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座「毛主席山」,發現於1977年,距1976年偉人去世僅僅1年

2020-08-12 路生觀史

新疆有座偉人山,當地人也叫它「毛主席山」,神態慈祥,栩栩如生

塔城地區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北部是西準噶爾山地,南部為北天山山地,中東部是準噶爾盆地。轄2市、4縣、1自治縣。

在塔城市以西約十公裡處有座偉人山,本名巴克圖山,現屬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山長不過數公裡,海拔400多米,為象形山,因酷似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臥像而名揚天下。

觀偉人山,只要在塔城市,任何方位都可,但效果最佳莫過於從垂釣公園的毛公亭觀看。但凡天空晴朗,登毛公亭,放眼向西,可見偉人靜靜仰臥在山脊,頭南腳北,高高的鼻梁,飽滿的前額,緊閉的雙唇,以及下顎的痣、衣服上的紐扣、還有頭下的枕頭都清晰可見,神態慈祥,栩栩如生。

偉人山發現於1977年,是毛主席去世的後一年,其圖片曾在國內許多報刊轉載。如今已成為新疆塔城市最有品牌的景觀之一。當地人也叫它「主席山」或「毛主席山」,這和美好的塔城在一起,總會勾起人的許多回憶。

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兵,首先是到了烏蘇,後來又去了塔城。記得由烏蘇去塔城時是夏天,和戰友們坐在「老解放」的車廂裡,經歷了一路的天藍雲白、綠草青青,心裡總想著這樣一個問題:這地方怎麼這麼美呀。在這種感嘆裡,分明有著音樂的存在,卻不知道它來自哪裡,心裡還是地上?後來,才知道塔城是一個有5條河流經過的城市,在全國的城市中是個「唯一」。所以,塔城也便有了這樣的別稱——「五弦之都」。

這5條河分別是喀浪古爾河、清水河、城東河、加吾爾塔木河(含喀拉墩支流)、烏拉斯臺河(含發展隊河支流、薩孜河支流),除喀浪古爾河和烏拉斯臺河幹流發源於塔爾巴哈臺山外,其餘均為泉水河。它們一如5根手指,在塔城的大地上彈奏著靈動的樂章,一年四季都是詩意的存在,並隨著季節的變化,有著不同的聲音,猶如五根琴弦,成就了塔城獨有的天籟。由此,塔城便成了如詩如畫的,天籟之音伴著心中的詩與歌。

和所有的人一樣,總喜歡在美妙的世界裡追尋美妙的源頭,也是後來才知道,塔城無塔,塔城這個名字是清乾隆時才有的。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政府在雅爾(今哈薩克斯坦烏爾扎爾)設塔爾巴哈臺軍臺,次年築肇豐城,設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駐防,塔城地區正式設立行政建制。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參贊大臣阿桂奏請朝廷將雅爾肇豐城的駐防機構和軍士向東搬遷,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許可。執行勘測建城任務的大臣行走200多公裡,才在塔爾巴哈臺山南前發現一塊水草豐茂、人畜生存條件良好的寶地,這便有了今天的塔城。

塔爾巴哈臺山,由於位於今塔城市北面,有「北山」之稱。其橫臥在我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邊界線上,海拔2992米,山谷綠樹成蔭,山間溪流或在巨石間流淌,或形成飛瀑,銀練懸空,水花四濺;山坡上青草茂密,被各色野花點綴得五彩繽紛。正是它吸引了當年勘測建城的人們的目光。建成後,肇豐城內的官員、駐軍與民眾整體遷移,乾隆皇帝為新城賜名「塔爾巴哈臺綏靖城」,但這個名字太長,人們用著麻煩,時間一長,便將其簡化為「塔城」。

塔爾巴哈臺城遺址如今還在,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爾巴哈臺」是蒙古語「旱獺出沒的地方」,其中的「塔」與漢語中的「塔」相去甚遠,但塔城卻在這個蒙語和漢語合成的名稱裡,顯示出了新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徵。塔城無塔,卻讓草原上有了城。清光緒年間,人們重建塔城,將重建的事跡雕刻在一塊木碑上,立在城門的中間,來往商旅從它身邊經過,滿漢兩營的將士挎刀駐守,臉上寫滿了塔城的驕傲與榮光。

木碑上說:「自光緒十五年四月十五日興工,至十七年九月二十日告竣。麗譙屹立,雉堞雲連,規模頗為壯闊,而名稱則仍其舊雲。」而塔城則是在同治三年的回亂中成為殘城一座。

更為悠遠的歷史是:自古以來,塔城地區轄境就是祖國版圖重要的一部分。

秦代,塔城地區轄境為呼揭塞人遊牧之地;西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隸屬西域都護府;隋代,為西突厥鐵勒等部遊牧地。

