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咖啡創業,看看星巴克和瑞幸的數據,你可能會打消念頭

2020-12-21 騰訊網

這幾年,中國有哪些熱門的創業項目呢?你下意識會想到口紅、面膜、快餐這些女生喜歡的產品。還有兩個類別也是增長迅速,就是咖啡和奶茶。

如果你問一個人,創業想做什麼,10人之中會有7人告訴你,想開個咖啡店或者奶茶店,如果是女生,10人最少有9人會這樣回答。

從需求來看,無論是咖啡、奶茶或者簡餐,這些都是高頻次消費產品,人們每天都會消耗。事實上,這幾年咖啡店、奶茶店開了很多,餐飲店就更不用說了。

最近,筆者看到一篇文章《目標不同,要素不同》,裡面講到咖啡創業的故事,非常有意思,今天咱們一起來分享下,目標不同導致的結果會有多大差別?

星巴克和瑞幸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美國人平均每人一年喝260杯咖啡,中國人平均一年喝5杯。從數字的差別,可以看出咖啡品類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這兩年,中國湧現出了一批精品型的單體咖啡館,還有一批成規模的咖啡商業。

規模的咖啡商業,就必須提到兩個企業:星巴克和瑞幸。

說到咖啡的引領者,一開始是雀巢,雀巢發明了速溶咖啡,並成為速溶咖啡品類的王者。之後星巴克引領了第二次革命,它們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提出第三空間的概念,十幾年後,所有的咖啡館都變成了第三空間;第二件事是變革咖啡供應鏈,做到標準化供應;第三件事是鼓勵外帶,你看到很多人到星巴克買一杯咖啡就走,這樣星巴克的坪效就遠高於其他咖啡館。

2018年爆紅的瑞幸咖啡,跟星巴克就不一樣,他們沒有做供應鏈變革,抓住的是「現磨咖啡」這個品類的空白,抓新流量。

2017年,瑞幸咖啡揚言要開200個店,有人說他們是騙子,結果到了2018年,瑞幸開了2000家店。瑞幸的這個擴張,肯定是希望能競爭咖啡品類的頭部,必然會遇到星巴克這個大咖。

對比下兩家公司:星巴克一年在中國銷售4億杯咖啡,一杯咖啡評價價格33元,單杯咖啡材料成本是4.3元,加上店面、人工成本和折舊,一杯咖啡總成本是22元,利潤是11元左右。

瑞幸一年賣了近1億杯咖啡,一杯咖啡的評價價格是10元,單杯咖啡的材料成本是5.2元,加上店面、人工成本,一杯咖啡的總成本是16.9元,算下來一杯虧了6.9元。

品牌效應

接下來,再來看兩家企業現階段的目標。星巴克的計劃是利用現階段咖啡業務實現盈利,核心運營有幾個要素:包括第三空間、外帶、標準化、品牌、爆品。

假如你進到一個商場,裡面有一家星巴克,離得很遠你就能聞到濃烈的咖啡香氣,這就是運營者的設計。星巴克砍掉了賺錢的熱食業務,就是為了不讓其他氣味幹擾咖啡香氣。這是一個強烈的身體感知,人的大腦沒有任何防禦,接收到嗅覺的信號,這個感知一下子就打在腦海裡。

星巴克的人員成本高於瑞幸,有黑圍裙、綠圍裙的等級,專業度是紮實的人力資源投入。星巴克打造爆品的能力也非常牛,在Instagram上端著一杯星巴克拿鐵的照片有30萬張,這就是網紅爆品。

從人員、感知到爆品,加在一起就是星巴克對自己品牌的運營,無數細節的疊加,成就了對星巴克品牌的感知。星巴克為什麼這麼看著品牌?就是為了能更好地盈利。因為星巴克的品牌強勢,所以咖啡賣得貴。還有一點,星巴克的客戶多,有號召力,所以星巴克的房租遠低於其他家,商場為了引進星巴克,會以正常房租的20%與星巴克成交。

星巴克非常清楚地知道要運營好品牌這個要素,然後它獲得品牌溢價,就有利潤空間去做下一步的投入,這是星巴克的模式飛輪。

瑞幸的目標是追求客戶的數量,而不是品牌。在人員、專業和宣傳等方面,瑞幸並沒有多少著力。

瑞幸沒有品牌溢價,如果不打折按照原價,會有多少人買?有多少商場會去請瑞幸入駐?又有多少客戶購買後會在朋友圈曬瑞幸咖啡呢?這些指標一衡量,會發現,瑞幸砸出去的錢,得到的是流量而不是品牌。

