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綠島與《綠島小夜曲》歌曲

2022-01-02 海峽弘橋交流中心
事實上,《綠島小夜曲》的確是周藍萍與潘英傑共同創作出來的;那是1954年一個仲夏夜的晚上,同在中廣音樂組共事,並住在中廣仁愛路單身宿舍的周、潘二人,閒聊時談到創作流行歌曲的話題,喜愛文學的潘英傑建議以「抒情優美取勝」的小夜曲來創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藍萍的和聲。

潘英傑趁著靈感,以一個晚上的時間,綜合了他對臺灣的印象以及對愛情的感受,寫出歌詞。潘英傑說,他當年一到臺北,看到高大的椰子樹,覺得很新鮮。此外,他覺得臺灣是個綠油油的島嶼,因此歌詞中的「綠島」指的就是臺灣,並不是指「火燒島」綠島。

第二天潘英傑就把交給周藍萍,正處熱戀的周藍萍看了相當滿意,有深獲我意之感,在愛情甜如蜜的企盼下,立刻譜成《綠島小夜曲》。這是一首以「綠意盎然」的臺灣景觀為背景,描寫戀愛中男女的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並交由紫薇(本名胡以衡)在中廣錄音室灌錄。歌曲首先在「中廣」白茜如主持的綜合節目中由紫薇主唱,一唱而紅,至今流行不衰。

潘英傑出身「中央音樂幹訓班」第一期,與周藍萍是前後期校友,抗戰時期知名的「千人大合唱」畫面中,就有潘英傑、周藍萍的身影。紫薇靠著《綠島小夜曲》走紅,周藍萍也因此替電影《梁祝》配樂。《綠島小夜曲》曾被評為二十世紀「百年金曲十大排行榜」的第三名。

周藍萍過世時,潘英傑給他的輓聯是:「低吟綠島小夜曲,永懷家在山那邊。」潘英傑對紫薇主唱也有絕佳的推崇,他說:「紫薇的音色婉麗,音質特佳,技巧熟練,以及情感適切的運用,擅長演唱抒情歌曲,她唱這首歌時,其中的詞句及旋律,也如清澈溪水般地從歌聲中流出,沁人心田。可惜伊人已逝!但她的歌聲,永留人間。」

《綠島小夜曲》原本要用在一部電影中,但是沒有成功,想不到菲律賓的萬國唱片看上這首歌,把它灌成唱片後引介到菲律賓,立刻在當地十分風行起來,甚至還流傳到馬來亞(當時馬來西亞還沒有成立)、印尼一帶。馬來亞的報紙還繪影繪形地描述,說這首歌原來是一名爭風吃醋的殺人犯在獄中寫給女友的一封情書,情意感人。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這首充滿「悽美」故事的流行歌曲,博得了許多人的同情,而且廣為流傳,大家都以為這個故事是真的。

1958年,臺灣的鳳鳴唱片發現這首悅耳動聽的歌曲,居然是臺灣創作的,於是取得紫薇當年在「中廣」的錄音在臺灣發行,歌迷才初次接觸到這首歌曲。1961年,四海唱片重新灌錄此曲,仍由紫薇演唱,配合廣播的播送,很快就在大街小巷流行起來。大人小孩都會唱,各學校社團也紛紛採用此曲當做演唱的曲目。


歌曲《綠島小夜曲》的綠島


綠島原名「火燒島」,每年冬春季節,島上草木經常受到海風鹽分侵襲,呈現枯黃的狀態,仿佛被火燒過。


在這樣的土地上,關押人卻必須通過種地來獲得食物。除了體力勞動,思想上的刑罰對新生們來說才是最嚴酷的考驗。人們每天中午都會有一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多數人都用來讀書、寫字和學習,但內容受到嚴格控制。這些教科書是他們每天必修的課本。

為了加深對「政治犯人」們的思想改造,1953年,綠島當局在島上發起了「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要求新生「政治犯」響應並籤名參加,宣誓每天做一件「好事」,以效忠國民黨。為表示忠誠,還要「自願」實為強迫在手臂上刺青「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等口號。



一旦發現違反規定的「新生」,重則送回臺灣本島定罪甚至槍決,輕則也要在綠島被關押禁閉。如今,綠島年輕一代的人甚至不知道它們曾經的用處,唯有這些政治受難者與歷史永載記憶。


