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很多人叫不上名字的《綠島小夜曲》,背後有著那麼多的故事

2020-12-17 世界好歌曲

說起這首《綠島小夜曲》的名字,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陌生。但大多數人都曾聽過這首歌曲,無論是在火車上、校園裡還是視頻的背景音樂中。而這首歌的創作背景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歌曲創作故事:

《綠島小夜曲》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那年夏天,《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喜愛文學的潘英傑建議以「抒情優美取勝」的小夜曲來創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藍萍的和聲。

臺北日出

潘英傑趁著靈感,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結合了他對臺灣的印象以及對愛情的感受,寫出歌詞。潘英傑說,他當年一到臺北,看到高大的椰子樹,覺得很新鮮。此外,他覺得臺灣是個綠油油的島嶼,因此歌詞中的「綠島」指的就是臺灣。

海邊的公路

第二天潘英傑就把交給周藍萍,正處熱戀的周藍萍看了相當滿意,有深獲我意之感,在愛情甜如蜜的企盼下,立刻譜成《綠島小夜曲》。這是一首以「綠意盎然」的臺灣景觀為背景,描寫戀愛中男女的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並交由紫薇(本名胡以衡)在中廣錄音室灌錄。歌曲首先在「中廣」白茜如主持的綜合節目中由紫薇主唱,一唱而紅,至今流行不衰。

潘英傑出身「中央音樂幹訓班」第一期,與周藍萍是前後期校友,抗戰時期知名的「千人大合唱」畫面中,就有潘英傑、周藍萍的身影。紫薇靠著《綠島小夜曲》走紅,周藍萍也因此替電影《梁祝》配樂。《綠島小夜曲》曾被評為二十世紀「百年金曲十大排行榜」的第三名。

臺灣夜景

周藍萍過世時,潘英傑給他的輓聯是:「低吟綠島小夜曲,永懷家在山那邊。」潘英傑對紫薇主唱也有絕佳的推崇,他說:「紫薇的音色婉麗,音質特佳,技巧熟練,以及情感適切的運用,擅長演唱抒情歌曲,她唱這首歌時,其中的詞句及旋律,也如清澈溪水般地從歌聲中流出,沁人心田。可惜伊人已逝!但她的歌聲,永留人間。」

《綠島小夜曲》原版歌詞:

這綠島像一隻船,

在月夜裡搖呀搖,

姑娘喲,你也在我的心海裡飄呀飄。

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

吹開了你的窗簾,

讓我的衷情隨那流水,

不斷地向你傾訴。

椰子樹的長影,

掩不住我的情意,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這綠島的夜已經這樣沉靜,

姑娘喲,你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

《綠島小夜曲》曾被廣為傳唱

幾十年間,鄧麗君、蔡琴、費玉清和高勝美等歌手都曾演唱過不同版本的《綠島小夜曲》。其中,蔡琴版本的綠島小夜曲的末兩句被改為了「這綠島的夜已經這樣沉靜,情郎喲你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更加貼合演唱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綠島小夜曲》還曾被改編成粵語版本,作為電影《監獄風雲》電影插曲,原唱是Maria Cordero,由南燕作詞。

《綠島小夜曲》原本要用在一部電影中,但是沒有成功,想不到菲律賓的萬國唱片看上這首歌,把它灌成唱片後引介到菲律賓,立刻在當地十分風行起來,甚至還流傳到當時的馬來亞、印尼一帶。馬來亞的報紙還繪影繪形地描述,說這首歌原來是一名爭風吃醋的殺人犯在獄中寫給女友的一封情書,情意感人。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這首充滿「悽美」故事的流行歌曲,博得了許多人的同情,而且廣為流傳,大家都以為這個故事是真的。

1958年,臺灣的鳳鳴唱片發現這首悅耳動聽的歌曲,居然是臺灣創作的,於是取得紫薇當年在「中廣」的錄音在臺灣發行,歌迷才初次接觸到這首歌曲。1961年,四海唱片重新灌錄此曲,仍由紫薇演唱,配合廣播的播送,很快就在大街小巷流行起來,g廣為傳唱。

