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更新布魯馬迪紐潰壩事故相關信息
巴西裡約熱內盧,2019年1月27日——淡水河谷就2019年1月25日下午早些時候發生的Córrego de Feij?o礦區1號壩潰壩事故更新如下。
關於涉事尾礦壩
Córrego do Feij?o礦區1號壩位於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布魯馬迪紐市,該壩用於接收上述礦區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尾礦。自2015年起,該大壩即處於閒置狀態(未被排放更多尾礦),壩內沒有湖體,也未開展任何形式的生產經營活動。目前,該壩正處於關閉過程中。
1號壩於1976年由Ferteco Minera?o公司(該公司於2001年4月27日被淡水河谷收購)採用上遊法建造。壩高86米,壩頂長度720米。尾礦佔地面積為24.95萬平方米,體積為1170萬立方米。
1號壩擁有國際土木工程專業公司TUV SUD do Brasil頒發的穩定性認證。TUV SUD do Brasil於2018年6月13日和2018年9月26日分別對1號壩進行了定期安全審查和定期大壩安全檢驗,並根據DNPM第70.389/2017號法令的相關規定頒發認證。1號壩擁有符合全球最佳實踐的安全係數,該係數高於巴西國內標準。上述有關壩體穩定性的兩項認證證明了1號壩的物理安全與液壓安全。
關於Córrego do Feij?o礦區內其他建築
Córrego do Feij?o礦區內4號和4-A號等小型設施未受1號壩尾礦洩漏影響。
在1號壩潰壩事故發生後不久,公司迅速對6號壩進行了排查,結果顯示,存有84.38萬立方米尾礦的6號壩即便受到1號壩潰壩影響,各項安全係數仍符合要求。公司通過兩臺
雷達對6號壩持續進行監測,其中一臺可以做到每3分鐘進行一次實時監測。
周日下午5時30分左右,監測設備顯示6號壩水位上升,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布魯馬迪紐市Córrego do Feij?o礦區拉響警報。政府收到警報後,作為預防措施,將礦區內居民緊急轉移至應急方案中預先確定的集合地點。淡水河谷正在使用水泵排水,以減少水庫中的蓄水量,目前水位已逐漸恢復至安全水平,臨界警報評級從二級降至一級。此前離家的人們已獲準返回家園,民防部也得以在當地繼續開展失蹤人員搜尋工作。
7號壩以及梅內塞斯1號和2號壩未受到影響。
關於礦區運營
Córrego de Feij?o礦區內的生產設施、裝貨點、維修車間和辦公大樓已毀壞,從礦區至Córrego do Feij?o村的道路以及從入口至Alberto Flores立體交叉路口的通道存在堵塞。
周五(2019年1月25日)晚間,國家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秘書處(SEMAD)發布了第一份檢驗報告,要求採礦公司除開展應急活動外,立即暫停在現場的所有活動。此外,SEMAD要求立即在沉積物堆積處開闢通道,疏通受阻水道。
Córrego de Feij?o礦區隸屬於南部系統的Paraopebas綜合礦區。2017年和2018年,Córrego de Feij?o礦區的產量分別為780萬噸和850萬噸,Paraopebas綜合礦區的產量分別為2630萬噸和2730萬噸。
Paraopebas綜合礦區內的其他礦區和選礦廠未受到潰壩事故影響。
關於潰壩事故的影響以及緊急行動
截至2019年1月27日下午6時,361人已被發現,305人依然下落不明,16人經法醫研究所(IML)確認死亡。淡水河谷仍在全力開展救援工作,並為受影響的人們提供援助。
消防和民防部門繼續在現場對受害者進行營救和援助。淡水河谷團隊正在日夜不停地工作,為消防和民防部門營救受害者提供支持。
公司提供了15座照明塔、挖溝機、40輛救護車、800張床鋪、1架直升飛機支持營救工作的開展,並為社區提供了100萬升瓶裝水和1600升礦泉水,以及醫療護理和心理諮詢服務。自潰壩事故發生後,淡水河谷還建立了兩座援助中心和免費熱線電話,為受影響的人們提供服務。
60名淡水河谷員工和志願者正一周7天、一天24小時地駐守援助中心,為受災群眾提供住所,及身份識別服務。
截至周日上午10時,熱線電話已接聽了超過1400個電話,有1000人被轉移至援助中心。
因涉事大壩一直處於閒置狀態,未繼續接收尾礦,所存尾礦相對較為乾燥,因此移動能力較為有限。在河道中流動的是渾濁度和顏色發生變化的廢水。截至2019年1月27日下午4時24分,廢水已移動至潰壩點63公裡以外處。但需要注意的是,尾礦仍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仍有可能發生更劇烈的移動,這取決於天氣情況,尤其是受影響地區的降雨情況。
