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思茅是普洱茶的發源地之一,城市因此改名普洱市,可我們仍習慣叫它思茅,這樣來得自然來得親切。因為普洱茶的緣故,茶馬古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據說思茅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斑鳩坡茶馬古道已有1800多年歷史,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這條曾經的「茶鹽官道」在植被茂盛、綠樹成蔭、鳥語啾啾的森林中向北延伸,自然天成的大氧吧令人神往。
因為山上斑鳩鳥很多的緣故,古道被命名為斑鳩坡茶馬古道。古道的長度為11公裡,起點是南部的思茅臘梅坡,向北抵達思茅坡腳(白嘟祺)。坡腳(白嘟祺)曾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有石碑記錄),這是一個彝族村,規模不大,估計有20多戶人家。寧洱地震之後整村進行了重建,每戶都是整齊劃一的二層小樓,牆面上畫有各式年畫,色彩鮮豔、吸引眼球。
看到思茅至寧洱的老公路處的這個標誌,就意味著坡腳快到了。從這個口右轉下去就能到達白嘟祺。在雲南,叫做「坡腳」的地方有很多,或許是與雲南多山的地形特徵有關,上坡、下坡,這是雲南山民生活中常有的軌跡,斑鳩坡茶馬古道就是這樣的風格。
從坡腳至臘梅坡,從11公裡開始,每隔一公裡就有一個裡程碑,那是修復古道時加入的標誌。11公裡左右的路程,集合了茶馬古道的精華。
大小不一的石頭鋪就的路面上長滿了青苔,雨後有些溼滑卻多了些綠意,偶而還能看到石頭上凹凸不平的窩坑,或許是馬蹄留下的足印;長滿雜草的山間小路或是綠意茵茵,或是鋪滿了枯黃的樹葉.
行走其間,腳底是一種軟軟的感覺,特別享受; 路邊漂亮的小花、奇異的小草、各色的蘑菇,藤蔓交織、蒼茫遒勁的老樹,帶給我們的是重回過去、有些穿越的驚喜,山間玲響馬幫來的愜意體驗。
最愜意的當數漫漫古道上茂密如蔭的植被,幾乎所有的路段都是樹木繁茂,完全可以遮風避雨,就算是途中遇上幾次下雨,耳邊聽聞沙沙的雨聲,也不曾感到雨滴落下。林中蟬聲、鳥鳴不斷,行走期間,甚是享受。
古道在茂密的樹林中穿越,在上坡與下坡中交替。道路兩旁不時出現一片一片修剪整齊的茶樹,把滿山滿坡都染成了翠綠。茶樹上正開著潔白無瑕的茶花,茶田優美的線條彎彎曲曲,與遠方墨綠色的山巒相映成趣,是一幅很美的畫面。
臘梅坡位於思茅區北部山腳,斑鳩坡茶馬古道的起點就是這裡。村後的山坡上種滿了茶葉,成為一座連著一座的茶山群。在村裡,有一座古樸的中式牌坊矗立在茶山山腳。
如今,斑鳩坡茶馬古道已被列為思茅區保護文物,在離臘梅坡不遠的地方,建設了一個茶馬古道遺址公園,讓人們在休閒、體驗的同時,也能了解一些關於茶馬古道的相關知識。在歷史上,斑鳩坡茶馬古道應該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南向北走是將思茅產的普洱茶運往消費地,由北向南走則是將內地的各種商品帶回思茅。
普洱茶的故鄉,綠色是永遠的主題,留在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莫過於故鄉的山山水水,還有在山水間曾經迴蕩過的歡聲笑語……雲南普洱市思茅區有一條斑鳩坡茶馬古道,愛徒步的人一定不要錯過,綠樹濃蔭、鳥語花香的地方,特別適合愛好戶外的人們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