唐朝統一西域後,先後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下設的昆陵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以開國大將「三板斧」聞名的程咬金為蔥道行軍大總管,率兵討伐反叛作亂的西突厥貴族阿史那賀魯,攻克咽面州(今塔城市附近),大敗西突厥兩部,後叛亂平息。唐天寶年間,塔城地區境域設有曹祿州(今塔城市西)、火撥州(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並有清海軍城、葉河守捉(今沙灣縣內),黑水守捉、東林守捉(今烏蘇市內)等軍事建置。

明崇禎八年(1635年),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洪臺吉建立威震天山南北的準噶爾汗國,其統治中心為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今塔城地區轄境為準噶爾汗國核心地帶。

我在塔城當兵的地方是一個邊防連隊,我國境內叫「巴克圖」,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叫「巴克特」,是一個具有百年通商歷史的口岸。記得,密密麻麻的白楊呵護著連隊的營房與哨樓,門前是一條柏油路,柏油路過去便是一條小河,河水清清,用手鞠起便可飲用。更重要的是這裡離偉人山更近,我們隨時都能看到它,也曾在小白楊的歌聲裡把最美好的青春年代奉獻給了祖國的邊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相關焦點

  • 1976年,沉痛的一年,三位偉人相繼離世
    1、周恩來,1月8日逝世 2、朱德,7月6日逝世 3、毛澤東,9月9日逝世 近代完美三人組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三位頂天立地偉大領袖領導了新中國走向勝利,建立新中國,從此人民當家作主,三個人的組合堪稱完美,為了人民
  • 1976年1月,偉人為何沒參加總理追悼會?真相其實很簡單
    1976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在這一年的1月,人民熱愛的總理去世了。舉國悲痛!北京人民含淚送總理!然而,在總理的追悼會上,人們並沒有看到偉人的身影。那麼,作為同總理延續友誼長達幾十年的革命戰友,偉人為何沒參加總理的追悼會呢?這個真相其實是很簡單的。
  • 中國人喝的是毛主席時代的水,毛主席治水27年頂幾千年
    其主要特點是由過去的偏重防洪向綜合開發利用的目標發展,貫徹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號召,主要解決農業用水和抗旱問題。為此還開掘了許多新河道,修建了大量的水利樞紐工程,治水規模和投入進一步擴大。僅1975年一年的投資就有45.3億元。從建國初到1979年中央政府用於水利基本建設的投資達到760多億元。
  • 1976年毛主席逝世,身為元帥的他為何沒去守靈?
    1976年9月9日我們失去了最敬愛的毛主席,他的離世讓全中國所有的老百姓失聲痛哭。毛主席的一生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近代史緊緊相連,也同中華民族崛起奮鬥的光輝歷史緊緊相連。毛主席的一生心中都裝著老百姓,而在老百姓的心中,對於毛主席的熱愛也是發自內心的。
  • 「天然雕像立青峰,碧水青山舞彩虹」——探訪青島毛公山偉人奇觀
    偉人遠矚天然偉人石像偉人石像有四絕。一絕是偉人像生於風雨,成於天然,絕無雕刻,史書並沒有記載。從遠處看就像是身著中山裝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在眺望遠方。二絕是全國天然形成的毛澤東主席石像不乏其數,但站立的唯有這座,它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三絕是這個偉人像高8.3米,毛澤東主席生於1893年,與世長辭於1976年,享年83歲,可謂無巧不成書。 四絕是澤,水積聚的地方,東,就是東方,而我們眼前的這位偉人正面對東方眺望著山腳下美麗的嶗山水庫。據當地老百姓說,嶗山水庫一直相安無事,就是毛主席在保佑著他們。
  • 偉人毛主席竟然也踢足球
    毛主席踢球特別認真,勇敢。守門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兩眼緊盯對方前鋒射門時的來球並且大部分的球都能夠被毛主席接住。隊員們都十分佩服他,稱他是「足球健將」。毛主席守門守得好也與他喜歡打籃球有關係,他在湖南第一師範大學學習期間籃球打得十分出色。毛主席打得一手好桌球,同時也學過武術、棍術。也跟外籍教師學過劍術,拳擊。毛澤東對運動的涉獵很廣。
  • 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00周年韶山出現日月同輝奇景
    1976年,中國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世界震驚。同一些老人說起1976年,能夠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的那份悲痛,在他們心中,那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是一個天塌下來的年份!的確,1976年是一個不平靜的年份!是一個浸滿淚水、充滿悲痛的年份!1月8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7月6日德高望重的朱德委員長也以90歲高齡與世長辭!
  • 兩岸分隔,毛主席紀念堂如何用上了臺灣花蓮的大理石?
    1976年9月毛澤東去世後,黨中央成立了保護毛主席遺體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稱「國務院第九辦公室」,並負責建造毛主席紀念堂。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有關部門運來了湘江的水,井岡山和延安的土,雲南少數民族的銅盤、西藏的水晶石、新疆天山的雪蓮花籽,等等,還有不少地方選送了各式各樣的建築原料。但是,由於兩岸分隔的原因,唯獨沒有臺灣省的東西。1977年6月,就在紀念堂建設已差不多完成了的時候,國務院第九辦公室收到了一位叫方錦臺的先生的一封信。
  • 大修183天,毛主席紀念堂再開放
    毛主席紀念堂如何維護?每年3月例行檢修「政事兒」(微信ID:xjbzse)查閱資料發現,毛主席紀念堂每年都會進行例行設備維護和檢修,時間約為十幾天。自2009年以來,時間一般安排在3月1日至20日。一般維護和檢修項目包括對整座樓的電器設備如空調、照明設施以及其他機器設備進行維護等。
