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不懂星巴克,更不懂咖啡!

2020-12-12 驅動中國
  •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TMT觀察網   2018-08-01/12:59
  • 正所謂出來跑,遲早要還的。因為瑞幸剛出來的時候,一天到晚碰瓷星巴克,也就是下圖的內容,動不動就和古惑仔一樣,叫著喊著要挑戰星巴克龍頭老大的地位。

    當然,瑞幸如何挑戰星巴克,準備怎麼燒錢,我等吃瓜群眾是沒興趣關心,但是發布會那麼一鬧騰,倒是引起了星巴克高層的關注,不僅要求多合作企業二選一,更準備發展外送咖啡業務,對瑞幸圍追堵截。

    瑞幸公布了一封《致星巴克的公開信》(具體內容自行搜索),又再度刷了屏,將這次鬥爭推向了高潮。

    微信群裡一個網友說到「對於小藍杯這種巨嬰式創業,深深覺得這是咖啡圈的恥辱」。當然也有網絡大v說瑞幸是一家營銷公司,咖啡只是他們的營銷物。

    But,如果說瑞幸作為一個營銷公司,咖啡是其營銷產品,那瑞幸對咖啡的了解程度簡直入門都算不上,不僅不懂咖啡,更不懂其競爭對手星巴克。或許有人覺得小編過於激動,還是想博眼球,但事實如此,沒必要說違心的話。

    那瑞幸咖啡究竟不懂咖啡在哪裡,又為什麼說其不懂,就讓小編給大家慢慢說道。

    一,星巴克的問題在哪裡?

    星巴克這家企業,沒許多人想像中那麼高大上,當然自身格局和體量依然很大。但是星巴克讓人詬病的問題有幾點呢?反正不是瑞幸說得這幾點。

    1,咖啡杯型與命名不符。

    2,星巴克咖啡烘焙太可怕

    3,星巴克原產地採收價格過低

    4,星巴克員工待遇欠佳

    5,其他星巴克陳年舊帳

    第一點,大家可能有所耳聞,星巴克的杯型分為中,大,特大杯,那問題來了?小杯呢?其實星巴克有小杯,只是被隱藏起來了,專門為兒童準備的。這點羅永浩羅老師掌摑自己的視頻依然在網上流傳。

    (後面那圖自己腦補吧)

    如果小編做傳播,自然會用這個話題做文章,來說:「我們不給你花哨的杯型(暗指星巴克),只給你實惠的,跟更實惠的咖啡。」

    第二點,就更別提了,反正買了很多次星巴克咖啡豆的小編是徹底死心了。

    雖然有點好奇心是不錯的,但那些油光發亮的咖啡,真的讓人喝不下去。算了,說多了不好。

    所以,針對這點吐槽的話,某些企業可以這樣說:我們真的不賣油炸過/油裡撈出來的咖啡。」

    第三點,才是星巴克最要命的地方。

    在雲南普洱,有兩大巨頭企業,雀巢,星巴克長期壓榨剝削咖啡農,咖啡生豆的價格壓到15一公斤以下。這什麼一種情況呢?日常的耶佳雪菲,級別高一點的到岸價,包括運費都要80以上。而星巴克由於採購體量優勢,在雲南又是原產地,不用關稅跟海運的運費,壓低價格,大量收購。

    (比埃塞的一捧髒手帶感)

    瑞幸的價格據說比商業豆平均價格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同時用更好的阿拉比卡豆(埃塞,瓜地馬拉,哥倫比亞,巴西)。但是節省成本跟星巴克比呢?更是小巫見大巫啊

    如果小編來找話題博眼球,肯定翻到原產地的這個問題,如果要懟,就這樣懟:「我們不以大欺小,讓農民過不好」。

    第四點,也許多朋友不了解。星巴克有著很多升級制度,比如激勵消費者成為會員的各類星享卡,結果小編一個月可能要去星巴克一次(湊巧喝果汁,謝謝),愣是沒有辦。

    但是星巴克對下面的咖啡師也有各類級別劃分,綠圍裙,刷黑圍裙,黑圍裙,以及咖啡大師稱號。尤其是刷黑圍裙這個事物,小編第一次聽說的時候,甚至覺得匪夷所思,似乎有種裝腔作勢,李鬼李逵傻傻分不清楚的感覺。

    (星巴克黑圍裙——不是所有圍裙都是黑的)

    而且最傻的一點,是星巴克的咖啡館大部分機器是自動機,只有甄選店的機器和少數店鋪的機器是半自動的機器,只是要人打奶泡到牛奶罷了,並沒有打難度。所以,不管什麼顏色的圍裙,本質並沒有大區別。

