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備受矚目的中國農業品牌目錄300個具有代表性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展示體現了中國農業品牌建設的豐碩成果。今年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農產品品牌的申報剛剛於9月完成。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已經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脫貧攻堅、提升農業競爭力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選擇。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製度建設,是依據相關評價標準分類遴選國家級農業品牌形成目錄、並對目錄品牌進行推介、管理和保護的制度安排。作為一個農業生產大國,我國農業品牌目錄製度的建立,十分必要。2019年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要「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要大力推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農產品品牌建設,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字招牌」。
問題一.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製度建立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近些年,農業農村部把農業品牌化作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視、持續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工作。農業農村部將2017年確定為農業品牌推進年,2018年印發了《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培育提升農業品牌,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建立農業品牌目錄製度。 建立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製度,是培育提升農業品牌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塑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農業品牌,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加快推動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對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和脫貧攻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使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農業更強,必須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中國農業品牌。
問題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的品牌有哪些特點?
答:一是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申報主體積極性高,如品牌大省山東、河南分別有近百個品牌踴躍申報。
二是申報品牌覆蓋面廣。從青藏高原到江南水鄉,從西南邊陲到東北的黑龍江,從大山深處的貧困縣到北上廣等發達地區。
三是品類呈多樣化。覆蓋了糧食、油料、果品、蔬菜、畜禽、水產、林特、食用菌、茶葉、中藥材等十多個品類,匯聚了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農產品。
四是新品牌亮相,脫穎而出。說明了品牌的帶動能力和旺盛生命力。
五是發達地區品牌建設成果豐碩。挖掘出一批影響力大、美譽度高、品牌故事精彩、文化內涵豐富、好吃又好看的品牌,搶佔市場高地。
六是欠發達地區品牌意識覺醒。一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優秀品牌首次走出深山和偏遠地區出現在大眾視野。
地理標誌產品品牌建設已成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脫貧攻堅和區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抓手。
與此同時,地理標誌的痛點和難點依然突出:重認證、輕品牌;重種養,輕市場;有名字,無價值;有地標,無標誌;名氣越大,市場越亂;花錢很多,效果不大……地理標誌產品的品牌建設,在理念、路徑和方法上,依然存在很多盲點和彎路。
第二屆品牌農業神農論壇,梳理我國地理標誌產品品牌建設的主要成就和經驗,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誤區,探究未來發展的路徑和方法。論壇將於11月16日在京東集團總部召開,歡迎報名參加。
問題三.徵集的具體流程是什麼?
答:依據《關於開展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徵集的通知》中的申報程序,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主體申報。主要是面向社會進行廣泛徵集,這一階段工作中共有90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申報主體進行申報。申報的品牌產品涵蓋十多個品類。
第二階段是材料審核。主要是針對符合申報主體資格的申報品牌進行信息核實,對於不符合本次徵集「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定義、不符合本次申報基本要素的品牌不予審核通過,形成目錄初審名單。
第三階段是意見徵求。9月中旬開始,向各省(區、市)農業農村部門發出關於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徵求意見的函。請各地根據各品牌建設實際情況,對初審名單提出推薦意見和建議。
第四階段是專家審議。10月中旬,組織蔬菜、果品、糧食、油料、畜禽、水產、茶葉、中藥材、林特、食用菌等行業專家和農業品牌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審議。
第五是網絡公示階段。總體來看,審議過程綜合考慮了品牌建設實際,擇優推選,並視情況向貧困地區做適當傾斜。最終綜合品牌專家評審和推薦意見形成評審結果,並進行社會公示、廣泛徵求意見後,確認發布。
問題四.
對於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的區域品牌如何進行監管保護?
答:2019年首批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已於11月15日在第17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發布。中國農業品牌目錄按計劃每年發布一次,實行動態管理,對違反相關規定或經營管理不善的品牌等予以清退,同時對符合條件的品牌進行適當增補。目前正在按計劃組織研究制訂有關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的管理辦法,推動加強與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創品牌、管品牌、強品牌的工作機制,共同為中國農業品牌目錄保駕護航。
問題五農業品牌目錄工作在我國農業品牌建設方面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對於入選目錄的品牌,有哪些利好的措施,如何實際地助力這些入選目錄品牌的發展?
答:第一,推動加大支持力度。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下,推動在政策制定、項目建設、規劃指導等方面對目錄品牌主體給予支持和傾斜;
第二,謀劃開展一系列公益宣傳。依託國家或區域重點展會、產銷對接等活動進行專題推介。加強與批發市場、大型商超、電商等流通渠道合作,推動開設目錄品牌銷售專區,促進目錄品牌優質優價。同時,加大目錄品牌海外營銷,利用農業對外合作交流項目,對目錄品牌進行推介;
第三,促進目錄品牌消費。推動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權威發布目錄品牌消費索引,發揮市場引導作用,促進品牌產品和市場精準對接;
第四,強化目錄品牌服務。推動加強與銀行金融機構合作,加強對品牌主體的信貸、保險等支持,提供更為便捷的融資渠道和服務。
《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製度》是中國農業品牌走向世界的制度抓手,是持續的制度賦能和權威的信任背書,該制度的實行,對塑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農業品牌,加快推動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
鄉村發現轉自:神農島 微信公眾號
覺得好看點個【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