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我們用三十六平方米的盒子,種下新古裡第一季的知識種子

2020-12-11 百家號

知識裡的盒子,

有閱讀,有滋味,有分享,有聚會……

還有的還有,

在「新古裡 | 中國常熟鐵琴銅劍樓知旅文化街區」,

等你探究。

「新古裡 | 中國常熟鐵琴銅劍樓知旅文化街區」作為一個以知識產業為特徵文化街區,在場景營建上,怎樣去聯結其精神內核與時代環境的共同陳述?特別是鐵琴銅劍樓作為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是民族璀璨文化的直接見證,具有強烈的地標性意義。

廣場是場景空間構成的關鍵組成,因此,作為參觀「鐵琴銅劍樓」的前置空間,我們提出了關於「知旅盒子」的構想,並邀請來自義大利的「Baldi Margheriti Associati」(以下簡稱Baldi-Mangeriti建築事務所)共同參與場景共建,選擇在廣場西北處,臨近「鐵琴銅劍樓」和文物保護單位「安徽會館」的區域作為實踐場所,成為場景序列組合中的重要體驗節點。

在完成對項目實地調研後,Baldi-Mangeriti建築事務所資深設計師 Sergio Melchiorri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對「知旅盒子」的思考和創作,帶領設計團隊從建築的指向性、空間構成的關係,符號語言,以及材質與色彩,考慮諸多因素的重疊,選擇用貨櫃為建築容器,以層次感和結構穿插的設計手段,紓解風格上的連貫和節奏,強調微型空間的靈活與開放性。

▲ 「知旅盒子」平面測量圖和創意手稿

▲ 平面圖

▲ 立面圖

建築的終極意義是通過與使用該空間的人發生聯繫得以發展。未來的「知識盒子」將更多參與在地文化生活,為城市變革提供人文性的關懷,滿足居民對公共空間的需求。畢竟城市快速變化,但以社交方式聚集依然是社會的主要構成方式。設計的「知旅盒子」,主要由「Library Space」、「Magic Box」和「Cafeteria」三個主題構成,並置入與知識相關的內容創生和消費體驗。

▲ 空間透視圖

▲ 效果圖

因此,不局限於歷史環境下的敘述,停留在文化觀光或生活風俗的體驗。從中國城鎮化更新的角度思考,鐵琴銅劍樓歷史文化街區作為城市的一部分,她需要聯繫歷史,同時也必然要關注人類與社會正往何處去。與在地生活發生關係,強調社區性的公共化作用,也是「新古裡」將被賦予的,在藏書樓這一中國獨有的歷史性「知識空間」中,如何用「知識」與「旅遊」的結合,驗證文明進步的意義。因此,在對「新古裡」廣場的場景改造與更新中,傳統文化的景觀符號依舊被保留,同時釋放更多開放的、集體性空間,

▲ 進行中的新古裡廣場改造

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尋求國際合作,借用外國建築設計團隊的專業力量,構築了新中國新建築的多重詮釋。而當這種過程逐漸回歸成熟理性,尋求自身文化個性的認知,發現現代性和傳統之間還有哪些可能的機會,將為時代語境下文化的復興與再生,提供更多建設性對策。追隨「新古裡」場景更新與「知旅」街區的定位,將為在地生活和地區發展賦予怎樣的意義?對話傳統,擁抱世界,以開放態度展開關於美好生活的想像與願景。

