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不把星巴克放在眼裡?憑什麼這麼牛?

2020-12-17 騰訊網

一家成立僅4年的品牌憑什麼可以這麼牛?不把老大星巴克放在眼裡?

這就要說到瑞幸咖啡的的幕後營銷操盤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滬琛策劃曾操盤過多個大型項目,並打造出多個知名網紅品牌如:喜茶、FF汽車等。

既然有這麼牛叉的營銷諮詢機構操盤著瑞幸咖啡的營銷,就不由得使我產生興趣,探探瑞幸咖啡的營銷思路和套路。

一、線下傳播拆解

以分眾廣告為主,選擇城區的寫字樓和小區的電梯間進行廣告投放。

瑞幸咖啡的人群以白領和小資為主,這類人可能不太富裕但特別好面子,對於生活品質又特別看重,所以瑞幸咖啡選擇城區的寫字樓和小區投放廣告,又請張震和湯唯作為代言人也就特別合適。

(電梯廣告)

二、線上傳播拆解

1、微信LBS廣告

什麼是LBS廣告?比如:當你在海澱中關村,LBS廣告就會根據定位為你推送中關村附近的商家。

而微信的LBS廣告則是當你的刷朋友圈的時候,系統會根據你的地理位置來推送附近的商家。

恰好瑞幸咖啡的門店都是布局在城區的各個寫字樓當中,所以當你午休或空閒時刷朋友圈,微信就有可能為你推送瑞幸咖啡的廣告。如果你感興趣,自然會選擇點一杯嘗嘗。

下圖為瑞幸咖啡的門店地址,可以看到都設立在寫字樓裡。

2、新聞稿傳播

通過媒體和大號發布大量新聞稿進行傳播,使品牌得到最大限度的傳播。

如下圖:

3、製造事件營銷

5月16日,滬琛為瑞幸咖啡製造了一起「碰瓷」星巴克的營銷事件,炮轟星巴克涉嫌壟斷,並將對星巴克發起訴訟,引來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從默默無聞的咖啡品牌到叫板咖啡界一哥星巴克,不管人們說他是勇氣可嘉也好,還是說他是自不量力也罷,此舉確實使品牌獲得了廣大關注,並讓人們把瑞幸拿來與星巴克相提並論。從營銷上來看,堪稱鬼才。

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在5月16日當天,瑞幸咖啡被搜索指數達到了頂峰。

至此,瑞幸咖啡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可以說他的目的達到了。

三、人性拆解

1、明星效應

邀請張震、湯唯代言。

由於人們相信明星,盲從明星,所以利用明星的效能來吸引消費者再正常不過。

況且話說回來,瑞幸咖啡的人群畫像主要集中在30-39歲之間,就是說目標群體以80後為主,而張震、湯唯是這代人的男神、女神,選擇這兩個人作為代言再合適不過。想想看,男神、女神推薦給你的咖啡你不買杯嘗嘗?

(瑞幸咖啡人群年齡分布)

2、權威效應

滬琛策劃的邀請三位世界級咖啡大師為瑞幸咖啡作背書,分別為2014年WBC總冠軍井崎英典、2003年WBC義大利冠軍安德烈?拉圖瓦達和2017年WBC中國冠軍潘志敏。

由於人們相信權威、盲從權威,所以要利用權威人士的勢能為品牌作信任背書。

讓人們產生世界級咖啡大師都說瑞幸咖啡是正宗咖啡,它就一定是正宗咖啡的認知。

3、免費心理

只要下載APP,並註冊,就可以免費領取一杯咖啡。

人性貪,人人都想不用付出就可以直接得到。所以,免費送給用戶一杯咖啡,讓用戶下載APP並註冊帳號,就可以作為一種拉新模式。

這項功能從1月5日上線,當天的用戶註冊量翻倍,訂單相比平時增長了40%左右,而且成本更低。

還不只這樣,註冊APP後,每邀請一名用戶註冊,雙方都可以再免費領取一杯咖啡,比起送優惠券什麼的實在太有誠意了,讓用戶主動去分享,也就形成了裂變,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註冊量、訂單量、銷量自然也是日益漸增。

4、從眾效應

當你看到同事的桌子上擺放著一杯藍色包裝的飲料,你沒見過,也沒喝過,你一定會好奇地去問這是什麼飲料?然後自己也去買一杯。

根據用戶從眾的心理,看到別人都在喝同一款咖啡時,一定會好奇,一定會親自買一杯嘗嘗味道如何。

這就是利用人們從眾的心理引發的自傳播。

四、品牌拆解

1、品牌市場定位

滬琛的營銷理念認為:品牌市場的定位要第一或唯一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所以瑞幸咖啡能在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差異化競爭,讓自己成為市場中的唯一。

