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太平洋島國的投入只增不減

2020-12-13 騰訊網

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楠迪同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據新華社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楠迪同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莫裡、薩摩亞總理圖伊拉埃帕、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奧尼爾、萬那杜總理納圖曼、庫克群島總理普納、湯加首相圖伊瓦卡諾、紐埃總理塔拉吉等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共商合作發展大計。

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主旨講話,闡述新形勢下中國深化同太平洋島國關係的政策舉措,強調中國是島國真誠朋友和合作夥伴。

習近平指出,中國和太平洋島國雖然相距遙遠,但雙方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陸續同8個太平洋島國建立外交關係,雙方友好合作關係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當前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傳統友好更加牢固,共同利益不斷拓展,合作前景日益廣闊,雙方關係面臨乘勢而上的良好機遇。中國對發展同太平洋島國關係的重視只會加強、不會削弱,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島國領導人一致表示,中方倡議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島國提供了重要機遇,島國人民對雙方合作抱有期待,願意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同中方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

■ 建議

提升同太平洋島國關係習近平提出哪些建議?

第一,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係。中方尊重各島國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支持島國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和決定地區事務,支持島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第二,加強高層交往。中方歡迎島國領導人訪華,為雙方關係做好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願同島國擴大政府部門、立法機構、政黨對話交往,繼續辦好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等機制性對話。

第三,深化務實合作。中方提出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我們真誠歡迎島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願同島國深化經貿、農漁業、海洋、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將為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中方將繼續支持島國重大生產項目以及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

第四,擴大人文交流。未來5年中國將為島國提供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各類研修培訓名額。中方願同島國加強各界交流,繼續派遣醫療隊到有關島國工作,鼓勵更多中國遊客赴島國旅遊。

第五,加強多邊協調。中方願同各島國就全球治理、扶貧減災、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道援助等問題加強溝通,維護雙方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中方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向島國提供節能環保物資和可再生能源設備,開展地震海嘯預警、海平面監測等合作。中方將繼續積極參與太平洋島國論壇等島國地區合作機制。

■ 焦點

習近平同斐濟總理舉行會談,稱中方將在斐濟設立中國文化中心

習近平:感謝斐方協助海外追逃追贓

據新華社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楠迪同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舉行會談。習近平表示,讚賞斐濟將發展對華關係作為「向北看」政策的優先方向。我們願同斐方保持高層和各級別交往勢頭,加強合作。

習近平指出,我們歡迎更多斐濟優勢產品對華出口,支持斐方開發中國旅遊市場,鼓勵中國企業赴斐投資。中方將繼續支持和幫助斐濟應對氣候變化。中方將在斐濟設立中國文化中心,繼續派遣醫療、文藝團組到斐濟等島國巡診巡演。中方感謝斐方協助中國政府開展海外追逃追贓工作,希望繼續加強兩國執法合作。

會談後,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了兩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互免籤證等合作文件籤字儀式。

■ 釋疑

「集體會晤」有啥門道?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斐濟期間,有一項特殊安排:同多個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集體會晤可以說是中國外交中的一個創新,那麼這究竟是個啥概念?又有怎樣的外交意義?

什麼是集體會晤?

此前,外交部就此次出訪在吹風會上的說法是:習近平主席將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對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並將在斐濟同其他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分別舉行雙邊會見,同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

這裡實際上有三種形式的外交活動。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是多邊外交;國事訪問是雙邊外交;與島國領導人的集體會晤則是「一對多」,中國是一方,其他國家作為整體是另一方。這從形式上接近「多邊」,但從實質上更加接近於「雙邊」。

外交學院副院長江瑞平稱,「集體會晤」通常是一國領導人出訪時,在時間非常緊、會晤對象又比較多的情形下,在某一出訪地邀請周邊國家領導人一同會晤。會晤對象通常有比較相似的利益訴求,面臨有區域特點的共性問題。

集體會晤都很高大上?

今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巴西與拉美和加勒比多國領導人集體會晤,中國、巴西、拉共體「四駕馬車」及其他一些拉美國家領導人出席。這次會晤由中方倡議,是中拉領導人的第一次集體會晤。

集體會晤形式靈活,不光有「高大上」的會談,還有「接地氣」的飯局。去年6月2日,習近平訪問千里達及托巴哥時在西班牙港請加勒比國家領導人吃了頓午飯,特多、蘇利南、蓋亞那等多國領導人應邀出席。

2013年3月28日,在南非德班,習近平邀請非洲國家領導人,舉行了一場非同尋常的早餐會。南非總統祖馬、安哥拉總統多斯桑託斯等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參加早餐會。習近平說,這次早餐會舉辦的初衷就是想「聽聽非洲國家對發展中非關係的想法」。

集體會晤意義何在?