相關焦點

  • 新古裡:為未來而來 | 我在古裡種知識
    我們想要在這個線上線下知識和信息被重構連結的天下打造一個空間,讓知識和旅行得到完滿的結合。▲ 中國常熟▲ 鐵琴銅劍樓知旅文化街區我們選擇了一地,中國江南的常熟。而古裡瞿氏,更用中國學人的終極信仰繪就了中國文化精神最深藏的底色。我們選擇了常熟古裡鐵琴銅劍樓這裡,讓知識落腳,讓信息飛揚。這個時代,從圖書館到搜索框,從紙質書本到5.8英寸屏幕,接收知識的邊界被不斷打破,新的知識經濟被不斷催生,新的知識業態被不停孵化,新的知識體驗撲面而來,新的時代,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
  • 2019年度新古裡知識年禮,請笑納|往後餘生,我奉陪到底!
    致新粉(新古裡粉絲,簡稱新粉):諸位好!我的前身,是一座即將邁入227歲老齡的藏書樓,一座歷經瞿氏一脈五代讀書、藏書、刻書、護書、獻書,幾經波折不棄,世人稱我為中國四大藏書樓之首的藏書樓;也是一座正值妙齡少艾,正在涅槃新生的新知識新場景新街區。
  • 新古裡知旅文化街區第二屆「知識豐收節」圓滿落幕 新古裡2021知識...
    「新古裡作為首個以知識為場景的文化旅遊街區,通過知識豐收節的舉辦,不僅延續了鐵琴銅劍樓瞿氏家族藏書精神,更為文旅融合賦能帶來更多元的可能。」 ——常熟市古裡鎮人民政府黨委書記談曉華
  • 新聞∣「新古裡知旅街區知識豐收節」圓滿開幕
    當人類獲得知識之後,就有了光。知識是創造力,是生產力,是為未來提供無限可能的工具。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古裡知旅文化街區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於9月22日上午10點特別舉行「新古裡知旅街區知識豐收節」的開幕儀式,作為2019年常熟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以知識的豐收獻禮祖國。
  • 國潮夜市,點亮中國常熟新古裡知旅街區
    在國內歷史街區競爭日趨激烈、建設同質化現象嚴重的情況下,新古裡知識旅遊街區立足常熟古裡深厚悠長的藏書文化和鐵琴銅劍樓地標,整合對接國內外優秀知識產業機構,以知識為切入,IP開發為起點,以優秀歷史文化遺存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以文化為本,旅遊為輔」,另闢蹊徑走出一條彰顯文化自信的文商旅融合發展之路,創新中國歷史人文街區的發展路徑,成為常熟文旅的新地標。
  • 新古裡知旅文化街區第二屆「知識豐收節」圓滿落幕
    伴隨著書房奇妙夜活動的順利結束,蘇州常熟鐵琴銅劍樓知旅文化街區第二屆「知識豐收節」圓滿落幕。據了解,本屆「知識豐收節」歷時兩個月,為新古裡帶來了一系列豐富多元的內容。這些兼具創新性、在地性的活動,是對過去耕耘知識力的回首,更是對未來精神文化的傳承與播種。在新的一年,新古裡將以更加嶄新和豐富的面貌,帶來更廣泛的文化傳播、更多元的發展可能。
  • 常熟古裡知識豐收節開幕 圖書館和書場落成
    蘇報訊(駐常熟記者 商中堯 陳潔 通訊員 邵金祥)昨天,常熟古裡鎮第二屆知識豐收節開幕。現場舉行了鐵琴銅劍樓藏書與常熟城鄉全民閱讀研討會,古裡圖書館、古裡書場同時落成。古裡鎮歷史悠久、文化昌盛。享譽海內外的鐵琴銅劍樓位於中心集鎮。
  • 常熟新古裡打造知識旅遊文化街區提升旅遊獲得感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 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常熟新古裡特別策劃「中國常熟鐵琴銅劍樓知旅文化街區知識豐收節」,作為2019常熟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以知識的豐收獻禮。
  • 10月新古裡活動集錦|金秋似畫收穫忙
    秋天到,稻穀香,金秋似畫收穫忙,舉國共慶華誕的10月,新古裡街區迎來了研學講堂、鐵琴銅劍樓讀書會、2019「知識豐收節」閉幕儀式 「秋の豐收」名村茂代私享演奏會等活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發生在10月的事吧!
  • 古裡圖書館投用 是常熟唯一擁有古籍圖書的鄉鎮圖書館
    蘇報訊(駐常熟記者 陳潔 通訊員 邵金祥)日前,古裡圖書館投用,這是常熟唯一擁有古籍圖書的鄉鎮圖書館。古裡圖書館位於瞿氏鐵琴銅劍樓後花園,建築面積850平方米,分上下二層。整體結構秉承了鐵琴銅劍藏書樓風貌和特色。圖書館新採購1.6萬冊書籍,分幼兒、成人兩個閱讀區,並提供電子閱覽服務。
  • 在常熟文昌閣裡,我們為什麼要種一棵樹?
    10月,曾經參與設計赫爾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館和土耳其伊斯坦堡地鐵站的義大利設計師Sergio Melchiorri先生剛剛完成「新古裡·知識盒子」的設計。11月,曾參與過日本大阪世博會、上海世博會的日本丹青社創意總監小野直紀和遠見的規劃設計師一起,完成了「文昌閣·知識之樹」 的空間構想。