大部分咖啡品牌(包括星巴克)主打的都是線下體驗,在愜意的時光裡,拿起一本書,品上一口咖啡,是多麼美妙的一種感覺。

但瑞幸咖啡則反其道而行之,主打外賣市場,線下體驗為輔助。

因為很大一部分白領、小資是沒有太多時間到咖啡店去享受一杯咖啡的,或因為工作原因,或因為其他原因。

所以瑞幸咖啡便抓住這層空檔,主打外賣市場,在城區各個寫字樓鋪設線下咖啡店,以保證用戶下單時,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咖啡送到用戶家門口。

也就是說為什麼瑞幸咖啡揚言5月要在全國開設500家門店,也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讓用戶在下單後,短時間內就能喝上咖啡。

2、品牌人群定位

瑞幸咖啡的人群定位在上文也提過一些,主要以白領和小資為主,年齡主要分布在30-39歲之間。

為什麼目標人群年齡主要集中在30-39歲之間?為什麼主打一二線城市?

這類人群主要集中在80後,以白領和小資為主,一般在某外企,某名企任職,或已經走向管理崗,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居多。

這類人群十分享受生活,在意生活的質量,但苦於平時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總是沒有太多時間上咖啡店喝杯咖啡。所以瑞幸咖啡抓住這一痛點,主打外賣市場,讓沒時間上咖啡店喝咖啡的人,能夠在家裡或辦公室裡來享受一杯咖啡。

3、產品形象

滬琛為瑞幸創意的藍色的外包裝,加上麋鹿的LOGO標識,簡單又讓人容易識別。所以也難怪有人親切地稱瑞幸咖啡為「小藍杯」。既具有了吸睛價值,同時還具有了傳播價值。

五、CRM客戶管理

為什麼用手機號註冊?原因即是方便用簡訊召回那些長時間未使用過APP,刪除了APP的用戶。

到時只需給你發條簡訊:

「您已經3個月沒有喝過瑞幸的咖啡了,我們都很想念您,現在登錄APP,作為老用戶回饋,您可以免費領取一杯咖啡哦!」

如果你看到這樣的簡訊,即使已經忘記了手機曾下載過這個軟體或已經刪除了這個軟體,是不是也會重新登錄帳號、重新下載軟體,去領一杯免費咖啡?

