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甄隱士
列為看官,閒來無甚事,今日談談天王洪秀全的「母語」。
洪秀全做了天王后,凡事都喜歡用「天字」冠名當主語。如「天王」、「天兄」、等等不一而足,今日說的便是天王的國語「天話」。
所謂「天話」就是來自上天的話,洪秀全獲得這一「特權」是在早年落第之後,「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之病,死去七日還魂,自還魂之後,俱講天話,凡間之話少言。」、「天王之事,俱是那天話責人,我等為其臣,不敢與駁,任其稱也。」《李秀成供詞》
由於進入南京的天王府後,洪秀全「永不出宮門」,大事小事交給東王去做,自己躲在後面當精神教主,而他的權威要靠「天話」作為保證。
雖然「天話」是紅繡球所獨有,但是馮雲山、楊秀清等人也為它的形成、充實、豐富作出了補充和發展。
在這些「天話」的發展下,逐漸形成了洪秀全的最大軟實力。因為在信徒的眼裡,這些話是來自於「上帝」,天王只不過轉述一下。
然而天話也有本土化的改造,洪秀全是客家人,因此這「天話」自然帶有許多本土特色。
比如天話裡的「肚腸嫩」就是見識淺薄的意思,「肚內打稿」是三思而後行的意思,「狗仔一條腸」則是心腸正直的意思。此外,「天話」中還有一些隱語,比如「草」是心的意思,放草就是放心,「真草」是真心,而看似很漂亮的「雲中雪」則是刀的意思,那麼「雪中雲」則是殺掉的意思。此外「三更」是開小差,「掛紅」是斬首示眾,「紅粉」則是火藥。
還有「燈草似弓」則指的是心術不正活思想複雜,或者「妖心未化」似乎更好理解一些,如果情形嚴重的,沒有改造好很可能被天王「點天燈」或者「穿大紅袍」和「斬首不留」。所謂「穿大紅袍」就是將人凌遲處死。
其實洪秀全對於「天話」的創造和發展不僅僅就是這些,幾乎涵蓋了整個南京城的所有地點,看成最大特色。這是一套神人合一、政教合一、不土不洋、以洋為表的話語體系。它吸收了梁阿發的《勸世良言》的某些宗教知識。以洪秀全本人的幻覺、狂想和現實需要為主體,而形成和發展的「天話」。認為「天上原來如此」,「天情」上天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子的,因此他的話就是來自於「天上」,並且讓他成了「萬國獨一真主」。
《李秀成供詞》多次說到洪秀全「一味靠天」,對此也十分方案,認為這是「失國喪幫」的重要原因。除了他自己這樣,洪秀全更是用「天話」系列教材培養兒子。
在城破後,在自述中,這位幼天王,似乎對「天國」也很是不再重視,還寫一首打油詩:「跟到長毛心難開,東飛西跑多危險。如今跟哥歸家日,回去讀書考秀才。」「如今我不做長毛,一心一德輔清朝。清朝皇帝萬萬歲,亂臣賊子總難跑。」瞧,自己說自己是「長毛」,說明他對過去的生活是相當乏味和枯燥。
那麼這個小孩過去的生活是怎樣的?
從教育內容來看 洪天貴福只能讀洪秀全親自編纂的具有「天話」性質的教材:「讀過天朝十全大吉詩、三字經、幼學詩、千字詔、醒世文、太平救世詔、太平救世誥。」,堪稱洪秀全親自給兒子洗腦的第一手材料。但是洪天貴福也發現「前幾年 老子(洪秀全)寫票令要古書,幹王乃在杭州獻有古書萬餘卷。老子不準我看,老子自己看畢,總用火焚。」、「老子總不準宮內人看古書,且叫古書為妖書。」
因此,這個孩子的教育全都是洪秀全親自把關設計的,把他當做一個鳥養起來,從來不允許與外界有任何接觸,說話行為必須符合「天話」範疇,據洪天貴福說:「天朝內有一青鸚鵡,所住是銀籠,他會講話。鸚鵡唱雲:亞父山河,永永崽坐,永永闊闊扶崽坐。」
瞧,這典型的就是宮中的一對鸚鵡,他們說著「天話」,鸚鵡也學舌說「天話」,在洪秀全的語言體系和教育體系下,這種荒唐和愚昧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