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拋出驚人言論:如果法國舉行公投,也會退歐!

2020-12-20 華爾街見聞

摘要:當BBC問及「如果法國當初也舉行了公投,結果會否一樣?」馬克龍回答:「是的。」他說,如果法國選民也有這種選擇的權力,瀰漫在歐洲的沮喪情緒可能會讓民眾沸騰,他們會選擇離開。

當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去年擊敗極左翼陣營的勒龐當選為法國總統的時候,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至少他應該不會帶著法國割裂歐洲。

然而在上周早些時候接受英國BBC採訪時,馬克龍居然發表了關於退歐的驚人言論,繼而在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

馬克龍承認,如果法國也舉行全民公投,選民們可能會決定離開歐盟。

自從英國在2016年通過公投選擇退出歐盟之後,再也沒有哪個歐盟成員國敢冒著風險舉行全民公投。當年的英國公投之前,無論是民意調查還是大大小小的媒體分析文章,都顯示幾乎沒有退歐的可能性。

當被主持人問及退歐公投的看法時,馬克龍回答說:「我不會判斷或評論民眾對此的選擇。但我的理解是,很多全球化的失敗者突然認為,這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

緊接著,主持人Andrew Marr又問英國退歐這種事是否絕無僅有,以後不會再發生了,「如果法國當初也舉行了這種公投,結果會否一樣呢?」

馬克龍回答:

是的,可能會,這是可能的。在相同的情景下,這是有可能的。但是,法國的情形完全不同。

他說,他不想把賭注壓在法國公投上。如果法國選民們也有這種選擇的權力,瀰漫在歐洲的沮喪情緒可能會讓民眾情緒沸騰,他們會選擇離開。

我認為,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以及老年人會斷定最近幾十年不利於他們,歐盟作出的調整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因此,他說他反對提供這樣一個讓國民選擇法國與歐盟關係的機會。