相關焦點

  • 叫板星巴克,誰這麼牛?瑞幸咖啡營銷路數深度解析
    憑什麼這家咖啡品牌敢這麼牛?不把老大星巴克放在眼裡?這就要說到瑞幸咖啡的營銷操盤手——楊飛。既然有這麼牛叉的人操盤著瑞幸咖啡的營銷,就不由得使我產生興趣,探探瑞幸咖啡的營銷思路和套路。瑞幸咖啡的人群以白領和小資為主,這類人可能不太富裕但特別好面子,對於生活品質又特別看重,所以瑞幸咖啡選擇城區的寫字樓和小區投放廣告,又請張震和湯唯作為代言人也就特別合適。
  • 刷屏朋友圈,電梯廣告瘋狂宣傳的瑞幸咖啡,憑什麼挑釁星巴克?
    小藍杯,也就是瑞幸咖啡,你應該對湯唯代言的這杯不知道怎麼就橫空出世的咖啡十分熟悉了吧,這個剛成立半年的咖啡品牌,經過鋪天蓋地的宣傳,建設超過500家門店,迅速地擴張,再加上揚言要在中國超過星巴克,吸引了不少咖啡愛好者、餐飲從業者以及媒體的關注。
  • 瑞幸咖啡想趕超星巴克?網友想喝杯熱水,服務員卻不給,這就是差距
    近日,在網際網路職場社區,一名上海的碼農對瑞幸咖啡很不滿,並痛罵瑞興咖啡垃圾。原因是什麼呢?原來這麼碼農帶著小侄子路過瑞幸咖啡,小侄子說自己口渴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不能喝咖啡的,否則晚上會睡不著覺!但是樓主放眼望去,沒有一家超市,只有一個咖啡館。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不對標星巴克了?
    過去兩年時間,瑞幸咖啡耗資近十億美元,火箭般開出了4507家門店,在2019年底正式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玩家。如今,它又將槍眼瞄準了無人零售的市場,要推無人咖啡機和無人販賣機,賣起了堅果、果汁、酸奶、零食。只不過,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新客免單,買2贈1,以及——看起來燒不完的錢。
  • 瑞幸咖啡,不懂星巴克,更不懂咖啡!
    因為瑞幸剛出來的時候,一天到晚碰瓷星巴克,也就是下圖的內容,動不動就和古惑仔一樣,叫著喊著要挑戰星巴克龍頭老大的地位。But,如果說瑞幸作為一個營銷公司,咖啡是其營銷產品,那瑞幸對咖啡的了解程度簡直入門都算不上,不僅不懂咖啡,更不懂其競爭對手星巴克。或許有人覺得小編過於激動,還是想博眼球,但事實如此,沒必要說違心的話。
  • 喜茶入侵千億咖啡市場,星巴克、瑞幸是否受得住?
    從把茶做成冰激凌,從賣茶到賣靈感,再到前段時間的酸奶杯,可以說,已經對這位「不務正業」的傢伙有心理抗體,賣什麼都不覺得稀奇。雖然在我們對喜茶的觀念中,喜茶一直在賣茶飲和軟歐包,從沒有在咖啡領域中有過記錄。但是有網友爆料,在喜茶還沒有改名的時候,還在叫皇茶的時候,是有一段時間賣過奶蓋咖啡的。看來,喜茶並不滿足在茶飲的地位,還準備入侵咖啡市場,與咖啡界老牌大哥星巴克、新銳人物瑞幸咖啡爭奪市場!
  • 星巴克、瑞幸、連咖啡,在新零售三岔路口分道揚鑣
    一句話概括就是:星巴克要做瑞幸和連咖啡都在做的外送,瑞幸要做星巴克在做但連咖啡不做的輕食,連咖啡要做瑞幸和星巴克都不做的新零售。星巴克是老牌豪強,瑞幸和連咖啡屬於「新晉網紅」,它們一舉手一投足,都會讓咖啡行業震動甚至變天,我們姑且稱之為「咖啡三雄」。
  • 營銷套路剖析:這個咖啡品牌何能叫板星巴克?
    憑什麼這家咖啡品牌敢這麼牛?不把老大星巴克放在眼裡?這就要說到瑞幸咖啡的營銷操盤手——楊飛。既然有這麼牛叉的人操盤著瑞幸咖啡的營銷,就不由得使我產生興趣,探探瑞幸咖啡的營銷思路和套路。一、線下傳播拆解以分眾廣告為主,選擇城區的寫字樓和小區的電梯間進行廣告投放。
  • 瑞幸咖啡如何才能在中國擊敗星巴克?
    在第1部分,我詳細說明了我參觀幾家瑞幸咖啡門店的情況。這是一個來勢兇猛的新興企業,它致力於在中國的零售咖啡業打敗星巴克。所以,在第2部分,我的問題是:瑞幸咖啡能幹掉星巴克嗎?讓我來換種說法:瑞幸咖啡能拿走星巴克當前在中國20%的業務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能做到。
  • 咖啡新星「瑞幸咖啡」,會是下一個星巴克嗎?
    2019年,瑞幸咖啡已經席捲全國二十二個城市,店鋪數量多達2073家,其中1897家為實體店,剩下的為外賣廚房,已經累計賣出接近9千萬杯咖啡。在2019年1月份的戰略溝通會上,創始人表示,2019年,要在門店數量和銷量上趕超星巴克,到2019年底,成為國內連鎖咖啡第一大品牌。
  • 瑞幸咖啡、連咖啡、星巴克必有一戰
    輕資產策略給連咖啡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連咖啡創始人王江(業內稱為「連長」)也把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放在了他更擅長的營銷上。2016年年底,連咖啡打造出「咖啡庫」的產品概念,把提前購買的咖啡存在虛擬的咖啡庫中,在期限內可以自己下單享用,也可以贈送給微信好友。