為什麼有了雙邊和多邊,還要有集體會晤的形式?首先,集體會晤是中國外交上的創新,增加了中國外交的立體性。以今年7月中國與拉美國家領導人集體會晤為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允熬認為,這次集體會晤「是破天荒的創舉,為中國同拉美整體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新平臺」。

其次,集體會晤提高了領導人出訪的效率,習近平歷次集體會晤都是滿滿的成果,比如中拉領導人在會晤中宣布成立中國—拉共體論壇。

最後,集體會晤是大國外交的一部分,有助於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以此次會晤為例,江瑞平說,這些島國面臨有共性的地區性問題,比較突出的一個是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對這些國家構成不小的威脅。習主席這次與島國領導人的集體會晤,就談到了氣候變化問題,協助這些國家尋找解決之道,這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盡義務的大國形象。

據新華社

斐濟有句諺語:「一顆花蕾將孕育出千百萬個果實。」中國也有句古語:「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願同各島國一道努力,求友誼之真,務合作之實,結共贏之果,共圓發展繁榮和諧之夢。

——習近平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對巴新、汶萊、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並同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
    千百年來,中國同東南亞各國和太平洋島國舟舶繼路、商使交屬,漂洋過海、互通有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碰撞出一段段千古傳誦的友誼佳話,結下綿延不絕的深厚情緣。巴布亞紐幾內亞,南太平洋島國領頭羊,中國在南太地區的親密夥伴;汶萊、菲律賓,同中國世代友好的南海鄰居。
  • 習近平推動的菌草技術 在太平洋島國造就傳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原標題: 2018APEC · 中國菌草 · 太平洋島國的傳奇「18供圖 新華社記者魏培全11月15日至21日,習近平主席將對巴布亞紐幾內亞、汶萊、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其間,習近平主席將於11月17日至18日出席在巴新莫爾茲比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供圖 新華社記者白雪飛;;一種名為「菌草」的神奇植物16日在APEC峰會前的巴布亞紐幾內亞露面。
  • 曾被預言第一個沉入海底 太平洋島國吐瓦魯面積不減反增
    新華社2月10日報導,不少專家曾預測,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島國吐瓦魯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沉」入海底的國家。然而,根據9日公布的最新研究,過去40多年來,吐瓦魯國土面積反而變大了。研究共同作者保羅·肯奇(Paul Kench)說:「我們以為環礁靜止不動,會隨著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但是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這些島嶼地理學意義上充滿動態活力,處在不斷變化當中。」 研究團隊提醒,全球氣候變暖仍是眾多島國和近海城市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只是有關各方需要調整危機應對思路。過去,不少島國認為難逃沉入海底的命運,開始探討向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移民的方案。
  • ...汶萊、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並同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紀實(2...
    這次見到習近平主席,他懇切地說:「巴新還是個農業國,現在的發展階段同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有很多相似之處,希望學習中國成功經驗,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習近平主席對他說:「我同你分享一些中國經驗,那就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在不同場合強調指出:「不論中國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一員,永遠同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
  • 《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網12月20日訊 19日,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布《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  藍皮書指出,總體來看,2019年太平洋島國地區政治、經濟、外交局勢保持平穩。2019年是太平洋島國選舉年,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吉里巴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諾魯、馬紹爾群島、新喀裡多尼亞(法)等國家和地區舉行大選,巴布亞紐幾內亞、湯加因政局變動進行了政府首腦選舉,布幹維爾地區則順利進行了公投。
  • 「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開幕,馬蜂窩發布太平洋海島攻略
    近日,2019「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在薩摩亞開幕,馬蜂窩旅遊網發布了《太平洋海島攻略》,盤點馬蜂窩平臺上最有趣的太平洋小眾海島玩法,幫助遊客了解更多太平洋島國的旅遊資訊,打卡新的小眾海島。
  • 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疫情會議成功舉行 外交部:島國高度讚賞中方...
    在今天(12月2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日前中國和太平洋島國舉行了應對疫情第二次副外長級特別會議。請問能否介紹一下會議成果?下階段中國同太平洋島國將採取哪些措施應對疫情?
  • 外交部就太平洋島國論壇8月將在吐瓦魯召開等答問
    問:去年在諾魯召開的太平洋島國論壇今年8月將在吐瓦魯召開。你能否先介紹一些細節以及中方參會情況?   答:太平洋島國論壇是重要的地區政府間組織,長期以來為促進島國可持續發展,維護島國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 趙少峰、於鐳:太平洋島國酋長制的演化及其走向簡論
    「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不僅要將「太平洋模式」與中國模式相結合,還要加強與太平洋島國政治領導人的聯繫,才能更好地推進中國同太平洋島國互利合作項目的順利開展。三、太平洋島國獨立後酋長制的走向文化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並具有凝聚力和適應性的特徵。在沒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和以歷史書寫為載體的文化傳播環境中,太平洋島國傳統文化在與西方強勢文化碰撞過程中,顯然不具有優勢。