    最讓人討厭的,其實是星巴克給的工資也是低得可以,只是壓榨新人的熱情而已。這點如果要拿來宣傳,我想可以這樣說:「比起花裡胡哨的分級,我們更關心咖啡師過得好不好。」

    第五點,就要說星巴克當年幹過一件非常之噁心的事情,噁心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程度。當年星巴克開始開發原產地咖啡的時候,收購了衣索比亞的咖啡,並且把「Shirkina 曬乾西達摩」拿來註冊了商標。(可氣的是這款產品可以銷售到26美元,可原產地農民才能收到1美元)

    而埃塞要求星巴克放棄商標的時候,星巴克的副總很猥瑣的說:「用地名作為咖啡商標的例子,我連一個也找不到。」此情此景是否跟有的人說:我只要咖啡好喝就夠了,其他我什麼都不需要管,一樣猥瑣,一樣讓人作嘔。

    而類似的問題類似的問題,例如前兩天星巴克趕走兩個黑人顧客一樣,只要留心去找,問題總是存在的。如果讓小編來說,自然會說:「我們去產地採購咖啡,肯定不會把產地商標一起註冊了。」

    說完星巴克,我們繼續說瑞幸咖啡。

    二,瑞幸不懂咖啡

    為什麼說瑞幸不懂咖啡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連星巴克都懂得去雲南拿咖啡豆,為什麼瑞幸這樣一家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卻自己玩,不帶雲南咖啡一起玩。星巴克都出了鳳舞祥雲跟工廠雲南紀念款兩款咖啡?可錢治亞的情懷呢?

    作為一個信誓旦旦喊著「做每個人都喝的起、喝的到的咖啡」的CEO,能否自己少燒點錢,少透過渠道少發通稿,去好好採購,支持下國內的雲南咖啡,打個情感牌又如何?

    (雖然現在的地得並不做要求)

    又不是和星巴克一樣為了成本,大部分門店都是全雲南卡蒂姆,花得起「高價」,能採購高於商業豆百分之二三十價格的商業咖啡的瑞幸,買點雲南又如何?雲南不是沒有好咖啡!

    中國有自己的茶文化,卻沒有幾個人知道雲南產地的價值和意義。瑞幸若真懂咖啡,就不會天天宣傳3個冠軍拿著勺子,幹著普通消費者壓根看不懂的事情,更多的肯定會往地推,往線下普及推廣上發力了,也不會天天吹自己的配送了。

    畢竟只有讓人真的喝到了,而不是下個app點單找順豐送一杯溫吞吞的咖啡,這體驗才是真的到位。

    說完產地上的事情,我們再說一下營銷上的事情。

    三,真懂咖啡的營銷不會是這樣的

    國人的一大愛好就是跟風,瑞幸還沒被檢驗是否火,一堆營銷號就開始解構瑞幸咖啡的「英勇事跡」,是如何把分裂營銷做到極致的?(還有人說這是乾貨,可憐我身邊並無幾個點單發朋友圈)

    (瑞幸被人詬病的開發APP而不開發小程序都會被人洗地,可見營銷號多沒底線)

    而瑞幸咖啡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迷の自信,就是通篇稿件全誇自己咖啡好喝的,就沒有說自己一點不好的。拜託,你們是培養消費者,不是搞邪教,ok?

    本來小編就覺得好奇。。。哪個奶咖能放那麼久的。

    另外對邊不喝咖啡的人來說,瑞幸本身就沒抓住咖啡的痛點,沒有抓住國人喜歡嘗試不一樣食物的特色,滿世界的湯唯張震,然後喊著「這一杯,誰不愛」。這一點都不生動,有趣的營銷,價格上又低星巴克一等,還要走一點都不走心的高逼格路線

    真的挺匪夷所思的。

    另外裂變拉新本身就是賺塊錢的一種方式,比如網易營銷課,新世相的精品課課程這類近期流行的線上課程,以及各類刷屏營銷。人家是打完就撤的,並不需要考慮後期的效果。

    (雖然被禁了,但是韭菜還是收了)

    瑞幸咖啡,第一沒有自己的忠實粉絲,第二沒有自己的口碑積澱,第三覆蓋面在國內來說還是九牛一毛,反而先學著別人「收割韭菜」,同時還希望能圈養韭菜養成消費習慣,讓自己長期收割。

    俗話說,沒有公主命,卻有公主病。瑞幸就是這樣一個小公主,哪怕咖啡的毛利潤再高,可是營銷一點都不往走心方面走,一點都不了解咖啡的需要如何推廣,如何讓人接受才能真正讓人想和一杯咖啡?