根據文獻記載,綠島設監獄最早是在一百多年前的1910年4月,當時日本人為了隔絕所謂的「犯罪人口」,特在綠島設置收容所,直到1920年止。據了解,當時是讓犯人們以「放牧」為生,任其自生自滅。 

文獻記載:早在1896 年夏天 ,日本鳥居龍藏等人受派遣,來到臺灣從事所謂人類學之旅。他們的足蹄遍布臺灣本島、綠島蘭嶼等地,真對原住民雅美族群著有《紅頭嶼土俗調查報告》,大陸兩宋時期日本毫無人性的人種改良計劃就開始進行了,兩宋人在日本眼裡就是最優良的人種,於是日本人就派遣相貌較好的女子來到中國,碰到帥氣的男子,就主動獻身,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生下具有優質血統的後代,然後回到日本成日本人。後面日本在綠島蘭嶼等地掠搶東亞原民從事東南亞原人種和細胞疾病研究機構為事後侵佔臺灣與東南亞準備服務。


日本統治臺灣50年時間中,對臺灣進行奴化殖民統治,為讓臺灣能徹底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從國內移民大批居民,並且對於當地的臺灣愛國人士進行了大量的屠殺,對臺灣進行日式教育。這一情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籤訂無條件投降協議,日本當時向日本移民近50餘萬人,當時的臺灣人口也僅僅600萬左右,國民黨落敗1949年,國民黨最終帶領150餘萬人退守臺灣,當時的臺灣人口數量達到了900多萬,日本從臺灣撤除駐軍撤僑約38萬人,留下臺灣日裔隱姓或日臺結合後代或血源數量達到100多萬人。


國民黨抵臺後,於1950年在綠島成立了「新生訓導處」,後更名為「新生總隊」,專門收押「匪諜」等政治犯。


1950年6月原國民黨軍某長官公署總務處交際科長、協助朱楓離臺的吳石副官聶曦上校被槍斃前一刻。同年,3400多名地下黨員在臺灣被抓,被槍斃的地下黨員和左翼人士數以千計。

1954年4月25日,25歲的河北人王孝敏(前排左二),因涉嫌參加地下黨於1952年被關押在臺灣綠島監獄。

1950年7月17日,臺灣國民黨憲兵對臨行前的地下黨員劉晉鈺(左)與嚴惠先餵酒。


​北京西山烈士紀念廣場-紀念犧牲於臺灣的無名或有名的地下黨員和革命群眾

據資料顯示,當時,綠島幾乎成了白色恐怖的代名詞。金門失利被俘部分人員也轉押於綠島新生營。其中包括244團的團長邢永勝,251團團長劉天祥,政委田志春,244團政治處主任孫樹亮,251團副團長馬兆唐等百餘人,大部分被殺害於關押期間。

1962年以前,移送綠島「新生訓導處」的「犯人」就在10000名以上,

1962年,臺東的「泰原感訓監獄」落成後,一部分刑期較長的人就被轉到泰原監獄,關押在綠島的人數稍有減少。

1970年,臺東泰源監獄發生越獄暴動。遭鎮壓後,當局又在新生訓導處西側趕建了一所高牆式監獄:國防部綠島感化監獄,對外稱綠洲山莊以掩人耳目。之後,原泰源監獄和全島各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都被送到此處集中關押。坐牢最久者竟長達34年。當時常以山莊之名代稱監獄,除綠洲山莊外,還有「進德山莊」、「自強山莊」等監獄。

綠島的監獄有三座: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即地處中寮的綠島監獄,是關押頑劣難於管教犯人(當地人稱黑道人物)的地方。

兩座是當年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綠洲山莊 1972-1987)和新生訓導處(1951-1965),這兩處現在都被作為人權歷史的見證開放給世人參觀。

從1947年的「二二八」到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反專制、反獨裁、爭民主」的政治犯全部囚禁於此兩座。


柏楊、施明德、李敖、陳明忠等人都曾被關押在此。



柏楊《醜陋的中國人》一書而聞世界名華人圈的作者

柏楊(撤到臺灣的大陸人)(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漢族,初名郭定生,後改名郭立邦、郭衣洞,出生於河南通許縣,祖籍河南輝縣常村鎮常北村。

柏楊在1968年1月,畫了一幅漫畫(內容是父子兩人購買一個小島,島上只有他們父子兩人,建立一個王國,並由父子兩人競選總統)觸怒了國民黨當局,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於3月4日被逮捕,身陷囹圄長達9年零26天。1998年12月,柏楊發起籌建的人權紀念碑動工,1999年12月揭牌。碑上的很多人都已被迫害致死,在他們的名字下,記錄著他們被捕入獄的日期和被處決的日期。



