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裡多尼亞公投反對脫離法國 馬克龍表示歡迎

2020-12-10 歐聯網

歐聯網10月5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4日,法國南太平洋屬地新喀裡多尼亞 (Nuova Caledonia)舉行2年來第2場獨立公投,以決定是否結束法國對新喀裡多尼亞近170年以來的管治。根據已完成計票後的暫定結果,選民依舊反對脫離法國。

新喀裡多尼亞公投反對脫離法國。

據路透社報導,本次公投有超過18萬名選民登記參與投票。根據已經開出的70%票數,53.3%的選民反對脫離法國獨立,雖然低於2018年首度獨立公投,但是反對獨立的民眾依然超過半數。

馬克龍透過電視發布聲明表示,選民表達了他們的意見,表明希望新喀裡多尼亞繼續作為法國的一部分。他作為國家元首帶著深深的感激之情,向這項信賴法蘭西共和國的表現致敬。

新喀裡多尼亞是法國在太平洋的3個海外屬地之一,於1853年成為法國殖民地。當地卡納克族(Kanaks)原住民支持獨立,但殖民者後代仍忠於法國,長久以來雙方關係緊張。

卡納克族自1960年代末爭取獨立,1980年代衝突不斷,終於在1998年與法國籤訂《努美阿協定》(Noumea Accord),法國同意轉移部分自治權,並讓新喀裡多尼亞自2018年起舉行3次獨立公投,每次間隔2年。

新喀裡多尼亞位於澳洲東方約1200公裡,距離法國巴黎2萬公裡。目前新喀裡多尼亞已享有高度自治,但在防禦和教育等議題上仍高度仰賴法國。

據悉,此次公投是繼2018年之後的第二次,當時有56.7%選民反對脫離法國獨立,43.6%贊成獨立。(黃靖)

