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越來越熱,永凍土融化,千年細菌可能重現人間...

2021-02-15 華人瞰世界

採取措施,迫在眉睫!

· 華人瞰世界精選推薦 ·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帶你遊遍英國

ID:weloveuk

話說,前幾天《華盛頓郵報》報導,上周六北冰洋附近的溫度高達84華氏度,相當於29攝氏度

 

這個數據是在俄羅斯的西北城市阿爾漢格爾斯克測到的,這個城市坐落在通往北冰洋巴倫支海的白海旁邊。

 

每年這個時候,當地平均最高溫度大約只有54華氏度。而在上周日,阿爾漢格爾斯克東邊的一些地區的溫度一度達到了87華氏度,約為31攝氏度。

 

今年到目前為止,在整個北極,尤其是在阿拉斯加附近,溫度都高於平均水平,大約5攝氏度。

而且,在最新的數據中,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超過415ppm,這是目前人類歷史上出現的最高二氧化碳濃度。

 

二氧化碳含量從1750年至今,一直上升。(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

最新的這個數據至少是在80萬年以來的最高點,甚至可能超過300萬年了。二氧化碳濃度自工業革命以來上漲了近50%。

 

科學家們得出結論:二氧化碳,連同其他幾個這樣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在近幾十年不斷累積增加,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近日我們可以看到,

 

格陵蘭島的冰層融化季節開始提前約一個月

在阿拉斯加,幾條河流的冬季冰層提前破裂,這是有史以來最早的一次。

 

在整個北極,海冰範圍在縮小,徘徊在歷史最低點了幾個星期。

 

而北冰洋的冰層範圍逐年地縮小,意味著生存在這裡的動物的生存環境也在減少。

 

就在上個月,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一村莊的警察局附近出現一隻北極熊,它看上去非常虛弱疲憊。有一隻前爪受傷了。

 

俄羅斯的環境專家分析,位於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之間的楚科奇海(Chukotka)沿岸生活著上千隻北極熊。

那裡是北極熊的重要棲息地,距離季科奇基(Tilichiki)約700公裡。

而這隻北極熊很可能是在楚科奇海域隨著浮冰輾轉南下,一路漂流。

 

北極熊一般很少會到居民區,除非是因為找不到獵物,要到人類居住的地方尋找食物。

北極熊的主要捕食方法是在冰洞上等待獵物的出現,由於氣候變暖,冰層減少了,它們就要一直流浪,到別的有冰層的地方。

 

雖然可以改變捕食方式,但是其他的成功率都很低。

 

如果北冰洋的冰層迅速融化,它們的繁殖和棲息地就會減少,無冰可依。

 

甚至在絕望的時候,北極熊媽媽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只能吃掉自己的幼崽。

 

北極熊挨餓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曾經拍攝到這隻很多天都沒能進食的北極熊,甚至把頭埋進人類丟棄的鐵桶中,尋覓著有可能存在的食物。

如果還不能找到食物,浮冰越來越少,等到它們的只有生命的終結。

 

不單單是北極熊,其他生存在這裡的動物像海豹,也並不好過;

冬末春初是海豹繁殖生產的時候,但是由於冰層減少,冰越來越薄,很多小海豹剛出生不久,可能會過早掉進冰海裡而夭折。

麝牛,原本是生活在北極凍原地帶,它們曾遍布整個北半球,現在僅僅存活在格陵蘭島。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已經不僅僅影響到生存在那裡的動物了...

 

在全球最北方的挪威小鎮——朗伊爾鎮,這裡大約有1800居民。2008年在這裡建成的末日種子庫,也遭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

 

末日種子庫原名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Vault),是 2008年由挪威政府資助建造的資料館藏庫。

 

種子庫裡面有數以萬計的種子包與珍貴的文獻資料,利用永凍土特性保護它們,直到需要的那天就能完整無缺地取出。

 

沒想到,逐年加劇的全球暖化融化了冰山,也大幅提高北極圈的溫度,導致永凍土融化,融水滲入種子庫。

 

挪威政府只能在 2018年投入 1300萬美元,重新打造防水設施與升級庫內設備。

 

當科學家都在想辦法加強種子庫的安全時,當地的小鎮居民也因氣候變遷而苦不堪言。

 

朗伊爾鎮的居民已經很習慣零下的低溫世界,該地區每年有四個月永晝、四個月永夜,全年均溫在-7°C。不過,從 2014年開始,小鎮迎來了前所未見的「夏天」。

 

根據當地報社《Ice People》的記錄,北極圈永凍土的夏季融化程度,早就從2014年開始,增加到足以危害居民安全的程度。

 

當地居民稱:「我們的房屋歷代都蓋在硬如水泥的永凍土上,原本應該非常安全的,但逐漸融化的永凍土層不再結凍,我們的房子就慢慢地沉下去了」。

 

