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70萬韓國人長期居住中國 規模相當韓中等城市

2020-12-12 搜狐網

  系列報導·韓國人在中國

  開篇語

  今年年初,本報徵集精兵強將組建了6個採訪隊分赴亞洲10個國家進行體驗式深入採訪,並在此基礎上於春節期間推出了大型系列報導——「行走亞洲」,那一組報導的基本著眼點在於「親身感受亞洲崛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一前夕,我們年初出徵亞洲的記者再一次集結,這一次,記者的眼光瞄向中國,瞄向廣州,尋訪10個亞洲國家人民在中國尤其是在廣州的足跡,這裡面包括70萬在中國定居的韓國人、在廣州工廠裡打工的越南勞動者、在中國大學裡學習西醫的印度學生、在新疆從事邊境貿易的哈薩克斯坦商人等等。

  通過這一系列的深入採訪,我們試圖探討在這一輪的亞洲崛起過程中,作為亞洲一分子的中國到底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我們不苛求給出一個明確具體的答案,只要讀者能夠從這些報導中得到一些啟發或者感悟,也就初步達到我們的目的了。

  本系列得到了富力地產的大力協助,一共11篇,從今日起至5月11日見報,敬請關注。(竇豐昌)

  文/本報記者 趙琳琳、李鋼

  1988年10月11日,韓國人樸鏞熙在位於韓國首爾家中的小床上輾轉反側,「中國」這個名字在他的腦海中不停翻滾。

  那是漢城奧運會剛剛結束沒幾天,韓國因此而在國際上大為知名。供職於韓國著名企業LG公司的韓國人樸鏞熙正準備在國內大展拳腳,卻接到了一個到中國去的命令。中國是貧窮的?荒涼的?因未知而引起的恐懼,讓他在去與留的抉擇中苦苦掙扎。

  19年後,樸鏞熙為自己當初作出的去中國的決定萬分慶幸和滿意。目前,在中國北京,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並正準備在中國的地板採暖市場大展拳腳。回首近20年時間,他由衷感嘆自己趕上了大好時機,和許多中國人一起,享受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種種機遇和好處,他也是目前所知的中國建國後最早在中國內地定居的韓國人。

  在過去的19年裡,在中國定居的韓國人,已經由1個變成了約70萬。崛起的中國,不但讓本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到中國來生活居住和發展。

  約70萬人長期居住中國

  規模相當於韓國中等城市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喜歡到中國居住,而且數量增長之快令人吃驚。根據韓國媒體的報導,在華韓人數年之內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韓人共同體。根據分布在中國30多個省的駐中國韓國人統計數據匯總顯示,目前包括長期定居和短期居留等在中國內地定居的韓國人約有60萬~70萬人,「這相當於韓國一個中等城市的規模」,駐中國韓人會秘書長說,目前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中,韓國人的數量最多,而且目前仍以每年6萬到7萬人的速度遞增。

  人物故事

  定居中國19年 50歲激情創業

  作為目前被統計到的,1949年後最早到中國內地的韓國人,樸鏞熙顯然非常得意,他1988年來到中國,「根據我那時候對中國的判斷,中國將會是有許多希望的地方,比起在韓國總部工作來說,到中國意味著更多工作機會。」1年後,樸鏞熙把正在香港居住並已經懷孕的妻子接來了北京,幾個月後,樸鏞熙的第二個孩子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出生了,這個男孩成了第一位在中國北京出生的韓國孩子,目前,父親和朋友們正在為他申請北京市榮譽市民稱號。

  「我打算從事韓中之間的地板採暖設備貿易。」今年50歲的樸鏞熙剛剛離開公司自己創業。「我選擇留在中國近20年,是因為中國人非常有人情味,我喜歡中國,而且中國有很多機會,我最年輕的時光都是在中國度過的,所以,我還將在中國長期居住下去。」樸鏞熙對本報記者說。

  昔日一文不名 如今身家千萬

  今年30歲的金潤載在中國白手起家,成就了他的千萬富翁夢。1995年,19歲的金潤載因為和父母吵架而離家出走。由於父親曾經在中國工作,因此持有中國護照的金潤載只身前來中國闖蕩天下,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剛開始,為了去網吧玩遊戲,只好自己賺錢。第一筆生意是和我的一個同學成交的。有一次,我從家鄉帶來了一把非常漂亮的太極扇。我的同學非常喜歡,執意要買。本來這把扇子在韓國只值五六十元人民幣,她卻願意出200元。」金潤載告訴本報記者,那一次給他很大啟發。

  隨後,他在校園裡擺攤專賣從韓國帶來的小鼓、平安符、手機鏈等。大學畢業後,金潤載向父母借了本錢開了貿易公司,現在他的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有17家直營門店和6家加盟店的貿易有限公司,金潤載已經坐擁近7000萬身家。

  領事專訪

  中韓準備締結

  自由貿易協定

  記者:廣東省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在韓國的對外投資中處於怎樣的地位?