施明德,1941年1月15日出生於臺灣省高雄市,早在60年代就因反對國民黨的專制統治而被捕下獄,先後坐了國民黨25年的大牢,是少於南非曼德拉27年入獄的世界著名民權領袖,為民權在臺灣民進黨奮鬥了大半生的施明德在陳水扁上臺後,因不滿民進黨的迅速腐敗、墮落而離開了臺灣民進黨。施明德兩度獲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是臺灣「百萬人反貪腐倒扁(陳水扁)運動」紅杉軍總指揮召集人。

​李敖(撤到臺灣的大陸人)(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吉林省扶餘縣人,1937年遷到北京,1949年隨父母到臺灣,曾先後在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就讀。中國臺灣著名作家、評論家、歷史學家。曾當選臺灣民意代表。李敖因與老師地下共產黨員嚴僑反對國民黨被捕受關押。

李敖反對「臺獨」,支持兩岸統一,其主要著作包括《李敖大全集》《李敖回憶錄》《北京法源寺》等。

陳明忠先生是主題書《無悔:陳明忠回憶錄》的主人公作者

陳明忠 出生於1929年臺灣南部,祖先跟隨鄭成功在明末來到臺灣,住在臺灣南部。他出生於地主家庭,出生時是日本統治佔領臺灣時期,日本人佔領著臺灣。他從小一直以為自己是日本人,上了中學以後,由於和日本學生打架,經常受欺負,才知道自己原來是中國人。在臺灣二·二八時期,他參加了二·二八的起義,反抗國民黨政權的統治。

二·二八事件以後他加入了共產黨,國民黨1949年敗退臺灣以後,實行白色恐怖,陳明忠先生被捕入獄。在獄中儘管受了很多的嚴刑拷打,但是他沒有承認自己的共產黨員的身份,因此逃了一命,坐牢十年。1960年出獄以後,他安家立業,到企業工作,最後成為一個大企業的總經理。在這個過程中他仍然不忘探索革命的道理,閱讀左翼書籍,和很多同志研究馬列主義,研究革命的道路,探索社會主義的真理,結果在1976年又因他人出賣被捕入獄,罪名是叛亂罪、顛覆罪。因為是要推翻國民黨統治,在當時被判處死刑。消息傳出以後,在世界上激起了很大的反響,由於外部的壓力,國民黨當局沒有執行死刑,改判15年徒刑,1987年才以保外就醫的方式脫離了牢籠,坐牢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綠島監獄。

在牢裡他受了很多非人的刑法,灌辣椒水、汽油、牙籤往手指頭裡釘、睡冰塊,但是他始終沒有背叛自己的信仰,也沒有招供他的同志。陳先生出獄之後,正好是大陸改革開放。他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和探索,在臺灣也思考大陸問題,對於大陸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的進展他都非常關心,進行自己的研究,有很多的體會。他的經歷和他的認識都體現在《無悔》這本書裡,《無悔》也表明了他對自己過往的經歷,和他的信仰的態度。


綠島現己為臺灣旅遊觀光景區

綠島四周全被裙狀珊瑚礁所圍繞,再加上臨海高峭的臺地崖,經海水侵蝕,巖石嵯峨雄偉,景色自然天成,構成特殊的景觀資源。海岸線火山礁巖與白色貝殼沙灘相間羅列,海水一片湛藍,展現十足的海洋情調。火山巖長年受強烈的海蝕,因而形成有許多天然奇觀,不但景致宜人,且充滿了神話的傳奇。

島上有一條長約20公裡的環島公路,皆是平坦的水泥路面,把所有的景點幾乎都連接了起來,包括南寮灣、綠島燈塔、綠島公園、朝日溫泉、龜灣、樓門巖、將軍巖、觀音洞等「綠島八景」和袖子湖、海參坪、海岸木林、馬蹄橋、龍蝦洞、烏鬼洞等,不論搭乘汽車或機車(電動車)或步行方式遊覽皆宜。

綠島監獄 綠島地標之一


​燈塔 綠島地標之一

​燈塔綠島地標建於1939年,是當年綠島居民營救一艘美國豪華郵輪後,美國為了表達感謝之意而捐贈建立的燈塔,但在二次大戰期間受到戰火波及,現今所見的燈塔是在1948年後修復而成的。純白色的高聳綠島燈塔,可以說是往來船隻與飛機的「守護者」,點亮著整個綠島海面。

