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女孩》如果你對女孩養育有焦慮,不妨看一下這本書

2020-12-09 晴語卿聽

家有兒女,免不了會閱讀到各種兒童養育的專著或者文章。初為人母,小女一枚,可面對要如何養育充滿未知,偶有焦慮。

在樊登推薦了這本《養育女孩》後,我也第一時間找來了讀一讀。

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是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他此前最著名的書應該是《養育男孩》,而這本《養育女孩》是作者根據自己養育女兒的經歷和家庭治療師從業多年的經驗專門寫給女孩父母的養育指南。

書中寫了從女孩出生的護理養育,到成長的各個時期發育特點,給了父母很多經驗和方法,同時也在成長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區及管教誤區給了警示。總之,是一本值得推薦書籍。

女孩時期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安全感(出生1歲~2歲)——我是否安全,是否被愛;

第二階段:探索(2歲~5歲)——世界是否是個充滿快樂的有趣地方?

第三階段:與人交往(5歲~10歲)——我能跟他人好好相處嗎?

整個小學時期,她將逐漸學到這些最難的技巧:重視自己,同時也重視和尊重他人。

第四階段:了解內心(10歲~14歲)——我是否能發現深藏的自我,了解什麼能給我真正的快樂。

女孩子們通常在這個年紀發現自己的「燃點」——她熱愛的能給她歡樂的事情,生活的目的和創造價值的方式。

這種「火花」可能是一種技巧或者天賦、承擔某項任務,或者一種性格特徵。

要讓年輕女孩的火花可以更明亮地燃燒,有三件事非常關鍵:

1、 家庭中必須有一個成年人支持她。

2、 在家庭外部——學校或者社區——她也需要一個成年人了解她,幫助她。

3、 要找到機會鼓勵她,找機會做點燃火花的一切事情。

回顧我們自己的成長環境中,無數的火花曾經因為缺乏以上要素而夭折。現在是我們改變這種情況了。

第五階段:踏入成人世界(14歲~18歲)——我能對自己負責任嗎?

本書結構不複雜,本書沒有太多的養育細節指導,但在陳述一些現狀時,還是深深地震驚了我。「早些年女孩們還沒有遇到什麼麻煩,但從五年前開始,情況有所不同了。我們發現女孩的心理健康狀態突然出現了巨大的變動……普通女孩承受的壓力和出現抑鬱的情況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日趨商業化的社會已經意識到女孩,尤其是青春期之前的女孩時非常容易從她們身上獲利的。利用或者製造女孩們對外觀、體重、服裝,到一切一切,這些甚至會延伸到成年後的焦慮。全球都面臨著女孩的成熟速度在加快的問題:「我們的18歲相當於她們的14歲,我們的14歲相當於她們的10歲。」

不論我們願意不願意,女孩的家長都在說一件事:女孩們的成長過於迅速了。在如此的環境中,女孩們面臨的危險區也是一個接一個。

本書列出了5大危險區,我個人覺得可以作為父母們的警鐘。

1、 太早太性感

在密集的社會關係中,我們從周圍人身上獲得關於「什麼是正常」的信息。但在今天,孩子們的這些信息很大程度並不來自於真人,而是媒體——電視、電影、網絡,尤其是網絡自媒體。「外貌主義」成為很多廣告也好、節目也好,甚至自我標榜的網絡自媒體中突出的部分,結果就是:本該對外表毫不在意的孩子們如今將外貌看成是她們最關注的問題。而購買商品成了解決人生任何問題的簡便方法。

2、 關係攻擊

霸凌這些年成為新聞熱詞,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們之間的這種攻擊,有的是身體接觸,有的是以更加隱秘的形式比如:中傷或者孤立。

書中闡述:大約有1/3的孩子受過欺凌。制止欺凌需要三個角色有所改變:受害者、施暴者和旁觀者。所以,在欺凌中,沒有孩子是可以置身事外的。

3、 形體、體重和食物

一個失控的行業,一個可能會讓你震驚的事實是:95%的針對肥胖的研究都是有減肥行業資助的。目前孩子中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肥胖的孩子放任,一種是高度擔心體重的過度焦慮。

