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又叫金鍊花、波斯皂莢、婆羅門皂莢、長果子樹、牛角樹、豬腸豆等。阿勃勒之名可能來自於另一花與其類似,而易於混淆之植物金鍊花之音譯。是一種蘇木亞科的植物。原產於南亞南部,從巴基斯坦南部往東直到印度及緬甸,往南直到斯裡蘭卡。分布在緬甸、斯裡蘭卡、印度、臺灣以及中國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公尺的地區。
阿勃勒有一個很美的名字「黃金雨」,到了夏天樹上就會垂吊著一串串如黃金打造的風鈴,隨著每一串花的綻放,樹葉會越來越少,最後掛滿整樹美麗的花。花瓣在凋謝前會先轉為淡黃色或白色,與金黃色綻放時最美麗的花相互襯映。風,吹落一地的金黃,吹響心裡感動的歌曲。阿勃勒花多在五到六月間開花,有些學校畢業生離校前都在阿勃勒樹下拍紀念照,又稱阿勃勒為「畢業花」。
俗稱「黃金雨」的阿勃勒,17世紀時由荷蘭人引入臺灣,原產地在印度南部及鄰近之東南亞區域,是一種落葉喬木,在印度為傳統的藥用植物,主要用來治胃痛、便秘、胃酸過多、食欲不振等症狀,特色主要是花和果實,而花期為5至7月,花語則是金色之戀,樹高可達10至20公尺,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栽種,大部分被作為景觀樹或行道樹。
阿勃勒生命力強,而且越熱越開花,一串串金黃色的花朵耀眼奪目,風一吹來,花瓣隨風飄落,就會形成美麗的「黃金雨」,是夏季裡最浪漫的景色。
臺灣北部可到新北市的蘆洲區的仁愛廣場、尼加拉瓜公園、三峽區的臺北大學校內、板橋區崑崙公園、永和仁愛公園、三重區三信路、五谷王北街與板橋區民生路二段這7個地方都有阿勃勒的蹤跡,想賞花的朋友記得把握花期,預估只到7月為止哦!
臺中市民可至南屯區龍富路一段(與環中路三段平行)、西區梅川園道、南區興大園道、北屯區旱溪東西路;大花紫薇在環中路四段、臺灣大道光明路橋周邊、新建國市場周邊。中興大學興大路兩旁的黃金雨隧道也非常有名。
臺南可以到臺南大學、成功大學周邊,歸仁區文化中心演藝廳、臺南高鐵站;高鐵站區的阿勃勒,分布在歸仁一路、歸仁二路、高發三路、高鐵十路,以及大武路東側等,都找得到阿勃勒蹤跡。
臺南街頭隨處可見一串串成串的金黃色花瓣隨著微風吹拂搖曳著,不少路人紛紛拿起手機拍下眼前難得景致,黃澄澄的花朵在陽光的照射下更加耀眼,也成為南臺灣民眾的日常小確幸。
至於高雄則以高雄市文化中心周邊最璀璨耀眼,整排的阿勃勒行道樹熱情奔放的綻放,有如掛滿金黃色的燈籠,與豔陽藍天輝映,美不勝收,吸引不少路人駐足拍照。
其他在南京路、和平路、光華路、林德街、廣州一街、九如四路、中山三路、高雄大學路、援中路及翠華路等也都有蹤跡,公園亦處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