  • 周總理去世時,機要秘書突然問了主席一句什麼話,結果後悔了幾十年
    在周恩來去世之後,秘書問了毛主席一句話,秘書後悔了幾十年! 要是說起周恩來總理,我想中國沒有一個人會說周總理的壞話,在中國建國初期那個最艱難的時刻,周總理一心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毛澤東和周恩來自1924年在廣州相識,到1976年兩人相繼離世,兩人之間有著長達半個多世紀非比尋常的關係。
  • 製作工藝遠超列寧和胡志明,毛主席水晶棺工藝到底有多難?
    1976年9月9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毛主席,在北京逝世。10月8日,中共中央決定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將毛主席的遺體存放在水晶棺材中,利於長久保存,供後世瞻仰。10月下旬,國家地質局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以海南水晶礦為主,採取一切必要的技術措施,按時保質完成這項光榮、艱巨、嚴肅的政治任務——製造毛主席遺體水晶棺。
  • 我背著小提琴,走過高考1977年
    1977年高考在冬季,那是恢復高考的第一次考試。作為經歷過那次高考的我,回首當年「闖五關斬千將」的那一幕,就像電影鏡頭中的畫面,清晰地浮現在我腦海。作者 何創新01《大海航行靠舵手》我於1976年高中畢業,響應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偉大號召,插隊來到湖南西部的偏遠山區
  • 馬拉度納用10年從人變成神 33圖完整回顧球王的1976到1986
    真正奠定馬拉度納球王地位的,是1976到1986這10年時光。1986年他幾乎憑藉一己之力幫助阿根廷奪得世界盃冠軍,此後便和貝利一起成為了難以撼動的兩大足壇豐碑。下面,我們就用33張圖片,來回顧一下馬拉度納從初出茅廬到登頂世界的這10年光陰。
  • 1976年10月6日,中國政治大地震
    1976年10月6日,中國政治大地震 2006-10-24 12:08 作者:李菁 2006年第40期 1976年的中國
  • 連續21年主席登上城樓共迎國慶的珍貴照片 一代偉人慢慢變老了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一個新興的人民政權帶領曾受壓迫的中國人民站了起來。此後從1950年一直到1970年每年的國慶,主席都準時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與人民一起歡慶國慶。今天我們就將每年國慶主席登上城樓共迎國慶的珍貴照片與大家一起分享,見證我們的共和國一天天強大,而一代偉人慢慢變老的過程。
  • 1976年天津地震回憶點滴
    作者 | 傅式東1976年7月我在天津外國語學院內進步樓三樓居住,據說此樓當年是法國神父的宿舍,房間很大,也很高,樓梯是外掛式鑄鐵的。1977攝於那天好像有日本贈送的長頸鹿入園儀式,人們都集中在動物園,相對來說,水上的遊人大減。中午過後,趁著遊人稀少,我下到湖裡遊泳,一下水就感到水下冰冷刺骨,一點也不像暑天。
  • 世界公認的近代史上的十位偉人,看看你都認識嗎(下)
    第三位:列寧列寧(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列寧是他的筆名。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第二位:周恩來總理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周恩來畢業於南開大學,早年留學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等地,回國後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 唐山5.1級地震為1976年大地震餘震,預警系統登上熱搜
    來源:一財網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均有震感。震中距灤縣縣城23公裡,距唐山市區28公裡,距天津市區132公裡,距北京市區180公裡,距石家莊市區391公裡。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顯示,近5年來,震中周邊200公裡內已發生3級以上地震17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 河北唐山古冶發生5.1級地震 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餘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12日下午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當天早晨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的5.1級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短期內再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傑研究員表示,該中心組織專家進行專題研討分析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唐山7.8級大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大地震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也是繼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又一次5級以上餘震。
  • 1977一分錢值多少錢?1977年1分硬幣價格
    1977年一分錢值多少錢,我國的流通硬分幣自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面額分別為1分、2分、5分,材料初期為鋁銅合金。後來,因存在較嚴重氧化現象,加之國內銅資源緊俏,從1956年號的5分硬幣開始改為鋁鎂合金。雖然硬分幣的面值僅3種,但由於材質與鑄造年份不同,所以家族仍然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