馬克龍還承認,他試圖用英國退歐來引誘企業們遠離倫敦城,來到巴黎。

他還稱,他認為歐盟的組織過於渙散,沒有凝聚力,擁有自由卻沒有規則的市場。

馬克龍還批評當時身為英國首相的卡梅倫(David Cameron)只是簡單地舉行了全民公投,而不是考慮如何改善局勢。

在採訪結束之後,很多網民在Twitter上質疑這位法國領導人,稱他拒絕就退歐事宜舉行全民公投,這是不是等於在承認他「不願意傾聽國民的心聲」。

相關焦點

  • 英國退歐公投臨近 以史為鑑將有哪些投資機會?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公投於1995年10月30日舉行,49.42%選民認同魁北克應脫離加拿大,50.58%選民反對,最後反對方險勝。  在魁北克公投之前的兩周,美元兌加元走高幅度超3.5%,由於擔憂魁北克獨立,市場人士紛紛拋出加元,這和目前英鎊的情況類似,英鎊兌美元連續大幅下挫。  在魁北克公投前幾天,美元兌加元橫盤震蕩。
  • 英國退歐引發加拿大魁北克獨立公投
    英國「脫」英國「脫」,英國「脫」完得州「脫」,得州「脫」得州「脫」,得州「脫」完魁北克「脫」……英國一退歐,引發全球「脫」風潮。 據英國《獨立報》6月29日報導,上任沒多久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再次遭遇「政治危機」:必須向國內魁北克省民眾講清楚,到底在何種情況下才能夠像英國那樣公投脫離加拿大。
  • 新喀裡多尼亞公投反對脫離法國 馬克龍表示歡迎
    歐聯網10月5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4日,法國南太平洋屬地新喀裡多尼亞 (Nuova Caledonia)舉行2年來第2場獨立公投,以決定是否結束法國對新喀裡多尼亞近170年以來的管治。根據已完成計票後的暫定結果,選民依舊反對脫離法國。
  • 修憲須經公投決定 馬克龍提議環保承諾入憲
    【歐洲時報來米編譯】法國總統馬克龍14日宣布,打算就是否更改憲法中環境保護條例舉行全民公投。但該決定引發朝野從左到右一致不滿,綠黨認為這是總統的「政治手腕」,左派稱這是為了掩飾5年環保無作為,極右派批評總統轉移疫情和經濟危機的焦點。
  • 英國超市老闆:退歐公投結果令物價承壓
    Tim Steiner稱英鎊下跌將導致「通脹壓力」——隨著退歐公投之後英鎊的走弱,商鋪的進口成本升高。英鎊兌美元在周一跌至31年低位,兌其它主要貨幣也巨幅下挫。Steiner的這一言論針對物價緊縮大環境發表。
  • 茂哥:英國公投退歐?當年這個國家卻曾這樣跪舔歐洲
    ——查爾斯·狄更斯 最近在全歐洲最大的事兒,莫過於英國退歐公投了。 6月23日是正式的公投日,結果將於24日揭曉。恰好就在公投日的前一天(6月22日),英國老牌媒體《金融時報》給了首相卡梅倫一個頭版頭條。 據報導,卡梅倫趁著箭在弦上的當口,再度向英國人喊話,大傢伙還是不要退歐了。
  • 公投退歐幾個小時後,英國公民卻在 Google 「歐盟是什麼?」
    公投退歐幾個小時後,英國公民卻在 Google 「歐盟是什麼?」 在英國公投退歐後,似乎應該是大部分英國民眾狂歡的場景。
  • 法國總統馬克龍確診,已有六國領導人陽性
    目前正在密切追蹤總統的接觸者,因為法國總統一直是英國退歐談判的核心人物,而且就在昨天,總統還在巴黎擁抱了葡萄牙總理。截至目前,英國、美國、法國三大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領導人全部中招。一、全歐盟都有點懸,太多政要與馬克龍有過親密接觸英國首相詹森在英國退歐的面對面談判中受到馬克龍的冷落,他在推特上說:「很遺憾聽說我的朋友馬克龍被檢測出陽性,我們都祝願你早日康復。」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全民公投 支持繼續留在法國
    [摘要]投票結果再次否決獨立,不過與2018年情況相比,支持留在法國的選民比例下降超過3個百分點。4日,法國位於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就是否獨立,舉行第二次全民公投。官方公布的初步投票結果顯示,53.26%的選民支持繼續留在法國。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於2018年舉行獨立公投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如果評選今年世界的最熱政治詞彙,恐怕「獨立公投」一定能佔一席之地。獨立公投先後在西班牙和伊拉克掀起巨大風波,至今仍未平息。而分離運動卻並未局限在這兩地,整個歐洲都似乎被籠罩在分裂的陰影下。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舉行全民公投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杜海川】據美聯社10月2日報導,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於當地時間周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法國獨立。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公投失敗,將繼續留在法國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新喀裡多尼亞當地時間昨天(11月4日)公投結果顯示,56.4%的人投票選擇繼續作為法國的一部分,而43.6%的人選擇離開。總的投票率大約81%。據法新社,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表示,這一結果展示了「對法蘭西共和國未來和價值觀的信心」。當地時間4日,位於大洋洲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舉行獨立公投,決定是成為一個主權國家還是繼續留在法國。這一公投是1988年達成的協議。根據協議,若2018年的公投失敗,在2022年以前還可以舉行兩次獨立公投。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二次公投否決獨立
    【歐洲時報周文儀編譯】據法新社報導,法國位於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簡稱喀島)特區,10月4日就是否贊成喀島「獨立」舉行全民公決。結果為53.26%反對獨立。馬克龍總統隨後在愛麗舍宮發表鄭重聲明,表示深深感激當地居民的選擇並謙遜地接受這個公投結果。
  • 新喀裡多尼亞人投票反對脫法,這是41年來首次法國屬地自決公投
    法國在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11 月 4 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從法國獨立。根據剛公布的計票結果,56.4% 的參與者反對脫離法國,投票率約為 81%。反對者和支持者比例之間的差距小於預期。
  • 馬克龍被「掛起焚燒」,法國國旗也被燒,要求斷交
    30日,全球範圍內的穆斯林再次對馬克龍表示憤怒,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周四發生在尼斯的恐怖襲擊表示不屈服,並誓言在言論自由問題上「我們不會做出任何讓步」。兩周前,馬克龍為《查理周刊》的先知穆罕默德漫畫辯護,導致巴黎郊區一名教師被殺,之後馬克龍成為憤怒的焦點。
  • 馬克龍:法國與非洲之間,一定是一場愛情故事
    【編譯/觀察者網 鞠峰】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後,多次對非洲「示好」,做出歸還文物、減債等承諾,並積極尋求重塑法在非洲的影響力。然而近期,法國發生一系列宗教相關的極端暴力事件,他的強硬言論,激化了法國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矛盾;非洲、尤其是北非的反法情緒也日益高漲。
  • 熱愛老婦人的馬克龍終於把法國搞垮了
    而這段感情,帶給馬克龍不僅僅是愛情,還有足夠的自信:如果他能頂住各種羞辱與嘲笑,徵服一個年長他24歲、且有三個孩子的有夫之婦,那麼還有什麼是他無法徵服的呢? 答案只有一個:法國。
  • 埃爾多安諷刺馬克龍需「心理健康治療」,法國怒了:你這樣很危險
    24日晚,法國憤怒回擊稱,埃爾多安的言論「不可接受」,並以召回該國駐土耳其大使的方式向安卡拉發出「強烈信號」。雖然同為北約盟友,但法國和土耳其在一系列問題上存在尖銳分歧。新爭端將兩國關係推向更艱難境地。馬克龍誓言不禁止描繪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也在多個伊斯蘭國家激起不滿,法國商品遭抵制聲浪。而在法國國內,如何打擊極端伊斯蘭主義也仍是未達成統一意見的難題。
  • 埃爾多安和馬克龍之間的戰爭|馬克龍|埃爾多安|土耳其_時政|法國...
    當晚,憤怒的馬克龍宣稱埃爾多安的言論「無法接受」,外長勒德裡安(Jean-Yves Le Drian)譴責土耳其對法國及其國家元首「煽動仇恨」,並當即宣布召回了法國駐土耳其大使馬格羅(Hervé Magro)。10月16日,法國一名中學歷史教師因向學生展示伊斯蘭教先知漫畫被當街斬首,襲擊者隨後被警方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