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介紹,從元旦春節形勢看,主要「菜籃子」品種產能和供給是有保障的,如果不發生大範圍低溫雨雪災害天氣,預計價格大幅波動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分品種來看,豬肉價格小幅上漲後有望趨穩。
農業農村部定於2020年12月24日(周四)上午10時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並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為發布會要點
將持續加強蔥姜蒜等小宗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 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今年下半年以來蔥姜價格快速上漲,引發了社會關注。從後期走勢看,新季生薑面積、產量增加,預計價格將穩中有落,大蔥在田面積與常年基本持平,春節前蔥姜將持續高位運行。蔥姜消費存在一定剛性,不少老百姓節假日傳統烹飪離不開,而且由於這些品種產區集中、耐儲性強,容易引發資金投機炒作,加劇價格的周期性波動。農業農村部將持續加強蔥姜蒜等小宗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有效引導產銷,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當前全球大豆產需平衡略偏緊 預計仍將高位運行
針對近期大豆價格,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進口大豆方面,當前全球大豆產需平衡略偏緊,後期價格主要看南美主產區天氣,預計仍將高位運行。國產大豆方面,受食用需求拉動,今年以來貿易商和加工企業入市收購積極性高,國產大豆價格持續向好。進口大豆榨油後的豆粕主要用作飼料,多措並舉是能解決飼料糧供給問題。
2021年確保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表示,2021年農業農村部將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擺在首要位置,工作再加力、手段再加強、措施再抓實,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5億畝以上,同時優化種植結構,增加偏緊的農產品供給,著力提高單產,確保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中
資本炒作和貿易商囤糧加劇玉米價格上漲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推動今年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因素有這麼幾個:一是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下遊玉米飼料加工需求向好,玉米消費明顯增加;二是玉米當年產需存在缺口,市場看漲預期增強,資本炒作和貿易商囤糧加劇;三是東北部分地區玉米因颱風倒伏,收穫成本每斤增加了近2毛錢,颱風對玉米產量影響不大,主要是增加了收穫成本,因此農民都希望賣個好價錢。
豬肉價格小幅上漲後有望趨穩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介紹,從元旦春節形勢看,主要「菜籃子」品種產能和供給是有保障的,如果不發生大範圍低溫雨雪災害天氣,預計價格大幅波動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分品種來看,豬肉價格小幅上漲後有望趨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採取針對性措施,做好節日期間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工作,防止因突發疫情或災難性天氣導致的產銷銜接不暢問題,切實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產品需求。
預計後期口糧總體價格將繼續以穩為主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介紹,從小麥的價格來看,是小幅上漲後企穩。今年夏收小麥上市後,價格在玉米價格上漲帶動下有所上漲,近期隨著競拍政策性糧源到貨,市場供給充裕,普通麥價格保持穩定,優質麥有所走強。今年我國小麥、稻穀產量均穩中有增,庫存依然處於歷史高位,預計後期口糧總體價格將繼續以穩為主。
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大米、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主要是用於品種和年度間餘缺調劑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我國始終堅持「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戰略,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大米、小麥、玉米三大主糧的數量不大,主要是用於品種和年度間餘缺調劑,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相互影響有限。近年來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是大豆,既有效保障了國內蛋白飼料和食用植物油需求,也為國際主要大豆出口國提供了最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切實保障好城鄉居民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毫不放鬆抓好糧食和生豬生產,與有關部門一起,做好農產品市場調控,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保障好城鄉居民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