而70年代經我國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更是讓《綠島小夜曲》紅遍大江南北。

相關焦點

  • 漫說綠島小夜曲
    在漢語歌曲中,中國人自己創作的並以「小夜曲」冠名的應該是這樣的唯一:《綠島小夜曲》。「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啊搖,姑娘啊你也在我心海裡飄啊飄……」優美的意境,優雅的旋律,悠然不盡的綿綿思緒和幽微不明的深深情感,這首歌註定擁有漢語文化世界綠色的永恆。
  • 《綠島小夜曲》的秘密
    近日臺北市文化局舉辦了「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歌,口述歷史特展」,《綠島小夜曲》作者周蘭萍的女兒周揚明拍攝的紀錄片《音樂家周蘭萍》向人們揭開了這首歌曲的秘密。   《綠島小夜曲》在臺灣流行歌曲史上是不可或缺的經典名曲,這首歌曲原來起源於一段「師生戀」。當年在金甌女中兼職音樂課的周蘭萍,對還在讀高二的李慧倫一見鍾情。
  • 看看綠島小夜曲的誕生
    《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喜愛文學的潘英傑建議以"抒情優美取勝"的小夜曲來創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藍萍的和聲。
  • 綠島小夜曲裡的紫薇——流金歲月憶老歌
    第一次聽《綠島小夜曲》是在一個「不正經人」的家裡,那個不正經人,其實是有正經職業的,還是一老師,教外語。 外語老師有一個「半頭磚」單卡錄音機,隨著一圈圈磁帶的「滋啦滋啦」轉動,密密麻麻的小孔裡就溢出了臺灣歌手紫薇的甜柔的聲音。 那可真叫一個甜,聽了之後有一種懶洋洋的幸福感。
  • 綠島遊記:一首綠島小夜曲,卻唱不盡美景與民情
    這首《綠島小夜曲》堪稱華語音樂經典,在海內外炎黃子孫中傳唱不衰。但國繞這首歌曲,也有兩個「三人成虎」的誤會:一是歌曲所指的「綠島」就是臺東東方約33公裡處太平洋上的綠島;二是說這是一個關在綠島監獄的政治犯因思念戀人而作。我2001年2月第一次去綠島的時候,也是這麼以為的。第二次再去時,環島一下來,突然覺得不對啊,走遍綠島怎麼沒有看到「椰子樹的長影」?
  • 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周藍萍
    據新華社臺北7月8日電 (記者何自力、石龍洪)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果陀劇場打撈起一段「音樂奇才」周藍萍的塵封往事,將於8月推出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青春與愛情。  《綠島小夜曲》《高山青》《一朵小花》《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華語流行樂壇上,這一首首風靡兩岸和港澳的歌曲,都出自周藍萍之手。
  • 《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港都夜雨》……在老歌中凝視臺灣
    同時,新書發布會上,楊渡以多首人們熟知的臺灣經典老歌——《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港都夜雨》等,為近幾十年來臺灣的社會風情定調。「因為,每一首歌都代表著一個時代。雖然它不能很全面地解釋臺灣的歷史,但是它可以讓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集體心靈脈動。」
  • 臺灣寫真:仲夏夜重溫《綠島小夜曲》
    中新社綠島8月8日電 題:仲夏夜重溫《綠島小夜曲》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飄啊飄……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吹開了你的窗簾……」,一首《綠島小夜曲》讓綠島這個面積僅15平方公裡的島嶼蜚聲世界,成為旅遊勝地。記者近日踏上這個碧波中的火山熔巖島,探訪兼具海洋風光旖旎和監獄往事滄桑的地方。
  • 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音樂奇才」周藍萍
    新華社臺北7月8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果陀劇場打撈起一段「音樂奇才」周藍萍的塵封往事,將於8月推出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青春與愛情。《綠島小夜曲》《高山青》《一朵小花》《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華語流行樂壇上,這一首首風靡兩岸和港澳的歌曲,都出自周藍萍之手。其中,《綠島小夜曲》因轟動一時的電影《監獄風雲》而被再塑成「囚犯之歌」。「《綠島小夜曲》其實是一首無關地域的情歌。」