合理飲食和鍛鍊是更重要的、更成功的事,但目前這些仿佛都讓位給了膚淺的外表。

4、 酒精和毒品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很難抵禦同齡人聚會的這種邀請,尤其是酒精。如果這時候有個「理性之音」,她們需要意識到,她們需要一個人,就像一個指定的司機,能夠把握方向,決定什麼時候該回家,那條路是否安全,以及參加者和聚會地點。

5、 女孩和網絡世界

網絡是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正因為如此,我們不能、也無讓女孩和網絡世界隔離。觸網有利或者觸網有兇的討論已經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是孩子們,「人們無休止地渴望被關注是這些巨大的虛擬畫廊最突出的主題」。這一代的孩子是前所未有的生活在色情信息如此公開的世界中,他們被鼓勵暴露、被鼓勵傷害,被鼓勵以獲得外界的認可為目標,以此獲得所謂的「流量」、所謂的「網紅」。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困境和優勢,在代際間,將榜樣的力量最大化,也許是做為父母唯一能做的事情了。特別是母親,在女兒的成長中擔負著依戀者,崇拜者,親密聯繫者的天然使命。對此,我們需要小心不要為她們樹立一個自我犧牲的榜樣。我們的女孩需要看到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創意時間和自己的精神生活都投入適當的興趣。否則,她們怎麼可能學會這樣做?

歸根結底,女孩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得更加複雜和危機重重,她們的現在和將來註定比我們的更豐富也更艱難。我們要養育什麼樣的女孩?作者在書中毫不遲疑的提出:要培養一個內心強大的女孩,教育你的女孩要獨立,要明白自己的價值來源於自己本身,而不是依賴別人的評價。

書中有段想像「遊戲」很美,分享下:「多年以後,當你老了……你能看到你給她的童年與如今她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你感到驕傲並且非常滿意。當你離開,一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將把你教她的一切傳給她的後代。」

