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了《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連續第五年按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對中國內地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商業魅力指數排名,把全國337個城市分為了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和五線城市六個層次。根據該排行榜,2020年,15個進入「新一線」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
需要說明的是,2013年,《第一財經周刊》首創了「新一線城市」的概念,以城市中的商業魅力和線上數據所反映出的人口活力來重新評估城市。非官方排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地位無可撼動,分別位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圈)。
2020年,15個進入「新一線」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在北上廣深無一撼動的情況下,這個榜單,漸漸演變成了「新一線城市」排行榜的競爭。在新一線城市中,排名前二的為成都、重慶組成成渝雙城經濟圈,未來是否會有一座城市進入一線城市,地位像北上廣深一樣無可撼動?
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兩市(北京天津)、長三角五市(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合肥)、大灣區四市(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成渝雙城(成都重慶)和中西部四省會(武漢西安鄭州長沙)、東北一省會(瀋陽)、山東半島城市群一計劃單列市(青島),這些是我國城市發展的第一梯隊。
與2019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無錫、大連和廈門都曾經出現在新一線城市的名單中,但沒有站穩。
上圖為2020年榜單前50名城市,對比前兩年排名,綠色為排名進步的城市,紅色為排名退步的城市,黃色為排名持平的城市。東北地區、山東半島和長三角地區城市明顯退步,京津地區進退分化明顯,成渝雙城經濟圈、大灣區地區城市明顯進步,中西省會城市多為進步或持平。新一年的榜單中,一線城市之外,成都、杭州、重慶、蘇州及武漢城市人活躍度最高,呈現出鮮活蓬勃的城市面貌。
成都和杭州已連續多年在這一項指數的新一線首位爭奪中你追我趕——成都的夜間活躍度特色鮮明,杭州則消費活躍度極高。夜間活躍度指標顯示,北上廣深的夜間出行人數佔常住人口的比例在13%到14%之間,而瀋陽的這個數字可以達到31.5%。馬蜂窩的數據表明,杭州和南京是一線城市外最熱衷旅遊的城市;騰訊營銷大數據顯示,成都是最熱愛音樂的新一線城市,東莞、西安、重慶緊隨其後。
在2019年外來工作人口總量超過百萬的26個城市中,有17個城市的外來工作人口數值相比前一年都出現了萎縮。「離開大城市」的現象正在變得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