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35km
夏天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從北京飛到了瑞典哥特蘭,這是我第4次啟程前往這座小島,地理環境並不陌生,但在歐洲疫情並未控制住的當下,來這裡生活的決定仍然顯得有些冒險,也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理解。當飛機從斯德哥爾摩躍至波羅的海,抵達維斯比的時候,熟悉的灰藍海岸線以及落日餘暉又調動了過往旅行中的身體記憶。我再次走到了那棵樹下,只是這一次鏡頭中的人物變成了朋友。從老婦人到少女,畫面倒敘般地將一個即將枯萎的生命、情感、關係及時帶回了起點。Under the Tree. Visby, Gotland. 2013 / 2020
對於大多數瑞典人來說,哥特蘭島是「自由」的代名詞。遊客們通常會選擇在夏季來島上度假,參加政治周、中世紀節和室內音樂會,記錄下這裡最盛大、飽滿、亢奮的一種慶祝狀態。海灘、香檳和DJ音樂,在維斯比深沉的城市性格面前,還是顯得過於單薄了些。因此在夏季結束時,並沒有給這座歷史城市留下什麼痕跡,哥特蘭又恢復了它原本古樸內斂的樣子。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哥特蘭從始至終就不僅僅是一個旅行目的地,而是一個沉思與尋求內心平和的地方,特別是在夏季以外的時間裡。緩緩沒有開始寫哥特蘭的原因是身份上的轉變,從旅行者變成了四季的生活者,潛意識中找尋著一種日常的視角進入,而非旅行的「浪漫凝視」。這裡的歷史、文化和遺產厚度需要在閱讀和行走之中學習和對話,而不是憑藉一腔熱情的表達。如何欣賞哥特蘭漫長四季中被遺忘和忽略的其它風景?當我開始閱讀瑪麗塔·瓊森 (Marita Jonsson)的這本書,似乎有了答案。食物帶著大地溫柔與粗暴的情感,是這些孤僻風景最親密和忠誠的記錄者。這是一本對哥特蘭島充滿熱愛以及尊敬的書,「味蕾中的哥特蘭」(A Taste of Gotland ),也可以直譯為「哥特蘭之味」,但前者更接近於作者想要傳遞給讀者的一種感受。作者瑪麗塔·瓊森 (Marita Jonsson)是島上知名的文化學者、收藏家、藝術機構經營者,也是維斯比(Visby)申報聯合國文化遺產進程中的重要貢獻者之一,曾擔任哥特蘭省文化環境部門的負責人。她在撰寫了數本關於藝術、文化、中世紀歷史和建築主題的著作之後,於2010年出版了這本溫情脈脈的烹飪書籍。通過對本地食物與烹飪遺產的小說體描寫,將讀者帶進哥特蘭島的一場旅行之中…在無法前往的當下,不妨暫且通過味蕾的感受去想像遙遠的風景、孕育食物的土地,並與書中的人物產生交流與對話。哥特蘭靠近一切:大海、自然、人與食物,這區別於瑞典內陸的大部分地方。小島生活簡單,但卻塑造了本地人細膩的情感及敏銳的感官。島民們樂於分享他們所擁有的,以傳統為自豪,並在保護傳統的觀念上保持高度一致,致力於將哥特蘭發展成了一個宜居且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產地哥特蘭」在瑞典意味著品質的保證,島上的餐廳、咖啡館以及農場的商店都更願意選用本地食材。農業與食品加工、餐飲產業之間互相促進支持,產生了良好的地區循環。地域飲食的傳統在哥特蘭島嶼文化傳承中佔據了核心作用,使之成為歐洲烹飪遺產的認證成員。
哥特蘭的春日:銀蓮花盛開在路旁,壯觀如鋪就的藍色花毯。田鳧(生活在歐亞農田和草原的鳳頭麥雞)在田間散步,鶴悠然地在水中覓食。十月的一天:柔和的薄霧籠罩著沿海的草地,水面閃爍著微弱燈光,這簡直是尋找野生蘑菇的天然散步場所。冬季晴朗的日子:厚厚的積雪鋪滿了世界文化遺產小鎮維斯比城外的小徑,孩子們在護城河的壕溝裡滑著雪橇嬉鬧,老城環牆靜默於身後。漫步在維斯比(Visby),總能尋找到讓身心重獲新生的可能性。這裡有許多歷史古蹟、中世紀教堂和無與倫比的建築物。在陽光燦爛的一個溫暖清晨,前往垂釣地點附近野餐,定會留下一段深刻的記憶。文化對於一個島嶼至關重要,哥特蘭人從幾個世紀之前就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文化,這個原始且未被破壞的島嶼成了音樂家、藝術家、作家們的靈感來源。哥特蘭擁有獨特的島嶼美學,在形式與設計工藝上也有自己的表達語言,材料就地取材——島上的石頭、羊毛、木頭與陶土。哥特蘭的定位是什麼?是等待土地饋贈的貧瘠島嶼,還是一個善於發掘自身價值的豐饒之地,例如能在野外獲得松露、蘆筍、根莖蔬菜和石粉。哥特蘭致力於通過風能、太陽能和土層巖石供熱來提供可持續的能源供應,並尋求將自然生活方式與波羅的海文化中心的身份結合起來的模式。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生活環境,擁有乾淨的水和友好的氣候。 聽起來非常有吸引力?也許吧。這的確是我們嚮往的品質生活。
