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 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常熟新古裡特別策劃「中國常熟鐵琴銅劍樓知旅文化街區知識豐收節」,作為2019常熟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以知識的豐收獻禮。
「知識豐收節」於2019 年 9 月 22 日正式啟幕。在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一系列以知識、文化、藝術為主題的活動,將以豐富多元的形式呈現。新古裡的秋風,挾帶著豐收的書香與稻香,激蕩文化的迴響。
打造街區自有IP形象,賦能古裡文旅新發展
江南常熟,以藏書名聞天下,而瞿氏守護五世的「鐵琴銅劍樓」更是中國藏書史上的傳奇。常熟正是以中國清代四大藏書樓之首的鐵琴銅劍樓為精神原點,把守護知識、傳遞知識作為己任。
9月22日上午10點,在新古裡「知識精靈」IP形象發布會為「濃濃家國情˙美麗中國夢知識豐收節」開幕式拉開序幕,知識精靈書蟲「脈望」將不斷活化新古裡場景,這一角色也將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以其視覺語言的故事講述方式,為新古裡帶來更廣泛的文化傳播、更多元的發展可能。同時,通過靈動的書蟲形象,期望激發大眾對「知識」的重視,延續鐵琴銅劍樓瞿氏家族「世代藏書、讀書」精神的初心與期許。
海外華僑思念家國,捐書傳承藏書文化
鐵琴銅劍樓開放包容的藏書態度、鍥而不捨的藏書精神、歷代樓主濃鬱的家國情懷,已成為廣大讀書人心的嚮往之地,亦成為廣大華僑來常參觀的重要地點。為了更廣泛地凝聚僑心、匯集僑力,更好地心繫家鄉、心繫祖國的發展,全力投身於常熟市和古裡鎮的高質量發展。古裡鎮僑聯在「知識豐收節」開幕當天,成立鐵琴銅劍樓「華僑文化交流基地」。這不僅是以實在的「港灣」擁抱所有中華兒女,更是在向祖國傳遞華僑思國思鄉的赤誠之心。
同時,古裡鎮僑聯將向鐵琴銅劍樓捐獻《書房裡的中國》一書。該書是以虞山藏書派作為切入點,由點及面、生動詳實的講述一段關於文人與書、文化與流傳的歷史故事,而鐵琴銅劍樓的藏書歷程是這段歷史中最耀眼的篇章。在「以書致敬鐵琴銅劍樓」之外,這也是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致敬,是對偉大祖國的致敬。
學與遊結合,打造地域特色研學
「常熟研學堂」將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推出依託虞山書派、畫派、詩派等延伸出的「江南國學」板塊;利用常熟稻米技藝等文化推出「江南耕讀」板塊;結合江南雕繡與現代工藝推出「江南手作」板塊;依託本地山水資源推出的「科普教育」板塊;以及結合戶外和體育形成的「戶外體驗」板塊,將整個常熟的旅遊資源進行專業的研學產品的梳理,使旅遊不再只是旅遊,而成了底蘊深厚的「移動課堂」,讓來訪者遊有所學,學有所用。
在開幕式上,沙家浜風景區、支塘鎮蔣巷村、虞山尚湖風景區、新古裡知旅文化街區、蔣巷書院、常熟文廟、翁同龢紀念館、聖百合江南糕餅創意園、金剪刀文創園、世界聯合學院(中國常熟)、言子紀念館、隆力奇「江南奇兵」國防教育基地等 12 家機構被評為研學遊示範基地。
書香與稻香交織,「貳香集市」熱鬧開市
今秋的豐收季,糧食滿倉的稻香遇上新古裡知識的書香,碰撞出「知識豐收節」中極具特色的「貳香集市」鄉創市集在新古裡街區廣場熱鬧開市。
與都市中流行的各式以潮流設計、風格文創為主的創意市集不同,「貳香集市」立足於「書香」與「稻香」在新古裡交匯的概念,將創新模式融合進鄉土市集。豐碩的農產品、多元的手藝,展現人與鄉土的聯繫,引出農業與手工藝反映在地文化的本質,展現當地人對傳統繼承與發展的精神。市集集結當地農民、傳統手工藝者、知名老品牌、特色文創等加入,搭建出極具自我表達主張的鄉創展示平臺。
同時,「貳香市集」兼顧文化傳承與歡樂製造,在好玩又好逛的市集場景裡,有趣的知識也融合其中,一系列契合「當書香遇上稻香」的活動將同步發聲:廣場互動公共裝置、創意知識互動遊戲等趣味內容,為新古裡增添豐收喜悅,也為廣大到訪者提供感受農耕文明,體驗當地傳統文化特色,與生產者深度交流的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