照顧好你的女孩,所以,你需要先問問自己,你賴以生存的核心信念是什麼,然後讓你們女兒也了解這些。

相關焦點

  • 養育女孩(成長版):讓女孩強大而自由的10件事
    你的女兒是獨一無二的,舉世無雙。她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是有特殊原因的,她來是為了發現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的價值。在這個歷程中,你的作用巨大,但這一切都要從你由衷地欣賞自己的女兒開始。和其他人相比,你對自己的女兒有更深入的了解,並無條件地愛她。對她的優點要多加鼓勵,對她的不足之處,你要想辦法,幫助她改正。--《養育女孩(成長版)》
  • 養育女孩,這3句話不要再對孩子說了,父母可別忽視了!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還是在否定女孩子,當女孩子表現的很優秀的時候,你一句」你怎麼不是個男孩子呀「,其實就是在說「你是個女孩子,再怎麼優秀又有什麼用呢「?只因為一個性別的不同,就抹殺了女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而且孩子如果長期聽到父母這樣的話語,久而久之甚至就會也對自己的性別產生偏見,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 掌握這八個養育女孩的要點。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今天講講如何養育女孩,我總結了八點,來看一下。 第一,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在我看來,女孩一定要具備三美,形美、意美和心美。形美就是指父母一定要從小訓練女孩兒的言談舉止、行走坐立,給人一種得體、大方的感覺,而衣美是指穿衣打扮的品味,心美是指真實和善良。
  • 養育女孩的八個要點。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今天講講如何養育女孩,我總結了八點,來看一下。第一,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在我看來,女孩一定要具備三美,形美、衣美和心美。第三,如果有條件,父親一定要多陪伴女兒,當女兒能夠感覺到被父親愛護、尊重,以及得到父親高度的認可的時候,那麼她從父親那裡得到的要遠遠超過一箱豐厚的嫁妝。那如果說小時候父愛缺失,那麼長大之後女孩就很容易在感情方面迷失自己啊,稍微遇到一個對自己好的,就覺得遇到真愛了,這樣的女孩很容易受到傷害。
  • 李玫瑾:養育男孩,12歲前堅持這4點,孩子將來少走彎路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媽媽也經常跟我說「你小時候可比你弟省心多了」,是啊,養男孩確實要比女孩操心很多。而且在男孩長大成人之後,將要面對的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相對來說也是比女孩大的。所以即使現在是男女平等的社會,但是由於男孩和女孩天生的很多不同,在養育方式上也應該有所不同。
  • 楊紅櫻發布新作《淘氣包馬小跳28:媽媽我愛你》,直面「養育焦慮...
    8月31日,楊紅櫻老師攜2020年最新力作《淘氣包馬小跳28:媽媽我愛你》舉辦了「馬小跳家年華」雲籤售活動。這是一部直擊當下「養育焦慮」現象的作品,呼籲養育回歸愛的本質,本書由果麥文化聯合作家出版社出品。
  • 男孩與女孩養育幾大區別
    本文就盤點一下男孩女孩教養的幾大差異。 男孩篇 女孩篇男孩篇   ·淘氣包  科學家發現,男性荷爾蒙讓男孩動個不停,他們的世界充滿動作,喜歡探索新奇,因此往往被愛稱為「淘氣包」。別看他們的年紀小,可男孩子們從穿衣打扮上就表現得陽剛氣十足。  爸媽知道  1、異性裝扮要不得  有些爸爸媽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總喜歡把男寶寶穿上女孩的裝扮。專家認為,這樣做是無益幹寶寶的性格及個性的塑造的。
  • 讓孩子「自由快樂生長」,才是養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家長要謹記
    文/樂媽學堂曾在網上看到一個現實版本的「小豬佩奇」的短視頻,很多網友都被視頻中的「小佩奇」笑出豬叫聲,同時也對這位小佩奇的父母的養育方式表示認同。在這個小視頻中,一對父母牽著小女孩在路邊踩泥坑,小女孩開心地在泥坑中跳來跳去。
  • 養育孩子是為了生氣的嗎?
    相信,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常有的事,而那個震怒的家長有可能就是你或我。 我有一段時間,由於諸事不順,心裡特別想不開,尤其是在某個忙亂的早晨,如果再加上孩子的沒完沒了的磨蹭,更是煩惱無邊。於是,對孩子冷語相向,也是有過的。 有時對朋友們很有悔意地說起,朋友們也多半對我表示理解,明顯表示同情我的處境,一則,誰家沒個淘氣的孩子?
  • 用養育的「格」,布孩子成長的「局」
    然而,這是真正的「贏」嗎?著名音樂家、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得主譚盾的夫人黃靜潔女士在她的新書《父母的格局:成就孩子的第三種力量》中卻不這樣認為。她認為作為父母,我們要有格局,才能打開孩子的未來,讓孩子贏在人生的終點。對於「格局」這個詞,黃靜潔女士認為其中包含有高度的視野、有廣度的胸懷、有厚度的理想,代表了三個維度,即高度、廣度和深度。
