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09 騰訊網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3 14:42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品牌農業神農論壇」上,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的創建參與者,原國家質檢總局的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表示,地理標誌是政府通過法律確立的公共品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從7個方面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質量特色引領。農產品跟工業品不一樣,特別是地理標誌產品形成品牌的要素、核心這兩大方面。第一是它的地理條件,自然稟賦。比如說它的土壤、溫度、水質,甚至它的風向都決定了農產品獨有的風格和品味。

二是質量保證體系引領。要想讓地標產品引領高質量發展,它要有品質,或者叫質量保證體系來引領。保證這個品質至少要建立幾大體系:第一要有標準化體系;第二要有實驗室的檢驗檢測體系;第三要建立這一類產品的可追溯體系;第四要有執法監督體系;第五要有專家體系;第六還應該建立公開透明的現代化信息體系。

三是品牌建設引領。地標本身是一個政府通過法律確立的公共品牌,品牌的「品」就是質量和它性能的特點。「牌」是什麼,「牌」是產權和信任。

四是綠色生態引領。地標產品本身很多都是綠色產品,生態產品,而綠色和生態是地標的生命線、根本線、保障線。國際上地標產品的保護期限和商標是不一樣的。商標一般是10年為期,地標的保護沒有期限,它是永久的。除非沒有水了,或者土壤退化了,或者氣候變暖了,即影響這種品質的環境變了。因此綠色生態保障一定是地標產品的生命線。

五是地域協同發展引領。一般來說地理標誌產品很多在地方的鄉鎮、縣甚至是市都是支柱產業。它對地方經濟、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作用、引領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六是創新發展引領。地標產品不能光依賴自然稟賦,自然條件,還應當在加工的工藝、包裝、運輸、存儲、冷鏈、保鮮、銷售搞創新,按照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七是國際市場引領。地標產品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一定要走國際化的道路,也就是國際市場引領。因為地理標誌一誕生,它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就是國際慣例。

劉兆彬呼籲,進一步把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建立好,維護好,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喬小倩

