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公司CEO時華澤乘坐飛機俯瞰災難現場 圖片來源:淡水河谷)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據新華社28日援引巴西消防部門當地時間27日晚間的通報,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礦壩潰壩事故已造成58人死亡,其中19人身份已被確認。截至通報之時,共有192人獲救,但仍有305人失蹤。
巴西裡約熱內盧時間2019年1月27日,也就是北京時間2019年1月25日下午早些時候發生的 Córrego de Feijo 礦區1號壩潰壩事故,當事公司淡水河谷也通過媒體公布了最新的進展情況。
Córrego do Feijo 礦區1號壩位於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布魯馬迪紐市,該壩用於接收上述礦區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尾礦。自2015年起,該大壩即處於閒置狀態(未被排放更多尾 礦),壩內沒有湖體,也未開展任何形式的生產經營活動。目前,該壩正處於關閉過程中。
淡水河谷公司表示,1號壩於1976年由 Ferteco Minerao 公司(該公司於2001年4月27日被淡水河谷收購)採用上遊法建造。壩高86米,壩頂長度720米。尾礦佔地面積為 24.95萬平方米, 體積為1170萬立方米。
1號壩擁有國際土木工程專業公司TUV SUD do Brasil 頒發的穩定性認證。TUV SUD do Brasil於2018年6月13日和2018年9月26日分別對1號壩進行了定期安全審查和定期大壩安全檢驗,並根據DNPM第70.389/2017號法令的相關規定頒發認證。1號壩擁有符合全球最佳實踐的安全係數,該係數高於巴西國內標準。上述有關壩體穩定性的兩項認證證明了 1號壩的物理安全與液壓安全。
此外,Córrego do Feijo 礦區內4號和4-A號等小型設施未受1號壩尾礦洩漏影響。
在1號壩潰壩事故發生後不久,淡水河谷公司迅速對6號壩進行了排查,結果顯示,存有 84.38 萬立方米尾礦的6號壩即便受到1號壩潰壩影響,各項安全係數仍符合要求。公司通過兩臺雷達對6號壩持續進行監測,其中一臺可以做到每3分鐘進行一次實時監測。
當地時間周日下午5時30分左右,監測設備顯示6號壩水位上升,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布魯馬迪紐市Córrego do Feijo礦區拉響警報。政府收到警報後,作為預防措施,將礦區內居民緊急轉移至應急方案中預先確定的集合地點。淡水河谷正在使用水泵排水,以減少水庫中的蓄水量,目前水位已逐漸恢復至安全水平,臨界警報評級從二級降至一級。此前離家的人們已獲準返回家園,民防部也得以在當地繼續開展失蹤人員搜尋工作。
7號壩以及梅內塞斯1號和2號壩未受到影響。
淡水河谷還通報,巴西布魯馬迪紐時間1月27日上午,Córrego do Feijo 礦區6號大壩收到二級預警後,淡水河谷CEO時華澤(Fabio Schvartsman)先生重返布魯馬迪紐市(位於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跟進正在為受到上周五發生的1號大壩潰壩事故影響的人們所開展的援助工作。
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礦業集團之一,也是南美洲最大的礦業公司。在全球的鐵礦石市場,淡水河谷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開採企業,淡水河谷和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和需求國——中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是中國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
時華澤先生於下午早些時候飛抵事故發生地區,並抵達布魯馬迪紐市ASA學院的控制中 心,與員工、志願者、民防工作人員、消防工作人員、憲兵以及當地政府進行了溝通。
下午3時許,民防部將6號大壩的臨界水平調低至一級,這意味著此前收到通知撤離的人們已獲民防部許可返回家園,而對失蹤人員的搜尋工作也得以繼續展開。
「來到這裡後,很難不被令人悲傷的場面及救援人員非比尋常的努力所打動。對我們來說,淡水河谷正在投入我們所有的一切,無論是設備還是人力資源,我們的投入沒有上限。」淡水河谷CEO 時華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