    瑞幸咖啡到頭來,各個都不討好,星巴克打壓著,消費者還抱怨各種和宣傳脫節,這樣的「火」,有自己的價值嗎?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不對標星巴克了?
      換句話說,瑞幸要把自動販賣機裡的商品價格,打到最低,這是在醞釀價格戰。更重要的是,瑞幸繼續此前的補貼促銷策略:所有優惠券通用,新客首杯免費,買2贈1。錢治亞直言,接下來瑞幸咖啡的機器鋪設策略是「越多越好,越密越好,不設上限」。瑞幸咖啡打算把過去門店燒錢補貼的打法,在無人零售再複製一遍,換個「姿勢」燒錢。
    • 瑞幸咖啡,你的對手不是星巴克,而是……
      掏錢補貼的模式早在專車、共享單車等項目輪番上演過一遍,消費者早已不陌生了。那麼什麼時候餐飲行業也開始玩網際網路公司這套了呢?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原神州優車集團COO曾直白的表示:「我以前雖然沒幹過咖啡,但是我們懂生意。」瑞幸咖啡就是用網際網路打法快速打穿一個行業,實踐一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 在中國瑞幸咖啡如何擊敗星巴克
      5月以來一家名為瑞幸咖啡的企業開始炮轟星巴克,稱其對瑞幸供應商夥伴頻繁施壓要求站隊;此後星巴克回應稱,瑞幸咖啡是在進行碰瓷式市場炒作行為。瑞幸模式能否成功,最關鍵的是什麼?騰訊財經請到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外籍教授Jeffrey Towson,看看他對中國咖啡零售業的田野調查得出了怎麼樣結論?他又如何看待星巴克的顛覆者的誕生和它的新零售試驗?
    • 當瑞幸「咖啡的小世界」遇上星巴克「全世界的咖啡」
      阿里和星巴克的融合進入更深入階段,雙方對會員系統進行了全面整合,阿里系的支付寶、手淘等應用將為星巴克提供購買入口。9月6日,瑞幸咖啡和騰訊宣布達成合作。雙方宣布,瑞幸咖啡將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以實現「數字咖啡」藍圖。至此,咖啡世界形成了「阿里系」與「騰訊系」正面對抗的局面。
    • 瑞幸咖啡是不是咖啡?——瑞幸咖啡戰略模擬推演及定位解析
      「市場這麼大,我們想喝咖啡時選擇卻那麼少,這不合理。」「中國的咖啡市場不能只有星巴克。」而除了星巴克之外,其他連鎖咖啡品牌增長停滯、甚至萎縮。這些顧客沒有那麼懂咖啡,也不太喝得出來不同烘焙度、不同豆子的細微差異。以茶和紅酒為例,大部分人是否具有對茶和紅酒的高級鑑別力?基於顧客視角,過度重視產品品質的評論,可能進入典型的分析誤區。對瑞幸而言,管理前期顧客的差評口碑,是品牌必須面對的挑戰;而瑞幸目前在APP Store裡刷評論的水軍,專業度有待提升。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
      在2020年到來之前,瑞幸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了星巴克。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的統計,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瑞幸方面對此消息的回應為「不予置評」。
    •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對決 王者屬誰?
      來源:金融界網站中國咖啡連鎖集團瑞幸咖啡在5月上市,多次重申將壓倒星巴克,在中國門店數量上稱王。瑞幸咖啡的增長率顯示這種情況很快便會成真:瑞幸咖啡上季門店數量按年增長210%至3,680家,星巴克門店數量則增長17%至4,125家。
    • 瑞幸奇襲星巴克,探索咖啡新道路!
      只是玩得好不好,就要看營銷策劃能力了,不管是否是借勢營銷,瑞幸咖啡的這次行動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瑞幸定位PK星巴克定位從產品定位來看,兩者各有千秋,談不上好壞。瑞幸一直在強調「專業性」,讓人忍不住聯想一杯專業的咖啡究竟是什麼樣的。
    • 咖啡新星「瑞幸咖啡」,會是下一個星巴克嗎?
      2019年,瑞幸咖啡已經席捲全國二十二個城市,店鋪數量多達2073家,其中1897家為實體店,剩下的為外賣廚房,已經累計賣出接近9千萬杯咖啡。在2019年1月份的戰略溝通會上,創始人表示,2019年,要在門店數量和銷量上趕超星巴克,到2019年底,成為國內連鎖咖啡第一大品牌。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虎嗅網
      在2020年到來之前,瑞幸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了星巴克。 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的統計,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 瑞幸方面對此消息的回應為「不予置評」。
    • 一杯咖啡引發的羅生門:瑞幸咖啡指責星巴克涉嫌「二選一」 星巴克...
