偽造成車禍現場;他們會把自己的便便來裝修你的屋子;他們會用一泡尿把自己困在電梯裡;他們會把你的作業撕成碎片;他們甚至會一不小心把家給燒了……事實上,他們的戰鬥力遠不止如此。
實際上,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些所謂的熊孩子只不過是小孩子,他們的年齡一般分布在3歲到8歲,他們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家庭,他們「熊」的指數受到自己父母的影響。
一般來講,隨著人年紀的增長,人的智力不斷的增長,各方面的技能點也不斷的增長,比如說:理解力、親和力、智力、情商、判斷力等等,只是熊孩子這個群體往往加錯了技能點,把所有的技能點加到了「熊」上面。
熊孩子的「熊性」,是天性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產物。
熊孩子一般來講都是在家裡被慣出來的,孩子做了什麼錯誤的事情,家長都是聽之任之,當別人指出孩子不對的時候,家長往往就是一句話:孩子還小,你不要和他一般見識。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意思呢就是說:我孩子沒錯,要錯也是你的錯。所以,這樣的家庭教育教出來的孩子往往是沒有是非感,好壞不分,我行我素,自我中心。年紀小的時候,父母也許覺得這樣孩子挺可愛,釋放了孩子的天性。但是等孩子10歲以後,這個孩子絕對是問題少年,所以每個家長都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遇到別人家的熊孩子的時候,往往會把人氣到抓狂,特別是當熊孩子身後的熊家長還在那裡說風涼話。你有沒有經歷過,當熊孩子劃傷了你的愛車,你去討公道的時候,熊家長陰陽怪氣的說:「孩子他還小,什麼都不懂,不要跟他一般見識,再說不就是在車上劃了幾下,算個什麼事兒?」有沒有衝上去胖揍他們一頓的想法?
那麼面對別人家熊孩子,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克制他?
1、恐嚇威逼型
這種方法只適用於不認識的別人家熊孩子,並且熊家長還不在身邊的情況。
看到熊孩子破壞自己的東西,立馬凶相畢露,呵斥道:「放肆,竟敢亂碰朕的東西,把這小東西給我抓起來。」熊孩子只是熊了一點,並不傻,看到有大人這樣兇,肯定會馬上選擇逃跑。
2、美物引誘型
這種方法適用於不認識的別人家熊孩子,但是家長在身邊的情況。
當熊家長領著熊孩子,熊起來讓你受不住的時候,你可以先向熊父母要求,如果沒有用,可以採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說:你可以掏出你口袋裡的糖,放肆地吃起來,邊吃邊發出咻咻享受的聲音,或者在大冬天裡傲嬌的拿出你的冰棒,貪婪的吃起來,此時,熊孩子完全被你享受的表情以及美物誘惑的不行,這些往往是他們家長不會讓他們吃的東西,接下來,就是熊家長和熊孩子之間的博弈了。媽媽:寶寶乖,寶寶不吃,那個不好吃,媽媽給你弄好吃的。孩子:嗚嗚,我不要,我就要吃冰淇淋,我就要,我就要……
3、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型
當面對熟人的熊孩子,又有他們父母在場的情況時,我們表現的不宜過分暴露。可以帶上一個比他還熊的孩子來,或者孩子本來不熊,但是你教他怎樣熊起來,讓這個熊孩子和那個熊孩子一起玩,教這個孩子怎樣用相同的方式熊給對方的家長看。
4、挑撥離間型
當一群熊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你可以採取這種方式:抓住一個熊孩子,告訴他其他的熊孩子有多好,有多優秀,如法炮製,讓這些熊孩子不能愉快的熊出沒;或者,你也可以拿出像糖果一樣吸引小孩子的東西,只給其中的個別幾個熊孩子,他們會馬上陷入內戰而沒有辦法再熊了。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在不會產生什麼很大傷害的前提下的。
我也真心的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夠好好教養自己的孩子,莫讓自己的乖寶寶成為別人的熊孩子。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小時候你不管教好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人替你管。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謝謝您的閱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