  • 從「脫不花」看該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優秀女孩
    這讓我重新定義了如何養育一個女孩。說到如何養育女孩,就不得不說說常被人忽略的一些女生優勢。女生優勢:協調關係的能力羅振宇在2019-2020的跨年演講上發出了一個靈魂拷問:錢從哪裡來?著名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面對需要融資的創業者時,經常會問上一句:你的「脫不花」在哪裡?徐小平其實是在問:你的創始團隊中有能扛把子的女性嗎?對於這一點,羅振宇說他不得不服。他說,男性是個目標動物,當一個事情目標清晰、路徑明確的時候,男性很擅長去衝鋒陷陣,拿下目標。而女性更擅長協調關係,幫助男性更好的達成目標。
  • 心理學:為人父母,養育出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並不是什麼好事
    養育出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會成為做父母的一項榮耀,這樣的孩子還會成為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孩子都會成為別人稱讚的對象。現實中他們是好孩子,是懂事的孩子,善良的大人,可是他們卻經常自我攻擊,因此他們並不開心,並不快樂,而開心、快樂這很重要。1、自體虛弱的父母自體虛弱的父母,往往會養育出一個軟弱、自卑的孩子。
  • 什麼是「富養女孩」?聰明的父母會做到「一個不要,兩個要」
    作為父母,無論養育的是兒子還是女兒,都希望儘自己的最大的力量,為他們提供最好的一切,希望孩子成為具有獨立能力,熱情,有責任心,內心強大的人。有不少父母養育孩子時,信奉一句話:窮養兒,富養女,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富養女兒」呢?
  • 關於家長養育心態的問題答疑
    直播過程中,很多網友都遺憾自己的提問沒有被翻牌,那麼今天,小園子就把大家關於「家長養育心態」的疑惑梳理一下,並統一作答吧! 1.家長在家庭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家長可以先反思一下自己日常是如何對待孩子吃飯的。如果家長總是追著孩子餵飯,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即便自己不認真吃也不會被餓著,也不會有餓著的感覺。因此,強迫孩子進食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更建議家長讓孩子自己來決定是否要吃飯、如何吃飯,如果寶寶因為正在做其他的事情,或者是真的不餓而暫時不想吃飯,可以讓孩子晚些再吃。
  • 杭州6歲中產女孩日程表曝光: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但是作家龍應臺說過一段話,或許能讓人有所啟發:「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 媽媽放開手,爸爸才能更好地養育孩子!
    世界上有一種愛叫父愛前段時間,跟小龍小夥伴軒軒一起去吃飯。在吃飯時,軒軒媽媽一口餵自己,一口餵軒軒,而軒軒爸爸則坐在軒軒面前玩著手機。這一幕實在讓我看不下去了,我忍不住說:「你不能讓他爸爸餵他嗎?」他這句話一出,軒軒爸爸媽媽同時抬頭望向他。軒軒媽媽隨即說:「軒軒,你看看哥哥都自己吃完飯了,你以後也吃吧!」話雖如此,她依然一口一口地餵著軒軒,而軒軒似乎也習慣被媽媽餵的感覺。看到這一幕,我終於明白軒軒媽媽為什麼總是羨慕我擁有一個好老公,既體貼,又懂得照顧孩子,而軒軒爸爸根本就不管孩子,整天玩遊戲。孩子一惹著他,他還發脾氣,有時候甚至還打軒軒。
  • 重慶女孩漂亮,還是成都女孩漂亮?
    重慶女孩漂亮,還是成都女孩漂亮?重慶女孩比成都女孩脾氣要火爆些?重慶,成都哪個城市更宜居?成都街景我在成都生活多年,重慶是自己的家鄉,生活得更久,不是貶低重慶,這三個問題,我來回答,有點讓重慶人失望。重慶女孩並不比成都女孩漂亮,都是巴山蜀水養育的女兒,區別其實並不大。
  • 女兒學習不認真被媽媽拖進大海: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情緒穩定
    民警趕到現場時,一年輕女子正拉著一名10歲左右的女孩往海裡走。等民警將母女拉回岸邊,女子說她只是因為女兒上網課不認真等學習問題,一時想不開帶孩子到海裡嚇唬嚇唬她。嚇唬?不點媽一時竟無可置喙,有拿生命嚇唬人的嗎?
  • 養育孩子,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最近剛讀完《依戀的修復:喚醒創傷兒童的愛》,這本書是美國心理醫生丹尼爾.A休斯以依戀理論為基礎寫得關於依戀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養育者如何與兒童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這本書我在一年前開始接觸,開始讀起來很困難,無法進入,只能停下來,等一段時間再回來。
  • 養育一生,報答恩情,多陪伴父母,且行且珍惜
    短短的一生如圖,這就是我們母親的一輩子,母親辛辛苦苦把我們生下來,我們一天天的長高長大,母親卻一天天的彎腰,直到永遠離開了我們。和諧一家人記得一則讓我們反思的事件:一個小女孩和母親吵架,離家出走,飢腸轆轆的她走到一家麵館,老闆看她可憐,就給了她一碗麵,她吃完以後對老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