  • 在常熟新古裡鐵琴銅劍樓知旅文化街區感受「新古裡」夜生活
    江南憶書房邊的小公園裡,來自臺灣的薩克斯手演奏的名曲令人流連忘返;文昌閣下,武術家周真生的太極拳表演一招一式,耐人尋味……今年的這個「五一」小長假,常熟公共文化的新地標——新古裡鐵琴銅劍樓知旅文化街區實實在在的「火」了一把,吸引了不少市民與遊客慕名前往。
  • 江蘇-常熟~唯一擁有古籍圖書的鄉鎮圖書館,古裡圖書館投用
    近日,常熟唯一擁有古籍圖書的鄉鎮圖書館——古裡圖書館投用,這是古裡鎮傳承書香文脈,延續讀書風尚的又一舉措。新建的古裡圖書館,位於瞿氏鐵琴銅劍樓後花園,建築面積850平方米,分上下二層。圖書館新採購了1.6萬冊書籍,分幼兒、成人兩個閱讀區,並提供電子閱覽,環境優雅,成為廣大讀者遊覽、參觀、借閱、研學的好去處。古裡鎮藏書讀書歷史悠久,位於集鎮中心的瞿氏鐵琴銅劍樓是享譽海內外的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瞿氏延綿五代酷愛藏書,不惜重金,四處搜集,所藏珍本善本古籍10多萬冊。
  • 種子博物館丨用10000+顆種子,種下五彩斑斕的好奇心
    人們渴望經歷更多的故事,於是用閱讀體驗人生;希望尋求感受的共鳴,於是用音樂傳遞感情
  • 讓更多人從文化視角讀懂古裡
    慢慢的,這裡的書就會越來越多,一個文脈就這樣可以在當代用這樣的方式傳承。能夠讓大家在嘈雜的社會裡有一份安靜的心。大家都喜歡書,在古代就是藏書家。而我們現在是大家一起來藏書,大家藏的都是大師的書,這些書放到這裡給大家看。這樣做也算是延續了鐵琴銅劍樓五代樓主的精神:用藏書服務於學界,用藏書服務於社會,延續江南文化一脈,讓更多人從文化的視角讀懂古裡。
  • 戰疫日記307|春和日麗,我們在武漢種下蘋果的種子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主管護師時間:2020年3月14日地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前幾天是風和日麗的植樹節,天晴得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雲,天幕上一輪金色的太陽,微風輕輕地吹,暖暖的陽光覆蓋大地,小草在陽光的沐浴下吐出嫩嫩的小芽
  • 常熟何以成為首個以人工智慧&知識普惠為主題的未來書店首發地?
    如今,繼阿里巴巴的未來酒店和京東的未來餐廳之後,初見書房研發推出首個以人工智慧與知識普惠為主題的未來書店,即將首發於常熟古裡,或將迎來新知識經濟體驗式場景的又一個「春天」。兩大書業場景新物種的首發地,均選在了常熟古裡。「初見·未來書店」欲將紙上屏上,線上線下,古今中外所飛揚的龐大而碎片化的知識濃縮至50㎡左右的空間裡,並利用公共空間做更多的知識創意巡展,將文化融入到整體空間中,營造空間未來氛圍的知識力和感知力。
  • 子月為什麼在每年的十一月?
    要解釋這個疑問,我們需要先了解這些。 一、農曆十一月的特點 農曆十一月,有大雪、冬至兩個節氣。而冬至節氣,是北半球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冬至節氣後,黑夜時間逐漸縮短,白晝時間慢慢變長,這種變化,會一直持續到夏至節氣-----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這天。
  • 韓國將重啟新古裡核電工程
    【電纜網訊】據韓聯社報導,10月22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儘快重啟新古裡5、6號核電機組建設工程,希望國民尊重和接受這一決定。 資料顯示,新古裡5、6號機組位於蔚山廣域市蔚州郡,於去年6月獲批,原計劃分別於2021年3月、2022年3月建成商運。兩臺機組均採用韓國自主設計的先進壓水堆核電機組APR-1400,裝機容量140萬千瓦,設計壽命60年。 文在寅曾在競選綱領中承諾停建新古裡5、6號機組。
  • 知旅中國 小鎮大年新古裡2020新年人文大賞-《鄭培凱:遨遊於藝》
    新古裡2020新年人文大賞-《鄭培凱:遨遊於藝》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世遺中心古建聯盟-世遺文旅專委會和鐵琴銅劍樓知識旅遊街區-初見書房主辦,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書城》雜誌社、隱堂工作室協辦,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常熟市古裡鎮人民政府和南京市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辦事處特別支持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