相關焦點

  • 新喀裡多尼亞人投票反對脫法,這是41年來首次法國屬地自決公投
    法國在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11 月 4 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從法國獨立。根據剛公布的計票結果,56.4% 的參與者反對脫離法國,投票率約為 81%。反對者和支持者比例之間的差距小於預期。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於2018年舉行獨立公投
    這次,一個位於南太平洋的小島,也準備公投脫離法國,而這個小島的名字,竟然是一直鬧獨立的蘇格蘭的拉丁語稱謂…… 據央視網11月4日報導,法國媒體當地時間3日稱,法國政府就新喀裡多尼亞2018年自決公民投票達成政治協議,雖然還未確定公投日期,但會在2018年11月之前舉行。
  • 新喀裡多尼亞投票反對脫離法國獨立
    新喀裡多尼亞拒絕了可能導致其與法國斷絕關係的獨立公投。 在經歷了30年的非殖民化努力後,這個西南太平洋群島就是否希望從法國獨立進行了投票。 「反對」陣營贏得了53.26%的選票,早些時候的臨時結果顯示,他們略微領先。 這意味著新喀裡多尼亞現在仍將是法國的領土。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二次公投否決獨立
    【歐洲時報周文儀編譯】據法新社報導,法國位於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簡稱喀島)特區,10月4日就是否贊成喀島「獨立」舉行全民公決。結果為53.26%反對獨立。馬克龍總統隨後在愛麗舍宮發表鄭重聲明,表示深深感激當地居民的選擇並謙遜地接受這個公投結果。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全民公投 支持繼續留在法國
    [摘要]投票結果再次否決獨立,不過與2018年情況相比,支持留在法國的選民比例下降超過3個百分點。4日,法國位於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就是否獨立,舉行第二次全民公投。官方公布的初步投票結果顯示,53.26%的選民支持繼續留在法國。
  • 新喀裡多尼亞選民選擇留在法國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的電視講話中表示「對共和國充滿信心,並表現出深深的謝意和謙虛。」 馬克龍向支持獨立的支持者保證說:「這與你們在一起,我們明天將建立新喀裡多尼亞。」 他讚揚投票的「成功」,並呼籲新喀裡多尼亞居民「展望未來」。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舉行全民公投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杜海川】據美聯社10月2日報導,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於當地時間周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法國獨立。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公投失敗,將繼續留在法國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新喀裡多尼亞當地時間昨天(11月4日)公投結果顯示,56.4%的人投票選擇繼續作為法國的一部分,而43.6%的人選擇離開。總的投票率大約81%。據法新社,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表示,這一結果展示了「對法蘭西共和國未來和價值觀的信心」。當地時間4日,位於大洋洲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舉行獨立公投,決定是成為一個主權國家還是繼續留在法國。這一公投是1988年達成的協議。根據協議,若2018年的公投失敗,在2022年以前還可以舉行兩次獨立公投。
  • 新國家的誕生法國南太平洋屬地「新喀裡多尼亞獨立公投」
    然而,為什麼新的哈薩克斯坦在過去的165年裡一直與殖民地祖國「血液富含水」,從法國發起了一次獨立的公民投票?新喀裡多尼亞4日舉行的公民投票是:你想讓新喀裡多尼亞實現完全的主權和獨立嗎?根據法國和辛卡於1998年籤署的《努美阿協議》(努美阿協議),新哈薩克斯坦獨立公投必須在2018年底之前舉行。因此,在2017年底,只有在協商之後法國總理與新哈薩克獨立黨之間的關係。建立公投。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舉行獨立公投,中國是其重要貿易夥伴
    (觀察者網訊)據美聯社(AP)當地時間4日報導,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在今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法國獨立。而中國是該地區最大貿易夥伴之一。 報導稱,本次公投投票站在當地時間早上8時開放,於10小時後關閉。投票結果將於當地時間4日晚些時間公布。
  •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將第二次獨立公投,專家:恐引發連鎖反應
    擁有2.7萬人口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島將舉行第二次公投。本周末,擁有2.7萬人口的法屬新喀裡多尼亞島將舉行第二次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法國獨立。在2018年的第一次公投中,近57%的選民支持留在法國。據《南華早報》30日報導,太平洋上的新喀裡多尼亞島原為無人居住的島嶼,後遭法國殖民,成為法國的海外流放地,1946年後成為法國的海外領地,每年接受法國政府提供的約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23億元)的資助。該島此前曾與法國達成協議,就獨立問題最多舉行三次全民公投,且每次投票間隔兩年。
  • 馬克龍拋出驚人言論:如果法國舉行公投,也會退歐!
    摘要:當BBC問及「如果法國當初也舉行了公投,結果會否一樣?」馬克龍回答:「是的。」他說,如果法國選民也有這種選擇的權力,瀰漫在歐洲的沮喪情緒可能會讓民眾沸騰,他們會選擇離開。馬克龍承認,如果法國也舉行全民公投,選民們可能會決定離開歐盟。自從英國在2016年通過公投選擇退出歐盟之後,再也沒有哪個歐盟成員國敢冒著風險舉行全民公投。當年的英國公投之前,無論是民意調查還是大大小小的媒體分析文章,都顯示幾乎沒有退歐的可能性。
  • 修憲須經公投決定 馬克龍提議環保承諾入憲
    【歐洲時報來米編譯】法國總統馬克龍14日宣布,打算就是否更改憲法中環境保護條例舉行全民公投。但該決定引發朝野從左到右一致不滿,綠黨認為這是總統的「政治手腕」,左派稱這是為了掩飾5年環保無作為,極右派批評總統轉移疫情和經濟危機的焦點。
  • 細數世界上舉行過獨立公投的地區
    獨立公投倒不是什麼新鮮事,近一個世紀以來,世界多地都曾舉行過此類公投,但由於種種原因,不少國家即便舉行了多次公投也尚未獨立。  公投未成  1933年,西澳大利亞州獨立公投。66.2%(138653票)支持脫離澳大利亞,但公投結果不被承認。  1946年,法羅群島獨立公投。
  • 大洋洲的新喀裡多尼亞,為什麼不願從法國獨立?
    在法國的海外殖民地中,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新喀裡多尼亞(簡稱新喀)的名氣不大。 新喀現在是法國的地盤,但最早是由英國探險家庫克發現的。喀裡多尼亞這個名字就是庫克給起的,原意是蘇格蘭,只不過是拉丁語的叫法。新喀被「發現」的時間比較晚,時間是1774年。18年後,也就是1792年6月,法國探險家特爾卡斯託也「發現」了新喀,於是登岸發財。
  • 【時事】法屬領地新喀裡多尼亞街頭抗議,反對礦石出口
    巴黎8月22日電(付墨)法新社指出,這個星期五,法屬領地新喀裡多尼亞有700至1200人在努美阿大街上示威,反對將巴西淡水河谷集團的鎳冶金廠出售給澳大利亞公司,同時反對政府關於增加礦石出口的計劃。
  • 大洋洲最不願獨立的殖民地,靠法國的救濟為生,人均GDP超中國3倍
    然而,在2018年底舉行的獨立公投中,多達56.4%的選民反對獨立,使獨立派鎩羽而歸。那麼問題來了,新喀裡多尼亞為何如何抗拒獨立呢?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三點原因: 經濟原因。縱觀大洋洲各國,除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外,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很不樂觀,民眾的生活水平比較低。
  • 默克爾婉拒川普G7峰會邀請;英國貨車慘案後續:12名法國人被羈押
    中新社·華輿訊 據歐時大參報導法國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推遲2次獨立公投受新冠疫情影響,法國位於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新喀裡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將原定於9月6日進行的第2次公投推遲至10月4日。
  • 不光是法國總統!安道爾大公馬克龍訪問安道爾受到熱烈歡迎
    巴黎9月13日電(龍劍武)作為西南歐袖珍國安道爾的國家元首之一,法國總統馬克龍13日訪遍安道爾7個行政區,受到安道爾民眾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