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天津7月20日電 (張靜淇)從天津氣象局官方網站獲悉,7月18日至20日,海河流域出現強降雨天氣,截至今早7時,流域中南部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區出現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子牙河的徐漢村站,雨量達631.1毫米。天津地區也出現強降雨過程,截至今天08時,全市平均降雨量達63.7毫米,市區降雨量達99.9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現在河西區的掛甲寺街,達到171毫米。
據了解,此次降水過程為海河流域及天津地區入汛以後迎來的最強降水。7月18日,市氣象局向市委、市委政府、市防辦、海委以及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發布了《重要天氣報告》,對海河流域及天津地區出現降雨的時間、強度、影響範圍等給出詳細預判,並對渤海海面及天津陸地將要出現的大風天氣給出預判,提醒做好流域超汛限水位、城市內澇、風暴潮等防範措施。
天津市副市長李樹起收到《重要天氣報告》後即刻做出批示:「請各區縣認真做好防汛和防海潮應對準備工作。強化人員物資和防汛、抗內澇、防海潮預案的落實,強化防汛值班制度的落實,確保我市萬無一失。」市政府副秘書長周鍵於19日下午與市氣象局視頻連線,了解降雨出現的時間和強度,對各部門應急保障聯防做出嚴厲部署。20日清晨,市委常委、市常務副市長段春華與市氣象局連線,了解降雨實況和未來發展趨勢,要求市氣象部門一定要密切追蹤降雨發展,隨時發布預報預警和最新雨情,為各部門應急保障提供依據。20日早晨8時許,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與市氣象局連線通話,了解最新雨情,部署防汛工作。
針對此次降雨過程,市氣象局於19日上午10時許迅速啟動暴雨氣象災害Ⅲ級應急響應,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權循剛親自帶隊,要求各相關崗位全員到崗,做好保障服務。自19日下午17時開始,市氣象臺接連發布海上大風黃色預警信號、陸地大風藍色預警信號以及暴雨藍色預警信號,提醒自夜間開始,渤海西部中部海面將出現6-7級轉7-8級大風,19日白天風力將加大至8-9級陣風10級,提醒天津地區19日後半夜開始到20日白天將出現50毫米以上的強降水過程。市氣象局與市國土房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預警,提醒薊縣山區要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高抖邊坡等危險區域的巡查、監測和防範,發現異常及時組織危險人員撤離。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進入海上大風Ⅱ級應急響應和暴雨Ⅲ級應急響應狀態,不僅進入24小應急值守狀態,特別對海上運輸、港口作業、交通運輸等提出明確要求。隨著降雨的不斷加強,20日清晨5時許,市氣象臺將暴雨預警升至黃色,全市暴雨應急響應級別升至Ⅱ級。
為確保海河流域及天津市各部門做好降水防範工作,市氣象局與周邊兄弟省市氣象局、區縣氣象局加密開展天氣會商,及時向海委及各相關部門發布最新預報服務產品和雨情增刊,對降水量級、落區、起止時間等不斷給出最新預報。權循剛局長特別對海河流域降水情況及未來降水發展趨勢向市領導進行了匯報,提請迅速加強水庫、閘壩等防洪工作。
自7月18日開始,天津市氣象部門就通過電視、電話、手機簡訊、微博、微信、電子顯示屏等各類渠道,廣泛發布強降雨預報、預警信息,並通過市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向社會公眾廣泛預警,提醒公眾加強防範。市氣象局還通過專業氣象服務平臺,向海上、港口、電力保障等相關企事業單位發布預報預警信息,派專業人員致電企業安全人員匯報此次降雨情況,要求相關單位給予重視,確保防禦工作萬無一失。
(責編:張靜淇、魏炳鋒)
濱海新區發展科技小巨人 科技型企業增加2016年上半年,天津濱海新區積極抓實抓好科技小巨人升級發展。新區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614家,完成全年指標82%;新增科技小巨人135家,超額完成全年指標。截至目前,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分別累計達24657家和1286家。【詳細】
天津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從天津市委宣傳部獲悉,《天津市2016年重點文化項目》近日發布,涵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產品創作生產三類70個項目,投資規模達195億元。旨在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