當地房屋大部分都蓋在永凍土上,以插入土層的木樁作為地基,然而永凍土融化後,木樁逐漸腐爛失固,讓房子變得非常不穩。

 

因為永凍土融化,一些房屋都開始變形,窗戶和門都關不了,屋子裡的客廳地面出現凹陷。

 

有些居民束手無策,有些居民則試著直接把整個家搬到安全處。

 

挪威公共建設局的官員表示,他們無法再依賴永凍土作為天然地基,政府正在距離山脈較遠的安全區域建造一片新的公寓房屋。

 

這次,他們將把鋼柱穿過永凍土,打進地表基巖,並在屋內設置環境探測器,隨時偵測氣溫、雨量及環境動態的變化。

 

然而,政府建造新屋的動作比不上舊屋不堪居住的毀壞。

 

而因房屋受損而無家可歸的居民,有些暫時居住在船屋中,有些卻只能離開這個從小生長的小鎮。

 

不過,

相比這些,

更讓人們擔心的,是埋藏在永凍層底下的細菌會給我們帶來健康風險。

 

全球氣候變暖,冰層融化,然後釋放出古老的病菌…

 

是不是感覺這樣的場景都只出現在災難片中?

 

然而在2016年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爆發了炭疽熱疫情。

 

因為被炭疽感染的馴鹿解凍後,釋放了細菌,當地已有超過2300頭鹿因感染炭疽桿菌死亡,也有72人因此患病,一名12歲的男孩因此患病而死亡。

 

研究古病毒和細菌的基因組學研究人員——讓·米歇爾克拉維博士說:

永凍土能夠保存病毒和細菌數十萬年——甚至可能是100萬年。

如果把酸奶放到永凍土層裡,我敢肯定,從現在起的一萬年裡,它仍然會被保存得很好。

 

所以,有可能在凍土下面存在千年甚至是萬年前的老細菌...

雖然,我們其中有些人生活在距離北極圈萬裡之外,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直接影響,

但不要忘記,地球是一個共同體,

關注「遠在天邊」的氣候問題,其實可能就是在關注我們自己...

唇亡齒寒...

 

 

 

 Re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eather/2019/05/14/it-was-degrees-near-arctic-ocean-this-weekend-carbon-dioxide-hit-its-highest-level-human-history/?noredirect=on&utm_term=.daba915ffc5e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6898139/Rising-air-temperature-rainfall-Arctic-causing-severe-storms-cold-snaps.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6898139/Rising-air-temperature-rainfall-Arctic-causing-severe-storms-cold-snaps.html


