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眾的傳唱中,它是小夜曲吟唱的浪漫之地,它曾是「禁忌之島」「惡魔島」的代名詞,這就是世界上監獄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臺灣綠島。如今,曾經給綠島帶來負面形象的監獄和「大哥」文化,給這座美麗的島嶼增添了神秘的觀光元素。
綠島位於臺東東南方約33公裡、面積約16平方公裡。1911年,日本殖民者在此設立浮浪者(地痞流氓)收容所,1949年以後,臺灣當局在此設立了關押「政治犯」和「黑道大哥」的各類監獄。現在,位於中寮村的綠島監獄關押的是全臺各地最難管理的「大哥」。
記者近日登島發現,春天的綠島尚屬觀光淡季,監獄也不對遊人開放,但監獄大門外不時有遊人來拍照。
據官方統計,2013年到綠島參觀的遊客是33.7萬人次。綠島監獄前典獄長蔡協利曾對媒體說,每天到綠島的遊客最少有八成的人會到綠島監獄門口照相,有的甚至拜託管理員讓他們進去看「大哥」。
監獄大門外的「綠藝工坊」,展售的是監獄的自營作業產品。工作人員徐小姐告訴記者,這裡展售的大哥公仔、柴魚片、龍骨酥調料、綠島景點沙畫等,都出自「大哥」之手。
她說,幾乎所有來監獄大門外參觀的遊客都會走進「綠藝工坊」,旺季時店裡經常擠不下,去年的銷售額有200多萬元新臺幣。
一本由「大哥」創作的漫畫明信片尤其受歡迎。記者翻看其中一頁,「大哥」戴著腳鐐和墨鏡,左手撐腮,坐在海邊抬頭遠望,主題是「想厝(家)的心情」,令人唏噓。但更多的場景,是「大哥」戴著腳鐐泡腳和在海底深潛的歡樂場景。
綠島監獄還會承接綠島一些民宿的被褥等洗滌業務,「來綠島的遊客,沒準晚上蓋的被子就是『大哥』洗的。」徐小姐笑著說。
大哥的故事、狠角色、牢飯……走在綠島,各種與「大哥」相關的店鋪特別顯眼,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大哥」商機,早已被生意人開發,成為膾炙人口的《綠島小夜曲》之外,吸引遊客的一大觀光要素。
走進南寮村的「大哥的故事」紀念品專賣店,就如同進入了「大哥」的地盤。專賣店的裝潢是監獄風格濃烈的黑白配,印有「別惹我」等標語和「大哥」卡通形象的T恤是專賣店的主打產品。收銀臺叫「保護費繳納處」,角落處還有一間仿製牢房供遊客拍照。
老闆陳盈明滿臉笑容地告訴記者,「生意不錯」。他2002年從臺南來綠島開設「大哥的故事」,如今經營規模已是當年的3倍。
他說,來綠島的遊客對監獄和「大哥」很感興趣,經常跟他打聽「大哥」的故事。未來專賣店會堅持以「大哥」主題為主。
綠島民眾已習慣了與監獄和「大哥」為伴。徐小姐說,不擔心犯人越獄,「監獄管理很嚴,就算萬一逃出來也沒法逃出綠島,綠島和臺灣本島之間有太平洋黑流,『大哥』逃到海上,也很難遊到臺灣。」她說。 (記者 吳濟海 董佳 黃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