  大韓民國駐廣州總領事全在萬:韓國對廣東省投資及比例較低是事實。早期,主要是通過香港運輸網進行出口加工貿易為主,現在在廣東的製造業投資額達到了6億美元,佔到韓國對廣東投資額的大部分。但是廣東和韓國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中韓貿易額的五分之一,其中主要是高科技和電子產品等。

  今年是中韓建交15周年,兩國2005年的貿易額達到了1千億美元,當年11月提出了在中韓建交20周年達到2千億美元的目標,為了儘早實現這一目標,兩國都在努力中。中韓兩國還準備締結FTA(自由貿易協定),兩國也在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做著經濟準備。

  記者:在廣東的韓國企業有多少家?有多少韓國人常住在廣東?

  全在萬:廣東省內韓國企業約有2000家,韓國僑民約有4.3萬人,大部分是大企業特派員、商家駐外代表、私營產業者和留學生等等。總領事館為了促進韓國企業對廣東的投資在不斷努力。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向韓國人介紹廣東。

  記者:那您如何介紹廣東呢?

  全在萬:我會告訴他們,廣東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產業結構先進,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很多韓國人還不知道廣東,我就會拿著地球儀指給他們看,現在有很多韓國人喜歡到廣東來打高爾夫球。

相關焦點

  •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近100萬韓國人愛上了中國,怎麼攆都不走
    但是在近年來中國的富強,中國的各大城市就出現了很多外國人,比如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等地方都居住著大量的外國人,他有些是來做生意的,有些是留學的還有一些是移民過來中國的,這群外國人中有大量都是日本人和韓國人,很多國家很喜歡去日本韓國旅遊,殊不知他們也很喜歡來中國,其中在國內的韓國人數已經超過了100萬,他們來不是旅遊的,是來長期居住的,已經愛上了中國
  • 100萬韓國人悄悄潛入中國,居住在這個城市,怎麼趕都不肯走
    中國經過三十年來的努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了亞洲最發達的國家,在以前國人們都爭搶著去國外發展,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華人選擇了回國發展,同時在我們這片土地上還出現了大批的外國人,比如已經有100萬韓國人悄悄的潛入了中國,他們居住在上海、北京等城市。
  • 山東煙臺成5萬韓國人第二故鄉
    據煙臺市投資促進中心提供的數字,截止到2018年,在煙臺的韓資企業有3835家,韓資是煙臺利用外資第一大戶,現有約5萬韓國人在煙臺工作和生活。這些生活在煙臺的韓國人,慢慢地融入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汲取著她的熱量,同時又激蕩著她的活力。
  • 分化與差異:在韓中國朝鮮族社會融入的人類學研究
    (一)低端服務導致普通務工群體經濟融入呈現出邊緣化特徵  在韓中國朝鮮族普通務工者聚居的地方是首爾、京畿道安山、水原等城市經濟發展中最需要勞動力的區域。這些區域交通便利,勞動力密集型經濟規模較大,能夠提供大量勞動就業崗位。
  • 山東城市規模排行榜來了!8個中等城市、9個大城市、2個特大城市,你...
    近日,住建部發布了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全國城市「規模層級」隨之出爐,速報新聞網·山東商報記者根據年鑑梳理發現,截至2019年,山東有19個城市人口超過50萬,成為中等及以上城市,其中濟南、青島人口超過500萬成為特大城市。那麼,你所在的城市是什麼級別呢?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要學會尊重
    (原標題: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不要自我為中心)韓國學生「搓麻」感受中國文化(視覺中國)海外網9月16日電據韓國《首爾新聞》報導,如今幾乎在每所韓國高校都能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9月開學季更是如此
  • 北京望京社區的「韓國城」,形成於90年代,曾經居住著7萬韓國人
    唐人街是國外華人華僑居住的街區,是華人們的生活圈。沒想到的是,韓國人在中國也有類似於「唐人街」的生活圈。走在北京望京社區的路上,你會是不是的聽到「思密達」,原來這裡隱藏著一個「韓國城」。望京社區的常住人口在30萬左右,而這裡的韓國人最多時有7萬人,佔瞭望京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
  • 駐韓美軍基地從韓國地圖消失,韓國人自己掩耳盜鈴?
    圖中畫面是韓國最大搜索門戶網站「Naver」顯示出的一副韓國首爾龍山區地圖,該地圖中顯示地理特徵為山脈的區域本該是駐韓美軍總部龍山基地所在地,然而在地圖上它卻憑空「消失」了,事實真相其實並不是大家看到的這畫面!
  • 3600萬韓國人為過中秋節大遷徙 70%人口都在回家路上
    中秋佳節也是韓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他們會陸續回家祭祖團聚,這也就導致了每年這個時候,韓國一半人口都在回家路上。 韓國國土交通部預計,21-26日期間約有3664萬韓國人奔波在回家的路上。 韓國總人口也不過5100萬,也就是說中秋假期內韓國70%的人都在半島上遷徙奔波,只為和家人團聚。