掃碼加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點擊圖片閱讀


相關焦點

  • 明知故問 | 北極冰川融化為何越來越快?
    北極海冰能夠反射大部分熱量,因此有助於保持北極和北半球其他地區的的低溫。然而,就反射太陽光的能力而言,開放水域的表現就比不上冰了,水會吸收更多的熱量,水溫升高,融化更多的冰。科學家們證實,持續升溫的海水將加劇北極地區的變暖和海冰融化。
  • 北極大火肆虐,氣溫飆升到38攝氏度
    我們都知道,在西伯利亞地區,基本上都是永凍土,這些永凍土其實一共有2層,上面的一層是每年夏天的時候都會融化,等到夏天結束又會慢慢凍上,並不會對地質環境等造成什麼影響。而下層則是永久性的凍土,這些凍土一般都是經過上萬年的時間才形成的,今年的火災和高溫天氣一起出現,很多科學家都擔心,下層永凍土或許會因此而融化,對氣候環境造成不可預估的影響。
  • 還在關心北極融化?真正可怕的是南極也在融化!
    來源:魔都滷本來不想寫這種話題,但是真的看不下去了這幾天很多粉絲都被北極融化和北極熊消亡刷屏?不是北極!是南極!!南極也在融化!重複一遍,南極也在融化!南極的冰川消融才是最致命的!看看這隻無家可歸的企鵝吧什麼叫做致命?就是我們人類會死,懂了嗎?重複一遍,北極消融,人類不會死南極消融,我們人類要死很多!所以你告訴我現在都在關心北極?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報導稱,北極已不是幾十年前的那個北極,再過幾十年,它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北極了。
  • 氣溫直逼38度,科學家恐冰川融化遠古病毒復活
    科學家:北極圈內的「殭屍大火」北極野火在每年5-10月都有可能會發生,對於關注北極氣候的科學家來說這事並不陌生。加上從西伯利亞吹向北極的暖空氣,瞬間就把火焰燒到了北極的凍土層,也直接加速了永凍層的融化。
  • 澳大利亞山火「復燃」,科學家找到原因,凍土融化竟是「助燃劑」
    如今澳大利亞的山火又肆虐了,而且由於澳大利亞目前高溫乾旱的天氣,可能近期都很難將山火給撲滅。說起來,今年的野火發生頻率似乎特別高,比方說在今年5月份,澳洲的山火更熄滅,西伯利亞就被野火「圍困」。而且從本世紀出開始,西伯利亞的野火也就變得越來越頻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凍土融化竟是野火的「助燃劑」!其實除了西伯利亞之外,多年來受到全球氣候持續變暖等大環境的影響,環北極的凍土帶也已經逐漸開始退化,大量的凍土融化,而且不止是表層的季節性融化凍土,還有底下的永凍土,這才是最可怕的。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報導稱,北極已不是幾十年前的那個北極,再過幾十年,它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北極了。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海冰融化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但隨著北極變暖加速,格陵蘭冰蓋會進一步融化,如果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7米,全球上百個海濱城市包括中國的上海和廣州都可能被海水淹沒。    假設更極端的情況,如果南極冰蓋、格陵蘭冰蓋、陸地冰川等的冰層都全部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約66米,各大洲絕大部分人口最集中、最繁榮、最發達的沿海城市都可能被淹沒。
  • 超級古老的細菌被發現,科學家:冰川融化或導致危機出現
    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這些年來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了,畢竟,如果兩級冰川再不斷地融化,未來人類很可能會因為海平面的上升而失去自己的家園。當然,目前最主要的一點是,一些原本被冰封在厚厚的冰川、冰層之中的神秘「古物」都紛紛重現天日。
  • 北極生機勃勃的綠色,是對人類最致命的警告
    然而,這滿目的綠色並不是好消息,而是大自然給出的最嚴厲警告,北極氣候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區的兩倍,北極更豐富的植被,正在加速永凍土融化,加速釋放溫室氣體,這不僅會對整個世界造成一系列影響,甚至直接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北極冰蓋也在快速消退 北極冰主要集中在格陵蘭島上,格陵蘭島是地球上僅次於南極洲的第二大陸基冰礦床。已經有研究證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格陵蘭島冰融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 北極冰層融化或給海洋生物「加餐」
    網絡配圖丹麥研究人員發現,北極地區冰層融化,海洋生物可能成為受益者,緣由是冰層融化將向海中釋放大量營養物質,使北極海域「食材」更豐富。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說,今年3月,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是有衛星圖像記錄38年以來最少的一次,氣候變暖對海洋冰川的體積和分布產生了巨大影響。
  • 全球變暖,永久凍土加速融化,人類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這些多發的自然災難,背後的主要原因還是全球變暖,正是因為全球的氣溫在不斷升高,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才導致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而眾多由全球變暖引發的自然災難中,有的並不嚴重,有的則可能關乎人類文明的生死存亡。
  • 大批北極凍土融化,多隻萬年前物種重現於世,兩隻蠕蟲解凍後活了
    在北極圈地區,除了地面上的冰川在融化,地面下的永久凍土情況可能更為糟糕,每到北半球夏季,大批凍土融化,好端端的地面就會因融化而垮塌,然後慢慢出現一座湖泊,這是因為冰土中封存了大量冰水,遇到高溫後,自然就會融化。
  • 北極冰層下發現4.6萬年前的鳥,該來的還是來了,人類應該怎麼做
    最近這幾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一些地區出現了極端天氣,南北兩極也因為升溫而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比如在2月份,考察隊發現南極溫度首次突破到20攝氏度,創下來南極的最高溫度記錄。此外,美國航空局也發布了南極的對比圖,在人類發展的這段時間,南極冰雪融化的速度超乎我們的想像,整個南極大陸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塊巖石的,這是一種糟糕的情況。
  • 北極冰川融化的危害?
    冰川的面積和體積變小了;高山的雪線由於融雪量增大而上升了;海平面由於兩極冰蓋融化而上升了;全球各地很多地區的溫度比常年同期有所上升;颱風的生成地點明顯北移。下面咱們著重討論一下冰川消融的危害。那麼,北極融化會覆蓋地球嗎?如果北極的冰雪全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就會上升7米。 歐洲環保總署署長Jacqueline McGlade女士表示,如果北極的冰雪全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就會上升7米,包括上海、廣州等眾多城市將會被淹沒。按照人類社會加速發展的趨勢,南極冰川有可能在一二百年之內全部融化。
  •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海冰融化會加速病原菌傳播?
    當然在拉尼娜現象還在醞釀的時候,世界氣象組織就說過,就算是今年出現拉尼娜現象,2020年還是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所以拉尼娜現象是趨勢,但是全球變暖的表現更加的強。而根據新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北極考察結果又出現了。
  • 紐約時報 | 北極冰蓋正在加速融化
    科學家們表示,春季的北極已經開始冰雪消融,格陵蘭島冰蓋的大面積融化和海冰的消融相較於以往正常情況提前了幾周。再加上無雲的天氣狀況,導致冰蓋表面大部分融化。這是自1979年採取衛星測量以來,觀測到冰蓋大規模融化創紀錄性提前的日期。2012年是北極異常溫暖的一年,那年6月晚些時候北極冰川的融化量略有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