  • 【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發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11月19日,太平洋島國...
    2020-11-19 07:14:24來源:FX168 【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發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11月19日,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發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是一名薩摩亞籍水手,上周五從奧克蘭乘坐運送僑民回國的航班返回薩摩亞。
  • 同為南太平洋島國,諾魯和萬那杜的差距為什麼愈來愈大?
    南太平洋島國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已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對象。然而,曾經的「暴發戶」諾魯和「特困生」萬那杜,這兩個同樣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近年來的發展軌道卻邁向了兩端。
  • 此國數十年來被稱為快沉沒的國家,但是四十年來國土面積不減反增
    在世界上有一個國家的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是電視的簡稱.TV,就應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域名這個微型國家每年會有一筆很客觀的域名收入,這個國家就是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吐瓦魯(Tuvalu)是南太平洋島國,是全球最小的島國之一。
  • 「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成果顯著
    2019「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簡稱「中太旅遊年」)今年4月1日正式啟動。雖只過去半年多時間,但南太平洋旅遊組織執行長克裡斯·科克爾日前明確表示,他滿意「中太旅遊年」在吸引中國遊客和推動本地旅遊開發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旅遊外交:歷史基礎、現實動力與路徑選擇
    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斐濟並與8個建交島國的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由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正式訪問太平洋島國,首次與建交島國領導人進行集體對話,雙方重點明確了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夥伴關係(以下簡稱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對建交島國政策的制定,是中國一貫奉行的對外政策的具體和深化。
  • 太平洋島國旅遊業受重創經濟慘澹,南太平洋巴鐵為何成特例?
    有著優質旅遊資源的太平洋島國,曾是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的極大受益者,但因疫情卻反而飽受旅遊業「停擺」之苦。因醫療資源缺乏,為儘可能降低本國國民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大部分太平洋島國自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初便實施了嚴格的管控措施。以目前的狀況來說,這一舉措無疑是正確的,但也幾乎是以犧牲經濟為代價的。
  • 吐瓦魯|你所不熟悉的太平洋島國
    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國土面積約為26平方公裡,跟北京東城區的面積差不多。吐瓦魯人口僅為1萬,沒有任何天然資源,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更悲催的是,全國海拔最高處也才4米,估計將成為首個被海水徹底淹沒的國家,該國居民屆時將集體搬遷到紐西蘭。這個國家每年只有1000名遊客到訪,堪稱世界最冷門旅遊地。
  • 2019「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成果顯著
    新華社阿皮亞10月23日電 綜述:「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成果顯著新華社記者鄭昕 張永興 邰背平2019「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簡稱「中太旅遊年」)今年4月1日正式啟動。雖只過去半年多時間,但南太平洋旅遊組織執行長克裡斯·科克爾日前明確表示,他滿意「中太旅遊年」在吸引中國遊客和推動本地旅遊開發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南太平洋地區地域遼闊,域內一萬多個島嶼或大或小,宛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鑲嵌在浩瀚蔚藍的太平洋上。海天一色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熱帶風情吸引著包括中國遊客在內世界各地的遊客,旅遊業也正成為域內不少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
  • 中國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遭主辦國諾魯阻撓 外交部回應
    問:據報導,日前在諾魯舉行的第30屆太平洋島國論壇會期間,諾魯方面曾多方幹擾中方代表團與會,請問你能否介紹有關情況?  答:9月4日,第30屆太平洋島國論壇會在臺灣當局所謂「邦交國」諾魯舉行。應論壇秘書處邀請,中方作為論壇對話夥伴出席會議。  諾魯作為論壇主辦國,違背國際慣例和論壇規定,上演了一出拙劣的鬧劇。
  • 疫情期間中國從太平洋島國撤出部分開發及外交人員?外交部回應
    深圳衛視記者:據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要求一些太平洋島國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關項目的開發人員回國,並削減了10個駐太平洋國家的外交人員,在為該地區提供疫情相關支持方面,中國基本上沒有採取行動。中方能否證實?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有關報導純屬子虛烏有、別有用心。事實上,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更加緊密了。
  • 緊隨美澳刷存在感,日本外相時隔32年再訪南太平洋島國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美國急於加強對南太平洋地區的掌控之際,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也在本周造訪了四個南太平洋島國。日本放送協會(NHK)8月8日報導指出,這是日本外相時隔32年再次訪問南太平洋國家,1987年日本前外相倉成正曾訪問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