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滅門慘案兇手22年後漂泊成作家寫給妻子的書信成罪證
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三號法庭,隨著法槌聲響起,一起發生在23年前的滅門慘案公開宣判,被告人汪某明、劉某彪一審均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1995年,兩名犯罪嫌疑人為搶劫錢財,在湖州織裡鎮一旅館先後殺害4人,包括一家3口和1名旅客,社會反響巨大。在潛逃多年後,其中一名嫌疑人漂白身份,成為知名作家,另一名嫌疑人已成為企業主。
作為湖州史上最大一起未破命案,湖州警方經過22年鍥而不捨的努力,最終成功偵破此案,兩名嫌疑人落網。現今,兩被告被判死刑。
殺人犯漂白成知名作家
1995年11月29日凌晨,織裡鎮晟舍村響亮的警報聲劃破了冬夜的平靜。當地一家旅館發生命案,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旅館老闆閔某生、老闆娘錢某英、老闆孫子閔某及旅客於某峰4人被殺害。
經法醫鑑定,4名被害人均被鈍器擊打頭部致死,作案手段十分殘忍。案件被定性為搶劫殺人案。
如此殘忍命案,到底何人所為?案件水落石出,嫌疑人是劉某彪與汪某明。根據檢察機關起訴,劉某彪,出生於1964年,歸案前為某校刊編輯;汪某明出生於1953年,小學文化,歸案前是上海某公司職員,兩人是安徽南陵老鄉。
據劉某彪交代,他與汪某明住得很近,1995年秋收的時候,他在汪的家中寫作,唉聲嘆氣的。汪問怎麼了,他說女兒眼睛手術失敗了,需要錢,自己去打工又被人偷了,「當時就想搞點錢,說要是能搞上一兩萬塊錢,就能解決問題了」。
曾經在湖州織裡鎮打過工的汪某明說,織裡鎮的人錢比較多去搞點來,這是兩人第一次商量要去搶劫。劉某彪的供述,似乎像他寫的小說一樣情節豐富離奇。後來,他找到老表幫忙,讓鐵匠打了一把匕首,還用充電器做了一個假炸彈。不過,他說自己膽子小,並沒有帶上這枚炸彈去織裡鎮。
1995年11月28日,汪、劉兩人來到織裡鎮,入住位於晟舍新街的閔記飯店,伺機尋找作案對象,並又購買了一把榔頭和一卷尼龍繩。
很快,與他們同住一個房間的山東人於某峰成為目標。11月30日凌晨,趁於某峰熟睡之際,兩人用榔頭猛擊於某峰頭面部數下致其死亡,劫得20餘元。
因所劫錢財較少,兩人又以退房結帳為由,將旅館的閔老闆騙至房內,對其綁手、塞嘴,威逼錢財。劫得金戒指一枚後,汪某明用榔頭猛擊閔某生。
為進一步劫財,他們又以同樣方式將旅館老闆娘錢某英、閔老闆夫婦年僅12歲的孫子殺害。隨即,兩人在房內大肆翻找財物並搜得100餘元。經法醫鑑定,4名受害人均被鈍器擊打頭部致死。
兩人作案後從旅館一樓後門逃離,自此「人間蒸發」。
此後幾年間,劉某彪搖身一變成了知名作家。農民出身,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憑藉自己的中短篇小說集《一部電影》獲獎,2013年7月加入了中國作協。2014年11月,他創作的25萬字歷史演義小說《行者武松》出版,並改編成50集電視劇劇本。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