朝日溫泉 綠島地標之一


朝日溫泉綠島地標之一位於綠島東南方帆船鼻附近(大湖滾水坪海岸之珊瑚礁中),在綠島潮間帶的礁巖間有汨汨泉流湧出形成潮池稱為海底溫泉,又稱為朝日溫泉或旭日溫泉的美稱,於日本佔領時期名為「旭溫泉」。

朝日溫泉位於綠島東南海岸嶙峋礁巖間,為世界少有的鹹水溫泉之一,屬於硫磺泉質,但是無濃厚硫磺臭味,洗後也不會有黏澀感,相當特別。

溫泉池面積3個約各有16公尺,水深約一公尺,溫泉是海底溫泉,屬於硫磺泉,為海水滲入巖層之中,經地熱加溫後,受高壓湧出,為極罕見之鹹水溫泉,此泉可浴而不可飲,帶有海水的鹹味,頗為獨特。

溫泉附近海邊石隙中,生長有珍奇的海芙蓉,傳可治療風溼症。


綠島海水溫泉極為罕見,在世界上僅發現三處,臺灣綠島外 日本九州、義大利北方西裡島各有一處,是世界級的稀有地質景觀溫泉頗為稀奇。


相關焦點

  • 【綠島小夜曲】經典懷舊歌曲
    《綠島小夜曲》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
  • 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是由周藍萍作曲,潘英傑填詞,胡以衡演唱的歌曲,發行於1954年。歌詞中的「綠島」指的就是臺灣島。      當年潘英傑和周藍萍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
  • 【合唱欣賞】《綠島小夜曲》
    歌詞中的「綠島」指的是臺灣島,並不是指臺灣省的火燒島(又稱火燒嶼、綠島)。在EMI 出版的老歌合輯「流聲歲月」Vol.1中,於第15首收錄了司馬音版本的「綠島小夜曲」,此版的音色古舊,編曲完全依據晉秦版。「寶島歌后」紀露霞也在臺灣中廣電臺演唱過「綠島小夜曲」, 當時還獲得中廣年度聽眾票選的第一名。歌曲背景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
  • 漫說綠島小夜曲
    在漢語歌曲中,中國人自己創作的並以「小夜曲」冠名的應該是這樣的唯一:《綠島小夜曲》。「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啊搖,姑娘啊你也在我心海裡飄啊飄……」優美的意境,優雅的旋律,悠然不盡的綿綿思緒和幽微不明的深深情感,這首歌註定擁有漢語文化世界綠色的永恆。
  • 《綠島小夜曲》的秘密
    近日臺北市文化局舉辦了「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歌,口述歷史特展」,《綠島小夜曲》作者周蘭萍的女兒周揚明拍攝的紀錄片《音樂家周蘭萍》向人們揭開了這首歌曲的秘密。   《綠島小夜曲》在臺灣流行歌曲史上是不可或缺的經典名曲,這首歌曲原來起源於一段「師生戀」。當年在金甌女中兼職音樂課的周蘭萍,對還在讀高二的李慧倫一見鍾情。
  • 《綠島小夜曲》動態歌譜示範伴奏,高勝美版本
    示範: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
  • 看看綠島小夜曲的誕生
    《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喜愛文學的潘英傑建議以"抒情優美取勝"的小夜曲來創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藍萍的和聲。
  • 【老歌】《綠島小夜曲》作詞:潘英傑 作曲:周藍萍
    歡迎大家踴躍來稿,請將歌曲的視頻或音頻、詞曲作家、演唱者的簡介等發電子郵箱至:czcsy@qq.com《綠島小夜曲》,歌名,作曲:周藍萍,作詞:潘英傑,原唱:紫薇。歌詞中的「綠島」指的是臺灣島,並不是指臺灣省的火燒島(又稱火燒嶼、綠島)。
  • 臺灣寫真:仲夏夜重溫《綠島小夜曲》
    中新社綠島8月8日電 題:仲夏夜重溫《綠島小夜曲》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飄啊飄……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吹開了你的窗簾……」,一首《綠島小夜曲》讓綠島這個面積僅15平方公裡的島嶼蜚聲世界,成為旅遊勝地。記者近日踏上這個碧波中的火山熔巖島,探訪兼具海洋風光旖旎和監獄往事滄桑的地方。
  • 那首很多人叫不上名字的《綠島小夜曲》,背後有著那麼多的故事
    歌曲創作故事:《綠島小夜曲》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那年夏天,《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
  • 綠島遊記:一首綠島小夜曲,卻唱不盡美景與民情
