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的福州城,寒意沉沉,北風削麵,冷空氣制霸之下「福州早餐」卻在微博上一度沸騰,佔據榜首。能製造如此沸點的,必是大饕餮無疑——
鬥東路老福洲暖黃的燈光下,陳曉卿指著豐潤的馬蹄糕說:「廣東的馬蹄糕和它一比,顯得『堅強』了,這嘗起來花枝亂顫的;蝦酥,其它地方也有類似的麵食,我的家鄉叫油墩子,不過蝦酥有河蝦,無論是顏值、滋味還是營養上都提升了;鍋邊,用蜆子熬的湯,味道很鮮。來福州很多次,這是我吃過的最豐盛、最地道的福州早餐。」
想被人稱為「紀錄片導演」而非「美食家」的陳曉卿,這次是以「主人」的身份——騰訊視頻副總編輯來到福州,騰訊視頻2020冬季溝通會在此舉行。國內多家主流媒體、自媒體大號以及客戶代表應邀共赴這場「了不起的煙火氣」之約。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既是「了不起的煙火氣」,那必須在吃吃喝喝中才能感受真切。海峽衛視作為騰訊視頻的合作夥伴,當仁不讓做起了東道,約請福州美食大V馬語襄助,把一日之食安排妥當。這一早的餐點就有老福洲的小食、尚幹依心的扁肉拌麵以及福清滑(《早餐中國》的老粉想必知道,這可是「早餐」的主角之一),嘴刁的老福州看了自是點頭,而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又覺得如何呢?
客人們說——
「鮮!」
王偉,《三聯生活周刊》的記者,執得了筆也下得了廚,據說也品得紅酒、威士忌。身為帝都人士,他對家鄉的早餐不怎麼感冒,老福洲的小食讓他點頭稱「鮮」!
「無論是龍骨墨魚湯還是鍋邊糊,湯頭很鮮;海蠣餅咬下去真有大顆的海蠣,這一口口都是福建海的甜味,不像北京的油炸小食,從外吃到裡都是面,稍好的也不過是填點豆沙。」
《摩登天空》雜誌主編、壞蛋調頻的主理人王碩,亦是帝都人士、斜槓青年,這位知名的樂評人,擔任了好幾年的美食編輯,還開有美食專欄,在成為騰訊視頻《向著宵夜的方向》顧問之前,他被《早餐中國》打動了。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嚮往西方,三十歲以後,越來越發現中國的好。中國的國土面積和歐洲差不多,每個省份就如歐洲的各個國家,風土人情各不相同,《早餐中國》就讓我看到了我們國家的豐富性,也讓我對很多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產生了想要去遊玩的念頭。《摩登天空》雜誌還就《早餐中國》片尾曲,做了相關的報導推介。」
這天早上,王碩到尚幹依心吃了拌麵、扁肉,讓他覺得美中不足的是「如果三個地方都能吃過去就好了」。
娛評大V高能E蓓子是名湖南妹子,無辣不歡,但「鮮」掉眉毛的福州早餐,可以讓她暫把辣以及卡路裡放一邊。
截自@E姐狼小蓓微博
男客們直呼「像這樣的早餐給我來N打」,女客們一邊糾結著熱量、一邊停不下筷子,這天的早餐,可以說賓主盡歡!
主人家說——
「了不起的煙火氣」
用熱氣騰騰的早餐,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在吃吃喝喝中向「了不起的煙火氣」進發!只是這「煙火氣」為什麼「了不起」呢?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主任、東南衛視總監洪雷:「發現生活的美好」
作為東道,洪雷致辭歡迎,感謝在座所有人「帶著有趣的靈魂來到福州,讓福州的初冬有了春天的氣息」,並表示接下來海峽衛視將繼續沿著既有的方向前進,發揮自己的優勢,做短視頻、紀錄煙火氣,並在「世俗」後面再加上「鄉土」,走進中國鄉間田野的熟人社會,發現其美好,帶大家重回生活的懷抱。
海峽衛視總監助理、《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下圖左)說:煙火氣是熱愛生活的依據,愛看《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早餐中國》的人,不大容易得抑鬱症。
騰訊視頻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我們專供溫暖治癒,了不起!」
海峽衛視的理念和騰訊視頻的追求相合。朱樂賢稱與海峽衛視的合作有默契:「通過《早餐中國》,我認識了洪雷和王聖志,發現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在他們的帶動下,我也喜歡上了福州這座城市。」正因為這份相知、相惜,本次溝通會定在了福州舉行。
會上,朱樂賢揭開了騰訊視頻紀錄片三大美食IP:一日之食、風味人間、小滋味。風味IP系列(《風味人間》《風味原產地》《風味實驗室》等),讓騰訊視頻有了新的突破性作品,樹立行業新的標準;十月份推出的「一日之食」IP則包含《早餐中國》《向著宵夜的方向》《開動吧海鮮》《沸騰吧火鍋》,從早到晚安排得明明白白;明年,「小滋味」IP將上線。
陳曉卿:「我們用食物紀錄時代」
現在讓陳曉卿覺得高興的不是風味IP系列霸榜幾周了。春假時,他去紐約陪兒子,想訂家米其林餐廳沒訂上,託朋友幫忙,餐廳一聽到他是《風味人間》的總導演,立馬給開了「後門」;不久前,《時代周刊》採訪他,看中的就是「風味的團隊,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多少國人做著打入西方主流社會的努力,卻不得而入,執導著美食紀錄片的陳曉卿先人一步做到了。曾經他也為什麼是文化、美食是不是文化苦惱過。
十幾年前,陳曉卿去美國的朋友家拜訪,朋友9歲的孩子正在寫一篇《論文化》的論文,孩子給文化下了個定義:「文化就是由人創造的、並由人享受的一切。」這句話於他如醍醐灌頂,「從那時起我就成為一個所謂的『美食家』,再看食物已不再是食物本身,它背後藏著很多東西:不同生活樣態、自然山水、種族生存的痕跡」。越是研究,他越是發現,食物背後有著非常複雜而深厚的內涵。在即將啟航的《風味人間》第三部中,會從一粒種子看到宇宙的運轉,從穀物的耕種、製作看中西文化的差異。
《風味人間》總顧問陳立:「煙火氣是支撐生命的本源」
陳立教授是專攻情感性精神疾病的專家,卻以美食家聞名,他是《風味人間》的總顧問,《舌尖上的中國》幕後顧問,一本《滋味人生》不僅食客們愛看,亦是文藝愛好者的架上藏品。在前面幾位分享了自己理解的「煙火氣」後,陳老進行了有力的總結:煙火氣之所以「了不起」,就在於它是「是支撐生命的本源」。從生理上的需要談到心理上的需要,他認為通過食物能感知世界和自己——陳老的「美食觀」裡有自然地理亦有歷史長河。
END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