淡水河谷已組建多個小組,對Paraopeba河流域進行監測,對野生動物展開營救及協助採取衛生措施。
淡水河谷關於收到強制令和行政處罰通知的公告
巴西裡約熱內盧,2019年1月27日——淡水河谷宣布,根據CVM第358/2002號指令及後續發布的修訂版的規定,依據米納斯吉拉斯州檢察官以及米納斯吉拉斯州就Córrego do Feij?o礦區1號壩潰壩事件提出的要求,公司已收到初步強制令通知。
周末,貝洛奧裡藏特市和布魯馬迪紐市的當值法官宣布,凍結淡水河谷銀行帳戶總額110億雷亞爾的資金,並判決公司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Córrego do Feij?o礦區6號壩的穩定,接待受事故影響的人們並為他們整體援助,及履行其他義務。
此外,淡水河谷宣布已收到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IBAMA)以及米納斯吉拉斯州政府的行政處罰通知,罰金分別為2.5億雷亞爾和99,139,167.77雷亞爾。
淡水河谷公告董事會有關Córrego do Feij?o礦區1號壩潰壩事故的決定
巴西裡約熱內盧,2019年1月27日——淡水河谷宣布,因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布魯馬迪紐市Córrego do Feij?o礦區1號壩潰壩事故,公司董事會於2019年1月27日召開的臨時會議上批准了如下治理措施:
根據《公司章程》第一章第十五條,淡水河谷成立了兩個臨時獨立諮詢委員會(CIAE),為董事會提供支持,該委員會多數成員為董事會任命的外部獨立成員,他們在處理相關問題方面聲譽卓著且經驗豐富。
第一獨立委員會為「援助與修復委員會」,該委員會將動用一切必要資源,致力於開展為受害者提供援助以及對受潰壩影響地區進行修復等後續工作。
第二獨立委員會為「調查委員會」,該委員會將致力於調查潰壩事故的原因和責任。
此外,董事會還做出如下薪酬與獎勵計劃變動的決定:暫停股東分紅政策,暫不支付股東分紅和資本利息,暫不執行有關股票回購的任何其他決定;暫停支付高管的可變薪酬。
董事會已作好準備,正密切關注潰壩相關事件的進展,並將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淡水河谷CEO重返布魯馬迪紐他重申對社區的支持,並宣布計劃建立新的大壩安全標準
巴西布魯馬迪紐,2019年1月27日——今天(27日)上午Córrego do Feij?o礦區6號大壩收到二級預警後,淡水河谷CEO時華澤(Fabio Schvartsman)先生重返布魯馬迪紐市(位於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跟進正在為受到上周五發生的1號大壩潰壩事故影響的人們所開展的援助工作。
時華澤先生於下午早些時候飛抵事故發生地區,並抵達布魯馬迪紐市ASA學院的控制中心,與員工、志願者、民防工作人員、消防工作人員、憲兵以及當地政府進行了溝通。
下午3時許,民防部將6號大壩的臨界水平調低至一級,這意味著此前收到通知撤離的人們已獲民防部許可返回家園,而對失蹤人員的搜尋工作也得以繼續展開。
「來到這裡後,很難不被令人悲傷的場面及救援人員非比尋常的努力所打動。對我們來說,淡水河谷正在投入我們所有的一切,無論是設備還是人力資源,我們的投入沒有上限。」淡水河谷CEO說。
本周六,即潰壩發生後次日,時華澤先生曾飛往事故地區,與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代表們會面,評估營救配套措施,並為受到事故影響的人們及其家庭提供關愛。
建立新的安全標準時華澤在布魯馬迪紐市說,淡水河谷已建立了一個工作小組,他們將在幾天後提交一份旨在提升公司大壩安全標準的計劃,其目標是建立比巴西國內和世界範圍內現有最嚴格標準更加高的標準。「在我看來只有一個解決方案:我們必須超越任何標準,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我們將建立遠超我們現狀的安全標準。」時華澤先生表示。
事件點評:
先例:2015年11月6日巴西Samarco礦山發生礦壩決堤事故,至今仍未復產。該礦此前每年總產能為3050萬噸,佔中國年進口量約0.6%。礦難發生後短期內明顯延緩了礦價跌速。但整體來看,15年底面對難以改變的全球礦石產能供給過剩,礦難對持續下跌的鐵礦石價格沒有太大影響。
而這次發生事故的礦山主要生產含鐵量在66%左右的SSFG粉、SFOT粉等。2017年產量為780萬噸,佔淡水河谷年產量2.1%。與2015年的Samarco礦難事故相比,從受影響的產量來看,本次事故影響較小。但如果引發整個巴西南部系統的全面停頓整治與檢修,則可能導致供給端受到較大影響。
(文章來源:生意社)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