      瑞幸咖啡指控星巴克「二選一」記者注意到,在《公開信》的第二項指控中,瑞幸咖啡表示,所選擇的供應商全部為世界頂級品牌,其中很多與星巴克的供應商相重合,近期已有多家機器設備、包裝包材、食品原料的供應商反饋,星巴克要求他們站隊並停止向瑞幸咖啡繼續供貨。目前,公司已接到部分合作夥伴將要停止供貨的通知。
    • 瑞幸咖啡大肆挖腳星巴克員工
      攜帶10億資本入局的瑞幸咖啡正瘋狂燒錢和擴張,5月8日,有接近瑞幸及星巴克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瑞幸大約已挖腳了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了近1/4員工。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星巴克同崗位的3倍薪水。同一時間,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
    • 瑞幸咖啡、連咖啡、星巴克必有一戰
      瑞幸咖啡的天使輪融資來自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及瑞幸咖啡創始團隊成員,有消息稱,目前已有投資人溝通投資事宜,A輪融資將於4月份啟動。連咖啡,一家出色的網際網路營銷公司連咖啡從本質來看,更像是一家網際網路營銷公司。從創立最初,連咖啡就選擇了一條很輕的路。
    • 瑞幸咖啡入駐十八城市挑戰星巴克
      本報訊 2月12日,瑞幸咖啡對外公布,今年4月底前將陸續入駐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入駐開業的22個城市,屆時瑞幸咖啡在全國的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個。  作為咖啡行業新秀,2018年,瑞幸咖啡不僅完成了B輪融資,其門店數量在去年年底也達到了2013家。而對於2019年的發展,瑞幸咖啡提出要新開門店2500家,年底超過4500家。  面對新銳競爭對手,星巴克CEO凱文·詹森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年底,瑞幸咖啡「不可能」超越星巴克。「僅2018年第四季度,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就上漲了18%。
    • 星巴克回應瑞幸咖啡:「無意參與炒作」
      在公開信中,瑞幸咖啡「痛訴」星巴克涉嫌壟斷咖啡連鎖市場,進行不公平競爭,要求物業與供應商排他性合作,「二選一」站隊。 瑞幸咖啡在公開信中稱,在合作中發現,星巴克與很多物業籤署的合同中有排他性條款,即使有閒置鋪位也無法出租給瑞幸咖啡。瑞幸稱,近期已收到多家同時與瑞幸與星巴克合作的供應商反饋,星巴克要求供應商夥伴「二選一」站隊,已接到部分合作商停止供貨的通知。
    • 瑞幸咖啡如何才能在中國擊敗星巴克?
      在第1部分,我詳細說明了我參觀幾家瑞幸咖啡門店的情況。這是一個來勢兇猛的新興企業,它致力於在中國的零售咖啡業打敗星巴克。所以,在第2部分,我的問題是:瑞幸咖啡能幹掉星巴克嗎?讓我來換種說法:瑞幸咖啡能拿走星巴克當前在中國20%的業務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能做到。
    • 那些「欺負」中國人喝不懂咖啡的公司
      各懷心事瑞幸身上的爭議從未消停過,吐槽瑞幸味道如刷鍋水的有之,質疑瑞幸「燒錢」模式不可持續的有之,看不懂瑞幸為何次次獲得融資的有之……而瑞幸咖啡的步伐卻越邁越大,線下門店突破3000家,官宣旗下小鹿茶獨立運營。
    • 挑戰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大筆燒錢何時休?
      消息面上,11月13日盤後,瑞幸咖啡發布2019年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總淨營收為15.416億元,同比增長540.2%;產品淨收入14.93億元,同比增長558%。更引人注目的是,瑞幸咖啡第三季度門店層面實現了1.8億元的運營利潤,利潤率約12.5%。這是瑞幸咖啡創立至今首次在門店層面實現盈利。在瑞幸咖啡店面盈利的背後,規模擴張功不可沒。
    • 瑞幸咖啡不把星巴克放在眼裡?憑什麼這麼牛?
      不把老大星巴克放在眼裡? 這就要說到瑞幸咖啡的的幕後營銷操盤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滬琛策劃曾操盤過多個大型項目,並打造出多個知名網紅品牌如:喜茶、FF汽車等。 既然有這麼牛叉的營銷諮詢機構操盤著瑞幸咖啡的營銷,就不由得使我產生興趣,探探瑞幸咖啡的營銷思路和套路。
    • 瑞幸咖啡退市 瑞幸商標和星巴克比一下看看差距在哪裡?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最終將塵埃落定,瑞幸咖啡在6月27日發布了聲明:瑞幸咖啡將在6月2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儘管瑞幸咖啡在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股價漲漲跌跌也有所反覆,一則瑞幸咖啡停牌聲明令事件最終走向了退市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