  • 沒有《綠島小夜曲》的浪漫,只有關押黑道大哥和政治犯的監獄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大名鼎鼎的綠島,它的出名應該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首著名的《綠島小夜曲》的功勞,有意思的是《綠島小夜曲》的綠島是指整個臺灣島
  • 臺灣綠島顛覆負面形象 奏響另類「小夜曲」
    在民眾的傳唱中,它是小夜曲吟唱的浪漫之地,它曾是「禁忌之島」「惡魔島」的代名詞,這就是世界上監獄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臺灣綠島。如今,曾經給綠島帶來負面形象的監獄和「大哥」文化,給這座美麗的島嶼增添了神秘的觀光元素。  綠島位於臺東東南方約33公裡、面積約16平方公裡。
  • 鹿鳴小夜曲 體味綠島的浪漫與詩意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啊搖……」這首曾風靡東南亞的《綠島小夜曲》,讓很多人對綠島有著無限的遐想與嚮往。雖然後來有這歌唱的是臺灣本島的說法,但而當我們踏上綠島時,卻強烈地感受到,小夜曲般的浪漫與詩意瀰漫於這裡的一草一木,也縈繞在我們對綠島的各種感覺中。綠島這個距臺灣東部約33公裡的離島是因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保護良好的自然生態,讓它有著人們嚮往的自然、清新的山山水水。
  • 綠島小夜曲
    2016年第20期《綠島小夜曲》
  • 一首綠島「小夜曲」,廈門人吃過了幾十年!
    這時節,總會有些「老廈門」,又惦記起些往事:「要是能到綠島再吃一頓飯就好了!」年輕一點的人,似乎也被勾起了某種記憶,那會兒他們還小,但是爸媽叔伯似乎帶他們去過,味道真贊!呀,真有很多年沒嘗到過了,舌尖突然像要唱起了「綠島小夜曲」一般,痒痒起來。新中國成立之初,正是廈門餐飲業開始復甦的時期。
  • 大環島之小環島——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作詞:潘英傑作曲:周藍萍原唱:紫薇  這綠島像一隻船  在月夜裡搖呀搖  姑娘喲  你也在我的心海裡飄呀飄  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  吹開了你的窗簾  讓我的衷情隨那流水  不斷地向你傾訴於是,火燒島的名字不脛而走。仍保存著濃厚的神秘色彩。但由於島上氣候溫和,陽光普照,到處一片綠色,充滿了自然美的情調,故稱綠島。而島上飼養梅花鹿400多頭,所以又有「鹿島」之稱。島上沒有噪音,也沒有紅綠燈,來到這兒的遊客每每為它那份清新、淳樸的自然美、原始美所深深吸引。
  • 《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 在老歌中凝視臺灣
    同時,新書發布會上,楊渡以多首人們熟知的臺灣經典老歌——《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港都夜雨》等,為近幾十年來臺灣的社會風情定調。「因為,每一首歌都代表著一個時代。雖然它不能很全面地解釋臺灣的歷史,但是它可以讓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集體心靈脈動。」
  • 鄧麗君《綠島小夜曲》中的綠島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啊搖……」你聽過鄧麗君款款深情唱著這首「綠島小夜曲」嗎?
  • 柳琴《綠島小夜曲》歌聲隨那微風,吹開了你的窗簾
    柳琴《綠島小夜曲》歌聲隨那微風,吹開了你的窗簾 這綠島像一隻船 在月夜裡搖呀搖 情郎喲你也在我的心坎裡飄呀飄 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
  • 「詞壇泰鬥」莊奴逝世享年95歲 留下《綠島小夜曲》《小城故事...
    莊奴生活照  被譽為華語歌曲「詞壇泰鬥」,並曾創作鄧麗君名曲《小城故事》、《甜蜜蜜》歌詞的莊奴,於2016年10月11日6時11分與世長辭,享年95歲。在6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莊奴先生為後人留下了三千多首佳作,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鄧麗君大半的經典作品,如《綠島小夜曲》、《小城故事》、《甜蜜蜜》、《壟上行》、《幾時再見》等都出自莊奴之手。九十餘年的人生裡筆耕不輟,留下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他將晚年生活留給了他的第二故鄉——重慶。  2012年,莊奴被授予「重慶榮譽市民」稱號。
  • 漫遊臺灣丨太平洋的夏風,吹響綠島小夜曲
    」這個名字第一次閃過你的耳旁,我想知道,你想到的是什麼?  第一次聽到「綠島」這個地方,是在一個偶然的臺灣旅行分享會上,當大熒幕上出現綠島的照片時,就被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以及滿山鬱鬱蔥蔥的植物震撼,那是一片我所不知道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