但瑞幸也不是一無所獲,虧6塊錢獲得一個新客戶,其實也是划算的。畢竟只要喝了你的咖啡,可能就會在日後成為你的忠實受眾。

文藝咖啡的瓶頸

對比了星巴克和瑞幸兩家咖啡,你開咖啡店的想法是不是有些動搖了?其實,大多數人想做一個咖啡館,目標是賺錢生活,有自己一個空間,把生活和生意放置在裡面,多美好的人生。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基本上很多的文藝咖啡店都倒閉了,這個現象滿大街都是。

中國文藝咖啡館的引領者叫做雕刻時光,這個名字一聽就很文藝。同樣是提供一個空間,一杯咖啡,是放置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資本擴張?目標不同,模式也不同。

瑞幸咖啡一開始的發展不錯,但是到了咖啡業發展的時刻,卻持續關店,陷入低潮。原因在於,創始人在公司成長的路徑上,目標發生變化,創始人的內心又抗拒新模式。

雕刻時光創業的故事很浪漫:電影學院畢業的莊仔和妻子,在胡同裡改造了一間老房子,做了雕刻時光咖啡館,放置自己的生活夢想。大窗戶、小木桌、小眾音樂和書本,還有貓,這些今天已經是網紅咖啡的標配,當時都是雕刻時光在中國的首創。

當時還有很多著名音樂人在雕刻時光裡泡著,李健、羅大佑、許巍等等,瑞幸花大錢都沒砸出來的品牌精神,雕刻時光一開始就有了,一時間成為全國各地文藝青年的打卡聖地。

之後變化來自2012年,雕刻時光拿了投資,開始在資本的驅動下進行擴張。公司的目標發生了變化,創始人卻不能適應這種新模式,一年要開多少店,完成多少營業額,給投資人多少回報,這些都是冷冰冰的數字。而雕刻時光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慢生活,現在變成了快節奏,理念就相悖了。

在糾結裡,雕刻時光失去了方向,進入消耗狀態,最終失去了持續創新的生命力和競爭,成為行業的淘汰者。

目標不同,結果不同

一杯咖啡,三個企業,不同的目標就會導致不同的命運。

我們說想做一個產品很容易,可以賣口紅、賣水果、賣奶茶,但是這件事的目標是什麼?很多人就搞不清楚了。只有目標堅定,模式清晰,才能夠持續增長下去。

星巴克要做品牌,在人員、專業度和宣傳下力氣,最終換來的是品牌效應。瑞幸要做客戶數,用金錢換客戶,最終成為網紅咖啡。雕刻時光要慢生活,在資本的擴張下,最終陷入低潮。

切換到個人,從事一份工作,肯定有自己的目標。目標不同,每個人的工作方式就不同,有人希望不斷成長,有人希望隨遇而安。如果想要不斷成長,就不能按照原來的模式,而是要去開拓新的技能和打法,堅定執行。

所以,創業之前,不如喝杯咖啡,想想自己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參考來源:《目標不同,要素不同》,作者:梁寧

