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女人,九個乳腺增生
女性的胸
在大多數人眼裡
但人們常常忘記
乳房,還是身體的一個器官
也因此對它知之甚少
以致於在體檢報告上
看見「乳腺增生」四個字
便驚慌失措,自覺命不久矣
實際上
乳腺增生並不可怕
它既不是腫瘤,也不是炎症
而是內分泌激素失調
引起的乳腺腺體增大、增生
絕大多數情況下,它都是正常的
與可怕的乳腺癌無關
比如,大姨媽到訪的前幾天
乳房脹痛,甚至走路一顛簸就疼
有些人還會出現腫塊
這是體內激素水平出現波動引起的
屬於女性特有的生理表現
正常情況下,等到大姨媽走了
疼痛和腫塊也會隨之消失
但如果增生得不到疏通
就會逐漸發展為乳腺結節
長期乳腺增生結節
可能會在纖維上惡化為纖維瘤
或在血管上惡化為血管瘤
而當纖維瘤或血管瘤長到一定程度
組織就會壞死、硬化
變成乳腺癌
這個號稱女性第一殺手的疾病
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
卻依然沒能引起足夠重視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發布的最新數據
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為41.82/10萬
位列女性惡性腫瘤之首
事關健康,不容忽視
那麼,什麼因素會增加患病機率?
管不住嘴的後果,除了身材走樣
還會增加脂肪細胞
它們所釋放的「芳香化酶」
會提高體內雌激素水平,引起病變
酒精進入體內
會增加泌乳素的分泌
進而刺激乳腺細胞
導致增生和癌變
經常生氣,尤其是生悶氣
容易導致體內氣血不通暢
就如老話說的那樣
「忍一時卵巢囊腫,退一步乳腺增生」
長期服用含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藥
會導致內分泌平衡失調
即便停藥
風險也需10年以上才會消失
有些女性為了塑型
寧願佩戴過緊的、不合適的文胸
結果壓迫到胸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環
有礙乳腺健康,引起乳房不適
女性一生經歷的月經周期越多
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大
生育,意味著大姨媽少來9~10趟
也就減少了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妖次數
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乳房按摩
根本揉不散增生的硬塊
不當按摩,還會損傷乳房
引起乳腺炎,甚至膿腫
此外
直系親屬患乳腺癌的
月經初潮早於12歲的
絕經時間晚於55歲的
都是乳腺癌高危人群,需格外注意
更不要仗著年輕任意妄為
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
在20歲後就開始迅速上升
50歲以下的女性患者約佔40%
這些知識,無論男女都必須了解
因為,乳腺疾病並不是女性專屬
在胚胎時期,人會長出兩條乳嵴
乳嵴上存在6-8對乳房始基
按理說,能發育出6-8對乳房
但顯然,人類不需要這麼多
於是基因選擇只保留一對
其餘的便逐漸退化消失
等到青春期
在雌激素、催產素和泌乳素等作用下
女性的乳房就會進一步發育
而男性體內由於雌激素極少
不足以刺激發育
乳房於是成了分辯正反面的擺設
但其中的血管、神經、乳腺並沒消失
所以,男性也有患乳腺疾病的風險
男性體內雌激素少,不代表沒有
肥胖、酗酒、熬夜
一作死,雌激素水平就會提高
對乳房產生刺激
年齡也是男性患乳腺癌的誘因之一
隨著人老,雄激素分泌逐漸減少
60~70歲成了高發期
雖然男性患乳腺癌的發病率不高
但存活率卻比女性低
因此,無論男女
都應該重視乳腺健康
調整紊亂的作息
降低患癌的風險
比如……
乳腺癌聽上去兇險
但早期的治癒率其實高達80%以上
只是由於缺乏意識
很多乳腺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
網上盛傳的「乳腺自檢」
有效性和準確性雖然不高
卻能幫助熟悉乳房,提高防癌意識
但要注意
千萬別自己嚇自己,增加心理負擔
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
一定是定期體檢
寫在最後:
我是範姐。
年前公司體檢,看到報告上寫著「結節」,心理不由得恐慌。
又反覆做了幾次檢查,但醫生一直說沒事,了解後才知道,原來很多女性都會有結節,且並非所有的乳腺結節都是惡性的。
但由於缺乏相關的健康知識,女性們要麼不當回事,要麼自己嚇自己,沒病也給嚇出病了。
與其瞎琢磨、瞎診斷,不如到正規醫院檢查來得安心。
醫生建議,20~40歲的女性,每年到醫院做一次乳腺檢查;40歲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每3到6個月檢查一次。
另外,男性朋友們同樣要注意,因為乳腺癌並不是女性的專利。
有數據表明,男性乳腺癌患者約佔乳腺癌患者的1%。
所以,如果出現乳腺局部的相關病變,千萬不能因為害羞而拖延就診,小命要緊!
此外,還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但我猜,說了你們也不會聽…
還是先點個在看+轉發,為自己和身邊人敲響警鐘吧。
文字為極物原創,轉載請說明。
平直堂·生薑艾絨被
蓋著睡,像在做隔姜灸
散寒又補陽,秋冬身體不畏寒
↓點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