  • 韓媒:韓國人海淘規模創年度新高 中國產品增幅最大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導 韓媒稱,韓國海關3月20日表示,2017年韓國人海外網購的次數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5.6%、29.1%,達2359萬筆和21.1億美元(1美元約合6.33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據韓聯社3月20日報導,該規模比此前的最高值(2013年的10.4億美元)翻了一番。
  • 10萬人在此生活,青島為什麼如此招韓國人喜歡
    後來在石老人海灘,我又遇到兩個韓國人,他們海邊遛娃,同行的還有幾個中國媽媽。我忽然納悶,青島到底有多少韓國人呢?查了一番資料得知,目前在青島生活的韓國人有10萬,定居的有6萬多,這對於一個只有5164萬人口的韓國來說,已是不少了。
  • 中國這城市,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卻有10萬韓國人在此生活!
    中國這城市,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卻有10萬韓國人在此生活!中國適合居住的城市有非常多,但是非常的便宜又幸福的地方就非常的少了,不過有這麼一個地方確實可以說是我們國家最幸福的一個居住的地方,它直接被說是我們國家十個最好的住的地方的第一位。
  • 中國城市規模等級劃分,鄭州GDP破萬億,鄭州邁入特大城市
    國際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市的區別是什麼呢?中國的劃分標準是不是和世界有聯繫的呢。特大城市是劃分城市規模的分類之一由於各國國情不同,聯合國一般將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劃為特大城市,2014年11月,中國國務院發布《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其中規定,市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是特大城市,中國標準1980年版標準1980年,中國第一次對1955年國家建委作《關於當前城市建設工作情況和幾個問題的報告》,將城市劃分標準劃分為四個檔次
  • 韓流湧動中國 走近在北京生活的韓國人(組圖)
    第1頁:連上歲數的老奶奶也一邊看《大長今》一邊落淚 第2頁:中國螢屏熱播韓劇過了麗都飯店,他突然發現車上除了司機、售票員和他以外,全都是韓國人,耳邊的韓語使他瞬間感覺自己突然到了國外。  不知不覺,你會發現周圍出現很多韓國人,北京的望京地區更成為至少2萬韓國人的聚居區。你所不知道的是,中國有近70萬韓國常住人口,與此同時,將近38萬中國人也把家搬到了韓國。  8月24日是中韓建交15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中韓交流年」。
  • 重慶小夥讓韓國人愛上中國傳統文化(圖)
    為了學好韓語,他經常外出與當地韓國人交流。他跑到街邊與韓國老人下象棋,一邊下棋一邊學習韓語。  兩年後,他任教期滿回國。2015年3月,他再次報名參加選派,來到韓國牙山順天鄉大學孔子學院從事漢語教學。  陳寶劍說,最近幾年,韓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發生了很大變化。
  • 訪韓外國人在韓刷卡額超韓國人境外刷卡額
    人民網首爾11月28日電 (黃海燕) 隨著今年第三季度訪韓中國遊客激增,外國人在韓國的刷卡額再創歷史新高,超過韓國人境外刷卡額。 韓國銀行(央行)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外國人在韓國的刷卡額為32.7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超過同期韓國人在海外的刷卡額(32.03億美元)。
  • 北京韓國城,韓國人與中國人相處現狀如何?
    韓國某企業發生出讓土地部署某系統事件之後,北京韓國城的韓國人與中國人相處現狀如何?筆者恰好居住這個韓國城,不少小區裡的韓國居民已佔到60%以上。筆者小區內有不少韓國人,隨便了解了一下韓國人在北京到底是怎麼工作和生活的?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不要自我為中心
    韓國學生「搓麻」感受中國文化(視覺中國)海外網9月16日電 據韓國《首爾新聞》報導,如今幾乎在每所韓國高校都能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9月開學季更是如此,大量中國留學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近年來,韓國大學裡「嫌惡中國人」現象也愈發凸顯。
  • 廣東最多韓國人的城市,建有「韓人街」,景點多遊客很少
    由於距離較近,韓國人很喜歡到我國的大連市和青島市旅遊,除此之外,韓國人也很喜歡廣東的省會-廣州市,現在有大量韓國人在廣州生活居住,還有不少韓國人定期往返於兩地,從事貿易工作。廣州甚至還有「韓人街」和韓國園。
  • 韓國在煙投資項目3550個 成韓企最聚集城市
    5萬韓國人住煙臺,3萬煙臺人在韓國  經過9年的發展,兩家外資銀行韓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煙臺分行和韓國中小企業銀行(IBK)煙臺分行在在我市落地生根,本土化已然成型。這兩 家銀行與中資銀行一樣,面對中資、韓資企業和個人開展業務,逐漸被煙臺人所接受。「選擇在煙臺設立分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煙臺的韓資企業和韓國人比較多,也 比較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