相關焦點

  • 用大數據與可視化分析有錢任性的瑞幸咖啡,看它和渾水誰在說謊
    前段時間瑞幸咖啡被渾水做空的新聞刷屏了:翻譯成人話大概就是:我收到匿名報告了,報告覺得你財務數據造假,覺得你用騙局收割我們美國投資者,我覺得它說得對,我要做空你。「瑞幸咖啡聲稱要顛覆星巴克」、「瑞幸咖啡計劃在門店喝杯量上超過星巴克」等等,對手當然是星巴克啊。真的是這樣子的嗎?我們先來看看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咖啡在全國的分布圖。可以看到,在門店的分布上,星巴克咖啡要比瑞幸咖啡分布地更廣:在全國的180多個城市都有分布,比瑞幸咖啡的42個城市,足足多了3倍多。
  • 瑞幸咖啡,你的對手不是星巴克,而是……
    在南京,據調查了解,瑞幸咖啡南京有限公司於今年2月初成立,截止8月3日在瑞幸咖啡官方網站可查到的營業門店52家,而星巴克在南京營業門店也才90家,Costa在南京共有22家門店(以上數據均以官網數據為準)如果將這個數據放至全國更大的範圍來看,星巴克1999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國內的門店數量超過3000家,排第一;2006
  • 全案解析星巴克(SBUX.US)、瑞幸(LK.US)、自助咖啡、咖啡陪你...
    要聞 全案解析星巴克(SBUX.US)、瑞幸(LK.US)、自助咖啡、咖啡陪你……為你揭秘咖啡投資慘狀2019年6月9日 20:41:08智通財經網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蛋解創業」,作者蛋解創業編輯部。核心問題星巴克(SBUX.US)賺的真是賣咖啡的錢?真相是什麼?
  • 瑞幸咖啡的投資人,看看星巴克對股東做了什麼
    財務造假放在任何市場都是不能姑息、折損形象的。就因為它在美股上市,就幸災樂禍?這些人和在網上用鍵盤砸日本車的、「你為什麼買蘋果不買華為」的人是不是同一批呢?昨天,錢江晚報、新浪科技等機構記者分頭走訪了所在地的瑞幸咖啡,生意非但沒受影響,有的甚至排起了長隊,隊伍中不乏老年人。不排除一部分人是擔心補貼政策生變,「擠兌」優惠券的。
  • 瘋狂的瑞幸咖啡:三倍工資「挖角」星巴克
    【核心閱讀】2017年11月,錢治亞「卸去市值460元的身價」,離開神州租車創業,此前,他跟陸正耀一起打拼了十年,對於此次創業,陸正耀非常看好,不但多次介紹投資人,還自掏腰包給予資本支持就在5月8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525家直營門店布局的時候,《北京商報》發出一條新聞稱:從2017年年底,瑞幸開始向「友商」星巴克挖角
  • 激烈的咖啡市場,瑞幸和星巴克的競爭
    瑞幸咖啡卻在玩命燒錢。為了快速開店,給的房租比別人高很多,招聘咖啡師成本也高,有報導稱其不惜花三倍價格從星巴克挖人才;為了快速打響品牌,請代言人、鋪分眾傳媒,媒體造勢成本高;為了快速獲取客戶, 「買二贈一、買五贈五」 的活動持續進行,一杯瑞幸贈飲帶來一個註冊用戶,其獲客成本就在10~ 20 元。
  • 當瑞幸「咖啡的小世界」遇上星巴克「全世界的咖啡」
    阿里和星巴克的融合進入更深入階段,雙方對會員系統進行了全面整合,阿里系的支付寶、手淘等應用將為星巴克提供購買入口。9月6日,瑞幸咖啡和騰訊宣布達成合作。雙方宣布,瑞幸咖啡將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以實現「數字咖啡」藍圖。至此,咖啡世界形成了「阿里系」與「騰訊系」正面對抗的局面。
  • 咖啡惡戰進行時:挑釁完星巴克,瑞幸咖啡下一步想做什麼?
    先說看法——瑞幸咖啡對標的不是星巴克,瑞幸咖啡是想做的可能是一個嚴選版美團。一、瑞幸的野心絕不僅是咖啡今年上半年,瑞幸靠首杯免費的套路,拉來了不少用戶,由於用戶即使是在瑞幸線下門店,下單必須要在APP中完成,瑞幸不遺餘力地在培養用戶APP使用習慣。說如果不考慮其他成本,那麼首杯免費咖啡成本十幾塊,就能換一個APP新註冊用戶。
  • 瑞幸和星巴克誰才能坐上內地咖啡界的第一把交椅?
    Hello,大家好,今天是不常和咖啡的小編毛毛。前兩天瑞幸咖啡財務造假22億元的事情被揭發,讓我們每個人都吃驚了,沒想到優惠力度那麼大的瑞幸咖啡竟然出現了這麼大的財務問題,本以為瑞幸咖啡可以解決星巴克在內地市場一家獨大的問題,但是沒有料到會有這件事的發生,瑞幸咖啡的上升空間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到底誰才能獨領中國市場的龍頭呢?
  • 瑞幸咖啡是不是咖啡?——瑞幸咖啡戰略模擬推演及定位解析
    根據咖啡行業歷史,揚言超過星巴克的咖啡品牌幾十個,最後基本都倒掉了;也有人指出星巴克賣的根本不是咖啡,而是環境、服務和社交;星巴克前職員則表示,瑞幸咖啡不僅不能超越星巴克,TA打出的「大師咖啡」概念,分分鐘可能被星巴克通過併購秒掉;定位界連續發出兩篇文章,指出:瑞幸咖啡違背定位,10個億投入註定是黃粱一夢;也有支持者認為,瑞幸咖啡是咖啡界的摩拜,