  • 當瑞幸「咖啡的小世界」遇上星巴克「全世界的咖啡」
    阿里和星巴克的融合進入更深入階段,雙方對會員系統進行了全面整合,阿里系的支付寶、手淘等應用將為星巴克提供購買入口。9月6日,瑞幸咖啡和騰訊宣布達成合作。雙方宣布,瑞幸咖啡將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以實現「數字咖啡」藍圖。至此,咖啡世界形成了「阿里系」與「騰訊系」正面對抗的局面。
  • 中山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因為這些被查
    根據中山日報、中山南區官方微信公眾號報導,星巴克和瑞幸咖啡被查咖啡館衛生情況存在問題。據了解,7月3日,南區市場監管分局等共8人檢查組對廣東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中山星匯大信新都匯廣場分店與瑞幸咖啡(中山)有限公司南區第一分公司展開咖啡館衛生情況檢查。
  • 瑞幸咖啡起訴星巴克,星巴克遇到危機?有人說是炒作,你怎麼看?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是哪兒來的?竟然敢向咖啡界的老大哥星巴克發出譴責? 星巴克蛋糕對於這一次瑞幸咖啡的挑戰,有些人表示星巴克壟斷中國的咖啡市場太久,其實已經有很多咖啡企業想要對星巴克一戰,但苦於沒有規格和資金,只是現在瑞幸咖啡站了出來。
  • 激烈的咖啡市場,瑞幸和星巴克的競爭
    瑞幸咖啡卻在玩命燒錢。為了快速開店,給的房租比別人高很多,招聘咖啡師成本也高,有報導稱其不惜花三倍價格從星巴克挖人才;為了快速打響品牌,請代言人、鋪分眾傳媒,媒體造勢成本高;為了快速獲取客戶, 「買二贈一、買五贈五」 的活動持續進行,一杯瑞幸贈飲帶來一個註冊用戶,其獲客成本就在10~ 20 元。
  • 瑞幸奇襲星巴克,探索咖啡新道路!
    只是玩得好不好,就要看營銷策劃能力了,不管是否是借勢營銷,瑞幸咖啡的這次行動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瑞幸定位PK星巴克定位從產品定位來看,兩者各有千秋,談不上好壞。瑞幸一直在強調「專業性」,讓人忍不住聯想一杯專業的咖啡究竟是什麼樣的。
  • 跑了20家咖啡店,我發現了星巴克、瑞幸、711咖啡的秘密
    店員跟我說,放在架子上的咖啡豆並不是因為賣不出去所以放得久,而是一進貨就已經出廠幾個月了,有些甚至是前幾天才到的。大家可以去身邊的星巴克看一下問一下,情況不會有什麼不同。 這裡我一直沒搞明白,現在物流這麼發達,一包咖啡也不是什麼特殊物品,竟然要在路上走這麼久!不知道星爸爸是不是有什麼苦衷。這是貨架上賣的包裝咖啡豆。他們自己做咖啡用的豆子,我用報表數據算了一下,存貨周轉天數大概是127天。也就是說,豆子烘出來之後,平均要經過4個月才賣掉。
  • 在中國瑞幸咖啡如何擊敗星巴克
    5月以來一家名為瑞幸咖啡的企業開始炮轟星巴克,稱其對瑞幸供應商夥伴頻繁施壓要求站隊;此後星巴克回應稱,瑞幸咖啡是在進行碰瓷式市場炒作行為。瑞幸模式能否成功,最關鍵的是什麼?騰訊財經請到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外籍教授Jeffrey Towson,看看他對中國咖啡零售業的田野調查得出了怎麼樣結論?他又如何看待星巴克的顛覆者的誕生和它的新零售試驗?
  • 星巴克回應瑞幸咖啡:「無意參與炒作」
    在公開信中,瑞幸咖啡「痛訴」星巴克涉嫌壟斷咖啡連鎖市場,進行不公平競爭,要求物業與供應商排他性合作,「二選一」站隊。 瑞幸咖啡在公開信中稱,在合作中發現,星巴克與很多物業籤署的合同中有排他性條款,即使有閒置鋪位也無法出租給瑞幸咖啡。瑞幸稱,近期已收到多家同時與瑞幸與星巴克合作的供應商反饋,星巴克要求供應商夥伴「二選一」站隊,已接到部分合作商停止供貨的通知。
  • 瑞幸咖啡入駐十八城市挑戰星巴克
    本報訊 2月12日,瑞幸咖啡對外公布,今年4月底前將陸續入駐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入駐開業的22個城市,屆時瑞幸咖啡在全國的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個。  作為咖啡行業新秀,2018年,瑞幸咖啡不僅完成了B輪融資,其門店數量在去年年底也達到了2013家。而對於2019年的發展,瑞幸咖啡提出要新開門店2500家,年底超過4500家。  面對新銳競爭對手,星巴克CEO凱文·詹森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年底,瑞幸咖啡「不可能」超越星巴克。「僅2018年第四季度,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就上漲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