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於2020年5月中旬宣布加強對華為的管制後,中國晶片問題,引發了業內無數人士的探討。而筆者也是直到深入挖掘才了解到,原來如今大部分國產手機上的晶片,幾乎都避不開國外的技術。即便強大如華為,在手機上影響手機信號的關鍵晶片——射頻晶片方面,也同樣被國外技術緊緊地卡住脖子。
據悉,在如今國內的射頻晶片市場,國外品牌幾乎獨佔95%的市場份額。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射頻晶片的研發難度過高所致,因此,很少有國產廠商會去耗心力專門研發射頻晶片。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眼下已經到來的5G時代,一家名為「信維通信」的中國公司,終於成功打破國外壟斷。
據公開資料顯示:於2010年上市的信維通信,最早是依靠天線業務起家,直到2012年收購北京Laird,信維通信的技術才得到全面升級,而產品線的突破,也讓其成功切入全球主流手機廠商的供應鏈。如今,信維通信的主營業務已經從起初的天線輻射到連接器、無線充電以及射頻元器件等多個範疇。
其中,為客戶提供手機整機射頻無線性能測試和解決方案的它,如今已經與時俱進地步入5G領域。自2018年開始,信維通信便多次在5G天線領域申請過多項專利,而截至目前,信維通信也已經成功與5G晶片公司,聯合推出5G毫米波陣列天線以及毫米波射頻傳輸線等解決方案,對5G信號的傳輸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憑藉著毋庸置疑的實力,信維通信如今已經與華米OV甚至蘋果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在此前華為發布的華為P40系列中,其5G天線的主力供應商便是信維通信。而信維通信的5G天線,也時常出現在蘋果iPad的部分版本裡。
另一方面,對於在手機無線信號的轉換和傳輸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射頻晶片領域,信維通信也頗有建樹。如今,射頻前端作為移動通系統的核心組件,如今已經成為信維通信的重點研發方向。
除了通過整合和併購的方式切入SAW,以達到通過自主研發方式切入射頻開關目的的相關舉措,信維通信甚至還在2019年特意成立「信維通信北美研究院」,旨在繼續致力於5G射頻和天線技術的研究,逐步完善其在射頻前端領域的布局。
所以從上述情況不難看出,雖然目前中國的射頻晶片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但是只要留給信維通信足夠的時間,未來國內射頻晶片市場,完成國產化替代也並不是天方夜譚。
文/瀟瀟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