8372958

相關焦點

  • 柳州擁有6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融安金橘是柳州市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1年,融安金橘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之後,融安縣鼓勵社會、企業、個人參與金橘產業開發,設立金橘產業發展基金,通過財政投入和貼息貸款方式扶持金橘產業發展,引導和組織企業申報融安金橘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到去年,融安縣金橘種植總面積達11.5萬畝,產量達10萬噸,產值達4億元。
  • 從中歐地標協定探秘歐盟地理標誌保護
    愛爾蘭威士忌、慕尼黑啤酒、菲達奶酪、帕爾瑪火腿……近日,隨著歐洲理事會授權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這些來自歐洲的知名地理標誌產品將在中國市場上迎來廣闊的發展機遇。根據歐洲理事會發布的公告,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將確保來自歐盟和中國的各100個地理標誌產品在對方市場上得到保護,從而確保雙方相互尊重對方的優良農業傳統。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報導,從2011年中歐開啟地理標誌協定談判,到2019年10月談判結束,8年間,中歐雙方經過多次談判和磋商,最終達成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協定。
  • 成扶貧銳器後,地理標誌產品如何創品牌
    該實施意見指出,將強化政府引領、行業主導,從地理標誌產品培育、申報、後續監管及獎勵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妥善解決阻礙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開發的問題,打造產品有特色、質量過得硬、消費者喜愛、經濟效益好的地理標誌產品。
  • 山陽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陽縣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著力建基地、育龍頭、創品牌、促銷售,紮實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做大農業產業。大力發展藥菌果畜「四大全產業鏈產業」,實施「四個一」產業推進機制,全縣累計發展中藥材54萬畝、林果133.68萬畝、食用菌12000萬袋、茶葉15.61萬畝;建設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5個,畜禽飼養量達到483.06萬頭只;在18個鎮辦53個高寒邊遠村發展天麻種植基地78個,示範引導天麻產業發展。堅持龍頭帶動,做強經營主體。
  • 唐珂: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製度的五大要點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已經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脫貧攻堅、提升農業競爭力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選擇。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製度建設,是依據相關評價標準分類遴選國家級農業品牌形成目錄、並對目錄品牌進行推介、管理和保護的制度安排。
  • 貴州現已有256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看看有沒你家鄉的特產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熊鶯 程曦)7月11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二〇一七年貴州省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發展狀況》(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州積極發揮地理標誌制度作用,推動「黔貨出山」助力精準扶貧。
  • 東協地理標誌保護概況
    東協十國均為WTO成員,WTO框架下的TRIPS協議要求對地理標誌提供最低限度保護,對成員方具有廣泛約束力。東協十國均籤署《成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約》。(二)東協各國均建立地理標誌國內法保護體系。東協各國均建立地理標誌保護和管理制度。
  • 地理標誌農產品是有故事的產品,有鄉愁的產業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眾多優質農產品。這次我們帶來了柑橘、蔬菜、糧油、茶葉等27個地標產品。」重慶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戴亨林一邊介紹一邊引領記者參觀。展位中間供品鑑的「南川大樹茶」是通過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建設的產品,抿上一口,清香酣甜,帶著花香。
  • 貴州省知識產權局發布了 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的公告
    2020年10月22日,貴州省知識產權局發布了 《關於核准貴州省好之味精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使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的公告黔知公告〔2020〕3號》。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於確定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改革試點地方的通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改革試點工作辦法》相關規定,生產冊亨茶油、普安紅茶、安龍石斛、餘慶苦丁茶、正安白茶等5個產品的7家企業(名單見附件),分別向產品所在縣級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申請,經市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查
  • 新晃黃牛肉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與新晃黃牛在一起記者從9月15日在長沙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新晃黃牛肉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劉蓮玉對新晃黃牛肉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表示祝賀,並代表國家質檢總局給新晃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授了「新晃黃牛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牌。湖南省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總工程師江濤代表國家質檢總局給新晃嘉信食品公司、新晃老蔡食品公司兩家加貼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企業授了牌。
  • 歐盟地理標誌保護
    這種基於原產地的命名保護最初起源於20世紀早期法國的葡萄酒釀造業,後來逐漸成為一種與地理標誌相關的產權保護制度,為世界各國所認可。 地理標誌中的「產地」可以是一個村莊或城鎮,也可以是地區或國家。 關於地理標誌區域的劃分,也是挺有意思的。
  • 安徽省新增8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總數達70個
    2月10日,記者從全省質量品牌升級工程推進大會上獲悉,2016年,我省新增8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總數達70個,居長三角省份前列。目前,我省獲準使用地標專用標誌的企業300餘家,地標產品總產值超過150億元,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已成為引領品牌升級和精準扶貧的「金鑰匙」。
  • 品牌引領高質量發展!"煙臺蘋果"品牌價值逾141億元
    從2009年初次公布的80.97億元至今,「煙臺蘋果」這一品牌價值一路上漲,連續十一年穩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第一寶座,至今無人撼動。「一直以來,我們堅持以農業優勢產業為重點,以區域公用品牌為總抓手,激發品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目前逐步形成了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經濟的農業發展新格局,這也煙臺蘋果品牌連年蟬聯冠軍的重要基礎。」
  • 中國與歐盟近期籤署地理標誌協定 550個地理標誌產品架起中歐貿易...
    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表示,中歐雙方歷史悠久,地理標誌資源豐富,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協定》的籤署將進一步促進雙邊地理標誌產品貿易發展,擴大中歐貿易規模,進一步鞏固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經貿基礎。據了解,《協定》包括14條和7個附錄,主要規定了地理標誌保護規則和地理標誌互認清單等內容。
  • 遼寧省擁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67個 「金字招牌」讓遼寧土特產...
    &nbsp&nbsp&nbsp&nbsp目前,全省擁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67個,國家級地標保護示範區1個,地標專用標誌使用企業296家。遼寧省把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作為特色產業質量品牌提升的重要抓手,持續開展地標產品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相關產值破萬億元
    記者在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地理標誌產品的相關產值已經突破1萬億元,在已經全部脫貧摘帽的832個貧困縣中,超過六成擁有地理標誌。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在會上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的獨特優勢助力精準扶貧,通過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誌興農,探索出將智慧財產權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相融合、共發展的有效路徑。
  • 地標品牌專題丨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的品牌化適用路徑
    自2004年率先開啟農業品牌化研究以來,胡曉雲老師及團隊成員十多年來一直持續開展地標品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2019年,胡老師受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委託,開展「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化研究課題」。
  • 「嘉祥白菊花」成致富「金鑰匙」——記山東首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原標題:「嘉祥白菊花」成致富「金鑰匙」——記山東首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成功路來源:中國消費網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 地理標誌文化:地理標誌保護與證明商標中國大櫻桃之鄉煙臺大櫻桃
    煙臺大櫻桃現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煙臺大櫻桃的主要價值大櫻桃樹姿秀麗,花早色豔,果實味美,營養豐富。據國家食品衛生研究院分析,每百克鮮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8克,蛋白質1.2克,鈣6毫克,磷3 毫克,鐵5.9毫克,以及多種維生素。
  • 以「兩山」理念引領現代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之本,其核心是發展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為引領,以綠色驅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互促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