  • 瑞幸咖啡,不懂星巴克,更不懂咖啡!
    因為瑞幸剛出來的時候,一天到晚碰瓷星巴克,也就是下圖的內容,動不動就和古惑仔一樣,叫著喊著要挑戰星巴克龍頭老大的地位。瑞幸公布了一封《致星巴克的公開信》(具體內容自行搜索),又再度刷了屏,將這次鬥爭推向了高潮。微信群裡一個網友說到「對於小藍杯這種巨嬰式創業,深深覺得這是咖啡圈的恥辱」。當然也有網絡大v說瑞幸是一家營銷公司,咖啡只是他們的營銷物。
  • 瑞幸咖啡退市 瑞幸商標和星巴克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裡?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最終將塵埃落定,瑞幸咖啡在6月27日發布了聲明:瑞幸咖啡將在6月2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儘管瑞幸咖啡在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股價漲漲跌跌也有所反覆,一則瑞幸咖啡停牌聲明令事件最終走向了退市的命運。
  • 一杯咖啡引發的羅生門:瑞幸咖啡指責星巴克涉嫌「二選一」 星巴克...
    稍晚時候,星巴克(中國)人士向證券時報路創業資本匯(ID:chuangyzbh)記者回應稱,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我們歡迎有序競爭,彼此促進,不斷創新,持續提升品質和服務,為中國消費者創造真正的價值。」
  • 瑞幸咖啡、星巴克和COSTA咖啡哪家更好?一篇讓你少花冤枉錢
    前不久,一款新興網紅「瑞幸」進入中國咖啡的戰場,一時間風頭無兩,就連星巴克和COSTA咖啡受到些許影響,銷量略有下滑。瑞幸咖啡好喝嗎?這三家究竟哪家更好?一起和收券吧看看吧。瑞幸咖啡是17年底橫空出世的新品牌,價格親民,定價在20-30元之間。採取App下單,無需排隊。提前在App下單,等到了門店即可直接掃碼取餐,非常方便。星巴克主要以門店購買為主,不提供外送服務,如果外送則需要通過第三方外送平臺並額外支付配送費。
  • 咖啡「毒」角獸瑞幸,它是星巴克還是OFO?
    近兩年來,中國現磨咖啡市場風起雲湧,特別是以瑞幸(nsdq:lk)為首的新咖啡玩家攻城略地,消費社上周與大家分享了世界第一連鎖咖啡-星巴克的發展歷程,今天我們聚焦瑞幸咖啡,通過分析這個典型又特殊的案例,了解瑞幸和中國咖啡市場。
  • 被誤解的瑞幸咖啡
    有人說如果你想超越一匹馬,那麼你需要一匹更快的馬,但如果你想超越所有的馬,那麼你就需要一輛汽車。以當下的輿論風向而言,對於瑞幸的質疑無非集中在其燒錢擴展、咖啡品質等方面,但客觀而言並沒有論及核心:瑞幸咖啡到底會進化成什麼樣?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幾個數據。
  • 誓要碾壓星巴克的瑞幸咖啡,能進行場景變現嗎?
    表面上,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在咖啡市場上逼平星巴克,用網際網路慣用的裂變營銷、快速覆蓋和補貼戰法。瑞幸也在不同場合、用不同方式反覆對標星巴克:對標速度:星巴克號稱15小時開一家新店,瑞幸在2018年的最後95天裡開出了1000家店,創造了平均每天新開10家店、即2.4個小時開1家的紀錄。
  • 瑞幸咖啡想成為誰?星巴克、711、亞馬遜、Costco,它自己?
    有人稱這類主產品外為周邊產品,如星巴克咖啡外的貓抓杯、輕食,但是其目的還是為了引流而已。而現在與其暗鬥多個回合的瑞幸咖啡,也開始了其周邊品類上線的棋局,並且步子邁得還挺大。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先來看看瑞幸咖啡的動作。先不說從起步就一直沒停止的低價補貼,就看近期的看不懂的招數。
  • 瑞幸咖啡燒錢創業,2019?美夢成真還是夢碎如ofo?
    一提到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新零售等網際網路詞彙,幾乎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贊一句:高科技,看好你!的確,在當下的數字時代,這些都是最熱最火的創業前線。君不見,那些馳名世界的市值大鱷、科技巨頭,如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等都紛紛在這些領域展開角逐,妄圖儘快佔領制高點,以贏得未來的一席之地。
  • 星巴克未來的「強敵」?瑞幸咖啡一年開啟2000家門店卻虧損8億
    瑞幸注重線上下結合再來看看瑞幸咖啡的營銷模式,如今的新零售都非常注重線上線下的結合,瑞幸咖啡也一樣,不但是線下的門店一家接著一家開,線上的網際網路銷售也是沒有落下,錢治亞就表示,瑞幸咖啡不是一種外賣咖啡,而是一種線上線下、自提外賣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