陡峭的懸崖,卵石灘,令人印象深刻的海蝕柱,柔軟的白色沙灘,色澤飽滿的草甸,貧瘠的石灰巖以及抗風的巖丘森林。哥特蘭的自然景觀不盡相同,但都引人注目,這一切都來自海和風的孕育。哥特蘭是一個石灰巖的國度,礫石道路在陽光下反射著白色光澤,強烈得如同身置於地中海沿岸一般,這些巖石收藏著巨大的遺產,你能發現4億年前生活在島上的動植物化石。海蝕柱也是哥特蘭島極具代表性的自然特徵之一,北部的Fårö、南部的Storsudret、Karlsö以及東部的沿岸都分布著大量景觀,甚至內陸地區也有少量分布。
哥特蘭全島擁有770公裡的海岸線,因此無論從哪裡出發,你都可以抵達海邊。令人印象深刻的、戲劇性的沿海懸崖,一路從位於哥特蘭西南的Tofta延伸到北部的Hallshuk,海邊的卵石灘上棲息著海鷗、棉鳧(生活在北歐國家的絨鴨)、秧雞,一些大型鷸會來島上繁殖後代,有時甚至會在海邊的草地上聽到它們交配的聲音。Karlsö島已經成為海雀科鳥類們的殖民地,這裡棲息著黑海雀和刀嘴海雀(生活在北大西洋和波羅的海),金鷹和海鷹的數量也在增加。島上的植物群也非常特殊,其中有罕見的球屬花、側金盞花和野生鬱金香,這些通常只能在地中海沿岸找到。哥特蘭在歷史記載中曾是溫暖氣候,這些植被是從那時候留存下來的。受保護的海甘藍在卵石灘上茂密生長,瑞典46種蘭花品種,有36種都可以在哥特蘭找到。
哥特蘭甜菜 在潮溼鬆軟和沙質的土壤中長勢喜人,甜菜曾經是哥特蘭島主要的農作物。當位於中部地區魯馬的製糖廠關閉後,當地農民開始種植胡蘿蔔替代甜菜。春季食用最佳。
Chèvre山羊奶酪 山羊奶酪具有獨特的酸味、泥土味,這使它們在牛奶酪中脫穎而出。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獨特的氣味變得濃烈,這取決於其水分、密度、陳化過程。口感通常比較柔軟。
義大利巴薩米克黑醋 由煮沸的白葡萄汁經長時間的收汁過程釀成,葡萄品種為翠比安諾(Trebbiano)。文藝復興時期,深受歐洲皇室推崇,現在得到了眾多廚師和美食愛好者的認同。西餐中常見使用。
按每1升水配比1.5湯匙鹽和2湯匙糖調製湯汁,加入麝香草和蒜
將4顆金色甜菜和條紋甜菜放入調製好的湯汁中煮至軟嫩程度撈出
趁撈出時的熱度,將甜菜外皮剝落
將剩餘的甜菜切成薄片,放入冰水中脆化口感
在攪拌機中將奶酪打成順滑均勻狀態
將蔥去皮滾水煮1分鐘,胡蘿蔔去皮滾水煮3分鐘左右
用少許橄欖油、海鹽、黑胡椒將甜菜、胡蘿蔔、洋蔥調味
將食物分盤 灑上義大利巴薩米克黑醋和奶酪
瑪麗塔 · 瓊森
Marita Jonsson
本書作者瑪麗塔·瓊森 (Marita Jonsson),出生於1943年,瑞典知名學者、作家。她曾是瑞典兒童讀物研究所(Swedish Children's Book Institute)的董事會主席,此前還擔任瑞典研究院(Swedish Institute)駐羅馬的主席,卡普裡島聖米歇爾基金會(San Michele Foundation on Capri)和斯德哥爾摩皇家美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的主席。自1985年,她作為文化環境部門負責人、文化學者、收藏家、藝術機構經營者活躍於瑞典哥特蘭島,參與創立了哥特蘭中世紀節(Medieval Week),是維斯比(Visby)申報聯合國文化遺產進程中的重要貢獻者和起草者之一。至今她已經出版了近30本關於藝術、文化、中世紀歷史、建築以及烹飪的書籍,2010年出版的烹飪書籍——味蕾中的哥特蘭(A Taste of Gotland )關於食物與土地的情感,在她小說體的描寫中,觀眾可以憑藉對烹飪遺產的理解,感知島上的自然風景和人物肖像。目前她與丈夫建築師喬恩·瓊森(Jon Jonsson)在哥特蘭島南部經營藝術機構Körsbärsgårdens Konsthall和雕塑公園。
* 節選內容版權歸作者瑪麗塔·瓊森 (Marita Jonsson)所有,菜譜來自弗雷德裡克·馬爾姆施泰特(Fredrik Malmstedt)和萊拉·洛夫克維斯特(Laila Löfkvist)。由蔚然新集整理翻譯,僅供交流使用,請勿用於商業用途。文章遺漏之處,敬請指正。
Nils Landgren - Gotland
背景音樂選自瑞典爵士音樂家尼爾斯·蘭德格林(Nils Landgren)於2005年發行的同名專輯「Gotland」,他曾因傑出的音樂成就獲得瑞典國王頒發的皇家勳章「Litteris et Artibus」。他以哥特蘭的教堂廢墟和文化遺產為靈感,與波蘭小號手託馬茨·斯坦克(Tomasz Stanko)、瑞典風琴家安德斯·埃利亞斯(Anders Eljas)等人一起創作了這張具有「內在力量」的音樂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