    這首《綠島小夜曲》堪稱華語音樂經典,在海內外炎黃子孫中傳唱不衰。但國繞這首歌曲,也有兩個「三人成虎」的誤會:一是歌曲所指的「綠島」就是臺東東方約33公裡處太平洋上的綠島;二是說這是一個關在綠島監獄的政治犯因思念戀人而作。我2001年2月第一次去綠島的時候,也是這麼以為的。第二次再去時,環島一下來,突然覺得不對啊,走遍綠島怎麼沒有看到「椰子樹的長影」?
  • 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周藍萍
    據新華社臺北7月8日電 (記者何自力、石龍洪)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果陀劇場打撈起一段「音樂奇才」周藍萍的塵封往事,將於8月推出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青春與愛情。  《綠島小夜曲》《高山青》《一朵小花》《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華語流行樂壇上,這一首首風靡兩岸和港澳的歌曲,都出自周藍萍之手。
  • 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音樂奇才」周藍萍
    新華社臺北7月8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果陀劇場打撈起一段「音樂奇才」周藍萍的塵封往事,將於8月推出原創音樂劇《綠島小夜曲》,致敬青春與愛情。《綠島小夜曲》《高山青》《一朵小花》《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華語流行樂壇上,這一首首風靡兩岸和港澳的歌曲,都出自周藍萍之手。其中,《綠島小夜曲》因轟動一時的電影《監獄風雲》而被再塑成「囚犯之歌」。「《綠島小夜曲》其實是一首無關地域的情歌。」
  • 綠島小夜曲裡的紫薇——流金歲月憶老歌
    而最能喚起過往舊事的誘因,就是在那段時間裡流行的歌曲。 第一次聽《綠島小夜曲》是在一個「不正經人」的家裡,那個不正經人,其實是有正經職業的,還是一老師,教外語。 外語老師有一個「半頭磚」單卡錄音機,隨著一圈圈磁帶的「滋啦滋啦」轉動,密密麻麻的小孔裡就溢出了臺灣歌手紫薇的甜柔的聲音。
  • 綠島小夜曲裡的紫薇——流金歲月憶老歌001
    而最能喚起過往舊事的誘因,就是在那段時間裡流行的歌曲。第一次聽《綠島小夜曲》是在一個「不正經人」的家裡,那個不正經人,其實是有正經職業的,還是一老師,教外語。外語老師有一個「半頭磚」單卡錄音機,隨著一圈圈磁帶的「滋啦滋啦」轉動,密密麻麻的小孔裡就溢出了臺灣歌手紫薇的甜柔的聲音。那可真叫一個甜,聽了之後有一種懶洋洋的幸福感。
  • 臺灣綠島顛覆負面形象 奏響另類「小夜曲」
    在民眾的傳唱中,它是小夜曲吟唱的浪漫之地,它曾是「禁忌之島」「惡魔島」的代名詞,這就是世界上監獄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臺灣綠島。如今,曾經給綠島帶來負面形象的監獄和「大哥」文化,給這座美麗的島嶼增添了神秘的觀光元素。  綠島位於臺東東南方約33公裡、面積約16平方公裡。
  • 《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港都夜雨》……在老歌中凝視臺灣
    楊渡說,著此書是為了「尋找到臺灣文化人心靈的知心感,以及了解自己的父祖之輩曾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那種看見而且觸摸到父祖心靈的感覺,讓我常常獨自徘徊在陽明山的冬雨中,感到一種既溫暖又孤獨的歡喜。」  同時,新書發布會上,楊渡以多首人們熟知的臺灣經典老歌——《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港都夜雨》等,為近幾十年來臺灣的社會風情定調。「因為,每一首歌都代表著一個時代。
  • 那首很多人叫不上名字的《綠島小夜曲》,背後有著那麼多的故事
    歌曲創作故事:《綠島小夜曲》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那年夏天,《綠島小夜曲》作詞者潘英傑和作曲者周藍萍兩人一起到臺灣,進入「中廣」電臺工作,當年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
  • 綠島小夜曲
    2016年第20期《綠島小夜曲》
  • 鄧麗君《綠島小夜曲》中的綠島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啊搖……」你聽過鄧麗君款款深情唱著這首「綠島小夜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